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对策探讨
2022-02-06苏晓玲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莱西市中医医院
文/苏晓玲(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莱西市中医医院)
日前,2022 年全国医疗管理会议在对过去一年里全国医疗管理工作进行总结的同时,深刻分析了现今公立医院所面对的形势与任务,并针对各地公立医院的共性指出了新的医疗整改方向。其中,新要求下的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与成本管理密不可分。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夯实公立医院财务基础,精进收益体系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公立医院的成本管控越精准收费就越标准,老百姓就医才能真正做到“不花冤枉钱”。而不断尝试精进的成本管理方案为公立医院的后续改革及数据监控管理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一、新医改政策分析
最新医改政策涉及医药行业的方方面面,其中,公立医院的深化改革是新医改中侧重强调的一方面,以下的具体措施与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改进与调整密切相关,以下将分点论述新医改政策的细分任务与方向。
(一)绩效考核机制的信息化为弹性工资制提供基础
新医改提到要通过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主体区分为单位与个人,并通过针对两个考核主体的不同绩效标准不同程度地调动机构与个人的工作积极性,细化了考核的标准,建立了更为完善的考核体系。提升绩效评估水平的同时,提议以信息化支撑绩效考核工作,充分运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升绩效考核的精准性与真实性。
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便是减轻人员冗杂及解决虚报绩效的问题。根据人员的绩效考核进行弹性制工资的发放为成本控制提供了较为容易的遵循的标准。除此以外,根据绩效标准进行工资分配更易服众,而标准化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使得工资分配的合理性更强。
(二)医疗服务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倒推成本管控
新医改将通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为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医药行业的价格体系更加规范合理。价格的调整势必会影响到成本的管控,对此,公立医院应保持成本的动态预算与监管,根据价格控制成本。
相关审计部门应合理规范价格及成本的评估条件,启动价格调整的约束条件及时间问题,同时规范合理的成本管控与压缩,切实增强医疗服务的性价比,落实改革的预期效果,达成改革的预设目标。
(三)深化薪酬制度改革为成本管控提供权力保障
政府提倡深化薪酬制度及编制管理改革,想要通过改革建立适应公立医院的薪酬制度,从而逐步实现公立医院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及规范化。政府将公立医院中的薪酬管理的分配自主权下放给公立医院内部,其中分配模式确定、薪酬结构调整、薪酬项目设立等分配权限都交由医院自主决定,为医院进行成本改革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权力保障及改革方向。公立医院在拥有内部薪酬管理权力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医、护、技、药、管等不同岗位的差异设置不同薪酬分配项目,充分发挥各项目的保障及激励作用,逐步建立与岗位职责相匹配且兼顾价值激励的薪酬分配体系,进一步完善成本管控。
(四)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政策助推医院成本管理
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当地政府应优化公立医院布局,做强重点医院,加大对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的支持力度,严格执行公立医院的建设规模及标准,将财政补贴用在刀刃上,拒绝空头支票,做到每一笔拨款及补贴都确实可信。政府的适时补贴对公立医院的内部成本管控具有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立医院经济负担,助推公立医院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服务,帮助其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二、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或事业单位根据某个时期内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通过人为个性化的管理,譬如工作人员对事业企业单位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到了成本的因素及问题进行预防及整改以达到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成本预测、成本决策、价值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为内容的科学管理体系,是现代事业企业单位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体系建立,更是提高事业企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良好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益无害。首先,公立医院进行成本管理是实现新医改任务的根本途径。在医院成本上进行高效的管理与控制,才能实现医疗服务性价比提高,效益增加的预期目标。其次,成本管理也是一个医院长久发展的基础。医院做好合理的成本预期及不断调整的成本管控,才能细水长流,实现公立医院长期的公益性核心收益。
要保证纯粹公益性的长期发展,就不能不把加强成本管理作为公立医院管理的龙头,以成本管理来带动和促进医院中的各项管理工作,从而达成公益性长期保证的核心要求。
除此之外,公立医院的成本管控更是形势所需。后疫情时代,医药业逐步复苏,加之最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公立医院深化改革的四点要求,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是重中之重,公立医院不可过度依赖政府补贴,而是应开源节流,积极应对疫情下的变局,稳定好医护人员收入的同时更要积极管控成本,努力完成政府所下达的任务,为人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及治疗水平,实现公益性的核心理念。
要提高公立医院的投入产出比,实现公益性原则,就不能不把降低公立医院成本放在首位,不能不把加强成本管理作为公立医院管理的龙头项目。最好能够通过对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促进医院完成新医改的任务,落实新医改的政策。成本管理行为本质就是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来降低公立医院的成本,从而实现医疗服务价格的优惠,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基层民生问题。成本管理是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公立医院只有从源头上解决成本问题,运用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管理的力度,才能严格控制在运营过程中医疗服务的价格。继而实现公益性长期稳定发展的同时,保证医院的平稳运行及员工的薪资待遇稳步增长。
三、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制约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长期稳定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成本管理方法陈旧、分工过细导致分工成本过高、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等。公立医院往往将精力集中在科室工作的分配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并不将盈利放在首要的核心位置,因此往往会忽视成本管理,从而制约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以下将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几大问题分别阐述。
(一)公立医院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员工都以做好自身岗位的本职工作便好,将成本管控当作是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却忽略了自己本身就在参与成本管控,广大职工对于切身的环境是否属于成本管控范畴及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不关心,自身长期忽略成本管控,毫无成本管控的积极性,使得各个科室的浪费现象严重,仅凭财务部门的单薄力量无法达成成本控制预期,成本管理力不从心。
(二)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数据采集有所疏漏
在当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仍有许多公立医院依旧采用手抄表或是旧式的财务收集汇总方式,医院科室众多,人员年龄段跨度大,有许多中老年员工不能及时应对新技术的收集汇总方式,为成本的数据汇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有些公立医院虽然已经购入了部分信息化设备,但由于资金不足加之科室众多,导致设备无法配齐至各个科室,形成了成本管理青黄不接的现象。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是为实现医疗服务高效,公益性长期保持而进行的战略手段。信息化时代,要求成本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只有底层数据清晰准确才能保证后续的成本分析及改进的有效落实。而公立医院目前成本管理的手段仍处于青黄不接的操作阶段,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三)缺少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指导
由于公立医院长期忽视成本管理,因此财务人员并未有足够的成本管控经验,并不能在短期内快速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因此,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只有个别行为的管控却没有总揽全局的体系指引。相关人员在实施时亦是没有章法,只有对个别行为的管理却并未体现出全局意识。因此,现今的管理体系只能摸索着积累经验进行管控与改进。不仅如此,财务部门对公立医院中的成本构成定位并不明晰,这对成本管控的分析研究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障碍,短时间内摸清底细较为困难。
四、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中,个体是最小的单位,却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成本管控的意识应落实到每一个个体,每个人都应对其加以重视,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落实,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实现预期目标。提高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首先,要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医院工作培训的一部分,消除医院成本与自身无关的旧思想,对医院的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不再将成本管控只与财务管理进行联系,达成每个人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重视的目标。
其次,在公立医院内部实行习惯培训。将成本管理的理念灌输至员工的日常工作习惯中,积极运用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在医院的走廊及科室内贴放一些与日常习惯相关的标语,从细微之处培养员工的节约意识,从而增强个体成本意识。
(二)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系统观念
成本管理是一项体系化的工作。在新医改的环境下,公立医院应树立体系化的成本管控观念,将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利用好个体力量对整体的作用,并积极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完成整体的预期目标。财务部门应对医院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及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并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探索出可行性最高的成本管理方法并积极落实,在操作过程中实时注意反馈并根据反馈对体系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建立最为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
(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处于信息技术的时代下,计算机技术为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作工具。大数据的应用为成本管理的数据采集、整理及分析提供了超越以往的便捷。数据收集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成本数据处理的高效运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将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将会有效提高公立医院的数据化管理进程。操作简单方便的数据收集及处理设备和软件降低了医院工作的财务人员的门槛,提高了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及准确度,能够使成本数据更加清晰准确,同时亦使成本预估更为科学。
(四)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内控计划
促使成本管理有效落实到位,不仅需要科学良好的系统观念,更要有切实可行的内控计划。观念及体系是骨,能够落地的计划则是血肉。成本管理的实现需要采取针对各个方面切实可行的措施,而计划的有效、顺利实施,则需要建立在规矩之上。成本管理需要明文规定规章制度进行保障。其主要是通过建立一系列明确的程序和规范,并通过对各科室的特点及习惯量身定制一致性中略显差异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都能够按照预期计划进行,最终达成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性目标。内控计划并不求能在短期内看到巨大的变化或作用,而是要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而达成远期目标。
(五)利用好政府补贴的兜底保障
公立医院在当地都有着政府根据医院规模及设施情况所分配的设施投入及其他项目的补贴,其在成本管理中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兜底保障。公立医院应切实利用好这份兜底保障,最大限度地减轻自身的成本损耗,真正将政府的补贴落到实处,实现公益性的长期目标。但成本压缩或不可完全托付于政府的补贴,更要开源节流,探索多种节省成本的方式,实现医疗服务的高效运作。政府兜底保障是公立医院成本管控的保险栓,却不是成本管控差的遮羞布。一方面,医院应积极调动全员对于成本管控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有效的成本压缩,另一方面,医院也应切实利用好政府的保障,成本管控的实施提供缓冲试错的机会,并在政府的兜底保障下积极探索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系统。政府的兜底补贴是为了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而非成本管理不作为的保障。公立医院应用好用活政府的补贴,让政府的补贴成为“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同时应积极利用政府补贴优化成本中的资金结构,实现资金结构优化进而实现长期发展。
(六)加强信息反馈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是当今时代进行各种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亦是公立医院不断调整成本管理计划的重要因素。公立医院科室的众多及人员的复杂使得成本管理错综复杂,即便有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及软件的助力,但设备的装配及使用亦成了困难。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能否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立医院中财务人员对有关成本管控的信息反馈的反应速度。因此,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必须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及时对反馈信息做出反应,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水平。财务人员应尽可能地吸收和借鉴关于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积极提升信息处理水平,并应用在成本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实现成本管理的短期及长期目标。
公立医院可设立内部及外部的意见反馈箱,以二维码、小程序等形式听取医院内部员工及外部人员对现实中成本管理的意见反馈,并及时改进。最好能设计引人注意、趣味性较强的宣传方式,尽可能广泛地收集有效且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反馈信息,促使成本管理可以更加有效深入。
(七)与企业建立合规合作以开源节流
公立医院应积极对外交流,吸引资本进行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降低成本。如若有合理合规资金投入,公立医院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占用成本的同时,要强化资金的结构管理,保持资金构成的合理化。因为合理化的资金结构是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的基础,财务部门应保证资金运用的合理合规,既不使资金紧张亦未有太多浪费。运用年度资金计划和月度滚动资金计划相结合的方式,测算月度、季度、年度的资金流量和存量,根据资金流量的变化适时实施资金结构调整,以保证公立医院的高效运转。另外,公立医院应建立有序高效的资金循环机制,强化资金统一管理,集中调度,内部使用资金模拟银行的结算方式,做到每一笔资金使用都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越发重视的环境下,公立医院要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病房使用效率最大化,控制力较强的成本管理对策与方案,积极落实新医改的各项任务举措,充分分析自身条件,针对自身特点设计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案,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与突破,努力降低可控医疗成本,真正做到以公益性为核心,积极解决过往成本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