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下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研究
2022-02-06曹梦洋
曹梦洋
一、引言
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金融期货将为市场风险管理提供有效工具,保证市场能够取得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就目前来看,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时间尚短,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暴露了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国家提出的现代经济体系的建设要求。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新格局,还应加强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研究,以便通过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化解经济转型带来的金融风险。
二、新格局下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不同于美国早在1972年就推出了外汇期货,中国直至1992年才首次推出国债期货,但仅仅3年因爆发“327”风波,期货市场被关闭,直至2006年才设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标志着正式重启金融期货市场发展进程。经过多年发展,国内金融期货市场上市了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品种,前者包含10年期、5年期、2年期,后者包含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初步形成了覆盖权益和利率的金融衍生产品体系。在市场运行方面,开始推行单向大边保证金和国债冲抵保证金,建立了做市商、债券兑付交割等制度,并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进行套保套利管理等规则的调整。通过不断完善业务规则,促使参与市场投资的主体得到不断增加,达到优化市场结构的目标,从而有效提高市场风险防范能力。此外,在市场监管方面,对“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监管模式进行了完善,通过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多部门监管协作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动态监管,建设交易和监察系统实现自律监管。随着金融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内金融市场体系得以逐步完善,面对市场波动时可以有效实施风险管理。而随着债券市场透明度的提升,更多投资者开始参与国债发行,有助于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继而使金融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三、新格局下金融期货市场发展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在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产品成交量占比来看,市场规模依然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1.产品供给不足
作为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中国目前仍然为设立外汇期货,以至于在进出口方面呈现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相比较而言,美国在一开始就推出了外汇期货,在进出口贸易领域掌握了更多主动权。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期货产品种类来看,主要划分为外汇、利率、权益和信用四种,仅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就拥有多达3000种以上的股指期权,欧洲期货交易所也拥有多达2000多个金融期货和期权品种。而从我国金融期货种类来看,仅包含3个股指期货、2个利率期货和1个期权期货,拥有的期权和期货种类单一。如利率期货原本应为金融期货市场的核心产品,可以发挥价格发现功能,保证金融期货不受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具有安全稳定性。但在尚未推出1年期的短期利率衍生品的情况下,无法对利率曲线进行全部覆盖,因此发挥的作用有限。而上市少量的股指期货,也只能满足少数上市公司的市场交易需求,在面对多样化的市场风险时难以有效发挥套保套利作用。由大量资金在少数品种金融期货集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个别品种出现泡沫化问题,反而引发市场震荡和金融风险。
2.缺乏完备机制
从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情况来看,目前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及机构投资者提供中介服务,达成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市场带有机构化特征,主要进行竞价交易,建立的机制主要涉及结算和风险控制,尚未针对定制合约、风险头寸等服务机构建立相应的交易管理机制。而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建立的期货立法层次低,相关法律法规分散在不同的文件中,并未形成统一高阶法律。尚未针对金融期货市场各种行为出台明确的监管法规,造成市场缺乏足够自律管理能力,导致市场目前仍然存在较多监管漏洞。而各种不法行为的滋生,造成市场发展缓慢,阻碍了各种金融期货交易的进行,导致市场规模迟迟无法得到扩大。为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度,近年来国家在市场管理方面开始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希望能够缩短金融货币市场发展周期,确保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后发优势”。但实际在金融货币市场风险研究方面,面临的实践问题仍然较多,后续将面临制度供给不足的情况。而未能解决根本性的管理问题,将给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市场发展存在局限性。
3.对外开放滞后
市场发展速度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但当前参与金融期货市场的投资主体受到了明确限制,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近年来才能进行国债期货交易,前者尚且无法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而能够参与股指期货的除了企业和职业年金,也仅包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其他社会保障基金尚且无法参与市场交易。而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是国内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在无法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情况下显然将导致市场发展效率缓慢。从境外机构参与情况来看,除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以外,其余投资者不能在国内金融期货市场开展交易。但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境外投资比重较大,许多投资者通过银行、沪港通、深港通等途径参与A股市场投资。而在参与金融期货市场交易行为受限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风险管理要求,将给国外资本引入带来不利影响。在对外开放滞后的情况下,从事金融期货投资的主体主要包含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两类,且多数为投机者,容易引发市场价格失真问题,反而造成金融期货无法有效发挥套期保值功能。而市场参与者基本为国内投资者,带有“自产自销”的特点,也造成中国金融期货交易价格缺乏国际说服力,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
四、新格局下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对策
1.创新金融期货品种,加强市场产品供给
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金融期货市场想要同时发挥稳增长、防风险等多重功能,助力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发展,还需做到持续创新金融期货品种。通过提供各种金融期货、期权,可以为金融市场投资主体提供有效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工具,助力资本市场的透明化、高效率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可知,在实现金融期货产品开发创新的过程中,还应将货币期货和利率期货当成是核心,逐步进行股指发展。而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属于新兴市场,为满足现实股票市场风险管理需要在发展路径上率先加速了股指期货发展,但依然应注重其他期货品种的供给,在加速市场培育的同时,顺利与国际市场对接。结合这一目标,还应对金融期货衍生品体系进行完善,加快利率和权益产品的供给,适时推出30年长期和1年短期国债期货期权产品。而在股指期货产品供给上,还应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更多投资主体的套利保利需求。抓住资本市场改革机遇,还应面向科技板、创业板等板块完成相应期货产品开发,确保为投资者提供同时规避利率和汇率风险的工具,从而使市场获得更大吸引力。此外,应加快外汇期货产品的创新研究,结合进出口贸易中的外汇风险管理需求进行产品开发,使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市场短板得到弥补。通过对市场产品供给体系进行完善,能够扩大金融风险覆盖广度、深度,推动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优化各种金融要素配置,保证市场稳定运行,减轻实体经济复苏承担的压力。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在金融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保证市场稳健发展,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使市场得到有效监督管理。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情况,应面向金融期货市场参与者、从业者等出台管理法规,通过建立市场监督体系及时发现违规操作、私下交易等行为。在加强外部监管的同时,还应建立诱导性制度,为市场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发挥市场自律效应有效保护投资主体利益,使市场得以迅速发展。实际在市场管理方面,需要面向不同服务对象建立完善业务规则和交易机制,如面向大宗交易等机构参与者建立交易规程,明确交易流程和各环节的管理机制,促进投资行为人自觉约束自身行为,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制定相对透明的市场管理机制,适当提高违规成本,能够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为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市场监管方面,借助金融科技对资金流入流出和各种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的同时,还应建立风险监管机制提前对各种交易产品存在的风险特性展开分析,合理进行风险种类、大小和危险性的预测,设定不同的限额强化监管,有效规避风险。此外,面对复杂经济形势,随着金融期货市场的持续发展,还应积极征集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使相关业务规则和管理机制得到不断完善,增强市场监督管理机制的适应性、可行性,为市场平稳运行奠定扎实基础。
3.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加快市场对外发展
在保证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国家应鼓励商业银行参与期货市场业务创新,凭借先进的结算系统和完善内控规则等提供服务,参与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助力市场新格局的打造,履行推动金融市场繁荣发展的使命。为使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金融期货市场,需要适当降低机构参与者的准入门槛,使套期保值者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使机构和个人的投资比例保持平衡,达到有效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的目标,从而降低市场运行风险。而通过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将金融期权市场打造成复杂生态系统,才能有效提高融资比重,给予各种参与者更多投资信息,使市场得以快速扩大。在对投资主体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还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通过拓宽投资渠道和建立国际化业务规则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金融期货市场。在操作实践中,还应对国内经过检验的有效规则进行保留,同时对接海外市场通行惯例,确保境外和国内投资者可以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考虑到国际金融环境瞬息万变,还应密切关注海外监管组织对金融衍生品做出的规则调整,在业务规则上做出应对监管框架外溢效应的举措,做到有效抵御外部风险,维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随着中国金融期货产品在国际上逐步形成一定市场影响力,还应结合国内情况和国际价格合理进行期货产品定价,在减少现货市场波动的同时,加速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此外,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还应运用金融科技加强风险防范,联合使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各种技术提高金融系统风险防控能力,在推动市场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效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五、结语
自2006年金融期货市场重启以来,市场通过降低现货市场波动提高了资本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为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和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助力。但在金融期货种类单一、监管不足和市场参与者有限的情况下,仍然无法有效发挥金融风险管理等功能,因此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加强市场产品供给和监督管理,尽快面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确保金融期货市场能够取得较好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转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