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抢抓“双碳”战略主导权,推动四川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
2022-02-06姚黎明钱炜觐吕康东
◆姚黎明 钱炜觐 吕康东 尹 响
当前,四川省正贯彻落实中央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四川要聚焦“双碳”目标,聚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产业链集聚和融合度不高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和清洁能源应用产业,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1]。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当前全球绿色低碳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产业链长、技术整合程度高、产业集群分工精细,产业带动能力强,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推动四川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把四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与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中承载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支撑区的重要途径[2,3]。
一、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均衡,过于集中在上游资源端
目前,四川省成都、宜宾、遂宁、雅安、阿坝、攀枝花聚焦新能源汽车重点领域已形成锂矿开发、动力电池研发制造、正负极新型材料开发制造、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电机制造、智能系统研发制造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上游锂矿及钒钛等资源开发聚集了天齐锂业、川能动力、盛新锂能、雅化股份、龙蟒佰利等一批资源控制能力和议价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在全国形成了一定产业优势;中游引进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航锂电等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快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能;但在下游附加值最高的电机、关键零部件、新材料、智能芯片、智能生态系统的研发制造等领域严重缺乏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没有形成相关产业集群。对标上海、广东、北京、安徽等东部先进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能级、产业链竞争能力、价值链提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储能、充电、固碳、降碳、电池回收等前沿科技布局及创新研发力度不足,产业链融合还不够,其支撑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还需进一步探索。
(二)从纵向结构看,产业链集聚与融合程度不高。
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产业集聚度不高,细分领域和未来赛道路径不够精确,上下游的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程度也不高,成链成势任重道远。如在氢能产业方面,四川已建成从燃料电池及车辆制造,延伸至氢气“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的完整氢能产业链条[4],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但整体制氢、储氢工艺成本高昂,离规模化推广应用还有很大差距。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方面,省会成都虽然是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二大的城市,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9.8万辆,但相较于北京、上海(2019年末保有量均超30万辆)等城市,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
四川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在下游新能源整车研发制造方面,缺乏市场占有率较高、品牌显示度较好的龙头项目,特斯拉、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等全国市场份额前10的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品牌均未在川落户。二是在中游关键零部件方面,虽然四川省已经引进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项目,但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机传动、智能设备、智能系统、车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基础研究薄弱,高端产品自给率不高,关键技术总体落后先进水平,研发所需核心部件仍主要依靠进口。三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方面,根据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城市发展报告》显示,省会城市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尚处在成长阶段,总量规模偏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一轮投资中表现相对而言没有那么积极,传统车企在新造车的投资浪潮下,都没有引入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新鲜血液,产业活力有待激活[5]。
(三)从发展要素看,科技、金融、人才等关键要素的供给不足。
当前四川省在电机、智能生态系统、电化学、储能、制氢和氢应用、碳捕集、碳封存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以及下游相关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替代等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上,仍落后于上海、广东、安徽、湖北等东、中部地区。如位于成都经开区的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整车龙头企业未在四川设立研发总部,导致战略规划布局权、车型产品开发主导权以及零部件采购权等方面长期依赖于外省。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创新研发仍面临资金、人才、土地、平台、载体等一体化要素保障不健全,自主知识产权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企业缺“核”少“芯”。整车方面,全省26家整车企业中,仅有3家本地企业设有研发中心,且在开展技术研发过程中多为模仿性逆向开发,尚不具备正向开发能力[6];零部件方面,研发企业数量较少,尤其是电机、汽车电子等高端核心关键零部件企业较为匮乏。二是创新主体缺乏。全省近600家汽车相关企业中,仅有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华川电装)和20余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航天模塑、野马汽车、豪能科技等),尤其缺乏汽车相关的第三方独立研发机构。三是创新人才缺失。全省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领军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生态系统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四是资金支持不足。国企相应领域产业引导基金尚未建立,四川省大部分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未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行有针对性的“双碳”金融产品,碳交易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作用尚未发挥,税务机构对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相应的降本减负政策靶向不足。
二、四川省高质量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建议
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10月印发了《关于印发四川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但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市场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四川省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应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要求,紧扣“双碳”目标,明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统筹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前瞻布局,助力四川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7-8]。
(一)建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力度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出台细分产业规划和行动方案。二是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发挥成都极核对周边地市的产业带动作用,按照“总部+基地、研发+制造、上下游配套”的思路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三是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合作打造国家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争取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车联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国家重大实验室在蓉落地,整体提升产业发展势能。
(二)抓龙头,加快优势产业植入
一是省发改委、经信厅、财政厅、金融管理局要联合出台锂电和氢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政策,充分运用“资源+资本+市场”招商,分层分类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中、下游,大力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及高能级重大产业化项目。二是坚持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抓紧招引落地一批研发制造标志性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龙头企业与重大项目,如比亚迪、兆易创新、韦尔股份、恩捷股份、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品牌力较强的上、中、下游龙头企业,快速形成产能,抢先布局产业新赛道。三是强化科技前沿攻关突破,依托碳中和天府实验室、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沿领域的主动权[9]。
(三)优配套,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群
一是围绕行业细分领域固链强链,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缺弱环节的专精特新目标企业招引,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优势,加强区域配套协作项目精准招引。二是聚焦高端软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增强链条带动作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群,锻造细分行业长板。三是加强碳中和监测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全周期碳足迹核算、碳核算认证、低碳业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传统汽车产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设“碳惠天府”多元应用场景,着力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耦合发展转型。
(四)搭载体,打造零碳样板园区
一是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产业发展、智慧管理等方面对传统汽车产业园、产业功能区进行低碳循环改造,并规划建设一批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为主导的产业功能区或高品质科创空间。二是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研发制造、锂电池与氢电池研发制造、汽车芯片研发制造、新能源电池回收循环等绿色低碳概念产业园区的规划与顶层设计,以点带面推广产业发展。
(五)聚资源,发挥资本带动作用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提供绿色信贷、能效信贷、碳配额质押融资等特色服务,建立产融合作信息互动协调机制,推动碳债券、碳保险、碳信托等金融产品创新[10]。二是围绕国资国企赋能产业发展,发挥重产基金、科创基金等对重大项目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加快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引导基金和智慧交通产业基金,加大与国家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对接以及社会资本合作,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租赁联合等方式,推动绿色低碳高能级产业化项目招引落地。三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并购市场,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初创、孵化、加速、成熟等全生命周期,引入一流投资机构,精准配置天使资金、创投资本、战略投资、上市融资等定制化融资服务,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体系中的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政策,提供精准化资本支持。
(六)强保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强化税收政策引导,实施节能降碳、新技术利用等综合评价,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库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二是加强人力资源要素支撑,对重点项目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政策保障,鼓励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内生式培养人才,对提升职工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企业给予补贴支持,建立高等院校招生计划安排与重点项目人才需求联动的培养机制,支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11]。三是深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推行差别化供地、混合用地等用地模式,精准支持科研、中试等创新业态,对符合环境准入标准的产业项目,在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匹配上予以优先支持。
(七)促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一是推动产业数字化,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驱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补贴,形成杠杆效益,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数字技术创新、数字设备应用等。引导企业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纵深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促进产业信息化和制造执行敏捷化。二是以数字化推进碳中和进程,政府牵头推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二、三产业尽快建立高效、协同、互利的技术与业务合作模式,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新能源汽车项目上下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