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2-02-05李松乔建磊刘冬冬王鹏鹰刘春慧周丽娜姜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科工科体系

李松 乔建磊 刘冬冬 王鹏鹰 刘春慧 周丽娜 姜玲

摘 要:随着新农科研究的提出和不断深入,如何培养出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农业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实践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就地方农业高校而言,转变实践教学观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经济社会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该研究以新农科为背景,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师资等方面构建了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新农科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水平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农科;实践教学;地方农业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1-0133-0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Loc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LI Song  QIAO Jianlei  LIU Dongdong  WANG Pengying  LIU Chunhui  ZHOU Lina  JIANG L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orticulture colleg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lin 13011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and deepening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how to cultivate agricultural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 Practice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erms of loc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practical teaching,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build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line with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new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put forward by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this paper conducts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practical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faculty, 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line with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lev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Key words: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Practical teaching; Loc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近年來,人类已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智能化时代,深刻影响并重塑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也不无例外地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原有传统农业知识体系已不能适应未来“三农”发展的需要,而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一些知识将会进入“新农科”的知识范畴。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也将弥补此前传统农业知识的不足,使新农科人才掌握更多智能化时代的知识和新型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更加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可替代,而实践教学体系则是实践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和基本保障[1-5]。就地方农业高校工科专业而言,构建融合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其他涉农方面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改造现有传统涉农工科专业,为吉林省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农业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人才重要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意识、技能、社会实践等方面内容,其目标是实践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效果,反映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上的标准与要求,具有导向作用[6-7]。新农科背景下的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更应以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顺应发展改革创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地方农业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在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应明确新农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为导向,确立培养能够掌握更多智能化时代技能和新型技术的实践教学目标。

2 强调实践教学指向

新农科背景下的实践教学应依据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专业设定的涉农方向将工农学科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使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纵向连贯性和系统性。教育思想上应渗透到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学内容上应多元化,融合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其他方面涉农内容。教学形式上应有多种选择,从原有实践教学包含的实验教学、专业设计、专业实习发展成具有特色的实验实训项目以及跨专业、跨学科的创新实践活动,从简单到复杂、校内到校外。通过丰富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构建出实践教学平台模块。如地方农业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工科专业,基础实践方面,在理论课程设置中融合的能源植物、作物栽培、畜禽养殖、农业生物环境原理等涉农课程,依托教学实验中心的生物质能模块实践平台中也增加了相应实验内容。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融合,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利于植物生长调控的智能化手段和在生物质能源利用上创造新技术。专业实践方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实行不同实习计划,如系级实习计划、校内实习计划和社会实习计划。创新实践方面,开展立体化的研究实训,为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或者发展思路的实践平台,如本科生的研究计划、卓越计划等。实现教学科研的统一,为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3 创新实践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合理的创新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保障。通过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化考核过程和评价管理,为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提供保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所确立的评价指标,应能全面、真实、合理地反映实践教学质量,确定评价指标对教学质量重要性地权重。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通过与企业、科研单位之间开展多元化、深层次的合作,探索多渠道的评价主体,多种评价方式、多角度进行评价,保证评价的公正性,提高评价效率。确保学校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与社会的评价、学生间的评价相结合;结论性的评价、单项评价要与过程性的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形成以学校为核心、多方参与的人才实践教学质量创新评价机制且具备一定的激励作用,确保实践教学体系机制更加长效。

4 强化实践教学师资

新农科建设必须师资先行,目前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非常紧缺。地方农业高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人才引进上缺乏自由度,致使单一学科的师资资源也不充足。但地方高等农业院校通常会设立农科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所以可利用既有教师资源优势,按照实践教学内容设定方向,整合不同单一学科背景的教师,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同时,通过其他途径继续补充工农学科背景教师或培养双师型教师,继续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吸纳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兼职教师和有计划地组织在职实践教师去相关企业锻炼学习,提高实践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同时逐步完善师资队伍,进而提高学生实践培养质量。为确保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顺利落实,学校应制定相关优越政策,如:提高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教师的待遇,年终考核、评优选先、职称评定对实践教学一线教师给予政策性倾斜等,以此来激发和鼓励实践教学教师积极开展工作并真正地落实到位

5 结语

新农科的出现是建立在新经济、新兴产业的基础之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新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而实践教学作为人才能力培养和科技创新的载体,必须顺应发展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地方农业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培养新人才的重任,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把新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为地方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孙伟,赵萍,王关平,等.基于“三层次、五模块”的农业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陇东学院学报,2018,29(5):97-102.

[2]李明金,郄海霞,杨秋波.国外一流工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特征分析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6(03):109-114.

[3]白玲,乌兰,顾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综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8):142-144.

[4]曲建光,李丹,王强,等.面向新工科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33(5):62-72.

[5]王瑞锦,文淑华,周世杰,等.螺旋遞进式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2):174-178.

[6]张晓花,朱陈松,朱昌平,等.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新工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1):209-213.

[7]赵晶英,吴小东.工业工程专业三层次协同递进实践教学体系优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2):196-200.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农科工科体系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