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论英雄
2022-02-05顾萍
閱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英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英雄”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军是英雄,后方运筹帷幄的谋士也是英雄;为中国人解决温饱问题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英雄,在暴雨中投车堵决口的普通司机李永祥也是英雄;在奥运赛场上夺得金牌的全红婵、杨倩是英雄,没有得到奖牌的苏炳添、谢震业也是英雄……我们究竟何以论英雄?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由四句话组成:第一句“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英雄”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即对“英雄”的讨论,同时说明英雄也许少见,但绝不会湮灭———烽火年代的英雄或许更容易崭露头角,但和平岁月也绝不乏英雄的出现。这也为第二句提出的“‘英雄’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准备了弹性空间。材料的第三句是具体事例,是对前两句的具象化阐释。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提供的三组事例涵盖了英雄的常见范畴,每组内容又是由角度相对或相反的事例组成,给同学们留下了足够的思考和写作空间。当然,我们还可以不局限于三组事例的具体内容,毕竟事例的最后是一个省略号。最后一句则是直接提问。
沿着材料提供的思路,我们可以想到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在中国的神话中,成功射日的后羿是英雄,开天辟地的盘古是英雄,而衔石填海却又永远填不满海的精卫、追逐着太阳奔跑最终渴死的夸父也是英雄。同样地,在西方神话中,赢得战争胜利并顺利返乡的阿伽门农、在战场上被杀的阿基琉斯都是英雄。“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从这个角度看,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也并未将英雄仅仅定位为成功者或者身体强壮的人,而是更多地强调他们的非凡品质。
仔细分析材料,后方运筹帷幄、在暴雨中投车堵决口、参加奥运会并跑进决赛或半决赛,这些事真的普通吗?不,它们早已超越了普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虽然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但只有道德上或能力上达到了某种高度,才能成为社会公认的英雄。
让我们回到材料所举的三组事例:第一组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而后两组则拓展了英雄的外延。譬如那些没有牺牲生命,但是能坚守某些正确理念的人;譬如那些身份普通,却能不断地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务的人;譬如某些做出了巨大贡献,却甘心默默无闻、隐于幕后的人;譬如那些不断挑战自我,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的人……他们都符合“得到社会公认”“达到了某种高度”的标准。不过,有一种误区一定要避免,即不能将普通人中的英雄与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对立起来,只强调“普通”“平凡”的英雄。
在当今时代,对于英雄外延的拓展,其实已被大多数人认同了。那么,写作的困难在于:我们如何跳出人云亦云的空谈,写好大家熟知的话题呢?那就要细化对英雄的评判标准。简而言之,就是将英雄的内涵具体化,厘清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比如,“平民英雄”的标准不是平凡本身,而是虽平凡却能够成为英雄的共通的理由:勇气、大无畏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或者是见义勇为、乐于奉献的行为……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写道:“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还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在写作中,你可以这样表述:“正是对人民、对生命的热爱,让袁隆平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同样也是对人民、对生命的热爱,让司机李永祥毅然投车堵决口,以阻止洪水涌向村庄。如西西弗一般,心存热爱、勇敢前行,正是英雄的一种品质。”这便是对英雄标准的细化。
史铁生曾在《我与地坛》中提到一个长跑家的故事:年复一年,他无论跑第几,总是因为种种原因上不了当地的新闻橱窗,但他没有放弃,在三十八岁时又成为第一名并破了纪录。这不也是一种热爱吗?这样的人难道不能被称为英雄吗?
一、时事素材
1.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6月17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名航天员在太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2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运用示例
英雄,应当为国为民做出贡献。无论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是“两弹一星”元勋们,又或是刚从太空成功回归的神舟十二号的宇航员们,都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因为他们为祖国的发展、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的贡献汇聚在一起,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让国家的兴盛、人民的美好向往成为可能。这一杯酒,敬伟大的成就,敬不朽的丰碑。———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任文翔
2.外卖骑手高治晓
2020年3月,美国《时代周刊》发布了一组抗疫群像,中国外卖骑手高治晓作为唯一华人登上封面。据报道,高治晓在疫情期间每天骑行100多公里,派送的订单有时多达70个……《时代周刊》称赞骑手们有“非凡的使命感”。英国《金融时报》也称中国外卖骑手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的生命线”。而高治晓自己却说:“我只是个平凡人,做了平凡的事。”
运用示例
“我们是湘雅的!”“我们是华西的!”在机场擦肩而过的两支医疗队的齐声呐喊,是冲破疫情阴霾的英雄之音;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外卖骑手高治晓,是英雄的“时代表情”;滞留在火车站候车厅的学生乐团演奏《我和我的祖国》,曲调中洋溢着英雄主义,也蕴藏着镇定和勇敢。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让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故事迅速传播开来,而这些人和事,將赋予“英雄”新的含义。———南京师大附中高三陈乐至
3.刘翔与苏炳添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打破奥运会纪录,夺得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获得无数赞誉。但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刘翔因旧伤复发中途退赛,并因此一度遭到网络上的语言攻击。
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32岁的老将苏炳添跑出9秒83的出色成绩,成功闯入决赛并创造亚洲纪录。在随后的决赛中,他获得了第6名。比赛结束后,苏炳添收获大量好评,并在闭幕式上担任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
运用示例
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火热,让苏炳添又一次进入大众视野。他没有拿到奖牌,但他站在那里,就已经是一个历史突破。赛后,苏炳添还致敬了一位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老将———刘翔。曾经的亚洲飞人在夺金时收到了多少美誉,就在黯然退赛时背负了多少骂名。当年,人们不知道伤病对运动员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不能接受他们眼中坚不可摧的英雄流露出一丝脆弱。他们只记住了那一场比赛的失败,却忽视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辉煌。数年以后,人们终于不再“唯金牌论”,开始思考奖牌与奥运精神之间的关系。为成功的英雄鼓掌的同时,也请宽容失利、理解平凡。———南京师大附中高三陈乐至
二、名言素材
1.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
———[法]波德莱尔
运用示例
从三国时期的群雄竞逐、新文化运动中的文人志士,到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为民生奋斗的科学家……英雄的范围太广,界定不一,让我们有时不禁困惑:究竟何为英雄?有人说英雄是有着绝对奉献精神的先行者,也有人说“真正的英雄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能热爱生活”。我则认为,“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他们有着超出众人的大我精神,无关成败,贵在其心。———南京师大附中高三张咸宁
2.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文天祥
运用示例
时代成就英雄,英雄也成就时代。英雄产生于特定的时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军阀割据的内忧与列强环伺的外患。可是,一批批有志之士扛起民族复兴大旗,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披荆斩棘。他们不惧个人生死,只求民族未来,真是“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无数英雄,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也格外熠熠生辉。———南京师大附中高三张咸宁
3.我认为自己对当英雄和圣人都没有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做一个人。
———[法]加缪
运用示例
不可否认的是,成功使英雄的身份更加具有说服力,而失败往往会使其遭受质疑。拿破仑时至今日最为人所知的战役,仍是滑铁卢的惨败。然而,我们不应让成败掩盖英雄本身的光辉。苏炳添未能摘得奥运会奖牌,但并不妨碍他是赛场上的英雄。约翰·克利斯朵夫并未真正完成他的理想,但他的精神影响着千千万万读者。加缪借里厄医生的口说:“我认为自己对当英雄和圣人都没有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做一个人。”成败定义的是一件事的成功与否,而英雄定义的则是一个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南京师大附中高三张咸宁
烟火里的英雄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顾越月
神话中的英雄燃起了照亮古老文明的火炬,人民中的英雄点亮了指向未来之路的灯塔。
英雄从千万人中来,千万人皆可为英雄。
何为英雄?我们曾长时间地把目光投向开天辟地的盘古、刀枪不入的阿基琉斯……后来,英雄不再面目模糊,而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出了血肉,活在人间烟火中。他们让“英雄”的含义不断地延伸、拓宽,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着贡献。
气节成就英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正是此般精神,支撑着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越过难关。当弱势群体遭遇不公,正义或将被淹埋,此时挺身而出的就是英雄———他们为正义发声,不为强权所迫,即使失败,也始终高昂头颅。又如奥运赛场上,胜不骄、败不馁———凡有此种智慧、气节者,皆是英雄。“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成败论英雄”,他们看向更深处、更远处,以内心的标尺度量自己、丈量世界。
因而英雄不为己。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李大钊忧国忧民,为天下计,以启民智;司机李永祥投车堵决口,牺牲个人利益,以保全大家;张桂梅建起女高,让山村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英雄的前行路上,定然写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通过把个人融入集体、把自身的价值汇入社会,烟火里的英雄们完成了自我与社会的统一,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敬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浪花只能淘尽英雄的生命,却淘不尽英雄气概。英雄的出现,一浪接着一浪,从未断流。
那么,是什么使中国大地上的英雄不断涌现?英雄诞生于伟大的时代———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匹夫之守志,重于三军之死将也”,这是儒家重视普通人气节的证明,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耳濡目染的观念。自幼根植在心中的精神,令人们总能自觉地救急救危,在千年积淀的本能驱动下做出英雄之举。因此,“英雄”不是一个职业,它是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随时都有可能显露痕迹、散发光辉。我们从不吝惜对英雄的赞美,并且始终坚信,危难之时定会有人“肩住黑暗的闸门”,大吼一声“这些孱头们”!
英雄永远不会落幕,英雄也是你我。英雄所做的,你我皆可做。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英雄的气势。开篇将“英雄”从远古拉至眼前,从概念引至个体。)
(设问开头,指向明确。先论述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再提出含义的拓展。)
(紧随上文,指出英雄含义拓展的具体方向。)
(再进一层,由英雄的个体性进入其社会性的探讨。)
(好的时代,英雄的出现不会是特例。同理,英雄辈出的时代,一定有时代精神作为脊柱。不过,如果能够结合现代社会的状况进一步深入,文章的深度和力度将更强。)
(篇末点题,再次强调英雄来自个体的努力,同时也是一种号召。)
教师点评
本文虽非才气纵横式的文章,但优点也颇为突出,值得借鉴:一是观点清晰,层次分明,且层次之间有曲折;二是层次的推进有事例、有阐述,不是空谈;三是对英雄的价值判断有一定的深度。(顾萍)
真正的英雄
南京师大附中高二邱佳宜
罗曼·罗兰有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认为,英雄不一定要做出开天辟地的大事,但应具备如此的生活态度:看清、热爱、郑重。于此而言,这个时代其实并不缺少英雄。
看清,是英雄最基本的品质。看清这个世界的真实状态,看见这个时代的美与恶,敢于揭开事物的面纱,直视其真容。王开岭以挺拔的姿态和锋利的目光,守护美与良心,直抒对现世的不满;蒋勋于《生活十讲》中直言社会物化的现状;戴锦华谈及现代人“看”的能力和愿望,强调“凝视”……他们知道“阴渠是城市的良心”,所以尝试直探社会的内核,毅然地直面现实、看清世界。
而在看清生活的不如意之后,有人仍选择热爱生活,以一種真挚的态度去与时光握手言和。史铁生“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儿里宽厚地微笑”;张定宇以“生命渐冻,情怀火热”的态度直面生活;阿道司·赫胥黎高呼“我不要舒适。我要神,我要诗,我要真实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善良,我要罪孽”……这些都是对生命真实的呼喊。能在认识生活的真相、经受苦难的磨砺之后,仍怀一份热爱和挚诚,他们的身上已然显现出英雄的风范。
当代的英雄还会抱有郑重的态度,一如梁漱溟所言的“人生三境界”:逐求、厌离、郑重。在面对生命和事业时,他们缓慢而坚定地前行,自觉地竭尽全力。画家黄永厚不以金钱衡量画作,却渴望将画作分享给知心朋友品鉴,因此他的身份不只是艺术家,他的身上还有着一抹英雄的色彩。这个时代的英雄,骨子里浸透了对生命的郑重,他们立场坚定、充满力量,并将力量传递给大众。他们以自身态度和个人觉悟,还有那份郑重的态度,促进社会风貌发生变化,引领人民不断向前。
谁言这个时代没有英雄?一切能够看清时代,热爱生活,郑重面对,引领人民、社会、国家不断向前的人,都是真正的英雄。如此来看,这个时代从未缺少过英雄,也永远不会缺少。
只愿自己亦可以永存对生活的挚诚,以真正的英雄姿态走过一生。
(以名言开篇,为自己认同的“英雄”做出界定。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进一步阐释观点,细化标准,为后文的分层论证确定角度,并且态度坚定地表达了对这个时代的信任。)
(作者指出,“看清,是英雄最基本的品质”,对英雄的评价从外在转向了内在,使文章的论述角度有了新鲜感。)
(本段强调“看清”之后的选择。如果说“看清”是理性的开端,那么此处便是理性的深入。)
(仅有理性还不足,作者在本段引入感性因素,突显英雄的人性力量。)
(扣题,呼应开篇。)
(呼告式结尾虽然常见,但能言简意赅,言之有物,又充满真诚,殊为不易。)
教师点评
有些英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比如项羽这种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这些英雄带给人们的感动,是共通的。然而,人类世界的丰富复杂远不能被简单概括,本文作者别出心裁,选择了“另类”的英雄。我们给这些隐蔽在众人之中的人冠以“名人”“画家”“科学家”等称号,却往往忽略了他们之所以能在某一领域超越众人,是因为其内心必定怀有某种坚守的东西,而这与英雄的勇敢等品质是一脉相通的。选择这个角度来写,文章天然便具备了一点与众不同。(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