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建筑招投标管理的改进策略
2022-02-06肖莉
肖 莉
【福建省水利投资集团(平潭)水务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400】
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招投标管理的规范性大幅提升,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相关问题仍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欠完善、相关利益者违规等。尽可能提升建筑招投标管理水平,是本文研究的目标所在。
1 问题分析
1.1 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很多建筑工程中,管理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投资机制、监管体制两个方面。投资机制方面的问题源于投入资金、建设、监督、运作管理的一体化,这在很多政府投资的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相关管理人员掌握的权力过大且不需要担负责任,这种情况下的招投标管理往往很容易出现问题,彼此独立性也会受到影响;招投标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专业监管部门的分散,彼此间缺乏统一领导、合作,相关监管的缺失很容易出现问题。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独立的各监管部门往往在效率、效果方面存在不足,真正独立监管也无从实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利益驱动造成的干涉会最终影响招投标管理有效性[1]。
1.2 监督机制欠完善
在建筑招投标管理实践中,综合评标法和最低价评标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评标方法。一般来说,前者多用于政府建设单位,后者多用于私企建设单位。为保证招投标工程取得预期效果,由评标专家开展的评审工作极为关键,但受到其地位特殊性影响,对评标专家的监督很容易出现问题,这类问题与多头管理、专家评标体制不完善存在直接关联。多头管理指的是地方招投标管理、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均能够参与相关管理,但在整体监管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统一的招投标监管准则和制度缺失情况很容易出现,进而导致招标人规避监管、控制失衡等问题产生;专家评标体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考察机制方面,不合理的专家资质监管、不够细致的评判人员资料带来的相关负面影响较为深远。建筑工程涉及的资金规模较大,如无法对评标专家进行有效监督,很多不合法举动很容易出现,进而影响招投标效果[2]。
1.3 相关利益者违规
建筑工程的投资体量往往较大,这就使得相关利益者违规情况较为常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第三方机构均可能出现相关违规问题。建设单位违规主要涉及虚假招标和压价行为,如虚假招标表现为明招暗定、随意肢解工程、自行指定单位、关照特定单位等,建筑工程因此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竞争。压价行为源于建设单位对投资成本的盲目控制,如提出低于市场价的报价,这种情况下的中标单位往往会在建设途中以各种借口要求追加投资,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得到重视。施工单位违规主要涉及盲目报价、投标违规等行为,盲目报价源于施工单位定额清单的缺失,这类施工单位的投标和报价无法对自身管理及技术水平进行反映,仅仅以定额为基础浮动,投标的盲目性较大。投标违规主要表现为陪标、围标等行为,这对市场秩序、其他投标人利益造成的影响极为恶劣。第三方机构违规主要涉及管理不健全、立场不独立等方面,管理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监督奖惩机制、行业规范缺失,职业道德规范缺乏、人员素质不一很容易影响招投标管理有效性。立场不独立指的是独立性和社会性的缺乏,这会导致公平竞争不存在于招标代理服务市场,评标专家存在的“有错不改”行为、评标资料系统缺失、评标专家考察不全面等问题带来的影响也需要得到重视。
2 改进策略
2.1 优化管理体系
为解决上文提及的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体系不健全问题,必须设法实现对该体系的优化,具体可从工作方法完善和评标方式变革入手。工作方法完善需要聚焦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各方主体,对于招标人来说,其可以自行选择招标方式,如邀请招标、公开招标或引入招标代理机构,如发现存在相较于协议规定更高的投标金额,需派专业核查组织开展审查和认定,规避不合法问题出现。对于投标人,应结合自身能力、公正流程做好投标材料的公正编写,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查投标人,保证实力稍弱的投标人也能够拥有公平的竞争机会,同时也需要严格审查实力较强的投标人,尽可能降低违规违法行为的出现几率,在发现相关问题时需要第一时间制止并给予惩处,进而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全环节规范性。对于招标代理机构,需要首先聚焦其资质划定,诚信档案评审属于其中关键,招标人需要以此作为重要的选择依据。机构行为需要严格要求,保证机构在招投标实践中做好准备工作并遵循法规及工程要求,更好提供相关服务。在评标阶段,机构需要充分配合评标委员会,保证招投标最终取得满意成果。具体管理需要保证机构在整个招投标活动中做到“贯彻始终”、“负责到底”,保证合同最终顺利签订。对于评标委员会,需要保证其由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组成,并保证评标委员能够在方案选取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这一过程中评标专家的规范管理属于其中关键,因此需要针对性打造专家总库并建设科学的评标体系,相关资源的共享也不容忽视。评标方式变革变更需要聚焦工程量清单的应用,相关实践需要采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协议方式进行价格计算,同时分开价格和工程量并将投标人引入核算工作,辅以健全的评标机构监管体系,即可更好提升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有效性[3]。
2.2 强化监管机制
为解决上文提及的监督机制欠完善问题,新时期建筑招投标管理的改进应聚焦监管机制强化,设法实现监管体系的分权和集权平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监督机构统一。政府需要建设由职权部门组成的招投标综合监察机关,具体涉及审计机构、监督局、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负责招投标工作缺陷和问题的协同处理、招投标政策实行安排、建设市场建设及监管、提供政策性提议、特大难题调查、打造地域性专家人才库、处理相关诉讼和检举工作等,以此做好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顶层管理;第二,监管分离。综合监察机关需要明确自身工作重心,做到总体协作、综合监察,为各部门提供指导并对实施情况进行审查,真正分离管理权和审查权。综合监察机关由执法、投诉、综合三个机构组成,分别负责惩处招投标违法问题、调查处置招投标检举诉讼、执行综合调查任务等工作;第三,服务平台统一。需聚焦对现有技术和人员的综合使用,真正在市场轨道中引入建筑工程招投标,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各类违法事件可有效预防。统一服务平台需要在不同地区建立,可由政府或权威协会负责,主要提供公布数据、投标、开标、评审等服务,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提供支持;第四,流程运作。对于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需充分应用最新技术和统一环节,结合实际内容明确评价标准和审查点,通过现金技术计算整理工程数据,即可实现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全面、定期监察,进一步降低问题出现几率。
2.3 避免相关利益者违规
相关利益者违规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带来的影响较为深远,为尽可能消除相关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第一,应用最新技术。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公开透明的招投标管理,通过互联网交流、异地工作,即可有效提升效率并降低不必要消耗,网上招投标平台的应用、网络办公的推广属于其中关键;第二,健全机构管理程序。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全环节,需保证管理体制的严格执行,具体需要关注管理资质审核、评标流程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强化,信息技术在监管方面也需要充分应用,投标人的技术和资质审查、信用数据库建设和利用、低于成本价投标人的重点审核、对变更工程量等问题的严格监督和处理、网络招投标工作推行属于其中关键;第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为更好规避围标、串标、假标等恶意行为,应聚焦法律法规宣传学习,投标企业、招标单位、监督和监管部门均需要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各单位需要做好宣传工作,打造良好的建筑工程招投标氛围,进而从根本上降低各类违法行为的出现几率;第四,聚焦责任考核。通过对责任体系的建立健全并明确规定相关惩处标准,招投标管理过程即可实现对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同时做好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建筑工程招投标各参与主体的信用意识、平等竞争意识、责任观将更好形成,进而实现招投标管控优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建筑招投标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优化管理体系、强化监管机制、避免相关利益者违规等策略,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招投标管理优化路径。为更好服务于建筑工程,新时期招投标管理还需要各环节分析工作细化、人才和团队建设强化及招投标软硬实力同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