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村落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2022-02-06赵克君

建筑与预算 2022年5期
关键词:村落乡土景观

赵克君

(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3)

1 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是21 世纪衍生的新兴产业,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旅游新现象,它立足于乡土文化,利用村落所依附的生态环境、自然风貌、历史人文、传统民俗,以此吸引游客来此旅游。既可以为游客提供体验乡村生活,提高农业常识,了解地域文化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对当地历史文脉进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乡村旅游是联系城乡之间的纽带,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村落景观开发建设中,由于各种错误观念和政策的缺失,加上面对游客的急速增加等情况,村落景观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上述行为给整个村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村落环境优势逐渐减弱,并逐渐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乡村旅游的角度分析,对村落景观提出了合理的策略,以期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提高城乡之间的互动,从而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2 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规划缺失或实施脱节

规划是指导乡村旅游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由于对规划的认识不足和缺少资金支持,有些地方未编制规划;有些地方规划编制不规范;有些地方虽然编制了规划,但不按规划或违反规划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对规划的理解认识不足,导致科学编制规划、严格执行规划的意识淡漠。在缺少策划规划的情况下,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开发建设中只注重考虑当前,不顾及长远,只重视规模,忽视质量,依葫芦画瓢,仓促开工,粗制滥造,少有精品。

2.2 地域文化特色缺失

在加快构建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部分规划者往往是模仿成功案例,忽视村落自身特有的文化特征,无目的地模仿,从而迅速完成村落景观改造设计。并在村落景观的改造过程中,偏重于“城市化”建设,直接忽视了地域文化的构建与传承,无法凸显其历史文化价值[1]。有些传统的村落对村落景观本身的文化价值不重视,忽视对原有建筑风貌、传统建筑的保护,片面追求整齐划一,甚至推翻传统建筑,利用现代技术重建。有些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认为一味地模仿城市就能体现自身的发展,使村落景观整体上追求形象工程。过度人为开发,建设失序失控,有的甚至已完全城市化、商业化,呈现出“千村一面”的趋势,完全失去当地的乡土气息,原有的景观风貌已不复存在。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到乡村旅游的特色,乡村文化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逐渐丧失,这是村落无法弥补的损失。

2.3 村落服务设施不完善

随着村落景观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各村落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修建村道、休闲广场等,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2]。但是,目前一些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硬件设施上需要为游客提供停车场地、设置洁净的公共厕所、提供长椅等临时休憩设施等。在软件设施上,需要为游客提供引导服务、信息服务等。但就目前而言,一些乡村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的投入不足,缺少专业人才、缺少专业的培训,使农村居民的日常休闲、游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降低了村落景观空间的实用性,难以吸引游客再来游玩[3]。一些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国内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4 村落植物景观营造不足

根据相关调查与研究,许多村落在植被配置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植被景观不受重视,缺乏设计,局部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占用公共绿地等;二是对乡土植物使用不当,对一些本地林木,甚至古树名木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三是对乡土植物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村落绿化景观不合理,造成村落植物景观单一,景观空间异质性明显;四是在规划设计时,往往忽略了原有景观基础和植物资源的整体破坏与重建,导致城乡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植物景观趋同,“千村一面”现象较为严重[4]。长期来看,不利于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发展,使村落景观呈现“半土不洋”的现象。

3.村落景观营造策略

3.1 科学规划策划,严格实施规划

乡村旅游的建设和管理首先要做好规划策划工作。做好策划规划,要在摸清地理位置,气象、水文条件,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等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地产业结构、风土人情、本地物产、历史文脉、人才储备等,客观分析区位、资源、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依托本地的自然禀赋,深入挖掘具有“独特性”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突出主题,科学编制建设规划、产业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握“保持原貌加以开发”的原则,同时注重科学性、前瞻性、专业性,兼顾因地制宜、便于操作实施的可行性和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的严肃性。同时,乡村旅游的规划要将旅游产品与农业产业进行有效的衔接,以此形成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从而推动农业三产的融合。此外,要严格规划的实施,缺少资金时可以分步实施。例如,依据规划以具体项目为单位,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多种要素、多种形式参股入股的模式,推进项目建设。

3.2 传承地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

乡村最大的特点是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随着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变迁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它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在突出很高的艺术价值的同时,还显示出独特的表现力。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应着重保护村落的传统空间格局、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等保护[5]。与此同时,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富有村落文化特色的景观符号,并灵活运用于村落景观营造。通过创新发展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背后的乡村文明,在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建筑开发、经营管理、旅游产品设计等诸多方面凝练乡土特色、弘扬乡土文化、挖掘乡村记忆、保护乡村原生态环境从而使得乡村文明得以自然传承和发展,从而使村落具有地域识别性,彰显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通过深入发掘本地的历史文脉和自然资源,打造村史馆、科普科研基地、摄影基地,增加知识性、趣味性,传承历史文脉,普及科普知识。

3.3 加强村落服务设施建设

从服务设施建设来看,大部分现有村庄服务设施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第一印象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要多开投资融资渠道,不断提供资金保障。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国家涉农资金,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农村居民入股、对乡村旅游进行投资开发。同时,要充分开发周边的配套服务设施,如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休闲娱乐、住宿休憩等功能,不仅要展现当地乡村风景的地域色彩、民俗风情,而且要为游客提供具有舒适性、安全性的旅游场所。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农村服务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人居环境,还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如民宿接待户的服务标准,餐饮,采摘园,农耕体验,地方传统娱乐项目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乡村旅游的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乡村旅游开发的环境保护标准等。要通过调查研究、引入培训、市场营销、加强管理来提高服务质量和品牌化建设。此外,要引导和激发居民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以此形成自发保护乡村文明的内在动力和长效机制。

3.4 增加村落植物种植,美化村落环境

乡村绿化要综合考虑,在规划设计上要统筹兼顾,对乡村本地的动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古树名木和珍稀动物划分重点保护红线进行保留自然生态。对古树名木要进行登记建档,同时调查其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修复。在营造景观方面,首先对其脏、乱、差的景观环境进行改善。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生活的实际需要,以绿化、美化乡村环境为乡村旅游增添自然景观色彩。村落植物种植时要注重乔灌草搭配。在搭配中,要充分考虑到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征,乡土植物需经历漫长的成长过程,其生活环境与当地气候相适应,适应能力较强,是村落景观美化的最佳选择。其次,考虑利用原有古树名木进行造景,在设计过程中要对树木进行响应的保护措施,以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最大程度对动物经常活动的林地进行生态保护,使其拥有自由活动的、熟悉的生存空间。再次,要注重植物景观的季节性变化,利用有些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状态这一特点,可以呈现出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再现乡村特有的时序性体验式自然景观。最后,在村落景观营造中,要注重景观传承文化方面,要在场地中融入乡村的特色文化。例如选择承载村落历史记忆的磨盘、农具等进行再利用,变成创意性的景观小品。旧材料的设计再利用更能将文化内涵展现出来,具有独特的乡村特征。在美化村落景观过程中,只有选材科学,植物搭配合理,营造让村民有归属感、亲切感的环境,才能提高当地农村居民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充分体现乡村特色,才能真正建设美丽乡村。

4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和实际,逐步完善村落景观的各个方面的建设,改进和优化现有的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同时密切结合乡土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充分考虑农村居民需求的基础上,立足村落本体进行针对性设计,将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园林的手法融入到村落景观营造之中。但在具体的设计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采用因地制宜的设计方式,注重场所精神的展示,力求重现乡土记忆。本文针对村落景观营造的研究还比较浅显,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深化思考和不断探索。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共同促进美丽乡村的美好发展,共同为乡村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村落乡土景观
景观别墅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火山塑造景观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乡土中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