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助推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的探析

2022-02-05高旭曼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22期
关键词:林场人力资源管理

◎高旭曼

(作者单位:邯郸市漳河林场)

一、引言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是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想要切实发挥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国有林场多数分布于高山丘陵、沙地荒原、黄土沟壑、海边湖滨、江湖两岸、水库四周,其中森林资源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帮助其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二是,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为保障国家木材供给、培育特优大径级材、提供优质种苗、生产非木质林产品、供给牲畜动物产品、并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原料、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在其他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三是,国有林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生态旅游基地,现在已经建有国家级的森林公园1.38 亿亩、省级的森林公园总面积0.3 亿亩、还有名胜风景区面积共0.11 亿亩,发挥着及其重要的社会效益。因此,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同进步,才能够培育出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保证森林资源能够发挥出娱乐、美学等社会文化价值,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和核心。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国有林场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人是组织的生命,人的潜能未实现是组织的重大损失。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角度挖掘国有林场的潜力,对于缓解国有林场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普遍趋势

在分析新形势之后,我国林业市场规模和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国有林场如今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带来了一些挑战。国有林场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主要如下,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意识有待提高,部分领导对人力资源与市场机制关系不明确,对人力资源生产要素属性认识不足。国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新中国成立初期,林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林场作为中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 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林业体系逐步完善,林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再加上森林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也大大降低了森林产值的比重,进入21 世纪后,林业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林业部门的非差别化消费曲线逐渐向左移动,这表示林业部门的非差别化越来越严重。因此森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投资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资,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相关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也受到限制。工作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力资源的建设。人力资源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一些国有林场缺乏专业的在职教育服务,缺乏对职工继续教育体制建设的重视,继续教育工作效率低下。一些国有林场就业教育不完善,进而影响相关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完善国有林场人力资源体系,一方面完善国有林场工资体系,国有林场属于典型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主要以岗位级别为基础。

三、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1.国有林场的数量和分布。

国有林场的基本特征是,国有林场位于远离城市的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困难,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民生问题突出,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森林资源具有投入产出周期长、生产经营活动风险高、经营对象不可移动等特点,不利于吸引投资。目前,国有林场的主要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的控制,如配额计划、投资计划等。在农村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后的今天,国有林场已成为计划经济的最新高峰,传统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已不能满足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

2.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

从1995年的55 万人下降到2008年的35.8 万人。大多数国有林场建于20 世纪50年代初,当时林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除了极少数人员,例如主要领导和技术人员外,,绝大多数人来自农村。这种以农村贫困为主的劳动者自然带来了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并且文化程度较低,是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环境的主要基调。与其他国有机构相比,国有林场员工的文化背景大不相同,人才结构中人员素质低,文化素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历结构和职业技能结构上。据统计,国有林场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占2.2%,高中毕业占21.5%,中小学占71%,文盲占5.3%。大多数职员没有受过正规职业教育。近几年来,中国通过函授、自学等多种途径获得了很多学位,但学位与实力、证书与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林业领域,缺乏对气象、建筑、信息、实用技术等领域人才的管理。经常性员工相对较多,科研和林业发展人员严重不足。国有林场职工常年生活在林区,基础设施落后。饮用水主要是井水,某些水质不达标,没有净化设施,长期危害员工健康。据统计,国有林场19055个工区(湖林站)有7906个饮水困难,占41.5%。艰苦的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影响国有林场职工的身心健康。职工平均工资虽然与林业系统职工平均工资或全国平均工资相差无几,甚至更高,但实际上我国国有林场职工的工资远远低于林业系统职工平均工资和全国平均工资,2008年国有林场职工人均工资为13465元占林业职工平均工资15870元的85%,占全国平均工资2929元的46%。1999年前国有林场员工的人均工资高于林业系统员工的平均工资,2000年以后低于林业系统员工的人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差距不断扩大(1995年我国国书人均工资为全国平均工资的71%)。此外,员工拖欠工资。据统计,2008年国有林场支付职工工资、退休职工养老金、项目纳税、财政周转资金、单位间各类拆迁贷款147 亿元(中国林业年鉴2009),工资太低,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人才外流现象非常严重。

四、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刚性和模糊性。

人事部门负责国有林场的人力资源管理,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没有专门的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甚至没有负责人力资源开发的专业人员。国有林场基本上实行按岗位薪级分配工资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开发动力不足,林区的道路、电力、通信、供水和其他基础设施没有足够的机会获得发展项目和竞争资金。

2.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有些国有林场对职工漠不关心,把富余劳动力当作负担,只考虑如何减轻负担,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无法可以真正开发人力资源的资源。具体的管理工作仍然以“社会化”为导向,强调任务完成,忽视了对职工发展的全面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资金不足。

国有林场公共支出的主要支付方式是“林业项目资金”。但是随着职工工资和社会价格的上涨,资金严重不足。=由于人员素质和环境的制约,林场的自创能力较弱。单靠资金难以维持职工的正常工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较少,国有林场人力资源难以有效提升。

五、加强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1.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国有林场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加强人才的开发和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国有林场人员主要分布在工具和管理保护所。工作场所和管理保护所一般位于山区或偏远地带,便于森林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部分工具和管理保护所远离村庄。职员往往是一个人,一片森林,一栋房子,一个人生活的锅炉。这种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使员工的集体意识、归属感和凝聚力相对较弱。此外,国有林场的人力资源较少,文化背景不平等,价值观差异较大。此外,国有林场与周边农村地区相互重叠,容易形成不良的组织文化,聚集人群,形成外部形象。鼓励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因此,要大力培育国有林场的组织文化。培育组织文化,重视精神建设。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员工树立和形成理想、理想、道德。营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国书建设发展目标的氛围和习惯。整合群体价值观,形成个人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相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也要重视制度行为层和制度执行层的建设。与精神层面的软约束不同,组织文化的制度行为层面是一种硬约束,要求所有员工遵守行为准则。国有林场的各项制度必须简明易懂,易于实施。随着形势的发展,要及时修改和完善各种制度。同时,在建筑风格、农场外观、文化作品、标识等方面全面体现国有林场的组织文化,将教育体现在一切事物上,使管理无为地融合在一起。

2.注重员工发展。

首先,教育和培训是职工发展的中心。教育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国有林场作为用工单位,要合理安排职工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费用。指导职工学习长期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教育是迅速提高职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当前工作需求的重要手段。教育要充分考虑职工和林业单位的个人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建立和完善教育组织机构,制定长期的人力资源教育计划,重视各级教育。管理教育的重点是提高管理和决策能力。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重点是提高决策执行能力,一般职工培训的重点是提高专业能力。要持续加强组织文化教育,形成人力资源教育模式。职业生涯管理应在招聘员工的同时为所有员工提供成长和成功的机会,整合单位的工作目标和职工的职业抱负,谋求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发展。国有林场的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员工容易形成“一天举重,一天敲钟”的观念,闲暇时间和精力消耗很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既定的工作目标应该包括员工的个人目标,为职工提供职业指导,并帮助职工在掌握个人特点、优势、差距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职业规划。为职工提供发展机会、工作轮换、建立合理的晋升和管理制度,帮助职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大化。在职业生涯规划逐步实现的满意过程中,职工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任用目标的实现。

3.以人为本的管理。

以人为本,深入开发和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可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国有林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活力和竞争力,注重人和人力资源的综合开发。建立学习型组织,引导职工自觉学习。营造和谐环境,让职工快乐工作,安全生活和工作,让职工真正融入森林领域。建立合理的国有林场工资制度,吸引、吸引和培养发展任用证书所需的人才。为职工提供公平的晋升和发展机会,尽量减少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为人才流动创造绿色通道。完善国有林场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格检查,改善住房和饮用水条件,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4.更新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意识。

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国有林场管理者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放在重要地位。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主动性、责任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单位应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使职工认识到教育教育是可以创造潜在利益的投资行为。通过这些投资,人力资源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报酬。本单位可以通过专题教育活动、讲座等形式宣传人力资本投资理念,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氛围,为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5.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强化。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发展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在社会保障和职工配置方面,得到财政支持,解决改革成本。任职人员维持现行保险制度,继续享受原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待遇。严格根据具体标准实施遗属补助金,纳入财政预算。上级长期严格控制人员的录用和进驻,近几年来人员持续退休,现场作业区的森林保护人员严重不足,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设计相关的保护人员。

六、结束语

重点发展苗木、森林旅游、林木食品等优势产业,淘汰多余人员,提高国有林场经济实力。公共财政应加大对国有林场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解决地方政府扶持资金和扶持政策问题。改善国有林场现状,促进林场经济发展,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促进职工致富。

猜你喜欢

林场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林场住宅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