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

2022-02-06王华崔成敏

上海商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专业人才法律法规

王华 崔成敏

一、综合阐述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是人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经过复杂的智力活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是一种智力成果。科技成果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复杂性的特点,是无形资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单纯的科技成果是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更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仅仅是指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则包括各种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例如,通过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式来取得实打实的经济效益。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都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

1.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鼓励更多人才创新

随着科技力量的发展,我国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无论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在法律层面上,我国都在积极鼓励科技人才进行创新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成果转化是对科技创造者智力劳动的一种肯定,对后面的科技创新者起到一个鼓舞作用、激励作用。因此,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鼓励更多人才创新。

2.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带来经济效益

新的科技成果的出现能够改变或者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与增长,从而引出新的消费热点,增加经济收益。但是,新的科技成果的出现并不等于新的产业出现,其中是需要经过一定转化的。单纯的科技成果是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或者说不能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而且,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降低科技成果闲置率,让看似闲置的科技成果重新焕发生机,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因此,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带来经济效益。

3.有利于落实“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强国”战略是我国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研究需要人来进行,科技成果也是由人才创造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科技成果创造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能够鼓励挖掘更多的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在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专利申请,科技成果创造者获取科技成果的专利以后,他的科技成果才得到法律认可,就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而且,这样也会鼓励创造者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例如,近30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动液传动研究室承担了多项重大预先研究、973重大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和企业横向合作等科研任务,取得了包括国家级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众多奖励,为我国车辆传动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三、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所存在的局限性

1.各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相互掣肘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推动。目前,我国又很重视科研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所以国家从法律意志、政策层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以此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但是,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数量繁多,导致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要避免或者防止触碰的法律标准太多,这样就加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负担。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有60余个,包括法律、各部门规章,还有地方政策。而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有的会重复。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数量太多,相关人员害怕触碰法律承担法律责任,就会采用更严格、更谨慎的法律审核科技成果申报、转化。甚至是为了避免承担法律责任,不同意科研人员的申报。这样就有部分科研人员会觉得过程复杂,要求过于严格,从而放弃科技成果的申报与转化,也失去了科技创新的积极主动性。

2.当下科研机构与企业脱节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科研机构自身的努力,而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带来经济效益,因此,科研机构要与企业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脱节,很多企业还停留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层面,没有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企业不鼓励职工自主创新,而且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对先进企业的跟踪模仿阶段,在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都不具备承接新技术的能力。企业和科研机构脱节使得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不知道企业的需求,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所以很多科研成果研究开发还很难做到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此外,有些技术对材料的纯度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在实验室能够轻易达到,在企业生产阶段却变得难以控制。这些就需要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相互探讨,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但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尚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很难与科研机构做好对接工作,也很难创新企业的生产技术。这是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局限性。

3.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

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的缺乏限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转化需要专业的人才,而目前我国很缺乏这种专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经理人无法满足需求,很多科研机构留不住人才,企业也不鼓励创新,因此也无法开发挖掘人才。而且,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缺乏的原因之一,也包括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置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不能培养这种专业人才。除此之外,我国经理人晋升渠道建设不完善,盲目晋升科技成果转化经理人。成晓建曾经说过:“人才分级固然重要,但目前尚未到分级的成熟时机,因为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培训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一般来说,技术经理人要经过七到八年的成长期,四五十岁甚至退休的人能做得更好。且职称单列虽有优势,但后续艰难维持。”可见,目前由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经理人晋升渠道不完善;多数高等院校没有设置科技成果转化专业,致使我国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才。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专业的人才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数量众多,使得部分法律法规重复、产生不协同性,这对科技成果转化是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想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要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变化立法,在立法的过程中遵循上位法、下位法以及特殊法和各种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来立法。让相关法律法规之间有一定的协同性,减少或者避免重复性。这样有利于简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在某一程度上能够鼓励专业人才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换言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具有协同性,就会某一程度上统一科技成果专利申请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准,以此就会简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2.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对接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没有做好对接工作。这就表明想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机构应当与企业做好对接工作。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做好对接能够让科研成果满足企业的需求,让科技创新立足于生产需求。而且,对于一些高难度的要求或者挑战性极大的困难,是需要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完成的。例如:有些技术对材料的纯度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在实验室能够轻易达到,在企业生产阶段却变得难以控制。这就要求企业起码应该有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能够在科研机构研发阶段学习交流;因此,想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就必须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好有效对接。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

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科技研发与创新的方向,致力于解决关键性核心技术问题,满足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深入了解企业研发活动和商业开发活动,让二者相互作用、共同进步,对于企业研发活动和商业开发活动的要坚持协同促进。而且,对于现有的“科技成果”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更新,不要让现有的科技成果被时代淘汰。与此同时,对科技创新投入的资金要合理优化配置,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科研机构和企业都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与管控,防止资金链断裂使得科技创新被迫停止,甚至是资金浪费,增加科技创新研发成本。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做好宏观调控,通过政策和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政府发挥政策资源的支撑作用,开展引导性投资,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例如:投资入股、专利技术转让、科学技术合作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4.重视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目前市场上缺乏专业人才。因此,一方面高等院校在政策的支持下,应当设立科技创新专业,为科研机构和企业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和科研机构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善于挖掘人才、留住人才。在每一项科技研发过程中,都要善于挖掘有潜力的人员,再通过后期的重点培养,使得其发挥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同时,还要像陆震说:“培养阶段除了继续教育,还应该进行学历学位培训。目前,有开设技术创新管理的专业均在技术经济管理的二级学科中。此外,在公共管理和图书情报里面也可以设置方向。”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的重点培养,让其涉猎广泛,拥有较多的理工科知识和成果转化的综合能力。据统计,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计239项,其中高校获奖率高达82.8%,总计获得198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及科学技术进步奖中,高校一等奖得奖率超过50%。由此可见,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国家自上而下已经逐步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所以也在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但是基于当下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处,国家、相关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相关科技创新人员可能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对接等措施,采取一定的对策解决问题,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局限性,让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要坚持立足于市场需求、以结合社会经济实际情况为导向,加强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专业人才法律法规
吉林省加快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综合思考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逆行者的武汉
中国视光学相关专业人才互通职业评价体系建立构想与实施方案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医疗科研机构生物安全柜使用管理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