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劳动观的逻辑向度及其对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启迪①
2022-02-05陆亭君
陆亭君,潘 宁
人类历史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的,因此,社会历史就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同样,人的全部活动构成历史真实的客观内容。“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2)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劳动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行。恩格斯作为“第二小提琴手”,他对于劳动的研究既受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影响,又在马克思对劳动的研究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恩格斯对劳动的新见解不仅推动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与深化,而且其弥久的价值意蕴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恩格斯劳动观的逻辑向度
恩格斯劳动观起源于对工人现实问题的考察,发展于对人类起源问题的溯源,旨归于对人类发展与解放问题的探索。以劳动为视角,青年恩格斯在投身于社会实践劳动中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劳动现状表示深切的同情与叹息;中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钻研劳动的目的与价值;晚年恩格斯从投入巨大精力所整理的马克思文稿中进一步完善劳动观。恩格斯对劳动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影响的具体阐发直接构成了其丰富的劳动观,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其劳动观由自在阶段发展到自为阶段的具体表现。
(一)恩格斯以劳动为中心,实现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统一
早在乌培河谷时期,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思想就已开始萌芽,他虽对劳动有所提及,但只局限于劳动的表现形式,并没有深入揭示其本质。恩格斯对工人恶劣的劳动环境表示同情和叹息,他从劳动出发,揭露了“下层阶级,特别是乌培河谷的工厂工人,普遍处于可怕的贫困境地”(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98页。、学生的教育问题、童工等现象,把爱北斐特现存的悲惨境遇归因于“首先是工厂劳动大大助长了这种现象”(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98页。,也就是工厂主雇佣工人进行强制性劳动。但恩格斯并没有停留于对无产者劳动的同情,而是继续对工人劳动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入探究。
《德法年鉴》时期,恩格斯对劳动的关注以政治经济学为起点,研究个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尤其是劳动与劳动者的相互竞争,即劳动的产物以工资的形式和自身相对立。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关系的非人道性质以及劳资矛盾,指出这些矛盾的解决必然要通过以消灭私有制为目的的革命。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探讨资本与劳动时指出:“劳动是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财富的泉源’,是人的自由活动。”(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11页。此时,恩格斯就已提出劳动的本质特征是人的自由活动,而非与自身相对立的活动,但恩格斯并没有使用“异化劳动”这一概念。与同时期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的劳动思想相比,无疑有异曲同工之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页。,“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维持肉体生活需要的手段”,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强调了劳动的自由特性,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被压迫,劳动的自由特性被湮没,变成与工人和自身相对立的东西。在这期间,恩格斯对劳动观的诠释已经走向了唯物主义。
关于劳动,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有过具体而深入的论证。在恩格斯那里,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恩格斯注重实地调查,他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工厂劳动等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其理论蕴藏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思想。他在书中分析道,由于工人一无所有,所以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雇主,而资本家雇佣工人,使工人通过劳动创造出更多的劳动产品和更大的劳动价值,为自己赚取利润。“工人颓废堕落的另一个根源是他们的劳动的强制性”,“工人越是感到自己是人,他就越痛恨自己的工作”,而“分工更把强制劳动所具有的使人动物化的这种作用增强了好几倍”。(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32页。雇佣劳动表面上披着公平公正的外衣,让工人心甘情愿地出卖自己的劳动而获取相应报酬。但事实上,工人是被强迫劳动的,因为他们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别无选择。恩格斯通过将劳动置于资本家和无产者两种不同视角上进行考察,论证了劳动对于无产者生活的影响。同时,恩格斯科学论证了英国的伟大是由工人阶级用自己的发明和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说明人与劳动的关系,创立了唯物史观。“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0页。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社会实践劳动,从而把握住了人的本质。由于个人隶属于某个阶级,个人劳动就具有阶级性,因此,许多人仅仅依靠自己劳动为生是不足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而要消除这种现象,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劳动本身。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续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者作为劳动工具的秘密并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同消灭私有制和劳动本身。因为雇佣工人靠劳动只够勉强维持生存,随着资本家不断追求更大的利润,工人的劳动时间也就越长、劳动强度也就越大,“工人也就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07页。。显然,此时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看待劳动,他们一方面意识到劳动是人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在私有制下劳动是异化的劳动,阻碍着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辩证唯物主义引入对自然科学发展的观察中,集中展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统一,而其中与劳动观相关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但其逻辑向度主要表现为把自然观与历史观联系起来,实现了两者的统一。
(二)恩格斯以劳动为纽带,实现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人类的实践劳动把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与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然和历史领域之间架起桥梁的经典著作。其中,恩格斯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88页。的观点彰显了自然辩证法,这是对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继承与发展、补充与完善,实现了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关于人的起源问题,恩格斯以劳动为纽带,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系统论述了人是怎样从自然界中产生的,又是如何向人类社会过渡的,劳动作为自然史与社会史的交汇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恩格斯认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创造了人类历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还具有推动性作用。类人猿的行走方式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摆脱了作为主力支撑的双手,逐渐以双脚直立行走,这是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在行走中解放的双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类人猿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使成员彼此间的交往更为密切,由此促进了口部器官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在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又在劳动中获得新的发展,进而猿脑也就逐渐过渡到人脑,产生了意识。手、语言、人脑、思维等作为人类的基本特征,都是在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也就使猿变成了人;使猿的劳动成了人的劳动;使猿的动物群体成了人类社会。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劳动是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劳动还推动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自然资源是劳动创造的前提,社会交往是劳动创造的核心。劳动在推动猿演化为人之后,并不意味着人和自然界与劳动就脱离了关系。人类自身就属于并存在于自然界,而且依靠自然界生活。在劳动的作用下,人从动物界独立出来并具有社会性,人通过获得和改造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肉体和精神发展的需要,并实现新的发展。劳动一开始就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统一,人从直立行走到制造工具,再到发展畜牧业、农业、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这些都是通过劳动来完成的。在以劳动为纽带的作用下,社会关系也不断革新,进而推动社会制度变革,使人类社会得以形成并朝着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方向前进。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劳动不仅使其具有了社会性,而且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变革。
劳动的发展需要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和满足生活的需要,必须依托一定的自然资源作为载体或者媒介进行交往,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与自然、他人、群体之间形成的关系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自然界对人的制约限制着人的发展,而人生产生活的无节制性又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甚至会打破人与自然的平衡,不仅污染环境,还威胁人自身发展。关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恩格斯曾呼吁:“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98页。因此,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98页。恩格斯十分强调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关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恩格斯提道:“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00页。,而“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权,必然进一步发展为劳动者丧失所有权”(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00页。。恩格斯在这里提及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就表现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关系,而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还是要消灭私有制。
由上观之,恩格斯用人的实践劳动把自然观与历史观联系起来,既阐明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诠释了人和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也就说明了劳动使人类社会发展史产生于自然史而又高于自然史的科学观点,深化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三)恩格斯以劳动为基础,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人是劳动的主体。人的实践劳动之所以能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因为与其他动物相比,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其他自然存在物都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人的社会属性又决定着人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此外,人除了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物外,人还是有意识、有思维的个体,人的劳动也是有目的的活动,这意味着人能够发挥自身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历史进行总结、对现状进行分析、对未来进行规划。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95页。。因此,恩格斯以劳动为基础,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一统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人的劳动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遵循着客观规律而发展;其二是人作为劳动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间发挥着创造性的作用。
人的劳动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遵循着客观规律而发展。人的劳动只有合规律性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才能积极地展开。正是人的劳动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使得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客观规律,即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的哲学中论述道:“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8页。“实践是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转化, 使人类成为自然界主人的决定性环节。”(18)潘宁:《恩格斯和列宁关于“自由和必然”思想的比较》,《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4期,第26页。也就是说,劳动是自然界中普遍的行为,它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同时也受社会规律的约束,但人的劳动必须合规律性,才可发展起来。
此外,人作为劳动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之间发挥着创造性的作用。没有脱离合目的性的合规律性,尤其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离不开人,因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人的历史实践活动规律的总结,人的实践劳动总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向性活动,因而合规律性正是形成和贯穿于合目的性的人类历史活动的过程之中,合目的性建立在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之上。“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1页。恩格斯还提出,人的主体实践劳动的作用体现为人们不同的意志所产生的合力。因此,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需要以劳动为基础,但只有在科学地认识自然客观规律、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劳动的主观能动性,为人、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一切条件。
总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二者统一于人的实践劳动以及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二者相互影响。同时,在劳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作为推动力对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进行能动地改造和利用。人在劳动中表现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关系,而人的劳动也需要遵守自然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发展的目的。
二、恩格斯劳动观对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启示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4页。一方面,劳动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前提。另一方面,劳动的最终目标指向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劳动已经成为生活中的最基本状态,也是新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基本途径。当今中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人们劳动追求的目标,为人民谋求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但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问题渐显,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已构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美好生活仍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在劳动中创造。
(一)扬弃异化劳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也是人类劳动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创造美好生活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劳动就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技能而存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通过狩猎、捕鱼、畜牧、耕作等劳动方式获取生存的食物;在奴隶社会时期,人们的劳动范围逐渐扩大,工业和海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在封建社会时期,随着等级分化,劳动分工也具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时期,无产者仅靠出卖劳动为生,异化劳动导致人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致使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相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基于唯物史观,“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7—118页。。这充分表明了劳动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不断添砖加瓦,为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夯实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页。。而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6页。。也就是说,从古至今,劳动仍然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唯一路径,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扬弃异化劳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引领社会劳动风尚。从劳动概念界定上看,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属于扬弃异化之后的人的劳动,这里的劳动使人们有选择劳动方式的自由,使人们明确为什么要劳动、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劳动、通过劳动创造要达到怎样的结果等,美好生活的劳动是区别于异化劳动的劳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的异化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存在着严重的剥削,阻碍着人们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新时代创造美好生活必须防止和克服劳动过程的异化,必须充分发挥劳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为创造美好生活助力奋进。当今,科技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劳动也朝着高质量的生产劳动发展。人工智能给人们带来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取代了人们的部分劳动,“劳动的急剧增长总会引起发明的出现,这些发明大大地增强了劳动力量,因而也就降低了对人的劳动需要”(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24页。。但是劳动者的创造能动性是不可替代的,人的劳动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正如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别也是如此。这就鞭策着人的劳动要往更复杂的脑力劳动发展,建构人和社会和谐的劳动关系。这样,劳动就成了劳动主体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保护生态和发展生产,为美好生活夯实物质基础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基。面对当前生态环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恩格斯的自然观思想,他在其基础上结合现实发展的情况,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生态、生产、生活三者息息相关,生态既影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又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保护生态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生产资料,使社会民生问题得到协调与解决,也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的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恩格斯提出:“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16页。作为社会生产劳动过程的主体,生产和再生产物质生活资料都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达到的,而生命的生产则是通过生育为人类的劳动注入新的活力。倘若生产力得不到发展,劳动得不到发展,劳动产品满足不了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就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02页。劳动不仅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而且对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劳动具有综合性意义。对于现阶段而言,我国处于“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初,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然是关系国家全局发展的重要指标,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势发展的潜力。而对劳动在创造美好生活中的肯定,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观的继承和发展,也体现了对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调整社会关系、推动创新发展的需要,对劳动的肯定可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激励着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人生目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坚定劳动价值旨归,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
早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就做了简要概述。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进行了科学的预见,其中也包含着他对于未来社会劳动形式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独到构想。在未来社会,消除私有制、消灭劳动、解放劳动;生产劳动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进行而不再是生活的手段;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两者达成直接的统一;劳动主体的体力和智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总之,劳动的价值旨归就是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现实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所指的消灭劳动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雇佣劳动;解放劳动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下的自由自主的劳动,它是人的解放的必要前提和内在动力。在恩格斯看来,劳动为人的解放和发展创造条件,人的劳动所创造的物质生活资料为劳动作为人们追求幸福的第一需要创设经济条件,也为人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有可能。
基于恩格斯的劳动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外化为实践行动,他们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8)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第2版。不仅在脱贫攻坚战上,党和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教育、医疗、乡村建设等诸多方面也身体力行,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幸福感不断攀升。事实充分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才能团结一致为实现美好生活共同努力,投身于各行各业的劳动中,推进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站了起来、富了起来和强了起来,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贡献中国的力量。
综上所述,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万古不变、亘古如斯的追求。恩格斯劳动观不仅科学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揭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聚焦现实问题并具有丰富的理论说服力和强烈的历史穿透力,为人类提供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实现路径,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提供了理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1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对人们来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直面历史与未来,以人民为中心,向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