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钻石”模型的甘肃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2022-09-03王媛刘伟付晶园窦剑军

上海商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钻石中药材甘肃

王媛 刘伟 付晶园 窦剑军

一、引言

甘肃省中药材资源丰富,近些年凭借中药材这一优势资源,中药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范围内产业集聚的一个过程,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通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省中药产业具备了集群发展的条件和趋势,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不明显,因此对甘肃省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甘肃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

据统计(如表1所示),甘肃省各地区都在开展中药材种植,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从区域空间布局来看,定西是甘肃省中药材第一大产区,从2015年到2020年,定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全省起到引领作用。陇南、张掖、白银、酒泉地区紧随其后,2020年这四个区域的中药材产量均在9万吨以上。武威地区具有后劲,单产较高,产业发展潜力大。此外,庆阳、甘南州、天水、兰州地区的年产量也达到了几万吨。目前甘肃省形成了以定西、陇南、张掖、白银、酒泉为集中种植区域,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全方位种植格局。

表1 2015ü2020年甘肃省各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单位:万亩、万吨

2.中药材市场规模

目前甘肃省已建成5个主要的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其中有4个交易市场集中在定西,分别是陇西首阳中药材市场、渭源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渭源会川中药材综合市场、岷县当归城交易中心,第5个市场是兰州安宁黄河药材市场。陇西的中药材市场年销售量达到全国的20%以上,一些优质的道地药材如当归、党参、黄芪等,年销售量达到全国的一半以上。目前陇西正在建设集仓储、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产业园区。

3.中药加工与销售

据统计,目前甘肃省中药加工企业有300多家,其中有30多家发展速度较快,这些企业加工能力强,市场销售量大,国内外需求广阔。以定西为例,如表2所示,从2017年到2020年,中药加工和批发整体呈上升趋势(疫情影响除外)。目前,定西市较大规模的中药加工企业达到30家左右(包括中药饮品加工和中成药加工),凭借资源优势,定西市的中药加工企业已有相当数量,呈现出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

三、甘肃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论,该理论的思想体系可称作“钻石”模型。“钻石”模型主要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状态这四个因素方面分析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除此还有两个因素:机遇和政府对产业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钻石”模型阐述了产业集群问题,迈克尔·波特指出产业集群即一定地域范围内产业的高度集中,有利于降低空间交易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产生学习效应、品牌效应等,从而增强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因此用“钻石”模型分析甘肃省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问题是适用的。

图1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1.要素条件

要素条件是指对产业竞争力培养有利的生产要素条件,包括基础要素,通常指生产三要素,即土地、劳动、资本,也包括高级要素,即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等。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是有效生产的必要前提。

(1)自然条件

甘肃省的地理方位为东西狭长地带,从西到东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和地貌特征,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湿润地区为不同种类中药材的种植提供了先决的土壤条件。近年来甘肃省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在省内几大主产区的引领下,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逐渐形成规模,为产业集群提供了基础。

虽然近些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但单位产量不高,这是因为目前的种植还是相对分散,很多农户进行自家种植,仍缺乏专业统一规划,种植的集中度不高。

(2)劳动要素

中药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甘肃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近些年在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及销售活动中,劳动力投入逐渐增加,并且在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注入人力资本这一高质量的劳动要素。但从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还需持续加大投入。

(3)资本要素

大量投入资本是形成规模经济的前提,而规模经济是产业集群的表现形式,规模经济效应是产业发展必然要求。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近些年甘肃省中药产业在扩大种植、企业扩大规模、市场扩建等方面,不断进行投融资。通过多方面寻求资金支持,扩充融资渠道,向规模经济的方向发展。但资金不足目前依然是甘肃中药产业发展的桎梏。甘肃经济落后,定西等地区的资金不足问题突出,长久以来吸引投资困难是个难题。

2.需求条件

需求是供给的前提,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从甘肃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来看,主要有这几方面需求。首先是治病的需求。中药相对于西药,对身体的副作用小,根治疾病效果良好。另外这两年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的生命与健康问题迫切需要中药产业的发展。其次是养生的需求。近些年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药性温和,适于调理身体、保健养生。再次,国内外市场需求广阔。除了日本、韩国等这些东南亚国家对中药的青睐,现在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信赖中医药。目前甘肃中药材及加工产品已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兰州的佛慈制药,其中药制品已出口至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德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中国中药出口时间最早、出口品种最多的企业。虽然具备了这些需求条件,但甘肃省中药供给与需求仍然存在衔接不够的问题,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充分,市场开拓力不足,除少部分企业外,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利用到这些需求条件。

3.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

波特认为支持产业是指某一产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指作为生产原料和中间产品供应商的国内企业。相关产业是指共有某些技术、共享相同的营销渠道和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产业集群表现的则是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在某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种植业是中药产业的基础,对中药产业起支持性作用。甘肃中药产业注重从源头上抓起,通过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的培育,继而进行专业质检,保障中药原材料供给优质。经过多年的培育,甘肃省境内现有药用品种1527种,276种被列为国家重点品种,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柴胡、板蓝根、枸杞、款冬花称为十大陇药品种。专业的育种加之土壤的优势,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各地县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规模化种植,总产量不断攀升。中药的种植业、加工业、中药销售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相互关联。目前甘肃省内有几百家中药加工企业,为保障甘肃省中药材及其制品的销售,甘肃省加大对市场的建设,积极建设各地的中药产业园区,并集中优势条件在陇西打造国内最大的中药产业园区,该园区具有最大的交易平台和最大的中药材仓库,大大提升了国内中药材及其制品的销量。与此同时,与中药产业相关的服务业以及甘肃省的物流业也得到了推进与发展。

目前甘肃省各地结合地缘优势,在种植、企业加工、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加紧推进,逐步向着中药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相关产业的企业之间交易成本逐渐降低,集群还带来了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以及规模经济的外部性,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由于中药产业在甘肃各地的集聚,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例如岷县又叫当归城。同时产业集群也增进了产业内部的企业竞争和相互学习,促进甘肃中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来看,甘肃省中药产业集群的趋势已经形成,但还需要继续推进,从而迸发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4.企业战略、组织机构与竞争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该国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甘肃省中药产业集群发展要打造好中药企业。目前甘肃境内一些发展较快的中药企业已在业内起到示范作用,有100多家中药企业已经通过了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并涌现出一些龙头企业,例如佛慈制药、众友制药、远大生物科技、甘肃扶正、岷海药业等,其中佛慈制药已跻身中国中药工业生产企业50强。这些企业内部的科学组织以及远景战略规划,让企业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同时中药行业内的相互竞争也不断推出优质企业,促进产业发展。总体来说,甘肃省中药行业已有一些龙头企业,能够带动行业发展,但数量不够多,因此还需要加快企业建设的步伐。

5.政府和机遇

中药产业是利国利民的产业,也是我国的民族产业,近些年国家政策的导向就是要大力发展我国的中医药。2021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放大基地优势,抓好中药材资源的开发,提升定西“中国药都”的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政策的提出为甘肃省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一带一路”依然是甘肃省中药产业拓展国外市场的机遇,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机会,为甘肃省做好中药的开发与利用,攻克疾病提供了契机。抓住机遇并利用好机遇,是甘肃省中药产业集群战略发展所必需的。

四、对策建议

1.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加大高级要素的投入

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前提。目前来看,资本是甘肃中药产业的稀缺要素,阻碍了产业快速发展。中药材是甘肃的特色优势资源,发展前景良好,因此要利用好这一点做好对外宣传,加大招商引资,让资本能够从过剩地区流入到甘肃地区,让资本在甘肃地区发挥价值和作用。此外,要用创新带动产业不断发展。创新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因此要继续培养和引进中药产业领域的人才,同时企业要积蓄研发的力量以形成持久发展的动力,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行业运作效率。

2.迎合市场需求,做好市场衔接

甘肃省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培养应从需求入手。首先,治病救人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因此甘肃省中药产业的立足点是广大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其次,抓住市场需求的前提是洞察市场需求,要进行市场调研,对国内外市场进行细分和归类,有了详细的认知以后从而进行有效供给。再次,需求量大、需求时间持续长的中药材及其制品是甘肃中药产业大量生产和加工的对象。第四,依靠优势提升优势。甘肃省的当归、党参、黄芪等优质中药材产量高有成本优势,利用好这一优势继续扩大种植和加工,同时要持续提高产品的品质,包括严格的质检和取得国内外的质量认证,不断研究开发高品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材及其制品。第五,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中药产品出口到国外,越来越多国家对中药产品认可,国外市场广阔需求量大,因此要做好国外市场的拓展。

3.发展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

发展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要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实现。首先是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甘肃省的中药材种植目前存在单产不高的问题,需加强集中管理专业种植,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不断降低种植成本为其他产业环节提供支撑。同时要秉承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在农业机械供给、良种培育、中药材品质保证等方面继续进行专业推进。其次是产业链的中游环节,甘肃省每个中药主产区内都有一定数量的中药加工企业,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优胜劣汰。但从目前企业经营的效果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要提高生产加工能力,持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同时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中药加工技术,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中药加工企业。再次是产业链的下游环节,中药材及其制品的销售是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因此要加紧市场建设,尤其是中药产业园区的建设。除此还要发挥好甘肃省中药产业链上的技术咨询、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服务性环节对产业集群的助推作用。甘肃省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就是围绕着中药材主产区,在中药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之间不断形成一种良好的支持与关联性,抓好产业链条上的每个节点,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促进整个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推进中药产业长期持续发展。

4.发挥政府职能

首先是发挥政府的扶持职能。甘肃经济落后,中药产业作为地域特色产业需要在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来支持与帮助甘肃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其次是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要进一步完善中药产业的法律法规,为甘肃省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同时要加强监管,规范行业行为和企业行为,促进甘肃省中药产业集群有序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钻石中药材甘肃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鹌鹑蛋里的钻石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比钻石更值钱的
甘肃卷
变成一颗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