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破烂”使我受益
2022-02-06朱海明
○ 文/ 朱海明
2022 年,是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70 周年,国家统计局发出统计历史资料捐赠倡议书,提出加强统计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与利用,既是统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也是统计部门服务社会公众、传承统计历史文化的需要。这使我不由想起编纂《锡林郭勒盟志·统计志(1946-2010)》工作的艰辛历程,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收集、整理、保护与利用好统计历史资料的重要性。
1983 年,20 岁的我步入统计之门,如今已在统计岗位工作39 年,2023 年退休时我就与统计工作相伴走过40 年了。许多比我年龄大、统计工龄长的领导和同事近些年都已陆续退休,目前我是单位从事统计工作年限最长的。一个人一生只在一个部门从事工作,在外人看来未免有点太单调、太乏味了,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在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工作的机会与经历。39 年来,坚守在统计这片天地,也可能是性格使然,时至今日我对从事统计工作未有一丝的悔意与遗憾,感觉从事一辈子统计工作很适合我的性格,我很知足,也感到很骄傲。
虽说在统计岗位一干就是39 年,自称是单位统计工龄最长的那位,但这并不代表自己有多大的资本、多高的学识水平能力、多突出的业绩功劳。39 年里自己在统计部门经历了多个岗位,从事多项工作,在自身能力水平先天不足的基础上经后天努力,还是尽其所能做了一些工作,没有虚度光阴。
回想39 年统计工作经历,最让我有成就感的当属全程参与编纂《锡林郭勒盟志·统计志(1946-2010)》,从2011 年到2019 年,历时八年,最终看到劳动成果,的确令人欣慰,并给我留下终身难忘的回忆。
我天生属于那种爱收“破烂”的人,无论是旧报纸还是旧杂志,统计制度还是统计方案,会议文稿还是工作简报,不管是有点用的还是没大用的,统统收入囊中,以备不时之需,这已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一种积习。再看看我的办公室,无论办公桌上还是卷柜内,墙角还是屋门后,都是一摞摞的各类文稿、材料和资料,很难说有多大保存意义与价值。
但是,就是这些看似无用的“破烂”也有了用武之地。2011 年,锡林郭勒盟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这让我尝到了多年来储存资料的甜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编纂志书前提是得拥有大量丰富的资料。好在多年来盟统计局一部分档案资料存放在盟档案局里,这部分资料可以从档案局直接调来使用,还有存放在局里资料库保存的资料,以及系统内上级和下级收集到的资料,这是编纂志稿的必备材料。最让我庆幸和欣喜的是多年来自己保存下来的诸多“破破烂烂”的各类资料终于派上了大用场。这其中一部分珍贵资料是退休的老同志退休前给我留下的,现在想起来老同志将一些资料交给我,想必可能既是看重了我爱收“破烂”的缘故,也是对我的一种信任吧。
参与编纂《统计志》的八年间,从机构组建到参加培训,从查阅资料到向老同志请教,从到史志办拜访到请专业志书编纂人员来讲课,从志书章节的编纂到志稿审核,我始终与这部志书相伴随。在编纂《统计志》的过程中,因所编纂志稿跨度时间较长,加之资料收集困难,保存资料不完整,给编纂工作带来诸多困难。让人最难的是我们这些编纂人员中没有一位是志书编纂方面的专业人员,无任何编纂志书的经验,对编纂志书的一些基本规则不甚了解。但在全体编纂人员的辛勤努力下,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凭着一股工作热情、一份历史担当和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几易其稿最终完成了志书的编纂出版。当我收到志书正式出版的那一天,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深深感受到这是八年来我们编纂人员付出艰辛所换来的劳动成果啊!在我看来,这就是我人生经历中所做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一件事情,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给我以莫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