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2022-02-05李坤鹏
李坤鹏
人物故事
1935年,马毛姐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今无为市)马家坝村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
1949年春天,无为解放。当时,在无为的大小村落里驻扎著20万准备渡江的解放军。当地民众挑米担柴、修路挖河,忙着各项支前工作,年仅14岁的马毛姐也参与其中。4月20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马毛姐和哥哥划着船,与其他3条船组成了渡江突击队。哥哥的眼睛不好,就在船的桅杆边扯帆;马毛姐则一手掌舵、一手划桨,向南岸前进。后来,同行的四条船被敌人的炮弹击沉两条,马毛姐咬紧牙关,一个劲儿向前冲。此时,一颗子弹击中了马毛姐的右臂,她忍痛继续驾船前行。约40分钟后,她驾驶的船只抵达长江南岸,成为第一批渡江成功的船只。那一晚,马毛姐兄妹俩共横渡长江6趟,运送了3船解放军。后来,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她,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有前进,没有后退!”虽然已是耄耋之年,回忆起70多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战役,马毛姐仍难掩激动……
人物解读
72年前,年仅14岁的马毛姐冒着枪林弹雨穿梭在长江上,手臂中弹依然咬牙坚持。马毛姐与哥哥6次横渡长江,运送3船解放军,还救了很多落水的战士。马毛姐的英雄事迹,是在渡江战役中无为人民英勇献身的一个缩影。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才能所向披靡,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适用话题
拥军模范、巾帼英雄、奉献精神……
人物故事
王占山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7岁参加革命,18岁入伍,19岁入党。他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两广、抗美援朝边境作战等战役战斗,负伤38处。
“同志们,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1953年7月,在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中,王占山临危受命,带领战友们立下庄重的誓言,坚守阵地4天4夜,先后38次打退有飞机支援、有大炮坦克的敌人。志愿军486团来换防时,整个阵地仅剩下10人。当时,王占山已多处负伤,刚下战场就昏倒在地。战后,王占山被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如今,战火硝烟已经散去,但王占山时常会想起那些并肩战斗的战友。他感慨地说:“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越来越强大,我们要砥砺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人物解读
“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王占山和战友们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顽强地阻击敌人的疯狂反扑,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这样一种神圣的信念。爱因斯坦曾说:“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王占山的事迹让世人懂得了,一个人只要信念不倒,任何敌人都不能将其击垮。
适用话题
牺牲精神、英勇无畏、英雄本色……
人物故事
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才5天的妻子,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刚从海南岛战场撤回的孙景坤又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在一次战役中,时任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带着8箱手榴弹、2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高地。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的过程中,孙景坤击毙21名敌人,和战友们打退了敌人的6次进攻。战后,孙景坤作为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1955年初,孙景坤复员,他主动放弃了到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后,孙景坤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如果不是一个村民的意外发现,他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功绩将会被掩藏一辈子。村里有人说:“老孙,你参加革命带回一身伤疤,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太吃亏了。”孙景坤回答:“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没想过什么叫好处,什么叫吃亏。”
人物解读
掸掉战争的尘埃,掩盖身上的伤疤,九死一生、战功卓著的孙景坤放弃了留在城市生活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务农,将自己的赫赫功勋深埋心底。战争时期英勇杀敌,建设时期无言奉献,可以说,孙景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适用话题
深藏功名、甘于清贫、牺牲奉献……
人物故事
2009年,陈红军大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的他,一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了火热的军营。2020年,他成为全团最年轻的营长,在祖国的西部边境线上洒尽热血,将自己的军旅生涯永远定格在了第11年。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去交涉,却遭到对方的暴力攻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边防官兵对外军的暴力行径坚决予以英勇的回击。
战斗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陈红军带着两名盾牌手,迎着“石头雨”“棍棒阵”冲上前去,用身体和盾牌隔开外军,掩护战友将团长救出。陈红军指挥部队向有利地形有序转移时,看到几名战士被对方围攻,毫不犹豫地转身,带领官兵再次冲锋,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人物解读
“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陈红军和他的战友们展现出的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心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戍边官兵的昂扬风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英雄的边防官兵宁愿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都留在边境线上,也要为祖国筑起一座座巍峨的界碑。
适用话题
戍边英雄、牺牲精神、爱国情怀……
人物故事
魏德友,山东省沂水县人,1960年入伍。1964年,他与30多位战友响应号召,脱下军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垦戍边人。
萨尔布拉克草原冬季狂风肆虐,夏天蚊虫猖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魏德友居然从老家接来了妻子刘京好,在边境安下了家。1982年,魏德友所在的连队被裁撤,他也有机会被分到离城市更近的连队去。此时,魏德友又主动留了下来,买了3头牛、20只羊,在这里放牧巡边。他说:“地窝子都住过了,有啥苦的?这里挺好,我们哪儿也不去。”2002年,魏德友夫妇退休,在山东工作的4个孩子力劝父母回乡养老,但他就是不肯,还说服老伴一起留下来继续义务戍边。
50多年来,魏德友夫妇义务巡边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不忘初心、为国戍边,是这位古稀老人一生的坚守。他用实际行动筑成了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他和刘京好的家也被驻地边防派出所官兵称为“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人物解读
“地窝子都住过了,有啥苦的?这里挺好,我们哪儿也不去。”朴素的话语让我们见识了一位倔强而执着的老人,一位对物质的要求简单到了极点的老人,一位淡定从容、不改本色的老人。半个多世纪以来,魏德友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为国戍边的信念,与妻子一起驻守在夏季蚊虫肆虐、冬季风雪埋人的草原,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为巡边”的生活,书写了“西陲戍边半世纪,我伴寂寞守繁华”的非凡篇章。
适用话题
不忘初心、执着坚守、无私奉献……
人物故事
柴云振,《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型之一。
1951年5月,柴云振所在部队在朝鲜朴达峰担负阻击北上敌军的任务。敌军来势汹汹,柴云振临危受命,带领战士们冲上阵地,趁夜色反击,攻下三个山头。天亮后,敌人开始反扑,战友一个个倒下,山头上只剩下了柴云振一人。“就算死在这里,也要为战友报仇!”抱着必死的决心,他架起机枪,将一梭梭子弹射向敌人。后来,在和敌人的近身肉搏中,柴云振多处负伤,昏倒在战场上。醒来已是4天后,他被战友背下阵地,辗转回到国内救治。因为名字登记有误,他与原部队失去了联系。
1952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授予柴云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记特等功一次。颁发勋章时,却找不到柴云振的踪影!若干年后,人们才知道,当年,身负重伤的柴云振被转移至包头市部队医院,当得知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再上战场后,他无比失落:“不能就这样在后方养着,我回家种地去!”于是,他就在医院办了复员手续,回到家乡,隐姓埋名。30多年里,他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从未透露过自己的功绩。经过33年的艰苦寻找,部队终于在1984年10月联系上了柴云振。
回到老部队的那一刻,柴云振泪流满面———这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人物解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作为九死一生的战斗英雄,柴云振看淡了生死,本就難能可贵;可他又默默解甲归田,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更让人由衷敬佩。他之所以“藏得住”,是因为他的初心就不是功名利禄。在他看来,出生入死、牺牲奉献是军人的本分,不值得夸耀和显摆。这样的境界何其高远,这样的精神何其可敬!
适用话题
不畏生死、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