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铜陵“智慧环保”建设的相关建议

2022-02-05,杨,邢

低碳世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铜陵市铜陵共治

刘 静 ,杨 斌 ,邢 馨

(1.安徽省铜陵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安徽 铜陵 244000;2.铜陵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安徽 铜陵 244000)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口号,以生态环保为目标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2016 年3 月环保部发布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并提出生态环境大数据总体架构为“一个机制、两套体系、三个平台”。“一个机制”即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工作机制;“两套体系”即组织保障和标准规范体系,统一运维和信息安全体系;“三个平台”即大数据环保云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平台。

“智慧环保”是在原有“数字环保”的基础上,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长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是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

“智慧环保”能够支持环保部门提升业务能力,可以在环评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应急管理、排污收费管理、污染投诉处理平台等方面为环保行政部门提供监管手段,提供新鲜的一手数据和行政处罚依据,有效提高环保部门的管理效率,提升环境保护效果,解决人员缺乏与监管任务繁重的矛盾,是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的典型应用,可以实现环保移动办公、移动执法,以及移动查看污染源监控视频等功能。

铜陵作为沿江资源型工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修复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建设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使其成为“城市超脑”的生态环境子脑,进一步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铜陵“智慧环保”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环境质量监测现状

铜陵市共有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12 个,其中国控站点6 个,省控站点2 个,市控站点4 个。通过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项目完成了5 个空气质量标准站、13 个大气协同监测站、14 个道路扬尘监测站、30 个乡镇空气监测站、4 个重点企业空气监测站、3 个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站的建设,并借助2 个激光雷达立体探测、走机服务等手段,初步建成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铜陵市已建成5 个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监测站、8 个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监测站、3 个市控地表水断面水质监测站,实现长江铜陵段及其支流、湖泊重点断面水质监控全覆盖。

铜陵市建成国控辐射环境监测站1 个,开展包括对空气(降水、降尘)、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等环境的辐射质量监测。

1.2 污染源监测现状

铜陵市已安装国控、省控及市控废水自动监测设备160 套、废气自动监测设备120 套、入江排污口水质监测设备3 套,数据分别与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共享,建成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平台,正在建设重点污染源视频监控平台,拟引进4 套入江排污口水质自动监测设备,同时开展包括污染源废气、废水、入江排污口的人工监测。

1.3 生态环境业务系统建设现状

目前铜陵市生态环境数据涉及的现有业务系统较多,分散于各个部门,数据查询以及统计口径不一,已建的部分系统都是各自独立建设的,对于分散、异构的数据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难以实现数据的深层次挖掘,无法为各级机关和领导决策提供高效的服务。信息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严重制约了铜陵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另外,由于各个部门、系统、数据库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数据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1.4 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2017 年,铜陵市印发了《铜陵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明确了铜陵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为进一步理顺相关部门在铜陵市环保工作的责任分工,2021 年,铜陵市制定并出台了《铜陵市市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细化了铜陵市42 个部门和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尽管铜陵市出台了环保相关单位责任清单,但是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部门需要更大范围地实现高效协同工作,如何保证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高效协同,需要建立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相对应的激励机制。若缺乏开创性的工作动力,各个部门之间容易出现工作相互推诿的现象。

1.5 环保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有待完善

铜陵“智慧环保”一期项目建成以大气网格化监测为主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项目,主要在生态环保部门内部运行使用,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共享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铜陵“智慧环保”一期项目带来的综合效益。铜陵“智慧环保”一期项目功能更多,涉及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多方面的环境治理问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水利、城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多个部门的数据支撑。铜陵“智慧环保”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数据索取困难的现象。对于相关部门已有的结构化数据和一些工作文件数据比较容易获得,但有些数据获取较为困难。首先,在一些平台需要的数据方面,相关部门存在数据指标与平台方需求的指标有差异,或者相关部门并没有统计平台方需求的数据指标等问题,并且短期内很难获取;其次,一些环保数据隶属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获取共享及沟通协调不顺畅,数据的管理利用不能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强整合工作[1]。

1.6 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亟待更大范围集成共享

由于生态环境业务管理的碎片化、条块化、分层级的传统局限性因素,环境信息化资源目前仍然处于粗放和分散的管理状态,在标准规范和数据管理的标准化方面尚有不足,未按生态文明大数据顶层进行数据存储、分析、服务定义与管理,各业务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壁垒,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还未充分共享,数据存储重复且不一致的现象还未杜绝,数据资源还未充分实现集约管控,统筹利用程度还不够深入,资源利用率不高,信息资源优化整合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 铜陵“智慧环保”建设思路

2.1 推动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标准化建设

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的构建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大量的标准和规范,建设高质量的数据标准化体系,是构建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的基本工作。构建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需要建立涵盖数据传输、数据交互、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以及数据服务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标准共治平台的中心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库、生态环境专题库和生态环境空间库,共治平台数据标准管理包括资源目录管理、元数据管理、公共属性管理和标准编码管理等多个方面。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各业务模块建设应该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同时应考虑与国家和省级层面环境数据标准相契合。

2.2 提高生态环境系统各信息化平台资源共通水平

在实现环保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后,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环保管理决策的精准化和高效化,同时也能使数据资源得到充分运用。通过数据共享机制的构建,实现铜陵市生态环境局内部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传输,同时也能实现与铜陵“城市超脑”、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各相关部门的数据传输共享。通过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与全国污染源普查管理系统、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环境监管执法平台数据对接,获取铜陵市污染源普查数据,实现监察执法数据的融合共享。通过与铜陵“城市超脑”对接实现自然资源和规划、发展改革、水利、农业农村、交通、城管和住建等部门环境数据的共享。通过与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信息管理平台对接,实现铜陵市长江岸线、整治修复数据的共享;通过与“皖事通”APP 对接集成,拓宽社会监督渠道。

2.3 完善环保数据资源共享机制

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的构建需要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环保数据的获取是协同共治平台建立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当前生态环境数据隶属不同部门,在收集数据时较为困难,这就需要完善环保数据资源共享机制。首先,积极建立数据共享协调小组,组建由铜陵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领导参与的数据共享协调小组,打通生态环境业务内部、前端感知和纵横向部门数据链条。强化内部数据收集,以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为原则,加强各类环境业务数据资源的采集传输,做好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资源等感知数据的收集。打通纵横向数据共享,积极共享发展改革、水务、电力、海事、水利等横向部门数据,丰富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形成纵横向数据与共享机制无缝对接。其次,对于相关部门与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的需要数据指标不一致或者没有平台需要数据的情况,可以调整共治平台开发思路,不能调整的需要数据共享协调小组积极敦促相关部门建立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所需要数据指标,满足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对数据的需求。最后,建立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铜陵“城市超脑”数据共享的机制。在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和铜陵“城市超脑”数据对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数据资源,降低数据资源获取成本[2]。

2.4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尽管我国环保法律法规也明确了企业环保的责任和义务,但却没有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激励机制,相关部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积极性。要想调动相关部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首先,应尽快制定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激励办法,建立绩效激励、财政激励、税收激励和金融激励等多方面的激励机制。通过对各级环保管理部门进行行政考核、业绩评比等手段实现激励的效果。通过积极开展多方协同考评制度,改变以往考核主体单一化的方式,建立健全由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专家评议、过程公开透明的协同考评机制,有利于激励环保管理部门参与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的建设。税收激励和金融激励的主要对象是企业,主要通过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手段激励企业参与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的建设。在《铜陵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探索金融和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联动政策,对环境信用评价较高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鼓励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对环境信用评价较高的企业予以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财政激励是指对环保管理部门、企业、环保团体、公众参与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建设成绩突出者予以财政奖励,也可以运用安徽省环保专项资金平台和铜陵市环保专项资金,对中央和省级各类环保专项资金进行指导性申请并对相关部门申报的项目予以支持,以激励其参与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的积极性和动力。

2.5 增强环保管理决策能力

建立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的目的是为环保管理提供及时、精准的决策服务,以此来提高铜陵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利用铜陵“智慧环保”共治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对铜陵市生态环境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通过建立环境数据分析模型,为环境保护提供模拟、分析与预测的服务。通过对大气、江河湖泊、土壤监视数据的分析,实现大气、水质和土壤污染数据的实时动态更新,增强空气、水质和土壤质量集成预报能力。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等信息化手段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江河湖泊水质的综合评价和预警。通过对生态环境空间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开展对铜陵市环境经济形势的联合诊断与预警。通过建立各类政策模拟分析模型,预测环境税、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环保政策手段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开展铜陵市生态环境分类分级评估和管理的工作,增强环保管理决策能力[3]。

3 结语

为了适应环境监管新需求,铜陵“智慧环保”积极探索新路径,以数据为核心,将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和决策服务融合成一体化的创新、智慧模式,使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应急、环境执法和科学决策更加有效、准确,为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全方位的智慧管理与服务支持,推动形成生态环境大数据共享开放的大环保格局。

猜你喜欢

铜陵市铜陵共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元共治”乐融融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铁对铜陵市经济发展影响与对策分析
铜陵市商业地产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