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数理财:数字财政建设正加力提速

2022-02-06

财政监督 2022年2期
关键词:财政数字化数字

主持人:数字财政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财政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在数字经济时代就表现为财政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数字技术以及现代财政与数字经济的融合程度。那么在您看来,何为数字财政?对于现代财税体制建设而言其重要性何在?

王志刚:数字财政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我们认为数字财政是以财政大数据价值为基础、财政大数据应用为支撑,以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主要手段,实现优化收支结构、提高效率以及促进公平的政府收支活动。所有技术算法等的运用就是为了改进财政职能,优化政府收支,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能、更好地促进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此外,基于数字财政跨部门、跨层级、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一个庞大的财政资金网络将政府、企业、个人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数字技术的运用让财政资金运行更加有效和安全,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强化财政再分配作用,提升财政资金绩效,更好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治理效率。

代志新: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数字财政是提升财政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将“数字化”提升至关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为3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6%。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财政数据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建设的前沿阵地。数字财政是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更是现代财税体制建设的关键,能为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邝艳华:数字财政是指应用数字技术和大数据理念开展财政管理。其意义在于:一是推动财政管理积极主动融入大数据智能化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数字政府建设,“掌上办”“指尖办”成为政务服务标配,云平台政务流程再造、数据跨地域协同管理正在变为现实。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逐渐驱动社会生产方式、人民生活方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发生巨大变革。数字政府、数字财政的构建,以及信息化、大数据挖掘、智能学习等技术手段的运用,重构了基于大数据的政府治理和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建立了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财政管理流程,更新了传统财政监督管理的基础和流程,改变了传统财政监管的重心,促进了财政监督管理思维的重建。数字财政顺应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准确把握财政数字化运行的新规律,以数字财政建设作为推进数字经济建设和数字社会治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和动力引擎。实施财政数字化运行分析监控正是主动融入大数据智能化时代、实现数字社会治理目标的要求体现。二是提高财政决策精准性。以广东省为例,目前广东省数字财政系统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实现省、市、县区、镇(街)四级行政区划全覆盖,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预算管理核心业务全覆盖,每一笔财政资金都可以在系统上全流程追踪,也实现了全省各地财政管理业务规范和标准的统一。下一步将利用拓展广东数字财政目前的基础和成果,优化预算决策,比如,单位申报采购预算,财政部门审核单位的采购预算合理性,自动贯通资产管理系统,在摸清设备存量、使用状况的情况下更精准地做出决策。推动数字化财政监督体系构建,实现对财政资金全景、全流程的跟踪监控与分析,以及对财政预算全过程、全口径的智能化监控与风险预警,提高财政决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周振:个人认为,数字财政,指的是政府收入汲取、支出安排、支出执行到效果评估的全过程、全口径数字化管理,是现代信息技术在财政领域的全面综合运用。数字财政建设,实现财政数据的集中与共享、财政系统的融合与贯通、数据资产的管理与应用,是财政管理信息化的全新定义和升华,是利用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是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对提升政府效能、推动政策实施、实现政府数字化转型及公共服务便捷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数字财政建设,既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支撑。数字财政建设,是又一次“向管理要效率”“向支出要效益”、促进“资源配置最优”“财政取之有度”的深刻变革,也是适应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货币、数字税收等新发展趋势下的一次技术革新。

主持人:结合您的研究和实践,如何评价近年来数字财政在我国的发展?除背景材料示例,在您了解的实践探索中,还有哪些可圈可点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法?

王志刚:我国数字财政建设可以说从1994年的“金税工程”、1999年的“金财工程”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财政信息化系统。2018年12月,财政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刘昆部长指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迫切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助力财政治理能力提升。要求下一步要大力推进信息系统集中化部署,支撑财政预算、国库管理业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目标;积极开展财政大数据应用,着力推动财政网信工作从以“流程为主线”向以“数据为核心”转变;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强化财政网络安全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和责任落实。当前,数字财政建设中生产系统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在同步推进中,前者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为代表,后者主要以财政大数据应用为代表。

从实践层面来看,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探索数字财政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加速推进并不断取得新突破,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地方多省份已纷纷上线一体化管理系统,将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打下坚实的制度和技术基础。大数据应用层面,财政数据资源得以有效整合、数据资源价值不断释放。例如中央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县级库款监测机制、数字消费券、浙江政采云平台、云南省国库监测机制、福建省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焦作市财经沙盘系统、鄂尔多斯市财经大数据平台、威海经济运行大数据平台等等。财政大数据建设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组织管理和协同机制建设,提升财政大数据能力建设,将数据治理与财政治理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以数理财”“以数控收”。

代志新:数字化起源于信息化,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技术模式。一是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搭建的“金财工程”,伴随着基础设施布局的不断扩围,财政信息化程度得以加速完善。二是数字法币的发行。数字法币发行将给财政收支带来二元化的变革。部分财政收支依然采用银行货币,新增部分或将渐次采用数字法币。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部分地数字化,其支出部分亦将渐次数字化。财政收支的数字化将最终促使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家庭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数字化。

因此,财政数字化的应用场景应不局限于数字技术对财政数据的挖掘利用,更意味着借助于数字技术对现行财政治理体系进行系统性变革。财政数字化转型提高了财政治理水平和效率,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邝艳华:数字财政在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第一,发展数字财政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撑,因此搭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建设进程较快,经济落后地区建设进程较慢。第二,数字财政的特点是财政信息往上集中,最终实现全国一盘棋,因此上级政府建设积极性较强,基层政府的积极性较弱。第三,数字财政在技术中嵌入制度规范,推动财政管理规范化,因此管理水平较高的政府能够较快地适应数字财政,管理水平较低的政府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广东省采用了交易型权威的理念,提升专业能力、构建伙伴关系、吸纳地方充分参与、照顾地方声誉等方式,具体用下派工程师、加强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给予地方经费支持、省厅领导定点联系各地市、善于表扬鼓励先进地方等举措,克服重重阻力,率先实现全面贯通。

周振: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在信用认证、信息加密与传输、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应用等方面为建设数字财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推动了我国财政管理由过去分领域、分部门的“割裂化”“烟囱式”“孤岛式”信息化,向集中化、一体化、智能化迈进,并将催生财政管理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总体来看,我国财政信息化建设可分为信息化、一体化和智能化三个阶段。信息化阶段,实现了由手工到机器、由纸质到电子、由单机到网络的转变。一体化阶段,实现了预算编制、执行管理(申请、采购、支付、核算等)、调整调剂、决算及审计等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集中式管理,打通了“关节”,消除了“烟囱”,树立起了财政大系统观念。智能化阶段,将通过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对财政相关数据资产的综合运用,实现智能决策支持、资源最优化配置、绩效最优化管理。目前不少省份已启动或完成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部分地方已开始尝试财政大数据分析应用及智能化管理探索。

主持人:数字化趋势下加快数字财政建设,不仅涉及技术支撑完善的问题,亦涉及财政理论更新、观念迭代等诸多问题。那么在您看来,在数字财政建设过程中,应着力把握哪些关键点步步推进?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谈谈您的想法。

王志刚:从理论上看,数字财政并不是对传统财政理论的颠覆,而是强化已有的财政职能(经济稳定、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发展等)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从实践层面看,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治理的理念还需进一步树立。还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各地财政大数据平台建设和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标准体系建设。同时要进一步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强化学习培训,促进业务人才和数字技术人才的双向流动。最后还要加快数字财政治理体系建设,涵盖人才、组织机构、基础性制度体系(数据资产交易与评估、数据资产证券化、数据产权、数字经济统计、数据资产出让等等)、业务融合应用等方面,实现技术进步和制度优化的良性互动循环。

邝艳华:目前数字财政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需要产学研共同推进形成合力,政府建设数字财政的过程中吸纳智库充分参与,以实践需求启发理论探索的方向,以理论突破引导实践发展。

目前应着力把握的关键点,理论方面是在数字化背景下对传统概念的重新认识。比如赋予财政监督新的内涵,拓宽财政监督范围,主动将财政运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联,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相关联;明确财政监督的对象,从传统的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拓展到对资金、资产和资源的实时运行监控和智能化分析;突出财政监督重点,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督向更加强化绩效性、效益性监督转变;丰富财政监督手段。

实践方面是在财政资金全景全流程监控基础上,加强对财政收支动态平衡情况的研究,实现预防收入风险、支出风险、债务风险和资产风险的目的。在财政大数据宏观分析基础上,加强对财政政策执行和效应的研究,例如分析减税降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税收结构对产业结构态势的影响,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债务变化对财政金融风险的影响等,为政府管理、宏观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财政支撑和保障。

周振:个人认为,数字财政建设,“一体化”是基础,“智能化”是未来,“现代化”是目标。要顺应经济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化发展大趋势,加快数字财政转型。一要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公共财政”理念,财政信息要公开透明、互通共享,破除和防止财政信息的“部门利益化”和“信息封闭化”。二要系统规划。公共财政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政府治理的各个方面,推进数字财政建设过程中,要着眼全局,立足“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定位,结合数字政府建设,做好统筹建设和规划论证,防止出现新的“信息孤岛”。三要一体推进。要着眼系统建设与应用、管理体制革新、创新人才培养,全方位一体化共同推进。据了解,西南财经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已经联手开设了数字财税本、硕专业,设置了相关教学培训课程,联合培养数字财税创新人才。四要防范风险。数字财政将形成庞大的财政数据资产,其中又蕴藏着政府政策、运行状态和长远目标等信息。在数字财政建设中,数据资产的安全管理非常关键,要有完善的防丢失、防窃取、防泄密等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

猜你喜欢

财政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