APP下载

202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综述

2022-02-06颜银根冀宇星张森

区域经济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区域经济

颜银根 冀宇星 张森

2021年12月11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南京审计大学主办,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和南京审计大学经济监督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与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协办的“202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本次年会收到论文100 多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审计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500 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年会主题为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会议设立主题报告、分论坛和专题论坛三个板块,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本次年会吸引了中国区域经济学领域的众多学者参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等学者应邀先后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发言。此外,共有40多位学者在分论坛和专题论坛报告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王燕梅研究员和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社长任晓莉研究员对期刊的选题与写作提出了富有价值的建议与指导。

一、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主要是解决量的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则必须解决好质的问题。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征程,需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经济活动空间非均衡分布是区域经济研究的起点,也是长期困扰专家学者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大道研究员,在《关于区域的差异性与区域的相互依赖性》的报告中对地区性的发展、结构和优化问题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陆大道研究员指出,地区性的经济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秩序和态势,区域经济是无数个个体行动的结果。区域经济的规律受到自然的影响,但学者对于自然因素的关注是不够的。从稳定性而言,区域经济是不稳定,内部系统在不断变化;从机制变化来看,区域经济系统变化的机制是非决定性、忽然性的。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格局很难改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重点推动东中西部地区的联动发展。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南北方地区的发展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安虎森教授在《中国南北差距之主要原因分析》的报告中,将研究的视角从中国东西部地区转向南北方地区,着重关注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安虎森教授指出,从2008 年开始尤其是2013 年以后,南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显现。2013—2020年,北方地区平均名义GDP增速为6.3%,而南方地区为平均名义GDP增速8.7%。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新差异出现的重要原因,资本和高技能劳动力向南方地区转移促进了南方地区企业的创新性活动,进而推动南方地区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出现了差异。国家应加快北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北方地区投资效率,加快北方地区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北方地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进而缩小南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针对“十四五”时期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范恒山教授在《“十四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该把握的几个重点》的报告中提出了七个工作重点,包括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泥沼地区经济发展、强化推进共同富裕的机制与安排解决相对贫困和贫富差距、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省级交界地区与行政板块联动、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和扶持带动作用、注重大区域协同联动和小空间治理的有机结合、分主要发展目标和次级目标实现区域重大战略衔接协调融合以及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区域发展的协调。

二、中国区域要素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于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建设,以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畅通流动。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研究员在《中国不同地区工业发展及要素供给比较》的报告中对要素供给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工业能够带动地区发展和缓冲疫情冲击,成为中国赶超其他国家的重要途径,其中要素供给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各地区的工业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要素供给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东部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波动性上升的状态,中国制造业由于生产要素的扭曲导致的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缺口大致为12%。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重工业占比较大,资本过度配置的情况较为严重;东中部地区尤其是江苏等省份资本产出弹性显著高于劳动产出弹性,资本对于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约束较强。

人口的空间流动,影响到要素在空间的分布,从而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在《人口外流、经济增长与南北差距》的报告中指出,2010—2020年,中国有6 个北方省份人口出现了减少,其中东北地区人口外流最为严重。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是导致人口外流的根本原因,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产业支撑缺乏及就业岗位不足导致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后。东北地区人均GDP 出现了断崖式下降,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和边境三类地区尤为明显,深层次原因是环境体制机制和结构障碍导致东北地区发展机会和就业岗位缺乏。政府应加大对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从财政、金融、产业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如果说人口流失关注的是人口流失的数量,那么人才的流失关注的则是人口流失的质量,更加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沈体雁教授在《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战略》的报告中着重研究了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战略,发现人才驱动方式从之前的人口驱动方式转变为人才驱动方式。2000—2015年人口流动数据显示,中国的人才分布与迁移出现了高度聚集的现象且两者分布极度重合,但这一现象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聚集城市的生活成本增高逐渐出现轻微的分散现象。国家和地区不再一味追求人口红利、中国制造、招商引资、硬件建设,而是注重人才红利、中国创造、招才引智和软件建设。中国正由投资驱动型经济转为人才驱动型经济,由资源密集型经济转为知识密集型经济,由面向国内人才市场资源转为面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

三、中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中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

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不同地区在全球产业链和国内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原部长李善同研究员在《投入产出视角下中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的报告中使用投入产出表和边界效应的方法测算中国贸易依存度和市场一体化程度,系统分析了中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过程。从对外依存度可以看出,中国部分资源型行业对国外的依赖程度较高,而技术密集型的部分行业仍然处于进口原材料和出口制成品的加工贸易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开采利用效率较低以及国内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创新力度不够。在“一带一路”重塑国内贸易格局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改变传统贸易形式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省际贸易壁垒正在发生变化。

区域产业的发展与地区生态水平息息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与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相结合,注重地区生态发展问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传清教授在《长江经济带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的若干思考》的报告中系统介绍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衡量及长江经济带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和绿色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经济的先行示范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义不容辞。2018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建立了相关制度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探索了市场化开发经营路径,构建了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做出了贡献。

产业的增长具有内生的动力,但生态的保护却需要外生驱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研究员在《推动产业链金融链数据链协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报告中将区域性生态产品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分为公共产品、公共资源、俱乐部产品、私人产品四类产品,并认为其价值的实现需要考虑是否促成交易行为、是否满足人类需求、是否有人的参与、是否具有可衡量性及不同生态产品交易类型是否分类施策等五个方面。从产业链、金融链和数据链出发探讨区域性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框架,考虑消费的边际成本是否为零以及是否排除不支付价格群体的消费,系统介绍了不同类型生态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依据国内外生态修复经典案例,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域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模式分为:“政府制定规则—多主体供给—政府购买—政府监管”“政府制定规则—初期政府供给—市场买卖—政府监管”“政府授权—市场运作—政府监管”和“市场供给—市场购买—政府监管”四种路径。

四、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正成为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战略,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需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和特色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任务。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颜银根教授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境与破解》的报告中指出,除户籍制度外,农村土地和城市住房也是引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农村土地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新“拉力”,城市房价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新“推力”,户籍制度对落户意愿的影响反而并没有那么明显。中国的农业人口转移经历了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就业和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定居落户两个阶段,这是中国农业转移人口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在这两个阶段中,农村土地和城市住房所产生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政府在推进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的同时,需要关注农村土地和城市住房问题,同时注重不同群体的异质性,更好地促进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

随着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正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覃成林教授在《长江经济带多级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分析》的报告中聚焦长江经济带多级网络空间发展格局,指出长江经济带存在长三角增长极、长江中游增长极与成渝增长极三大增长极,包括以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为核心的“五核心”长三角增长极、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三核心”长江中游增长极和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双核心”成渝增长极。2000—2017 年,长江经济带空间经济网络密度增长49倍、网络连通度提高18倍,各增长极之间的联系强度上升40倍,长江经济带空间经济网络对增长极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增强趋势,而增长极对空间经济网络的促进作用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出台长江中游地区发展战略,有助于推动长江中游地区发展。

五、结语

区域发展差距是一个经典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力求要素的高质量发展、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解决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一目标。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陈耀研究员在《推动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要重视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从区域政策目标设定、实施机制和效果等方面对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诠释。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来到了新时代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当前区域政策主要追求区域发展均衡或者优化区域资源空间配置两大目标,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需要合理兼顾两个目标,促使区域间发展差距减少的同时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地方政府需要通过推动集聚经济、建立增长极与高质量增长引擎,推动形成区域城市节点产业链、创新链与区域链,提升区域重大战略的效果。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应该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杨继瑞教授在《区域“缩差共富”思考及路径抉择》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共同富裕主要分为起步、攻坚、小康、深化和最终实现五个阶段,目前中国正处于从小康阶段向深化阶段的跨步时期,减少区域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刻不容缓。以四川为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八条路径包括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约束力、充分发挥发达城市强辐射作用、发挥区域中间地带城市群的资源优势和绿色优势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机制、构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合作创新的平台、构建招商引资的异地流转、促进区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及构建区域缩小差距共同富裕的对口协调机制等。

猜你喜欢

高质量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分割区域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