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青年亚文化社群的聚合认同机制与社会化困境
——以豆瓣网“985废物引进计划”为研究个案

2022-02-05卢松岩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群社会化线下

韩 敏,卢松岩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00)

2020年5月10日在豆瓣网站创建的“985废物引进计划”(以下简称为“985计划”)小组,在短期内快速发展到11万以上的用户,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镇做题家”是构成“985计划”群体的原始与主力成员。所谓“小镇做题家”:“指的是出身村镇的寒门弟子。他们在中学阶段依附于‘题海战术’,迫于师长的压力与管教取得优异学习成绩,从而脱离小镇考入一流名校。”[1]“985计划”小组的日益发展壮大,意味着那些曾经被称为“人中龙凤”“天之骄子”的一流高校学生,表现出与主流社会期待相距甚远的另类形象。《时代邮刊》不无悲悯地评价这一群体:“他们出身小城,擅长应试,进而通过高考跻身知名大学。可是在此之后,不少人却发现人生的走向越来越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与出身大城市的同学相比,他们不擅交际,缺少社会资源和人脉视野。当‘小镇做题家’们的光环一点点褪去,他们也只得自嘲是‘985废物’。”[2]

“985计划”小组作为典型的网络亚文化社群,让我们看到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构成不再局限于边缘青年,拥有重点大学高学历的人才也被纳入其中。国内的亚文化研究普遍受到伯明翰学派理论的影响,聚焦于已经成型的亚文化群体风格,普遍将其边缘化、脆弱化,忽视了亚文化群体成员的多元化。“985计划”小组的主力成员,无论是主流社会的认可度,还是自我认知,都与脆弱性不沾边,他们自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存在。他们对当下与未来都有清晰认识与明确规划,不仅如此,“985计划”小组的成员们,从他们的人生路径来看,无一不是与主流路径相互照应的结果。在他们看似抵抗的表面之下,其实是对得不到主流社会认可所产生的苦闷情绪的抒发。因此,“抵抗”范畴丧失了对这个群体的解释力。

日益壮大且多元包容的网络环境,为当下的网络社群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如今网络社群的聚集,不同于以亲缘、业缘为纽带的传统聚合模式,其形成原因来源于线上线下世界更加紧密的共振性。网络社群与线下世界形成了呼应、交叉等多重复杂关系,并且在逐渐发展壮大中影响力剧增。社群本身呈现出由线上转向线下、难以被规训以及不稳定的特点。在社群与成员的关系中,社群成员呈现出矛盾与割裂的特点,这些区别于主流商业价值和社会规范的虚拟空间,在营造着自我归属感的同时,也酝酿着游离和反叛身份的社群异托邦。[3]

目前国内对于“985计划”小组的研究还较少。有学者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分析“小镇做题家”的形成,并给出相关的对策[4];有学者从社群成员(即“小镇做题家”)的身份建构出发,认为他们呈现出了一种“破碎的自我”[5];有学者则通过田野调查,具体考察了“小镇做题家”作为“不平等贵子”的生存现状[6];还有学者则从“废”心理的角度来分析“985”成员的集体失意[7]。以上的研究从身份形成与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聚焦于“小镇做题家”这一群体。本文则试图从网络社群的角度,来分析“985计划”小组的聚合与认同机制以及社会化困境,为当前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社会化引导提供方案。

本文采用了网络民族志的方法获取和收集资料,研究者从2020年12月22日开始,采用沁润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观察,其中包括浏览组内规定、组内发言,并加入该小组,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群体如何聚集、如何产生认同以及面临的困境展开研究。

一、聚合逻辑:现实需求的“网络社群式”满足

(一)为小组成员提供了表达脆弱性的出口

互联网世界中流动的时间与空间,建构起不同于线下世界的新情境,为“985计划”小组青年提供了一个表达自身脆弱性的出口。互联网世界重新定义了空间与时间,时空的变动建构了新型生活情境。对于空间而言,互联网世界消解了线下凝固的实体空间,空间概念转向“情境”,而不同的网络社区则构成了不同的网络情境,新的情境之下需要有新的社会行为。[8]其次,时间的精确性在互联网世界消失。在互联网世界,时间的概念是模糊的,呈现出一种“混沌线性”的时间走向。线下的时间、空间对人类的规制作用在互联网世界弱化。在网络世界上,青年群体可以在一个空间里分别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数字”人格。“985计划”设立了一种剥离了线下时间、空间限制的新场景,呈现了群体成员的新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被认定为“所向披靡”的精英学子,得以在“985计划”中表现其脆弱的“另类”一面。线下身体的在场,并且与负面情绪一起出现,是对自身耻感的强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在对私域表达上的羞耻观念,让青年们羞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当下,忧郁、迷茫本身就被视为软弱的代表,一种“疾病”的隐喻。这些导致了青年对自己负面情绪的羞于表达。“985计划”中的青年则不同。在小组中的精华帖《经历&共鸣:虽然我爸是农民工我是大学生但他比我厉害多了》一文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作者直言自己是“废物”,并且已经“躺平”。在空间和时间被重新定义后的新情境中,那些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名校学生,他们的光环被统一褪去,没有了现实情境的限制,也没有了其他社交媒体上“强关系”的制约,青年们难以启齿的惶惑与焦虑、羞于表达的狼狈形象,在“985计划”里得以全面释放。互联网世界的“去身体化”,包容了“做题家”们的无助,也接纳了他们的耻感。

(二)缓解了小组成员因线下资源匮乏而产生的焦虑

寒门出身的“小镇做题家”们,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面临着现实资源的匮乏。以热门讨论帖《经历&共鸣:海归靓女发配工地搬砖,惨遭父母嫌弃》以及上文提到的《经历&共鸣:虽然我爸是农民工我是大学生但他比我厉害多了》等讨论帖中可以看到,父母群体在“小镇做题家”生活中缺位以及对子女多抱有指责、不理解的负面态度,代际之间的鸿沟日益明显。同时,如今的代际鸿沟表现出多重性:一方面,作为“数字弃民”的父母群体面对日新月异的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显得力不从心,父辈们以往的人生经验难以解决当下青年的困惑,并且由于知识结构与价值观念的巨大差异,父辈与子辈在网络世界中的观念碰撞更加尖锐和激烈。另一方面,“小镇做题家”们所面对的代际鸿沟还连接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城市作为现代化产物,呈现出愈加明显的“契约”精神,与之相反的是乡镇地区依旧保留的“人情”社会。[9]两种不同的社会类型,展现的是两类群体价值观的冲突,更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这种冲突就生动地发生在奔赴大城市学习的“做题家”们身上。鞭长莫及的父辈们面对子女的难题,即使有心,也无力帮助他们解决。

于是,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做题家”们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自我救赎,“抱团取暖”的诉求助推了他们的线上聚合。在“985计划”的全部讨论帖中,其中占据热门讨论前10位的,有7则讨论均是来自前缀为“经历&共鸣”①类的讨论,其中评论数量最高的帖子《经历&共鸣:985硕士,月薪三千》中,作者写道:“写下这些主要是为了发泄一下,顺便希望帮到同样在迷茫期的内卷受害者”。在帖子下面的回复中,要么是“楼主已经很努力了,时运不济罢了”为代表的安慰性话语,要么是以“楼主可以尝试下英语老师”为代表的建议性话语,这是小组其他成员对作者的帮助。从中可以看到,小组成员之间是一种相互出谋划策,抱团取暖的关系。在数字化深度嵌入的社会中,“社会人”被全面监视,线下求助无疑具备更大的隐私泄露风险。于是,“985计划”的出现,既能够使“小镇做题家”获得一定帮助,缓解其因资源匮乏而产生的焦虑也保全了他们的颜面与自尊。

(三)找到归属感,缓解孤独

在技术变迁中,逐渐发达与下沉的媒介技术,造就了越发生动、丰富的互联网世界,人们的情感投放点因此有了新的转移阵地,网络社群的出现则是其中一例。成立于2005年的豆瓣网,是典型的兴趣型社区,而以趣缘关系为纽带,社区成员间的关系更为纯粹。此外,豆瓣也被认为是具有文艺气息和小众文化的社区,具有鲜明的社区特色。[10]发展至今,在当代青年面对其他社交媒体上日益失真、喧嚣的信息现状时,豆瓣则试图通过人与物的无限联结,从而达到对一个浑整的价值体系的直接建构和直接体悟[11]。因此,豆瓣网作为平台,其本身就积累了一定的用户认同与情感。

其次,建立在豆瓣网站上的“985计划”,群体成员们线下经历的“线上共鸣”是其典型的聚合机制,共鸣感促使该群体聚合。一方面,“经历&共鸣”这一栏目在小组内的检索栏中仅次于“校规&通知”,在上文分析中也可看出这一栏目的热度与比重之大。另一方面,“985计划”的成员具有相对明确的身份,即出身低、学历高、际遇差等,他们所面对的是所有“小镇青年”都会遇到的问题[12]。正是这份独特的人生体验,使得“985计划”的社群成员得以聚合。相对于血缘关系的强制被动性,“985计划”的成员们入群更具有主动性。同时,以地缘、业缘为连接纽带的社群,其成员身份具有明确的限定性,而“985计划”的社群成员身份限定则相对宽松。这些都强化了社群的聚合。正是这份经历的共鸣,使得成员之间不免产生惺惺相惜之感,弥补了线下社会不被理解的孤独。

(四)“985”头衔的品牌化号召

“985计划”在发展中逐渐“品牌化”,基于互联网逻辑形成的“品牌化”社群生存模态成为另一种吸引力。在“985计划”中,“985”成为青年们的“围城”。对于拥有985学历的学生而言,他们想要摆脱名校头衔带来的过高的期待与要求,而对于非985高校的学生而言,这一头衔无疑是他们的奋斗目标,也是该小组吸引他们的关键所在。因此,“985计划”因为“985”高校的存在变成了一种品牌,借此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对于非“985”的学生而言,该群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自己的名校情结,并且在其中得以看到更丰富的名校资源,并感受名校氛围,从而实现想象中的身份转变。

“985计划”一方面作为稳固既有成员的身份标签,另一方面,对小组成员的身份限制却逐渐放松。非“985”高校同学的队伍在小组内越来越壮大的情况已是不争的事实,“985”头衔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二、认同深化:仪式共建与文化聚合

随着“985计划”的规模日益壮大,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也逐渐浮出水面。从冲突爆发,到解决冲突,再到冲突之后的秩序重建,群体成员的认同感在仪式共建中深化。冲突首先来自于群体外部对“985计划”的刻板印象。大众会将出身名校但丧气满满的学生斥责为应试教育的“残次品”,认为他们只知埋头读书,不懂社会人情,甚至会有人将其误解为是在变相秀学历、秀优越。其次,还有来自群体内部的相互“倾轧”。“985计划”内部也存在学历歧视、阶层歧视,以及“优越感发言”等让人内心不适的言语,有些人只顾炫耀而忽视群体本身互相帮助的本质。于是,在2020年5月15日,“985计划”的组长便发布了《校规&通知:致组里非985、211的成员——在理解的前提下求同存异》的精华帖。在该帖中,组长表示并不武断地排斥非985、211的同学,并对无端地贴标签,用学历论去攻击很多组员的行为提出警告,冲突随即平息。作为网络社群的“985计划”根据具体的社群运作状况而重新设定互动规则,重造仪式,而在仪式重建中,逐渐明确和深化了“985计划”的文化认同感。

这种文化认同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985计划”的存在挑战和消解了以学历打造等级、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观念。占据精华帖榜首的帖子《经历&共鸣:中年失业日记(流水账)》中,作者以37岁被迫失业的中年形象出现,突发的变故让整篇帖子既充满了“投出了50份简历依然没有回音”的窘迫,又夹带着“这是逼我创业吗”的自我调侃,完全符合主流大众对失意人生的想象。但在帖子中,作者所述及的共享经济,以及展示出来的封面画作,都显示出浓厚的都市精英质感,让这份人生的失意也因为作者的品味和格调而诗意起来,一扫文章开头惨淡哀伤的气氛。帖子下面的评论也并没有因为作者的失业而否定作者,高赞评论中“为什么文化修养这么高的人也会职业危机啊”,在充分肯定作者的价值之余,巧妙地用“职业危机”一词替代所谓的“失业”,温情满满。因此,在“985计划”中,大众所认可的成功与失败在这里变得不再界限分明,也不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尺度。

其次,具备“中国特色”的“丧”与“佛”文化是“985计划”的典型文化风格,这一风格亦成为文化黏合剂。日本的“佛系”文化,它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裕之后出现的一种反现代的生活方式,是“低欲望社会”的一种表征,但对拥有高学历的“985计划”的中国青年而言,无论是现实中的激烈竞争,还是“985青年”们所接受到的精英教育,都使得青年们不会就此而对生活彻底妥协。“佛”与“丧”在此只能是一种话语表征,甚至被青年们篡改为相互调侃的话语方式,成为青年标识自我身份的“漂浮”能指。精华帖《经历&共鸣:大胆开麦,提出一些或许不太成熟的建议》从2020年9月5日第一次发布开始,一直更新到了2021年的3月21日。帖子中自称“头部985five”的作者,一方面以“废物”自居,另一方面积极地传达出自己的人生经验,其中不乏“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大学期间多试错,不要急于成功”等积极向上的经验分享。类似看似矛盾的行为在小组内随处可见。“985计划”提供了一个机会,让“真废物”和“假废物”都可以挣脱线下身份的束缚而畅所欲言。小组中其他随处可见的学习经验、应试技巧及求职经验分享,便是青年们在“佛”与“丧”背后默默努力的体现。

在这种反标签的态度背后,表现出青年对当前庸俗“成功学”的嘲讽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它是时代变迁与个体成长的见证。“佛”与“丧”的弥漫,是“985计划”小组青年对单维度注重工具理性的单一价值内涵的成功学的消解与抵抗。“青年们用一套带有侮辱性的词汇对自我进行命名,这是他们在对成功学所宣扬的一套成功方法论失望之后、在自身所追逐的成功幻梦破灭后的一种自我精神放逐和人格的自我矮化。”[13]这种矮化所针对的对象,是功利化、庸俗化的“成功学”本身,而不是对自我的矮化。对“成功学”的讽刺,是当代青年对于自我价值的多元认知以及对成功概念本身的质疑,是对个体价值的再反思。当前的“成功学”忽视了“成功”的多元含义,这是对人存在价值的矮化。如何去面对逐渐走向“失败”的人生正是“985计划”成立的最初目的。在他们所面对的诸多人生困境背后,本质上都是如何平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如何社会化的问题,而社会化的过程本身也在时代的发展中演变出全新的内涵,使得青年的社会化出现新的困境。

三、面临的社会化困境

(一)期待被认可,拒绝被收编

应该看到,网络社群的形成意味着由个体走向群体,本身便蕴含着社会化的倾向与潜力。个体与社会的交往是社会化的前提,“985计划”社群在成立之初已经迈出了社会化的第一步。在该小组的发展壮大中,“经历&共鸣”与“讨论&咨询”成为两个主力板块,成员们内心苦闷的抒发与生活困境的求解是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该群建立之初,小组成员与主流社会之间并非是一种抗拒、对立的关系,而是在认可主流社会合理性的基础之上,因为自己社会化失败而产生苦闷、自嘲心态,他们最终目的依旧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期待着被认可。

青年们期待被主流社会认可,却不希望以一种妥协的姿态。学者哈特穆特·罗萨提出“社会加速逻辑”[14]这一概念,即现代人为了追求时间效率的最大化而导致整个社会节奏的加速,从而使得人们的幸福感降低。青年们在面对加速世界时,自我定位与剧烈变迁的社会之间产生断裂。在《经历&共鸣:差点被我爸杀了》一帖中,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楼主毕业之后选择以写网文为生,遭到了父亲的反对,最后在拒绝了父亲提供的IT工作后,父子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在这篇帖子里,无论是父辈提供的工作救助,还是楼主果断的拒绝,楼主都掌控着极大的选择权,他们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社会主流所认可的安逸生活,但是他们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拒绝了。这反映出在社会变迁之下,青年的自我定位与父辈之间的冲突,青年在变迁下找寻到的社会定位是父辈所不能容忍的,由此所产生的隔阂与痛苦覆盖在“985计划”几乎所有成员的身上。对于他们而言,尽管已经拥有了绝大多数青年难以企及的高端学历,然而在他们看来自己的生活依然是“一地鸡毛”;即便拥有了社会主流所预设的理想生活,但依然不快乐。原因便在于他们自身的追求与社会传统、父母期待的背道而驰,不想屈服但往往又无法挣脱现实困境。这种矛盾的心态转移到“985计划”中便是目前这种不妥协的态度。

(二)社会化内涵存在代际冲突

学者风笑天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指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终身性”的特点[15]。这一终身性所反映的便是,随着社会化的内涵被不断丰富,每个人都要做好终身社会化的准备。面对如今被互联网包裹的线下世界,移动互联技能的熟练应用成为刚需。青年群体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积极丰富新型社会化的内涵,而父母群体却往往难以及时地追随上这一浪潮。因此,如今的社会化困境不仅表现在青年群体的年少叛逆,还表现在父母群体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进一步社会化的尝试。以《经历&共鸣:差点被我爸杀了》一帖为代表,在小组内的求助与讨论中,父母群体与子女群体的冲突是热点议题。在该帖结尾楼主写道:“我爸不是暴力狂”“他一直都很关心我,平日里也很努力工作,承担家庭责任,我一直觉得他是了不起的父亲”。从中可以看到,父子之间并非完全水火不容,代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并不具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归属,父辈或子辈都是巨大社会变迁下的承受者,也是迷茫者。因此,子辈们尚未完成的自我社会化困境,以及父辈们难以适应如今社会的困境,这造成了代际之间的冲突。

在如今的社会化进程中,“反向社会化”现象愈加明显。玛格丽特·米德提出的“后喻文化”[16]概念,阐述了后工业社会以来的社会文化结构性变迁。在此基础上,文化反哺被频频提及,用来指代现代化语境下,子辈文化向父辈反向渗透的现象,反向社会化的趋势愈加明显。“985计划”这一社群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不愿妥协,也体现出这一群体通过主动建构起不同于主流共识的网络社群,来突破传统的社会化模式。然而尽管反向社会化是当今青年社会化的一个趋势,但当下青年依旧表现出一定的犬儒色彩,即通过表面上的污名化来遮掩内在的主动性,并以逃避来遮盖冲突。在代际之间的双向性上亦是如此,青年们虽然不放弃向父母群体输送价值观,但似乎也并不对父母群体接受自己抱有足够的信心,代际之间反哺的主动性在弱化,这些导致了如今父辈与子辈双方在社会化中的浅尝辄止。

(三)社会共识难以聚合

个体化的社会,“游牧”的个体在面对线下世界的空虚与无助时,通过线上世界来找寻归属感。但线上世界似乎比线下世界更具流动性。于是,为了稳固这种流动性,他们往往会申请加入多个网络社群。流动现代性的液化力量让当代人以“游牧民”的策略行事和生活,集体生活呈现出以流动性、不时中断的聚集以及散落为特征的新部落主义。[17]然而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社群,在弥补现代青年归属感的同时,往往将其抛向更深的情感黑洞。短暂停留,始终“游牧”,成为当下年青人无论是面对线上还是线下的生活常态。

社会化需要社会成员集体参与,对共同到来的社会形态形成一个明确的、清晰的社会图像的想象。网络社群发展的相对散乱化,以及相互之间异质性的增强,导致各个社群“各自为政”,彼此分隔,互不理解,难以对社会形成具备共识性、集体性的想象。与此同时,对比由线下机构所构成的分工明晰的实体世界,线下机构的“线上化”与线上机构的“创新化”是线上社会的全新特点。以脸书为例,有学者认为:“强大的‘数字非国家行为体’可能会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国家,取得主权国家地位乃至与传统国家分庭抗礼。”[18]那么类似的新浪微博、豆瓣、微信等社交平台,以及这些社交平台所网聚的用户,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同样具备着“国家化”的潜力,或者“国家机器”化的潜力。因此,传统线下机构的线上迁移,以及互联网原生的线上机构,构成了互联网社会的新格局。以上这些因素都在提醒着我们,形成一个被民众所普遍接受的关于社会的共同想象才是解决当下青年社会化问题的关键。

四、结语

技术变革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最大驱动力,生于1990年代及其后的青年的成长史,伴随着技术驱动下新的世界的建构历程。全新的世界推动了文化的变革。如果说前辈们的文化创作是基于现实的感受与具体的经历,那么走出物质匮乏的1970年代与思想躁动的1980年代,如今的青年文化则是基于互联网世界与线下世界高度融合后的全新产物。互联网所提供的线上经历与情感体验,孕育了如今的青年文化。对待当下的青年文化,传统的评价体系可能已经不只是落后于时代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当下青年文化想象力的迟滞。融合时代的逐步到来,新文化的诞生,共同作用下造就了“985计划”的时代特质与精神内涵。就这一社群本身而言,线下世界的困顿是出身于985高校等一众青年进行自我污名化以及线上聚合的最大原因。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青年亚文化群体,并非反抗主流,而是在反抗被矫饰的、假大空式的“伪主流”。因此,我们需要审慎地看待这一社会现象,以协商与对话的姿态去与这一群体沟通,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与批评。

注释:

①“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的讨论分类一共分为“校规&通知”“经历&共鸣”“讨论&咨询”“干货&打卡”“娱乐&开心”五类。

猜你喜欢

社群社会化线下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社群短命七宗罪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