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情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05海志超
海志超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854)
随着社会动态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分析技术和计算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大数据应用、大情报研判为核心的情报工作已经成为了警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安情报也在公安机关的日常警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安情报不仅应用在一般时期对于犯罪分子的分析、研判、预测和预防,而且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以来,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在联防联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大数据增设电子卡口、信息卡口、治安卡口来管控疫情地区人员,以及通过“数据找人”来及时锁定疫情中的密切接触者,这些都在各地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公安情报与常态化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只有进行精准筛选、碰撞、比对、分析及轨迹研判等,才能有效找到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同行人等重点管控人群,在减轻相关部门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对重点地区的人员进行监管隔离、管理和实时监测,通过对其活跃度、异常度、风险度的分析,实现预警和预防,降低其他人群被传染的可能性。
公安情报是竞争和冲突的产物,其本质、本色、本分是为组织的战略和安全服务的,是一个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是组织制定发展战略和安全对策的基础和先导。那究竟何为公安情报?公安情报是指公安机关通过侦查手段、秘密力量、日常办案、日常管理、社会调查、公开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的有关违法犯罪活动、治安行政管理、公安机关自身管理及与公安工作相关的其他各类情报信息及其分析研判后的成果。公安情报的立足之本便是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获取公安机关需要的情报产品。大数据是能够储存、采取、处理和分析,并且工作能力更高的信息,它具有大量、多样、实效、价值四个基本特征。而大数据分析,我们便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数据工具。我国公安情报工作以情报主导警务战略为核心,通过信息化建设加强情报搜集和处理能力。[1]公安情报可以广泛应用于实战、治安环境监视、预警、公安决策、公安管理等各项公安工作。简而言之,公安情报是指由公安机关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广泛服务于公安工作的各类情报信息及其分析研判后的成果。[2]在社会信息化和科技发展的大潮之下催生了情报主导警务这一种业务模式和管理理念,其中数据分析和犯罪情报对客观的决策机制至关重要。这一决策机制是针对惯犯和重特大犯罪分子开展战略管理和有效打击策略,以推动发案和问题的减少,预防、遏制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型警务模式。公安情报是通过将相关研判结论作为决策依据从而转化为自己需求的警务活动,故而奠定了其核心地位。
公安情报以信息化应用为支撑,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以情报信息综合研判为主要内容来服务决策、服务实战、服务基层、服务警种并具有主体的专门性、独特的综合性、来源的社会性、方法的丰富性、传递的时效性等特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正是得益于这样的特点使得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显身手,通过实时数据研判与记录相关信息,在网格化防控体系中精准实施。
二、公安情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一)确认身份
疫情防控地图的形成要借助探究公安情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应用。2018 年,我国移动通信普及率是112%,而全球是106%,独立移动通信用户——扣除一人多号,中国普及率是82%,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3]。当下随着5G 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也正是其随身携带的这种特殊属性让其可以随时记录我们的行踪轨迹。当下手机上的众多APP 都会在使用时要求位置权限并且和个人微信账号进行绑定,而微信又和个人身份关联在一起,因此无论我们使用何种应用程序都会在使用过程中实时传递着我们的位置信息。当我们想从手机用户入手去识别持有人时必然离不开手机号码背后的个人信息,而我国现在推行的实名制恰为该方式的推行提供了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手机已经成了我们的电子身份证。这为疫情地图的形成提供了巨大的数据基础。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公安部门便使用了公安情报相关技术中的基站信号分析,在确定确诊患者的行踪轨迹之后通过对相关基站传达的信号进行串并联分析,对在相关基站曾在相同时间出现过的手机信号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及时隔离遏制传播。例如,北京市大兴区曝出确诊患者之后,当日北京市政府迅速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并于当天下午官方就公布了其相关活动轨迹及具体时间点,这背后正是通讯信号的贡献。
伴随“北斗”成功组网,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即便当前我们所使用的手机是使用基站进行定位,但亦可借力全球导航卫星和数字地图进行定位。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手机在进行待机的时候,我们在不同地方之间进行移动的时候,我们的手机会和信号基站达成秘密“交易”——即手机通过不断的接受各个相邻基站发出的测量信号,在读取相关参数之后进行择优,选择最好的一个基站进行应答,而目前在城市中各个小区都有各个小区自己的一个基站,我们可以通过基站的判断来进行手机持有人的位置定位和所在区域划分。在非待机的时候,我们在使用APP 过程中因为软件申请使用的位置权限更可及时更新我们的位置。即便我们是在不断运动过程中,但是信号的蜂窝半径又比较密集,故此在5G 信号下数据更新时间以秒级为单位,可以说具有实时性。同时现在伴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全面组网,智能手机的全球导航卫星接受能力进一步加强。现在诸多地图软件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等,他们正在不断地将我们的智能手机同卫星定位关联起来从而提高定位的准确性。虽然目前的定位精度在米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已经有一些技术通过扫描而将定位准确到单元楼。这为各地行程码小程序的构建和流动人员的行动轨迹的确认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从而可以在疫情地图的构建中确认每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的行动轨迹,根据其经过的省,市,县等区域来分析其是否有成为密接者的可能,是否可能携带病原体,同时也可以借助卫星定位对已经患病的群体的行动轨迹进行分析,判别其传染的范围、幅度等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快速查找密切接触者,为疫情防控赢得时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过程中,“紧急扩散”“急寻患者同行人”这样的信息几乎是刷屏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信息扩散的平台。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及相关科技部门利用跨时空大数据融合共享技术,对疫情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找到密切接触者,如凤凰新闻客户端增设“患者同程查询工具”,搜狗搜索联合央视新闻和新华网推出的“患者同程查询”辅助公众方便查询所乘班次是否有疑似患者,均为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不仅如此,公安机关情报部门通过数据分析,也可以形成针对不同特征人员(途经湖北人员、长期居住武汉人员、已确诊人员、疑似人员、与确诊/疑似人员密切接触者等)的画像与关系图谱,科学建立预警等级,实时跟踪防控。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曾言:“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化手段,就是你本人不知道你周围的人是感染者,但是大数据它会告诉你。要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监控手段,把有疫区接触史的人,包括他周围有过接触史的人,通过大数据的调查进行明确。”
借助手机互联、卫星定位、防控模型和Excel工具等建立的疫情地图,使疫情以更为直观的地图形式呈现,可以实时展示确诊病例数据,疫情时空分布等,更有利于人民警察在社区管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重点关注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员。
(二)排查中高危风险区域
在大数据时代下,各个相关领域的数据实现了融合。由于疫情在武汉爆发初期正值春节,许多打工者选择乘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回家,再加上返乡人员当时对病毒一无所知,在两种风险形成的紧急情况下,让返乡人员在抵达家乡后及时隔离避免在当地的传播成了当务之急。各地公安部门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收集整合各个相关部门的数据,情报部门对相关人员在不同数据库中利用新型排查方法,进行数据比对分析,从而确认其行踪轨迹,最终完成对高危区域的排查。2020 年我国实行分区分级精准划分风险区域,针对不同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住宅小区或者单体楼宇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三类。因此,及时精准排查高危风险区域,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加强个人隐私保护、行政问责具有重要意义。
公安情报部门主要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并借助帕累托法则综合利用人防+技防方式,连接数据库系统,实时监测高危区域人群来访流动轨迹,并形成相应轨迹图,实时高效防范疫情反扑。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公安机关主要采用了严防死守检查站、全覆盖入户排查的排查方式。但传统排查方式存在浪费警力资源且用时较长、效率较低等缺点。故此为精准排查区域,相关情报部门综合利用新型排查方法,实时高效排查高危区域。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无法篡改、无法抵赖的技术体系。区块链技术则是很多新兴技术的融合,其核心关键技术包括共识机制、数据存储、网络协议、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疫情防控中,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将碰撞出来的人员及轨迹信息同本地区人员信息库进行比对在及时统计的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来整体确保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等数据库的安全稳定,同时有效保障了各个部门间信息共享的通畅,为情报产品的产生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大数据+铁脚板”工作优势,以警格覆盖网格,推动双网深度融合。通过民警与社区网格员的交叉努力,及时关注物业小区、旅馆饭店等重点阵地,确保数据的鲜活准确,及时收集有效信息,强化数据研判,以潜伏期14 天为周期,依托数模空间系统搭建模型,结合铁路、民航、住宿等数据开展滚动研判,精准开展重点人员排查工作,借助数据报表可视化工具将防控、医疗、后勤等信息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整合。结合公安情报图表技术生成可视化大屏,方便政府部门面对复杂多变的数据做出准确及时的综合决策与判断。做到处置在前、防范在先,为领导决策提供坚强支撑,为阻断疫情扩展贡献力量。
(三)监管重点区域及人员
面对常态化疫情,对相关人员和地区及早管控、防止其跨区域传播,对于减少感染量、减轻疫区应对和救治压力、保障疫情期间社会经济平稳进而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加有效遏制疫情并保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转,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已与相关部门商讨并引入电子地图、火车及航班班次数据等详尽的互联网交通数据,将离开疫区实际路径纳入对区域疫情分布的考量中。在人员流动和住宿、交通信息基础之上提出了使用时序分析和路径推断等区域疫情风险扩散分析以期提高应对常态化疫情的人员和区域监管能力,同时在历史人群流动与现有病例分布的基础上,引入公路、铁路路径参数来推断流动人群对途经地区疫情的影响。
针对人员密集的商业、娱乐等场所地区,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借助了以PGIS 为代表的可视化技术来不断提升监管的准确性。PGIS(Polic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该平台以全国通用的详尽警用电子地图为核心,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将服务公安业务管理、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可视化作为目标,它是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与公安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公安信息化的高端应用,该系统借助GIS 强大的空间位置采集及处理功能有效地促进了公安信息整合与共享,从而实现国、省、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在现代警务中可通过其分析公安业务中的各项数据、要素等,并梳理出其内在联系,形成公安情报。
同时还利用了相关技防来有效填补空白,如采用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对相关重点人员和区域的实时监管,并对相关人员行为、各区域聚集情况进行客观的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可视化指挥与管理。首先,使用了高清红外摄像头等可视化装备使人员得到极大解放,并且通过轮休让少数人发挥出了最大的力量,通过采取时空分割的方法,公安机关情报指挥部门将各个派出所小区及社区的管控区域进行详尽的划分和处理,通过高清红外探头实现全天候、360°无死角的监控,并使得识别目标更立体化、对象精准化,通过与数据库相连接,实现信息检索高效化。其次,化用了应用于追逃工作的人脸识别等相关公安情报技术,在可视化监管中用其增添智能化翅膀。通过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将相关重点监管人员的相貌和身份信息输入计算机,通过对视频监控中出现的面部特征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实现“报警”,当重点管控区域出现不服从管理的情况时及时制止并进行查处。
(四)研判预警
预警,即在警情发生之前通过对其相关信息的搜集、发展规律的总结及分析、现有状态及变化趋势的判定,通过与预期目标量的比较来采取相应对策和反应措施。公安情报预警指的是在警情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测报警,以便公安机关有足够的时间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反应措施或是根据预案采取行动[4]。随着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快速发展,相关情报研判预警平台不断完善,公安情报工作的“警之于先、察之于前”特点不断凸显。公安情报的一项重要职能便是针对搜集来的数据在分析之后实现预警机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不良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降低社会危害性和影响力。如在疫情期间,沈阳设置了110 疫情专线电话,市民可打电话反映与疫情有关的人事物信息,这便是属于搜集情报类预警。
预警发布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首要环节,在常态化疫情发生以来,预警发布与卫健、疾控等部门紧密合作,全国各地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共发布疫情防控信息约86万条,及时传递了疫情信息、风险提示、重要通知公告[5]。而在这数万条信息的背后是公安情报大数据的有力支撑,随着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同卫健等部门不断强化对接工作,完善了联系联动机制,国、省、市、县四级公安情报预警发布机构不断回应百姓关切的问题,有效避免了社会恐慌的蔓延,为战胜疫情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并随着信息发布类型的变化和数量的逐渐减少可以看到疫情不断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在预警初期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公安情报部门做出了有效调整。首先,优化了预警流程。在面对重大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于其未知性决定了其在预警初期难以达到公众预期的效果和绝对的准确,面对这样的情况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对于符合现阶段认知和研究成果的相关预警信息优化了流程并设立和调整了容错机制,在政策和机制上鼓励公安情报预警部门及时预警、及时发布,并邀请卫健部门中的流行病学专家参与以提高预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其次,强化了执行效率。公安情报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全方位、多层次地参与到了整个突发公众卫生事件的处置过程之中,尤以增强了早期监测能力最为突出,因为只有早发现才能早报告、早处置。在完善协同监测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以派出所情报民警为代表的基层的“吹哨人”角色,并不断加强卫生预防和自救相关知识的宣讲,在重新部署之后实现了及时预警、智能发布、有力执行。
(五)辅助决策
在常态化疫情的防控过程中,大数据充分发挥了其在精准空间定位和特定人群界定方面的优势,从而提升了人们对疫情防控风险的感知、追踪、定位、预测和防范的能力。
播报疫情实时更新数据,及时破除虚假消息,缓解群众忧虑。公众是危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随着疫情的爆发与扩散,公众都比较关注疫情的发展趋势,大数据技术让大家第一时间能够获得权威的疫情动态,通过疫情走势图、疫情地图分布、病患数量多维度的分析等形式,播报最新动态。在此期间,国家及各地卫健委与公安部门通过“企业大脑”公众号,利用直观的地图和可视化图表每天发布关于疫情的权威数据,充分显示了全国及各省确诊、疑似、死亡的新增及累计数据详情,不仅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数据支撑,也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既破除了充斥在一些网站中的虚假消息,也缓解了群众的焦虑,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对于提高科学防控意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数据战“疫”监控云屏实时监控,助力防疫科学精准决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公安部门防疫领导小组指挥搭建了大数据战“疫”监控云屏对疫情全局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战“疫”监控云屏,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可以掌握疫情整体发展态势,更可以轻松掌握本地区有关确诊、疑似、隔离、死亡、治愈等病例数据,掌握本地区市民近期活动轨迹,从而为政府在疫情期间制定各种经济复苏政策提供辅助参考作用。
总之,在与疫情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大数据为公安机关情报部门查找病毒来源,精准防控、精准布控、精准施策提供了参考,从而实现科学、透明、高效地应对公共危机。不仅如此,运用现代网络媒体等智能技术为辅助进行公共危机治理,不仅可以为资源配置、民生保障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以在疫情防控中实现多主体、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治理格局,进而将效率及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更是贯彻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准则,实现了对口处置。
(六)宣传教育
在当下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背景下,各个卫生机构借力于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和新闻报纸等传统媒介来保持良好形象、提升全社会对卫生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宣传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重视健康、重视自我防护的氛围。在疫情发生之后,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可借鉴上述经验采用微博的官方发布,如: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等;微信上的警察公众号,如: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等;抖音上以官方自媒体身份发布警务小视频,如:孝警阿特、四平警事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常态化疫情防控知识和自我防护的方式及注意事项,在保障民众的知情权、提升民众的守法意识的同时为常态化“战疫”的胜利打下坚实的舆论支撑,进而为助力经济复苏创造良好环境。
为了更好的发挥宣传教育的增强信心、营造氛围、规范行为等作用,以公安机关为首的宣传部门,一方面,要坚定方向。公安机关各级宣传部门应该时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站位,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宣传观念,把控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突出百姓关切的问题和大政方针,强化防范意识和观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舆论引导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定党的领导,坚信国家力量,凝聚人民共识,在国家、社会、人民之间形成合力,戮力同心、众志成城。致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6]。另一方面,要抓牢关键。面对疫情,在把控舆论导向的过程中必须抓住关键,通过对公安机关情报部门搜集来的民情民意进行全面分析来有针对性的消除错误认知,提升民众自我防护的意识,真正做到科学防护、精准防护。同时,实时引导群众正确认知、应对疫情,舒缓各种心理焦虑,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为全面打赢“战疫”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还应通过统筹舆论导向和经济复苏的相互关系,为经济实现正增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方向把控。例如,2020 年末沈阳发现新的确诊患者之后,沈阳市政府决定进行全民核酸检测,然而在这过程却发生了一居民不服从管理遭到警察制止后殴打警察的不和谐现象,公安机关宣传部门通过将这些违法乱象进行公布来起到震慑作用,从而助力疫情期间的社会稳定。
三、公安情报应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公安情报应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问题观照
1.数据情报不共享、更新慢
在杭州市公安局推出了健康码之后,各地纷纷效仿出台本地健康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又存在着一些不便。各个地方的健康码仅限在本地区通行,如在沈阳乘飞机需出示辽事通,当到达四川后需使用天府健康通。由于各个健康码之间数据不共享,使得个人健康信息更新速度较慢,进而造成在沈阳的健康信息和核酸检测情况不能有效及时的展示出来,到达其他省份后需再次填报费时费力甚至可能隔离,带来出行的不便。该现象的背后是以公安机关、卫健部门为代表的政务部门对数据情报共享存在着认知偏差,造成共享意识不足,同时由于部分公安机关情报部门“信息烟囱”式的收集和管理模式使得搜集上来的各类数据来源模糊、虚实难分进而造成数据情报质量差,难以尽如人意,并且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督管控机制,难以实现闭环管理,个人信息虽在本省各部门有详细记录,但是更新不及时,即便有了新的动态也难以及时显现,埋下了疫情传播的隐患。
2.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基础性战略资源,个人信息蕴含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属性,同时具有量大、价值密度低、智能处理以及信息获得和其使用结果之间相关性弱等特征,使得个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控制信息的产生、存储、转移和利用[7]。存在诸多优势的同时,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泄露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共知的常态化难题,在疫情爆发之后更是给国内和国际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下,公民可以使用网络随时随地查询自己关心的信息、申报自己的健康情况,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保护机制和共享渠道,让个人信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为个人和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危害到国家安全。健康码如今是我们通行的必要凭证,而与其相关联的个人信息也成为了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饽饽”。2020 年12 月7 日,成都确诊一例,确诊老人的孙女也被检测出呈阳性,因女孩的工作需求而穿梭于各个酒吧,她在确诊之后个人信息和家人的联络方式、住址、行程轨迹等等便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她本人和家人也轮番遭到短信恶意攻击和电话辱骂,并已经严重影响了她和家人的正常生活,精神崩溃。同样,同月23 日沈阳确诊的尹老太,被确诊后因其行程遍布全沈阳,沈阳也进入战时状态,她和家长一样遭遇了相同的网络暴力,这样的行为明显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更是严重背离了相关部门公布相关信息以期提高民众防范意识的初衷。
3.存在“一刀切”现象
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既要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也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但有些地方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存在着“一刀切、层层加码”的严重问题,一些低风险城市,公安机关情报部门由于搜集的信息分散、笼统而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术情报故而未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有效的、实时的研判分析报告,造成盲目照搬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措施,采取各种过度限制措施,将疫情防控举措任意放大化,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同时部分城市对疫情较重区域采取极端做法和歧视态度,侵害公序良俗,歧视外来人员、车辆。
(二)公安情报应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优化对策
1.统一数据标准
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应该主动出击,依据本地区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本地区的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实施细则。对于多渠道、多领域搜集来的数据在选取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其真实性、关联性、客观性,在综合融合时借鉴4X4 情报关联图来保留其特殊属性,如种类、编号、获取手段等。还可由公安情报部门牵头与其他各个相关部门共同商讨建立健全数据情报共享体系,形成责权明确、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探索建立“数据——平台——专门机构”的架构,深入推进数据共享。同时也应注意考核,提升情报民警的专业素养和共享意识,以应用性、时效性为导向,强化数据情报的核对和校验工作。
2.强化数据监管
作为情报搜集的主体的情报部门应出台相关规定并明确因公务需要而必须收集个人信息的其他各相关部门不可挪作他用;信息保存的数据库和机构必须留存好相关信息的调用记录,切实做到“踏石留痕”;在收集过程中必须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并加强权限管理,做到其他各部门权限因管理范围而异。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技术监管。以公安机关情报部门为主导的信息保存机构可以设置多层防火墙和认证系统,强化数据库的安全设计和管理,采取分级管理和区别管理,对访问者采取虹膜识别、声音识别等技防手段,做到步步留痕。较为重要信息可以采取多级加密和多方授权的方式。对产品和数据库建立单项流动通道,营造安全运营空间,同时对违法乱象依法严厉打击。
3.精准搜集并科学研判情报
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在搜集情报时应当精准,并基于精准情报采取行动,正所谓“大情报,小行动”。对于需要搜集的数据情报应当强化前期的数据挖掘工作,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除脏数据。在进行分析研判过程中可以使用关联规则来确保情报产品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对涉疫地区的人员等形成完整的轨迹和健康闭环,为防疫部门提供有力的、精准的数据支撑,确保本地区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论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多警种联合作战的现实需求下,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公安情报正在朝着多元化发展的方向上阔步前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疫情爆发、趋于稳定、最终被控制的过程中,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问题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帮助。同时,不断提升情报工作建设,发挥公安情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面前,各级公安机关尚有空间,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