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业处理关键探索
2022-02-06孟德舒
孟德舒
(辽宁省基础测绘院辽宁锦州 12100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内业工作质量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该项工作开展环节要按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的原则,对涉及到的关键内容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够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用现状
1.数据标准
选择的数据标准不统一,使用的地物代码并不是国家设定的标准,很多都会选择使用地方标准或者旧国标;数据分层与分类的标准选取不一致,点、线、面分开存储的情况比较常见,很多都是根据要素实施简单分类;测绘基准不同,空间数据分散在多个部门上,数据空间、质量以及精度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都是应用地方坐标作为平面标准,空间数据不能达到统一性标准要求,也不能重叠使用,地方空间框架无法顺利使用。
2.数据形态
空间数据中包含的比例类型较多,很多城市是根据1:500,1:2000, 1:5000,1:10000系列比例尺,覆盖范围较大,包含的信息规模也比较大。存储格式相差很大,采取分幅或者文件方式存储为主,没有建设数据库系统。
3.数据内容
包括八大类要素:测量控制点、水系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等注记信息。
4.数据质量
数据采集的方式、手段以及成图时间方面有差异,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缺乏一致性,数据质量相差较大,主要体现在数据要素不准确,无法准确的判定归属地物;数据属性不明确,或者没有属性信息,导致存储后无法进行分类使用;有些地物的属性缺失,比如公路、铁路、河流编码等重要属性;因为没有建设数据库,或者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地物无法形成构面,比如植被、水系等;数据不能有效的连通,尤其是道路与水系没有构建成为网络形式,道路、河流、涵洞、闸等都是断开的情况;数据冗余过于严重,无法形成完整的数据集合,或者闭环设置;基础性图形出现数据错误的情况。
5.数据现势性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了能够满足各个部门建设和使用的要求,所以数据更新变化的频率相对较高,数据丰富度比较好,但是很多情况下局部数据的更新频率较高,这就使得很多时间的数据信息接边工作量比较大,无法达到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存在的问题
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业处理的阶段中,由于不同类型的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应用阶段难以达到实际的要求,并且相关的数据储存存在一定的问题,会给数据处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以下对常见的问题现状进行分析。
1.不同类型的先进技术手段
在多个领域内进行数据挖掘和使用,包含高分子卫星遥感技术、激光雷达等技术,使用的技术类型比较多。因为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对于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不断的提高,所以数据类型也在增多,先进技术开发和应用,让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通过计算机开展各项数据的处理和使用,如果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容易造成处理不协调的情况。在社会持续性发展之下,边缘模糊的状态很严重,还会导致跨界问题的出现。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还是使用传统测绘技术与成果,将不能达到现代社会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形成、收集以及使用方面,要想发挥出全局性特点,应该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保证数据信息有效的处理,以更好的提高数据处理效果与水平,完全满足人们正常业务处理要求。
2.搜集信息的深度增加
较之传统的测量地理信息服务来说,应用到大数据技术后,对于地理测绘信息的影响意义是深远的,能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达到准确性、可靠性标准。较之传统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来说,工作人员会花费较大的精力获取数据信息,再进行数据的传输,很多数据都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数据缺乏准确性,还会出现数据出现错误的问题,影响后续的工作。通过大数据技术让地理信息变得更加真实,用户可以获取足够的信息,解决存在的问题。
3.大数据的存储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信息数据量会不断的增加,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甚至未来还会以指数倍的形式增长。未来发展之下,地理空间数据面临的相关问题也更加的严重,非结构化改革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所以要把地理空间数据信息有效处理,就必须发挥出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这种发展形势之下,大数据空间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这是未来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从这个方面出发,必须科学合理的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系统化处理地理数据信息,弥补以往工作的不足,促进应用效果和质量的提升。而如何进行大数据的存储和使用,往往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测绘地理信息中对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
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业处理工作开展阶段,需要综合实际情况做好测绘地理信息时空数据的运算以及处理,同时还需要做好地理信息的合理应用,确保数字化以及相关技术的作用效果能够发挥出来。
1.测绘地理信息时空数据的运算和处理
计算机技术处于高速发展之下,数据处理能力和水平全面的提高,也使得测绘地理信息水平、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完全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大数据分布处理技术应用到实践中,能够进行规模化、批量化的数据信息处理,处理速度加快,效率也在全面的提高。不管是图结构数据的计算,还是局部数据的查询和利用分析,不同形式的结构数据信息都能够合理的使用,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有专家在研究中,把多源、多时相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实现处理,利用建设数据库等不同类型试验操作。发现在实际应用,资源3号的2卫星影像,其自身相应的面积为270000km,通过应用PixelGrid-SAT软件可以实现DEM、DOM等分析,还可以实现数据提取和处理,达到实时性的要求,测绘地理信息也会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
2.加强合理的地理信息
为了能够保证地理信息数据广泛的使用到我国开发与建设中,建设合格的信息化处理平台,各个部门都能够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与使用,应用比较多的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为了保证数据可以进行交换、使用,通过使用先进信息技术非常重要,结合不同部门的情况做出合理规划与设计,然后进行准确的评价,把自信规划内容传递到其他部门,再把信息内容做出准确的分析,达到部门资源统一性要求,且信息数据应用也更加灵活,实时性差等问题有效解决,这就是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为了能够分析了解地理信息的现状,了解规划中的问题,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做出调整,明确规划方案和结果,并且落实监督与管理措施,工作人员随时进行问题分析和研究,做出准确的规划,保证地理信息更加的准确、高效。此外,在实践中,还会突破以往网站的限制,让手机、PC端进行连接,工作人员随时掌握相关的信息资料,建设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大幅提升规划系统运行效果和水平。
3.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监督指挥子系统与城市管理子系统,这是实现功能的重要结构。在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中,资源共享和远程指令都可以显示在屏幕上,让数字化城市管理更具高效性。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行合理的地图调用,城市内单元组件信息、案例文件信息、问题处理信息等都可以准确的掌握,还能够了解全区范围内的实际情况,比如视频监控、数据显示、人员显示、统计分析等工作。比如在基础数据展示的过程中,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的使用,随时进行数据地图定位处理,应用到景观规划、市政基础建设、交通系统规划等都有重要作用,实时监控数据使用情况,并且打印出来相应的文件,为管理者开展各项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够达到管理效果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业处理是工作开展的基础,获取各项数据信息,随时根据情况做出调整,保证各项工作顺利的实施,我们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研发出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发挥出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让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