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本质论①
2022-02-05丁凯雯
吴 宁,丁凯雯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本质论的时代背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劳动本质观和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有着紧密联系。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到《手稿》写作期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结束,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资料集中到资本家手中,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劳动。推动工业发展,使工业化的进程加快的要素之一就是大量的劳动力,资本家用尽卑劣手段占据大部分土地,失去土地的人只能去工厂谋生并成为工人。但工厂能容纳的工人数量是有限的,工人为了得到工作,只能陷入激烈的竞争中。资本家对于这种现象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因为他们付出了更少的工资却得到了相对质量更高的工人。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虽然得到了好处,但是很显然他们不会满足于既得利益,所以会通过各种方式寻求更大利益。而工人只能获得极小一部分劳动产品来维持生存,绝大部分劳动产品都集中在资本家手中。这样的恶性循环使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越来越穷困。工人不能自由自觉地劳动,反而成为资本的奴隶。资本主义的缺点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经济危机的发生会越来越频繁,影响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遭受经济危机的资本家为了减少利益损失,自然会把危机转嫁给工人,由此工人会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生活也会更加困苦。这就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工人开始组织起来反抗资本家的统治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以此来寻求自身的生机。由于当时的学校基本被统治阶级把持并垄断,工人基本没有接受过教育,工人只是知道反抗,但他们的反抗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的劳动本质论应运而生,成为工人阶级重要的理论武器。
二、《手稿》的劳动本质论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劳动思想对《手稿》的劳动本质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手稿》劳动本质论对黑格尔劳动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提出了关于劳动的理论,劳动作为意识的对象,通过目的性的运动变为劳动的对象物。黑格尔提出了“劳动是人最重要的特征”这一命题,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分开。黑格尔认为劳动体现了主奴辩证法,劳动的目的性就是人自由的体现,所以他把劳动当作人的本质。但是由于思想的局限性,黑格尔认为,一方面奴隶阶级受统治者驱使才进行劳动,这种劳动不是自觉自愿的,其目的只是为了避免受到统治者的鞭挞和惩罚;另一方面奴隶阶级通过劳动与自然界形成联系,对自然的发展造成影响。奴隶通过劳动使得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他们意识到劳动是人特有的活动,而统治者无须进行劳动,他们只需要驱使一定量的奴隶进行生产劳动,从而获得足够分量的劳动产品。统治阶级不进行劳动,就无法意识到劳动的特殊性质,他们只是把人的劳动等同于动物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的自我意识就无法产生。黑格尔认为,人只有在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才能意识到劳动这一本质。但黑格尔只是从精神层面探讨这一点,他认为自觉的劳动是人绝对精神的表现,客观事物是绝对精神的外在化。马克思在《手稿》中也明确了在黑格尔那里,劳动是抽象的劳动,只存在于精神活动过程中,而不是现实的、具体的、产生现实影响的生产活动。在《手稿》中,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思想的积极一面,即黑格尔认为人通过生产劳动而产生,他充分肯定了劳动对人的积极作用。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劳动思想的批判继承不断完善自己的劳动观,使其成为能够指导工人斗争的思想武器。
第二,《手稿》劳动本质论对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异化劳动理论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其理论来源之一是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自从费尔巴哈与唯心主义决裂、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之后,他便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猛烈抨击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批判和抨击,他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世界产生、人产生于自然界。费尔巴哈在研究宗教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宗教的异化,他认为虽然是人创造了上帝,但实际上却是上帝在控制人的行为活动,而不是人去控制和影响上帝。人通过自身异化出来的超自然存在并没有为人的生活带来便利,反而给自身的行为活动套上一重枷锁。费尔巴哈提出要消除这种异化,使人对超自然存在的崇拜转移到“现实化”(1)陈翎:《劳动基础上关于“人”的本质性思考——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发》,《社科纵横》2020年第8期,第33页。的人身上,肯定现实存在的人的价值。但是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对异化的批判仅仅局限在宗教领域,而不是现实世界。《手稿》的劳动本质论对异化的研究并不像费尔巴哈一样单纯停留在宗教领域,而是研究现实具体的人,它看到了人特有的社会历史性,进一步发现了异化劳动。
第三,《手稿》劳动本质论批判和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思想。威廉·配第提出了劳动产生价值的重要理论。威廉·配第认为,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劳动和土地,而劳动是财富产生的最根本条件。亚当·斯密在继承配第思想的基础上,完善了劳动价值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创造财富,并且劳动成为商品交换的衡量尺度,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比较商品的价值。大卫·李嘉图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将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推向更深层次。大卫·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生产该商品过程中消耗的劳动作为标准。《手稿》劳动本质论认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这一观点,但也看到了其理论的缺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作为劳动活动的承担者,生产了劳动产品,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这些财富的所有者不是工人,而是资本家。工人不是通过自身劳动生产的财富过上美好的生活,而是愈发变得贫困。《手稿》劳动本质论对此进行了批判。
《手稿》劳动本质论分析了资本主义阶级关系。亚当·斯密将资本主义社会分成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个阶级,并把这三个阶级获得的报酬分别定义为地租、利润和工资。斯密认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获得的地租和利润都是无产阶级进行劳动从而生产出的价值的一部分。资本家和地主永远都不会停止对利益的追求,而工人也想获得更高标准的工资,这三个阶级之间永远都是充满矛盾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产力逐步提升,这种矛盾会越来越尖锐,也必然会带来更大的隐患。大卫·李嘉图在继承亚当·斯密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地租、利润和工资关系的研究,他通过研究发现利润与工资、工资与地租以及利润与地租之间都成反比的关系,这就表明它们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就能得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关系。不同的阶级之间为了巩固和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必然会产生阶级矛盾,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工人作为社会底层必须要通过艰苦劳动才能得到微薄工资,资本家却通过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劳动从而获得工人通过生产劳动产生的绝大部分价值,这很明显地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随着机器进入工厂并逐渐升级优化,工人之间的竞争也更激烈,这将导致资本家获得更大的财富,工人的生活更加贫穷,社会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第四,《手稿》还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劳动思想,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消灭私有制的理想社会。其一,莫尔作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在《乌托邦》中猛烈抨击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资产阶级为了加快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开展了圈地运动,用栅栏将数千英亩的土地围住圈养羊群,用尽手段迫使土地上的农民离开原住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产阶级。在这种情形下,羊似乎成了“吃人”的恐怖生物。莫尔在《乌托邦》中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定义为私有制的产生,该书蕴含着消灭私有制的先进思想。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描述了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每个人通过劳动获得生活所需的理想社会,指出在理想社会太阳城中,劳动是幸福快乐的。其二,资本主义发展到19世纪,社会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了寻求解决的办法,不断发展其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圣西门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在他最后的著作《新基督教》中设想新社会人人都要劳动、不存在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傅立叶主张通过建立一种叫“法郎吉”的合作社来构建和谐社会,在法郎吉中,人们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产品和资本,由于人人可成为资本家,因此消除了阶级对立。但是傅立叶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单纯期待用富人的慷慨解囊来达到目的。欧文主张在新和谐公社中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和共同劳动的制度,但新和谐公社因其空想性而最终破产。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认为人人都要劳动,但这种劳动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有根本不同,这是让人幸福快乐的劳动。
空想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劳动的思想对马克思劳动本质论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自身的局限性,他们的思想中存在着不切实际的部分,也就注定其理论只能是空想。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劳动,也没有深入探究劳动的本质。马克思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完善了劳动本质论。
三、《手稿》的劳动本质论
当时的国民经济学只是将劳动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进行研究,把劳动看作是财富产生的方式,而没有将劳动放在哲学领域去考察,没有意识到劳动和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质也就无法显露。马克思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双重视角探讨劳动,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分析人和劳动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为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马克思肯定并借鉴了黑格尔从劳动的视角去探讨人的方式,认为劳动是人产生和活动的基础,但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基础上将劳动本质的研究发展到了具体的现实世界。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感性的“自然存在物”(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5页。,劳动就是人本质的规定性。人的一切基本生存条件都得依赖自然界,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限制,人通过劳动满足自身的基本物质需要。整个劳动过程都与社会息息相关,人在劳动中形成了社会关系,劳动产品也在社会中流通。马克思指出自由是人的主观性和自主性,人在活动时不免会受到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但人有别于动物的是,人可以在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限制的范围内最大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动物只能依赖自然界的现有条件被动生存。在对象性活动中,人作用于对象化的客体而成为现实具体的人。马克思提到的“自觉”指的是人的主观意识,人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确定活动的目的,根据目的来制定活动的计划,而动物根据天性和本能进行的生命活动与计划和目的无关。人的劳动是在自身需要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人在活动开展之前就会确定活动的目的和步骤。人作为主体,能够对现实存在的对象进行观念上的扬弃,在不断克服障碍的过程中对价值对象进行观念上的构建,使其实现“对象化”(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7页。,使自身目的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活动”一词,在马克思这里指的就是实践和劳动。人在劳动中与物产生联系,人的活动方式就是实践和劳动,只有通过劳动和实践,人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的解放也伴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现状进行了描述,他认为两次工业革命使得大机器问世,从而极大提高了劳动产量,机器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劳动的发展,随着劳动的发展,社会也会发生相应的变革。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劳动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大机器生产导致了激烈的竞争,使得资本家不断压迫工人、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使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下的劳动是痛苦的,因此,对这种劳动的解放是必需的。马克思认为,只有人的现实劳动得到解放,才能实现对人自身和社会的解放,所以劳动的解放对人和社会的解放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劳动的不断进步促使社会制度也发生改变,新的社会制度会在实现劳动解放的过程中产生。
马克思认为劳动应当由人进行自由支配,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应该归属于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被资本家残酷压迫和剥削,劳动成为工人痛苦的来源,劳动和生产资料由不同阶级掌握。劳动者拥有劳动的能力但不拥有物质生产资料,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垄断,资本家和工人各自占有一种关键要素。劳动必须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产品应该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分配,但现实情况是资本家占有了绝大多数产品,工人只获得满足自己和家人生存需要的极小部分产品。且工人不得不努力提升劳动的速度和效率,因为大机器生产导致工厂需要的工人数量减少,工人只能拼命劳动才能在市场成功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从而获得维持生活的物质资料。
劳动者生产的劳动产品反过来压迫和剥削劳动者,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越多,自身商品化的程度也越高。资本家越富有,工人越贫穷。工人失去了劳动对象和生活资料且受到奴役。工人将自身仅剩的劳动物化成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资本家便轻易卡住了工人的脖子,工人生产的产品不能使工人富有,工人成为资本家的附庸。产品已经不受劳动者自己支配,而是变成了资本家的所有物。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劳动者无法按照自己内心的需求进行劳动,而被资本家强迫裹挟,劳动成为工人维持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生活本身,资本家利用这一点不断去压迫和剥削工人,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4)杨晓然:《人的本质观的深化与异化观的转变——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种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年第1期。
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了人奴役自己的工具,人通过劳动生产的产品成了商品,人的本质丧失了。真正的人和现实的人是对立的,真正的人是自由的,劳动是为自己进行的,劳动就是生活本身;而现实的人是被奴役、被出卖的,其原因就是自己的劳动和生产出的产品并不能为自己所有,而是成为商品用来买卖,人成为商品、动物,却不能成为人。在劳动的过程中,除了出现与工人对立的劳动产品之外,还出现了与工人阶级对立的资本家,人和人之间处于阶级对立的状态。工人一无所有,为维持生计投身工厂之后,便受到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工人的劳动及其生产的产品都不能被自身支配。资本家仅仅支付了工人最低的工资,便获得了数不清的利润。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失去了自由自觉的乐趣,“人和人之间发生了异化”(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页。。马克思在《手稿》中虽没有对资本家的异化进行详细阐述,但资本家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家在成为资本家之前也是人,应该具有作为人的善良和真诚,但是他们成为资本家之后,就只剩下狡诈和贪婪。在资本家眼里,工人没有作为人的地位,只是作为受资本家驱使的机器和动物,在工人的生活中只有劳动,不应该存在其他的、受工人自己支配的时间。这样看来,资本家似乎早于工人被异化。
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意味着劳动不是人真正的内在需要,不是人特有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在劳动中能获得快乐、收获幸福,但是现实中的劳动已经成为外在的压迫人的工具,只能给人带来痛苦和折磨。工人阶级一无所有,只能向资本家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而资本家向工人支付工资。这表面上看起来很公平,但实质上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的剩余价值。劳动越来越成为工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人本来就拥有的自由活动。马克思把这条规定与宗教的异化进行对比,在宗教的世界里,人们认为自己做出的行为都会受到神秘力量的影响,当人的活动带来善的结果时,人们会认为这是因为受到神秘力量的引领;当人的行为造成恶的影响后,人们会认为是这股神秘力量带来了恶的种子。不管这种行为正确与否都被归结为外部神秘力量的影响。劳动变成了异己的、人无法控制的力量,劳动的真正受惠者已经不再是工人而是资本家,劳动者失去了人的本质,使自己沦为动物。每个人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受到压迫和剥削,工人关注的只有生存,生存以外的一切活动都不被工人所欣赏。
《手稿》异化劳动论的四个规定并不是相互隔绝、毫无关联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递进关系。第一条规定是异化的最浅显的表现,也是最容易被工人理解的。工人生产的产品被资本家占有,资本家给工人支付工资。资本家占有了包括自然界的一切生产资料,而工人为了得到本来是自然界馈赠的生活资料必须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劳动过程就是交换的过程,劳动过程不受工人支配就意味着劳动产品不受工人支配。工人失去了作为人的地位而成为生产的机器。异化劳动的第四条规定是异化劳动最终演变成人和人的异化,将异化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手稿》的劳动本质论戳穿了资本主义社会浮于表面的公平和自由的假象,将血淋淋的压迫和剥削的真相呈现在世人眼前,这一理论也成为工人觉醒后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的根源是私有制和分工。私有制发展的历史就是异化劳动的历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然也有异化劳动,但其发展程度远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发展程度深,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工没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复杂细致。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劳动分工具有简单低级的特点,每个人都是为了部落群体的发展而工作,不会有过多的剩余产品。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大机器的问世使社会分工的不合理程度加深,一部分人拥有剩余产品便开始雇佣劳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也由此产生。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工人的劳动也越来越片面,从而迫使工人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不自觉深化。这种深层次的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使得劳动越来越异化,而这种异化程度的加深又不断地加快私有制的发展。
既然存在异化劳动,就要寻求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异化劳动的问题。首先,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分工。分工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不是所有的分工都需要改变,需要改变的是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不合理的社会分工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随着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加深,阶级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我们可以从解决阶级矛盾的角度来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从根本上消除阶级矛盾,就得要求工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寻求自身的解放。马克思指出,不消除自发的社会分工,异化劳动就会一直存在,这种分工最终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枷锁。异化劳动造成的工人悲剧是自发社会分工的结果,消灭自发的社会分工就要建立自由自觉的社会分工,自由自觉的分工使人自觉自愿地劳动、不受任何人的支配,由此人的本质就会复归。实现自由自觉的社会分工的前提是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自觉意识才会觉醒,人与人之间才会因自由自觉的社会分工产生平等的关系,阶级对立也随之消失。其次,要消灭私有制。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存在剩余的劳动产品被少数人占有的现象,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不仅拥有自己的财产,还将工人的财产据为己有,工人自身也成为资本家的附属物,资本家占据一切。这个阶段的私有财产的积累方式是毫无人性的,所以要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财产,使资产阶级失去统治阶级的地位,使工人不再是资本家的所有物、不再受资本家支配,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劳动、重新拥有人的本质。最后,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扬弃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历复杂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对前两个层次——“粗陋”的共产主义、“经济”或“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进行了批判。前者主张将所有私有财产平均分配,后者则主张废除国家。马克思认为虽然这两者都认识到对自我异化的扬弃,但还未达到认识自我异化本质的深度,所以这两者都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不会导致公有制状态的回归,必须依靠革命去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复归生产资料公有制。革命的主导力量则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在革命前处于社会最底层,受着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状态之中。工人的生活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他们的利益追求是相同的。工人阶级为了改变自身的生活就必定会站出来进行反抗,他们的斗争意识是最强烈的,其他阶级无法与之相比。
四、《手稿》的劳动本质论的意义
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起始于对劳动的探讨。《手稿》虽是对劳动的研究,但其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概念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虽然在《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使用这两个概念,但其思想已经萌芽。马克思强烈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对人的轻视。工人只有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产品,虽然劳动产品不受劳动者支配,但是也不能忽视劳动者在产品生产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劳动者的存在,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也会不复存在。马克思强调了劳动者这一重要因素,认为光有劳动者、没有物质生产资料,劳动过程将无法进行,只有实现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才能推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手稿》中也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萌芽。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只能获得极小的仅能维持生存需要的一部分产品,工人无法拥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全部由资本家掌握,这很明显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生产关系。
《手稿》中提到,劳动作为人最基本的活动,对其他活动的发展变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人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历史就是人进行劳动、改造自然界的历史。马克思从异化劳动中看到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劳动的异化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导致工人受到越来越多的压迫和剥削,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工人阶级想要摆脱这种剥削,只能寻求自身的解放。马克思从这一点上看到了未来社会向共产主义发展的趋势,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手稿》探寻到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点,劳动产品本身应该为劳动者服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要感受到幸福,在劳动过程中,人和人之间总是平等互助的,不存在阶级或阶层之间的压迫。人只有在自由自觉的活动过程中才能使自身变成真正的人,若没有劳动,社会就停滞不前、无法发展,真正的人也将不复存在。只有在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之间实现平等,劳动关系才能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在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和谐。马克思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劳动关系主要体现在强制要求工人进行违背自身意愿的劳动,劳动对工人来说只是血淋淋的剥削和压迫。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实现社会和谐就是天方夜谭。我们必须要强调劳动双方的平等关系,合理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使每个劳动者能根据自愿原则进行社会劳动。(6)李雁楠:《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生产力研究》2020年第5期。
《手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人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得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并能根据需要改造自然界,从而创造出新事物。但这种改造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超出规律约束的范围,如果全然不顾客观规律的限制,自然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危机也会出现,并且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在新时代,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劳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