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2022-02-05连平县元善镇小学刘秀竹
文/连平县元善镇小学 刘秀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习作单元,是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单元,单元中的“精读课文”直接指向表达。怎样教好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助力学生更好地完成单元习作任务?现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
一、精准解读教材,抓住课文特点
1.从单元导读提示语解读教材。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这些句子聚焦了一个关键词——情感。由此可以推断《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在“表达情感”方面一定是独具匠心的。
2.从课后思考题解读教材。课后思考题往往揭示了课文的重难点,体现了每篇课文的独特性,关注课后习题能帮助我们精准解读教材,更有利于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和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我们便可发现《那个星期天》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以及具体事例、融情于景等方面去表达情感的。
3.从单元习作要求解读教材。这个单元的习作要求“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透过这些要求再看《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就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教材,抓住课文的特点。
二、精心设计教学,学习表达方法
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板块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常规单元的阅读教学,它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所以教学目标应集中指向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1.借助已有经验,搜集整理习作素材。学生在五年级下册课文第四单元的阅读实践中,已经有了“通过描写人物的语句体会人物心情、品质”的经验,所以教学《那个星期天》时,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回忆当时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这两篇课文,接着出示课后第一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找到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语句细细品读,体会人物的心情,之后同学间交流。
2.提炼表达方法,感受表达效果。如课文第3自然段,我引导学生去发现这段话是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去体现“我”兴奋期待的心情的,而这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就是“融情于人物细节”;接着我出示第4自然段:这一段在表达情感方面你又有什么发现?从中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通过一连串动作描写,把“我”等待母亲回来的焦急心情融入到了“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这一件件具体事例当中去了,这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就叫“融情于事”;而学习第5自然段时,我放手让学生去品读、交流,发现这一段除了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外,作者还运用了对周围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心情,这种把情感融入景物描写的方法叫“融情于景”。
三、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不同方法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它们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我让学生结合两篇课文的具体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
课文 相同点 不同点《匆匆》①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那个星期天》②都运用了内心独白,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把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之后,从这两篇课文中,总结出了表达情感的方法:一是“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二是“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四、精巧运用方法,引领读写结合
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是习得表达方法的写作资源,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它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上完《那个星期天》后,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凡是表达情感的文章都可以这样去写!现在我们学以致用,把文本中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在习作中有选择地运用相关的方法,要求学生以“初试身手”的练笔为基础,学习本单元精读课文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其中一种心情,写成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