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足球师资需求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研究
2022-02-05王朝信
王朝信
“双师型”足球师资需求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研究
王朝信
菏泽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山东 菏泽,274015。
目的通过对双师型足球师资需求的变革,探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梳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足球专选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表明足球专选课程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目标定位脱离中小学足球师资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忽视“教的能力”“训练指导”和“裁判执法”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实施偏重传统教学方法,忽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注重“理论记忆性考核”和“技战术技能考核”,轻视“教”“训练指导”和“裁判执法”等实践能力考核;课程思政功能弱化,忽视足球教育信念与伦理道德培养。针对足球专选课程存在问题提出改革建议:课程目标凸显师范性,破解培养导向与双师型足球师资核心素养需求的难题;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完善双师型足球师资培养体系;课程实施优化、搭建足球专选课程教学训练网络平台;课程评价内容和方式优化、构建并实施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课堂思政“教”与“育”并行、强化足球专选课程的教育功能。
“双师型”师资;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
2015年3月国务院颁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将校园足球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并且预计到2020年建设2万所中小学特色足球学校(2017年已经提前完成),2025年要达到5万所,也就预示着近5-8年将有3万名左右的校园足球师资(足球教师或教练员)的缺口[1]。2016年4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的制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实施全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制度”[2]。这将会需要更多的校园足球教师或教练员,不仅要肩负着校园足球教学和训练任务,还要承担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管理和实施等各项工作,势必对足球教师、足球教练员、足球裁判员、足球管理人员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校园足球师资数量需求和质量诉求将会促进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的发展变革。
依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足球专选课程隶属体育教育专业(专业课程)模块的专业提高课,是足球普修课程的后续课程或提高性课程。主要承担中小学体育教师足球教学或训练、足球裁判以及足球竞赛组织等能力的培养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中小学足球教学或训练以及足球竞赛的组织状况依托于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的实施和培养效果。
基于此,校园足球师资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的需求必将倒逼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的改革。所以,本课题试想从校园足球“双师型”师资需求导向为切入点,结合“双师型”足球师资核心素养内涵,分析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挖掘足球专选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该课程发展的根源,探究体育师资足球教学、训练、裁判甚至管理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为推进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培养适应校园足球发展变革需求的“双师型”师资探索发展路径。
1 双师型足球师资核心素养内涵
“双师型”概念既有年代感又具有潮流,王义澄在1990年12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中就对“双师型”界定为“教师+工程师”的解释[3]。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证书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4]。并明确“双师型”就是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可见,“双师型”足球师资首先具备体育教师资格证书,可以基本反映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其次,具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如中国足协组织的各级足球教练员培训的职业级教练员证书、A级教练员证书、B级教练员证书、C级教练员证书、D级教练员证书等教练员证书,基本体现足球专业理论知识、足球运动实践能力、足球训练组织与设计能力、组织球队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解决困难乐于学习能力等;还有中国足协组织的各级裁判员培训的国家二级裁判员证书、国家一级裁判员证书、国家裁判员以及国际级裁判员等裁判员证书,基本体现足球竞赛规则理论知识、足球执法实践能力、专项体能甚至外语能力等,或具有足球竞赛管理或实施能力。
结合上述双师型足球师资所有具备的能力,双师型足球师资核心素养内涵体现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学为基础,德为本源;也反映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指教师用高尚的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情感以及态度等,“授业”就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疑惑,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有鉴于此,双师型足球师资核心素养内涵就可总结为高尚的师德、专业理论深厚与实践技能精湛、教育与教学能力凸显、教育信念与伦理、教育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等素养维度[5-6]。
2 “双师型”师资需求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据调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师资力量依然比较薄弱,呈现总体数量欠缺,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整体态势。2018年全国学校体育联盟(足球项目)工作会议上,王登峰明确表示:校园足球在2019年将重点突出内涵性发展,在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方面做得更扎实、更规范,真正让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每个学生每周都能上一堂足球课[7]。中小学足球师资在校园足球发展中扮演着各种角色,不仅要立德树人、运用科学的训练方式传授技战术,还要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动机,并约束学生的非体育行为,以及管理和组织实施校园足球竞赛的开展等工作。所以,校园足球师资无论是在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发生质的变革,双师型足球师资需求为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带来契机,同时,为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体育教育专业主要目标就是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体育教育专业所属各项目专选课程就倾向于各项目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近20年基础教育体育新课改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地位等若干方面都进行了全面改革,体育新课改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任务[8]。然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致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甚至课程评价脱离于中小学体育教育需求实际[9]。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承载着中小学足球师资的培养,足球专选课程的质量无疑势必影响中小学足球师资培养的质量[10]。在双师型足球师资需求导向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作为中小学足球师资培养的摇篮必将重新审视与反思,探寻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甚至课程思政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再结合双师型足球师资核心素养内涵要求,可为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厘清思路指明方向。
3 “双师型”师资需求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当前存在问题
3.1 课程目标定位脱离中小学足球师资核心素养
中小学足球师资的培养质量,主要看足球专选课程的目标定位是否符合足球教学实际和社会需求。据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调查,教师资格证书笔试侧重于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察,面试侧重于模拟课堂教学能力、技术动作示范能力以及教育结构化问题等[11]。中小学教师编制招考一般都是先进行面试,侧重于体育项目运动技能能力和模拟课堂教学能力,然后进行笔试,主要对教育知识与能力测验、专业基础理论考察等。亚足联/中国足协各级教练员培训理论侧重于训练原则、生理机能、心理学等知识,实践侧重于技战术训练与设计、临场指挥与应变能力等。中国足协各级裁判员等级考试理论侧重于足球裁判法基础理论,实践侧重于裁判执法能力、体能等。可见,以上能力要求基本都符合当前双师型足球师资核心素养的专业理论深厚与实践技能精湛、教育与教学能力凸显、教育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等。
而当前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来设计教学目标定位,如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目标定位:知识(足球理论知识教学目标,主要学习足球文化、足球教学与训练理论、足球竞赛规则、足球运动员损伤等)、能力(足球实践技能教学目标,主要掌握足球技术、战术、足球教学与训练方法以及足球裁判临场执法能力等)和素养(足球专选课程人文素养目标,培养足球学科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足球学科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人的内在品质等)。从该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目标定位来看偏宏观轻微观,不利于实施、监督与评价。
可见,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目标定位脱离于中小学足球师资核心素养基本要求,中小学各级学校要求足球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运动技能更加突出、足球教学能力更高、足球训练能力更强、组织足球竞赛以及裁判执法能力更加凸显等的双师型足球师资。
3.2 课程内容忽视“教的能力”“训练指导”和“裁判执法”等实践能力培养
依据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内容设计来看,每学期64学时,开设3个学期,总计19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96学时,实践学时96学时,可见,该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内容更偏重理论教学,再加上足球专选课时少、任务重,要在有限的192个学时教授好学生足球理论知识、足球实践技能以及足球人文素养等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在有限的学时内让足球专选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精湛、教育与教学能力凸显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足球专选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必然顾此失彼,不能全盘照顾,足球专选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的情况下,再加上足球专选学生生源质量层次不一、自律性不强等各种原因,对技战术掌握并不理想,尤其是在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和教师编制面试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有模无样”。另外,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教师大都将“足球技术教学与训练”“足球战术教学与训练”“足球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足球比赛的指导”以及“足球运动竞赛与裁判工作”等作为理论内容来讲授,忽视足球专业教学训练实践技能培养,尤其是将足球“教练员指导能力”“裁判员执法能力”等能力培养仅限于形式脱离于实践,这也与足球专选教师对足球专选课程内容的把握和认识有一定关系。
3.3 课程实施偏重传统教学方法,忽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训练方法是“教与学”“训与练”的桥梁,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实施依然侧重于围绕“某项足球技战术”,运用“示范、讲解、边讲解边示范、无球模仿练习、有球练习、无对抗练习、有对抗练习”等程序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本身没有问题,也适合于足球技战术自身的学练来组织教学,但是偏重于运动技术的示范能力,容易造成足球“教的能力”“训练比赛指导能力”以及“裁判执法能力”等能力培养的时候过分以教师为中心,偏重于面授式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课程的实施逐步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而足球专选课程由于实践性强的特征,更注重线下面授式足球教学与训练,再加上足球教师“师徒制”的教育影响,以及信息技术薄弱等原因,容易忽视与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3.4 课程评价注重“理论记忆性考核”和“技战术技能考核”,轻视“教”、“训练指导”和“裁判执法”等实践能力考核
通过不完全调查,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考核方式主要包含两个部分,(1)理论考核,主要侧重于足球基本理论的记忆性书面考核,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2)足球技战术技能考核,主要侧重于足球基本技战术的技能考核,有多部位颠球、头颠球、左右脚长传或者左右脚定位球踢准、足球绕杆射门、接边路传中抢点射门等考核内容。
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会把“教学能力考核”或“裁判员能力考核”作为平时成绩给予一定的比例,有的甚至仅仅作为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参考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更适合于足球普修课程的考核,对于足球专选课程考核难免不能完全体现,尤其是纯足球理论知识的记忆性考核忽视“教”“训练指导”和“裁判执法”等实践能力考核,偏离双师型足球师资的教育与教学能力凸显、教育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导向[12]。
3.5 课程思政功能弱化,忽视足球教育信念与伦理道德培养
各高校足球专选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足球基础理论知识、足球技战术、足球竞赛与裁判执法等知识均有讲授,忽视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对师德教育、足球教育信念与伦理道德培养,致使足球育人功能弱化。
据调查显示,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成绩至上”的足球理念尤为凸显,尤其是在足球比赛进行中,不管是学生由于紧张还是被对方紧逼造成失误,足球教师或者教练员们就会用各种“喊叫”“谩骂”甚至“侮辱”等来指挥比赛,可想而知,孩子们在这样的比赛环境中对人生的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利影响。还有例如,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三高在市长杯最后一场关键比赛严重违反体育道德故意输球,导致0:30的超悬殊比分等等。这样的足球教育信念与伦理的缺失势必造成未来校园足球师资价值观的扭曲,严重影响校园足球学生们的足球行为素养和价值取向。
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因素就是足球专选课程思政教育弱化,忽视双师型足球师资的师德教育、足球教育信念与伦理道德培养,当他们离开学校走向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时就容易造成足球教育信念与伦理缺失。
4 “双师型”足球师资需求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路径
4.1 课程目标凸显师范性,破解培养导向与双师型足球师资核心素养需求的难题
要明确足球专选课程目标就首先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就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那么体育教育专业所涵盖的各类运动项目的专选课程就是培养各类项目的老师。所以不言而喻,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就是培养中小学足球师资。
为符合当前中小学足球教师核心素养要求,教学目标与培养导向不仅要立足于“三基”的培养和掌握,还要注重师德教育,满足足球教学、足球训练、足球竞赛、突出示范性以及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对足球需求等原则。为此,提出以下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足球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三会”基本能力;(2)会教学、会训练、会竞赛的“三会”实践能力;(3)会科研、会育人、会创新、会反思、会发展的“五会”发展能力。围绕足球专选课程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当前中小学足球教师质量要求的具有能践行师德、会教学、会训练、会竞赛、会科研、会育人、会创新、会反思、会发展等核心素养能力的双师型足球师资。
4.2 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完善双师型足球师资培养体系
足球专选课程的教材,师范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都使用王崇喜主编球类运动——足球教材,教材共分为15章;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大都使用何志林主编现代足球,包含33章。在有限的192个学时把通篇教材全部讲完、讲好、讲精难度很大,学生也未必能全部学(练)会、学(练)好、学(练)精,这就需要增加足球专选学时数,或者每周增设一次体能或者比赛实践课。
足球专选教师也要针对双师型校园足球师资优选教学训练内容,如:合理组合设置足球技战术、突出足球教学实践能力、注重足球训练组织实施能力以及裁判执法能力等等,形成学生会学、会练、会赛、会教、会指导“五位一体”的足球师资培养路径,提升双师型校园足球师资的核心素养能力。
4.3 课程实施优化、搭建足球专选课程教学训练网络平台
随着校园足球发展对校园足球师资的需求质量和结构都有质的变化,那么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教师也要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的教学训练内容选择更为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如,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从“教师讲授”到“启发合作”、从“会学会练会赛”到“会教会指导”等方式提高教学训练质量。
为了给足球专选学生提供更好的足球学习训练资源,培养足球专选学生自我加压学习训练的习惯,建议足球专选教师搭建足球专选课程教学服务平台。通过足球专选教学大纲内容,选取配套教学训练内容、教学训练比赛视频、剪辑裁判几个点判罚案例等足球教育资源放到足球专选课程教学服务平台,供学生课余时间学习和研究,并随时解疑答惑,使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共同为足球专选课程教学训练服务。同时,注重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手段,这样可以弥补场地、时间等限制,在线进行训练视频学习、比赛视频分析等。
4.4 课程评价内容和方式优化、构建并实施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内容是课程建设和学生学习内容的指挥棒。传统的足球专选课程考核主要就是对学生学的部分内容(以考勤、平时表现、足球理论、足球技能(技评和达标)、足球比赛等方面为主)进行考核,考核评价相对不全面,评价内容要由知识掌握到全面综合转换来完善足球专选课程考核评价,要结合足球专选课程目标改革建立发展性的考核方式。
(1)足球专选课程考试内容应该在注重足球技战术考核的基础上,应加强“教学能力考核”“训练内容设计与训练计划实施”“比赛指导能力”以及“裁判能力考核”等内容的考核,有利于足球专选学生向双师型校园足球师资方向发展和培养。
(2)在考核方式上针对足球理论内容,尽量减少纯记忆性书面考核,增加发挥性主观认识内容的考核。在足球实践内容,注重足球技战术的代表性内容考核,在“教学能力考核”上自由抽题,根据足球内容主题进行说课或者模拟课堂教学;在“训练内容设计”上可以根据训练主题自己设计训练内容和方案,在“训练计划实施”上可让学生根据比赛性质设计训练计划并安排实施路径;在“比赛指导能力”方面可根据小场比赛让学生亲自根据比赛场景进行指导;在“裁判能力考核”方面可在教学比赛时轮换裁判进行考核。
总之,足球专选教师针对双师型校园足球师资培养要求,应该时刻本着“因材施教、求同存异”的思想,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教学质量和效果,探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13]。
4.5 课堂思政“教”与“育”并行、强化足球专选课程的教育功能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14]。
足球专选课程不仅承担着足球基础理论、足球专业技能等教学与训练工作,还要充分发挥课堂思政作用,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与足球专选课程深度融合的思政教育案例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习总书记经常引经据典的表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等等,把教育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等融入到日常足球专选教学与训练中,时刻强化双师型足球师资所涵有的高尚师德、足球教育信念和伦理道德。
5 结 语
为了校园足球深入推进,各级教育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对现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师进行“速成班”的突击培训,只能一时缓解校园足球师资的极度匮乏,预想从“根”上解决校园足球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具有践行师德、会教学、会训练、会竞赛、会科研、会育人、会创新、会反思、会发展等体育核心素养的“双师型”足球师资。
[1]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Z].2015~03~16.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Z].2016-04-06.
[3] 王义澄.适应专科教学需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J].教材通讯,1991(08):14~15.
[4] 俞启定.“双师型”教师的定位与培养问题辨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04):30~36.
[5] 李承伟,姚 蕾.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中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10):117~127,156.
[6] 刘丽强,谢泽源.教师核心素养的模型及培育路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06):77~85.
[7] http://sports.sina.com.cn/china/other/2018-12-05/doc-ihmutuec6452619.shtml.
[8] 季 浏.对我国20年基础教育体育新课改若干认识问题的澄清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01):21~30.
[9] 崔哲雄,张晓菲.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脱节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13,20(3):78~80.
[10] 张钰鑫,王永顺.我国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培养路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02):53~56.
[11] 王朝信,王 玲,张正雷,等.教师资格证书统考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现实困惑与多维考量[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9,34(01):65~68.
[12] 李冬梅,王海静.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审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01):96~101.
[13] 沈 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06):98~102.
[14]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Reflections on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of Football Special Selection for PE Majors under the Demand of “Double Teachers” of Campus Football
WANG Chaox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Heze University, Heze Shandong, 274015,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f the football specialized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reform of the demand for double-division football teachers, to summariz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football specialized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o put forward the path of the reform of the football specialized cours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football post-secondary courses: Th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goal is divorced from the core quality of football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ignores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ability such as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and guidance” and “judge and jud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emphasize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ignores the combination of offline teaching and online teaching. The course evalua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memory assessment” and “technical and tactical skills assessment”, and ignores the practical ability assessment such as “teaching”, “training guidance” and “judge and law enforcem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 of the curriculum is weakened, and the belief and ethics of football education are neglecte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football curriculum sele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reform Suggestions: The curriculum goal highlights the normalness,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training orientation and the core quality demand of double-qualified football teachers.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should pay equal atten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system of football teachers with double teachers. Optimize 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and build a teaching and training network platform for football courses; Optimize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course evaluation, construct and implement the multi-evaluation system;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education” parallel,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football curriculum.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Football elective course; Reform
1007―6891(2022)05―0127―05
10.13932/j.cnki.sctykx.2022.05.26
G807.01
A
2020-07-22
2022-03-01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双师型”体育教师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M202023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