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谈话技术缓解警察慢性应激状态的方法
2022-02-05刘奕男张佳佳刘洪广
刘奕男,张佳佳,刘洪广
一、问题的提出
应激是个体对内外环境做出适应的表现[1],当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信号时,个体自主神经系统会做出相应反应,充分调动身体内部资源应对外界变化。当个体身心在发生压力事件时立即做出应激反应,能够使个体高效处理所面临的困难,还有可能唤醒一定的积极情绪。但若个体长期处于由压力状态引发的应激反应中,就会形成慢性应激状态,由此引发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
警察日常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决定了他们更容易陷入慢性应激的状态中。一项关于中国警察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从1994 年到2017 年的23 年间,我国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下降,而警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集中在躯体化症状、焦虑、强迫等方面,其中躯体化症状突出表现在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的不适及长期、弥散性的身体疼痛[2]。临床上关于慢性应激引发生理症状的实验已经证实:慢性应激引发的交感神经系统长时间的活跃会使全身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加重心脏病高血压[3]、呼吸系统[4]发生疾病的风险,全身易出现不明原因疼痛[5];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持续受到抑制导致食欲与性欲减退、功能性肠胃病、生殖系统功能性疾病等[6];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导致身体多处易发不明原因溃疡、易感染传染性疾病等[7]。与此同时,神经递质的消耗会让个体产生兴趣缺失、疲惫、烦躁等情绪体验[8]。这些症状与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最常见的生理、心理症状都能找到对应。而结合警察日常工作的特点可以发现,警察的工作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频繁与各种人打交道而导致工作的不可预测性,二是基层警力不足而导致工作的超负荷性,三是多项工作并行但又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完结。这些特点最终导致警察压力始终处于持续状态。数量大、时间长但本身压力程度小的应激事件是警察的工作常态,这恰恰符合慢性应激状态产生的环境[9]。综上,慢性应激对警察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
与神经系统功能受损或人格问题引发的心理障碍不同,慢性应激状态引发的生理心理问题常常不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应对。慢性应激没有非常典型的症状和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受其困扰的人往往很难联想到自己具有的症状与心理问题有关,加之,警察本身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不高[10],其主动寻求心理治疗的意愿弱。此外,由于慢性应激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病理性指征,其引发的生理、心理问题在临床上很难得到确诊,使用药物治疗或系统心理治疗手段应对也往往效果有限。对警察群体来说,应对慢性应激很有必要。
现有的慢性应激干预方法中,最常见的是生物干预与认知干预。其中生物干预方法主要是运用生物反馈仪,通过呼吸、音乐等放松引导,针对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进行放松与缓解[11]。这种方法在一般的临床上有大量实践,非常有效[12],但用于警察的心理干预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想要真正发挥这种方法的作用往往需要被训练者积极配合进行一周以上的规律训练,每次持续15~30 分钟左右[13],这对于工作强度大、缺乏休息时间的民警来说实践难度大。第二,训练效果通常不能实时表现出来,对练习者的即时正向激励不明显,民警易产生“练习没什么用”的体验而放弃练习。第三,由于应激源没有消除,以生物干预为主的方法只能暂时性缓解生理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比之下,基于谈话的认知干预对缓解警察慢性应激问题更加实用。应激的认知-交互理论[14]提出,应激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外界事件并不会直接成为应激源,而是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加工给个体带来了压力和应激反应。慢性应激产生及应对的很多研究都指出,改变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才是预防、解决慢性应激的根本途径[15][16]。
本研究旨在对现有心理康复会话的语用学原理和语言技巧进行分析,结合警察心理康复会话的特殊性对相关原理进行探讨,对如何使用语言发挥认知干预效果进而缓解慢性应激进行分析。在临床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领域,谈话是最主要的工作方法之一。研究者开展过许多针对心理康复会谈语言特点、语用策略的定量研究,表明结合语用学原理的语言技巧为心理康复贡献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临床上,对医院精神科[17]、妇产科[18]以及住院患者[19]护理时医护人员所使用语言的定量研究发现,医护人员针对性采用心理咨询相关语言技术与患者进行沟通后,患者生理疾病的治疗与恢复效果均有了明显提升。在心理咨询领域研究者也提出有意识使用语言技巧有助于咨询结果促成[20]。
在现有研究中,关于心理康复会谈语言的技术和语用学原理有许多观点,但这些观点主要基于“心理咨询”[21][22][23]“医患沟通”[24][25]等应用场景提出,尚未有研究以警察群体展开讨论。在语用学理论中,谈话对象的身份和谈话双方的关系本身都会对谈话效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26],同样的语言技术在不同场景下必须遵循不同的具体操作方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其他场景中的语言技术不能直接应用在警察群体,需要考虑警察谈话过程中谈话双方的关系、谈话对象对谈话本身的预设和印象、谈话走向和双方关系的动态变化过程等。将相关原理与技术应用在警察慢性应激状态的日常干预中,将有助于缓解慢性应激在警察个体上表现出的症状,对提升警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积极意义。
二、缓解慢性应激状态的谈话技术原理
语言能够缓解慢性应激状态根本上是因为谈话起到认知干预的作用,因此分析缓解慢性应激状态的语言技术就是分析如何用谈话进行认知干预。一个受慢性应激状态困扰的人,如果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心理症状,很难自我察觉到自己的认知特征与身体状况间存在关联,也很难因他人直接的言语影响(如劝说等)做出明显改变。但临床心理工作者在与其交谈时,可以凭经验判断出这个人所具有某些特定的认知特征,如消极的归因偏好、自我攻击、过度自尊等达到谈话干预的目标。
之所以心理治疗对话能改变个体的认知,这与其特殊的语言技术密不可分。在语用学中,谈话中的干预指谈话一方通过言语行为对另一方施加影响,使之朝自己预期改变的过程,通常会给交际活动造成阻碍,从而使交际双方的合作程度降低,甚至合作终止[27]。但在心理治疗会话中,干预却可以使谈话双方更好合作,这是因为心理治疗对话中的双方具有总目的关系一致性[28],被干预对象对干预过程有认识(指明确知道干预的存在)、有认同(指认可干预能够使自己获利),甚至愿意主动配合干预的开展。但这种对立统一的对话关系并非自发存在的,而是咨询师有意识运用技巧构建而来的。
(一)合作关系的构建
根据人际语用学的原理,任何谈话过程都承担着构建身份、获得评价的功能。人与人之间通过交谈不断构建和修正自己的社会角色、所处位置[29]。影响构建过程的关键因素包括与谈话对象人际关系(即与谈话对象是亲近或疏远)、人际情态(即谈话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会话者的语言策略(即用语是否会被认为礼貌或冒犯等)[30]。
不管是心理治疗会话还是其他会话,如果希望在会话中达成合作,就需要通过把握谈话所自发构建的关系来营造易于谈话对象合作的环境。一般来说,亲近、令人体验愉悦、礼貌的对话环境是易于合作的环境。想要实现这样的关系构建,在心理治疗关系中,咨询师通常会应用有意识挑选问话形式、对来访者讲述的问题进行试探性解读、做出要旨性或结论性解述、对来访者的话语给予积极回应等手段和技术[31]。
会话合作的基本形式是双方按照各自的语用意图,有问有答。但在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会话中,会话刚开始阶段被谈话对象不予合作(如沉默、转移话题、不愿回答等)现象往往会高频出现。心理治疗会话中咨询师面对来访者不予合作的状况会表示出注意、理解、接纳和适当的解述,这也是打破合作僵局不可忽视的技巧。
(二)权力关系的构建
根据福柯“权力的话语本质”观点,话语双方通过互动过程建立、维持和改变权力关系[32]。这里的权力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思想、行为的能力。问话是权力的体现,问答互动结构反映了会谈中话语权力关系。研究者对大量心理治疗会谈进行话语分析[33],发现谈话之初咨询师的问话往往是远高于来访者的,但是,咨询师随后会有意识地让渡话语权力给来访者,并将使这种权力关系趋于平衡。这种引导和控制对治疗有积极意义。
在设定的谈话场景中,理想状态是让谈话双方最终变成启发者与被启发者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必须表现为处于同等权力水平的互动,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教。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特别注重人际情态的把握和语言策略的使用。具体而言,就是谈话者希望被谈话者对自己的说法认同、接受、感到轻松愉快,而不是不置可否、荒唐可笑、难以理解或者感到尴尬。想要达到这一效果,根本原则是顺应关系张力,避免打破被谈话者自身的自我评价。当谈话者认为被谈话者某些认识存在问题时,不应该采取带有否定、拒绝、质疑倾向的反应,而应该选用一些积极的影响性反应技术,先表达认同和理解,再以确定、清晰、具体的方式对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做出说明,避免被谈话者感到不确定、模棱两可与自我怀疑。
为了维持整个谈话过程中相对平衡的权力关系,谈话者要有意识维持谈话双方讲话节奏、时长、内容、问答的平衡,不要让谈话发展成一边倒的“你问我答”“我说你听”,需要做一些引起对方兴趣、促使对方提问的引导,在倾听时也要注意多进行反馈性表达,如指出对方描述中令自己感兴趣的点让对方详细展开,而不是漫无目的任意讲述。
(三)谈话目标的明确
与受到慢性应激状态困扰的个体谈话,理想目标是借由谈话影响对方的认知模式、改变其对压力源的认知。心理治疗会话中,治疗双方会在达成“治疗共识”后开展对治疗目标的具体商讨,确定治疗方案,但这在谈心谈话中无法实现。一方面是由于谈话人的身份和谈话双方特点上有明显差异:在实践中,主动与心理咨询师谈话的人通常本身就对自己的状态有反思和改变意愿,对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定位则是具有专业技术的权威者、指导者,容易认可他们做出的解释、服从他们提出的要求,但民警与心理骨干谈心谈话的会话中身份和关系有天然差别,建立在这种身份关系基础上的谈话便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非心理咨询行业专业人员接受一定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后发现自己学会的技术在日常工作中很难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则是谈话主导者自身对自己的定位也存在差异,谈心谈话中的谈话主导者有时会因为意识不到自己要开展的谈话事实上和心理咨询并不一样,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自我定位、以心理治疗谈话的目标为自己谈话的设定目标,从而表现出过于强烈、目标过于明确的干预意图,这既不符合谈话对象的预期也没有循序渐进做出调整,反而影响了谈话氛围与关系的构建。
三、警察慢性应激干预谈话技术的应用
应激干预谈话预期效果的实现,需要谈话者对谈话过程所需要构建的关系特点进行拆解:该谈话的初始关系特点是“领导与同事”或“同事与同事”的谈心谈话。这是谈话对象在谈话开始前就已经预设的。在谈话进行过程中,谈话者运用技巧改变谈话对象预期对这段谈话关系的基本设定,使谈话的过程更近似于心理咨询,最终通过干预技术达到想要的效果。
(一)打破关系预期
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整合理论[34]指出,非语言信息(如表情、动作姿势等)和语言的声音信息(如语气、语调、节奏等)都是印象构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信息比语言的内容更容易被信息加工系统捕获,从而率先影响人的判断。正因如此,打破关系预期的要点就在对非语言信息的有意识调整上。
按照公安机关工作的相关要求,谈心谈话对民警来说并不陌生,这就导致谈话开始之前参加谈话的民警已经对即将要开始的谈话气氛、流程、内容以及与谈话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预期。在民警的一般预期中,谈心谈话属于政治任务,对此的预期是向领导(教导员、党支部委员等角色)汇报思想、生活、个人心理状态等,具有与工作相同的紧张感,预期中的权力关系是“对方上、自己下”。但以缓解慢性应激状态为目的的谈话中权力关系应该尽可能处于相同高度。一种比较有效的非言语技巧是谈话双方以并排的形式在两张不同的有扶手的沙发上就坐。不同于常见的隔办公桌对面而坐或在茶几的两个侧面而坐,双方并排坐的方式可以起到拉近心理距离、平衡权力关系的作用,而独立且有扶手的沙发可以保障个人的适当社交距离与安全需要。就坐后谈话者可以通过专注的倾听状态、相对收拢的身体姿势和靠近被谈话者的趋势,表达出尊重、重视和积极的倾听意愿。
这些技巧一方面旨在打破被谈话者对谈话本身工作属性、任务属性的预期和对谈话对象权力关系高于自己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给被谈话者营造谈话内容受到关注的预期。身体上的姿势带来低攻击性和拉近距离的心理影响,使被谈话者更加放松。
(二)完成身份构建
身份构建的指示原则(Indexicality Principle)[35]指出,会话者构建身份的最直接方式是选用专属语言标记,如心理咨询师会在察觉到来访者配合程度不足时有意多使用专业术语,以强化自己专业人士的身份。因此,民警需要注意使用让被谈话者感到亲切、熟悉的语言标记(包括民警工作当中常常使用的术语、相近的工作经历等)和令人觉得可靠、专业的语言标记(包括一些专业而相对通俗的名词、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帮他人解决问题的经历等)。
例如,在一般谈话开始时,常常会提及“为什么要来谈话”和与家庭有关的话题。此时谈话者可以有意通过语言引导将自己划在了与被谈话者同一阵营当中,谈话是“两个人被共同布置的任务”,令人感到“焦头烂额”的家庭困扰在我们两人的心目中都是很困扰的,而不是被谈话者预期当中的谈话者是任务来源、会站在“过来人”的视角上劝自己不要太在意某些事等。这样既打破了关于权力关系的预期,也顺势拉近了与被谈话者的心理距离。
再例如,当民警说起自己近期睡眠不良或有怎样的身体症状时,谈话者可以用“我参加过的培训中讲到过……”“我认识的医生提到……”“我曾经……一个同志,他有和你差不多的……表现,在我的建议下……”配合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向谈话对象强调自己所掌握知识的专业性,完成自己“心理工作者”身份的构建,使对方下意识对自己提出的心理健康相关内容感到信任。此时谈话者务必注意把握自己讲话的时机和量,不要将自己的表达变成对专业水准的刻意“炫耀”,也不要将原本的话题方向中断或者带偏。
(三)寻找认知模式问题所在
在实际利用谈话帮助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明确对方是不是确实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怎样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建立在具体分析上,没有通用的解决方案。例如,了解到一名民警“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连续加班七日,晕倒住院”,出院后组织上关心他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谈心。此时,谈话者其实并不了解该民警是否会产生慢性应激状态、是否存在认知模式上的问题等,也就不应该预设任何立场,以自己以为的方式去试图解决对方的“问题”。在谈话正式开始后,首先要通过适当提问、交流收集被谈话者态度、认知模式方面的信息并综合分析。
不同于心理咨询中来访者有主动求助和自我暴露的意愿,谈心谈话中的谈话对象往往会有意回避自我暴露,会避免直接表达出自己对工作、家庭、同事等的真实感受和评价。应对这种情况时,谈话者可以参考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对来访者阻抗的一些技巧,具体而言就是为了让对方更愿意主动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避免过分直白的询问产生冒犯感,也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理解和共情。例如谈话者可以通过描述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历引发对方共鸣,这段经历可以不必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点在于尽可能贴近对方的思维方式与心境。如果成功贴近了对方的模式,就能很好的促进对方主动自我表达。而如果对方的反应并不如自己所推测的一样,则需要进一步揣测和调整。
有时谈话对象回避自我暴露是出于担心自己被他人批评、担心自己的想法与主流价值观念不符而使自己不被认同。谈话者一方面可以选择通过讲述“他人”故事让被谈话者评价是否认同的方式避免直接自我暴露;另一方面一定不能从自身价值观或者希望对方具有的价值观角度对事件、想法、观念进行评判,应该尽可能对各种观念持积极接纳态度,令谈话对象产生自己可以被理解的印象,从而主动进行自我表露。面对值得进一步挖掘的事件点,谈话者可以选择通过提问了解更深层的信息,但需要注意提问尽量围绕感受、态度、评价、看法等,不要触及个人不愿多谈的隐私信息。
容易引发过度精神压力的不良认知模式包括反刍思维(指对自己经历中的不愉快体验不由自主反复回忆)、经验回避(有意回避、拒绝令自己产生不愉快情绪体验的事件)、过度内归因(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将各种事件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负性认知偏好(倾向于在事件中获得负性情绪体验)等[36]。如果感受到被谈话者有相应的认知倾向,可以进一步询问其是否有过久治不愈的慢性肠胃、心血管或呼吸方面的困扰、经常不明原因溃疡、免疫力差、睡眠困扰等疾病。认知模式对人慢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是长期积累的,不会一蹴而就,如果认知模式确实存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会表现出一定的征兆相互佐证。
(四)给出建议
即便谈话者已经在之前的谈话中基本判断出谈话对象具有慢性应激状态和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模式,但想要通过几次非专业治疗的谈话转变个体认知模式是难以实现的。在谈话时,谈话者应该始终记得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是引导对方产生反思与改变动机。这依然需要通过与不良认知模式进行辩论的途径实现,却不能直白显露自己的意图,因为那会打破原本建立的关系的平衡和张力,让对方产生被冒犯感和抵触。
在此阶段可以选择的策略是化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中的启发式引导,将与不良认知模式进行辩论的过程不直接指向谈话者,而是将自己的立场放在与对方一致的位置,虚构出持辩证观点的一方进行自问自答,并与对方就此进行讨论。此时应该尽量避免认知干预对话中常见的苏格拉底式对话(即谈话者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连续、递进的不断提问,引导对方思考),因为不断提问在本研究所应用的谈话场景中容易产生自上而下的权力关系并带来压力感,并不能得到对方发自内心的认同。
如果对方表现出的反思倾向不明显,则要点到为止,不要急于带来改变。只需委婉的指出躯体症状与对方存在的某一认知模式之间存在关系,并应用一些专业知识佐证自己的判断,用相对温和的方式给对方带来“改变认知与缓解压力状态有关”的认识即可。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主动向被谈话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来自外界“传授”或“灌输”的知识并不容易被个体轻易采纳并利用。当个体真正产生了“需要改变”的意愿并主动提出是否可以介绍一些好方法时给予建议可以发挥相对理想的效果。如果对方主动寻求了建议,可以针对对方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给出参与放松训练、认知训练的具体建议,但务必要提供一种反馈机制,例如按照某种方式去做,一周后交流练习过程与效果等,这样做与心理咨询师给来访者布置家庭作业有相似的作用,可以给对方带来“参与练习并不只与自己有关,还有其他人在关注”的印象,从而有更多的心理动力去完成。
四、总结与展望
尽管临床上的心理治疗技术被证明可以应对慢性应激状态,但由于日常的谈话既不能保证治疗环境和对方配合,也不能保障操作技术规范和按疗程进行,所以,其难以真正起到明显的干预与治疗效果。但对于提高警察队伍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来说,这样的关注和安排具备相关意识的专业人员去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具备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理骨干要特别注意自己和真正的临床心理工作者间角色上的区别,对不属于自己应对范畴的问题及时转介。各级公安机关应该在培养和使用心理骨干方面转变认识,在日常工作的谈心谈话中更多融入专业知识与技术,发现和辨别民警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隐患。
本研究所提到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是否能发挥显著效果目前缺乏定量研究结果的验证,究竟效果如何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探讨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