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与中国叙事
2022-02-05吴凯
吴 凯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文明形态跃迁既包含人类技术理性的发展,又指向人类文化价值的进步,是历史事实和社会关系的共时态映射,它将人类的发展创造视为这一时期的历史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14。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最新样态表达,是东方文明大国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成功化解诸多冲突和矛盾的典范,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那么,这种新的文明形态具有什么样的内涵特质,用中国叙事的方式如何来表达?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和回答,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中国叙事框架内描绘不同于西方国家构造文明形态的价值逻辑,阐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呈现中国叙事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关键地位,解释中国叙事之于文明新形态的作用,提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文明优势。因此,本文尝试以中国道路、中国治理、中国价值为切入点,在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的基础上,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念观照和表达路径,向世界展现中国在加快现代化进程中所创造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文明方案。
1 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国内学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对其理论内涵和实质,尤其是围绕它超越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的深层动因展开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凸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1.1 人类文明新形态科学内涵的解释
目前国内学者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科学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第一,从整体视域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邱吉、贾蕾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鲜亮底色、五个文明为主体要素、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内核、中国共产党领导为鲜明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治理目标[2]。第二,从概念提出的合理性视角解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杨彬彬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维度强调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原创性概念的必然性和重要性[3]。第三,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阐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侯惠勤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人类文明是一种新形态,能够消除“文明时代”的内在悖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直面当代人类文明的困境,具有实践的引领力;能够探路终结人类“史前史”,具有无比广阔的未来[4]。第四,从历史大变局维度揭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于沛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转型和升华[5]。第五,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维度诠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陈金龙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之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样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础[6]。第六,从系统观视阈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邱耕田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系统性主要表现文明内涵的整体性、文明主体的共同体性、文明关系的和谐性和文明创造的共进性[7]。
1.2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延展性研究
当前研究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机遇和文明实践,多角度剖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诸多学者在概念解析、视角切入、方法探求、价值阐释等方面的鲜明观点,进一步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相关研究。这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第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关系。孙代尧认为,现代文明的要素生成于现代化的过程,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也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过程中[8]。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关系。寇清杰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9]。第三,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关系。沈湘平认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内涵上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部分,人类文明新形态模范践行了全人类共同价值[10]。第四,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党锐锋、李斌从历史必然、矛盾运动规律、实践动能、价值同一性、文明构建基础等方面阐明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11]。第五,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贡献。吴宏政认为,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仅是“中国”的文明新形态,而且是“人类”的文明新形态,它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两大制度并存的条件下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创造出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社会主义“新文明形态”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占据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历史方位制高点,引领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潮流,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12]。
1.3 问题的提出
人类文明新形态极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文明形态跃迁的方式表征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开创的是一种新的文明选择。学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逻辑生成与世界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化,进一步解释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这意味着需要立足中国叙事的理念观照,进一步探析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什么具有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逻辑。本文将中国道路、中国治理、中国价值内嵌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的创造过程,以文明形态的适应问题、实现问题、发展问题作为切入点,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念观照与表达路径。就文明形态的适应问题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中具有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逻辑,以中国道路的文明逻辑彰显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就文明形态的实现问题而言,中国之所以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且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以问题为导向,始终高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质量提升的价值优势,以中国治理的文明场景彰显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就文明形态的发展问题而言,未来发展指向人类文明新形态将怎样引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这就需要彰显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优势,阐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世界范围和人类文明史中的运行机理,形成有别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叙事逻辑,以中国价值的文明内核彰显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
2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治国理政中逐渐形成的,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13]62。立足中国语境,作为对走向现代化国家的文明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社会主义”的文明性、展现“现代化”的中国优势、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具有丰富且深刻的内涵特质。
2.1 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社会主义”的文明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文明性强调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特征。从现代化视角审视人类文明,我们不难发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文明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人类文明现代发展的评价标准,尤其是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进一步缩短了人们生产生活与人类文明成果的距离,推动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然而,我们需要时刻警惕西方现代文明背后的发展悖论,即它除了对人类文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之外,还以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来实现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攫取和占有,并以西方文明叙事对发展中国家的文明创造横加指责与干涉。显然,西方现代文明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方向,也不能科学诠释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取向,这就需要将中国对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价值追求纳入人类文明发展大势并予以考量,以此说明社会主义中国在创造新的文明形态时所选择道路的正确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14],把文明社会需要的内在尺度综合运用于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多方关系的实践过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依托共同富裕不断为人类文明形态变革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仅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言,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已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初见端倪”[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文明延续性的立场对现代化道路作出价值判断,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文明观念和文明追求,力图发展成为共存、共建、共享、共赢等具有积极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文明结构。
第二,“社会主义”的文明性符合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诉求。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新”,就在于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创造文明形态的现代化道路,使西方文明发展道路不再是唯一选择,这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需要。人类文明新形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实践方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社会主义”文明性的实践追求。“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16]111,是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文明性认识和体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韬略。新发展理念突破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局限,凸显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文明优势,注重用发展眼光来分析和解决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所遭遇的实践问题,注重用世界眼光来看待共同发展、共同治理、共同享有、共同价值、合作共赢的问题。从时间维度看,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了指挥棒,根据中国解决历史性课题的时代需要,科学提出如何实现发展以及更好发展的问题,在更加深广的意义上促进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与中国发展实际深度融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有益借鉴,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的文明特质。从空间维度看,新发展理念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直接体现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人之存在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关系表现,其实质是在美好生活的感召下,人们通过生活方式的变革不断掌握现代化道路的文明航向。“新发展理念为国民理解与增进文化自信开辟生活的视野,能够营造增进人们认同的现实感知空间,使文化自信更为具象化”[17],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并促进“社会主义”文明性的中国实践,使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形态成为可能。
2.2 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现代化”的中国优势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依托的,它只有在聚焦“现代化”的中国并表现出文明优势的时候,才具有“新”的内在特质。因此,在历史进程中展现“现代化”的中国优势,表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反映“现代化”的中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并在文明实践中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以此深刻表明中国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历经“实行新民主主义、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转向改革开放”[18]3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逐步确立起一种走向新的文明形态的历史选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19]12。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20],并将“现代化”的中国优势充分融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过程,以中国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容指向,揭示人们对“现代化”中国的文明认知以及中国文明社会走向何方的历史逻辑。它所解决的是中国视域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问题,回答的是中国如何治理并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使“我们正在此前发展的基础上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16]472。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中国优势,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过程离不开中国特色的政治理念、治理理念、价值原则的充分融入与支持,彻底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悲剧性历史境遇。在这个意义上说,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以自身对“现代化”文明社会的创造来充当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前导,不仅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使命,而且反映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
在激发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道路内生力量的同时,还需要依靠世界正义力量来展现“现代化”的中国优势,表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符合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使其在世界范围给人类文明形态变革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号召世界正义力量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根本改造非正义的人类文明,从来都不是依靠真理和道义力量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正义力量的壮大,特别是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21]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尤其是“现代化”的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正义力量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的现代化道路,既是对“现代化”中国的文明创造,也是一种无差别的正义追求,它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人民的福祉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系在一起,充分彰显“现代化”中国的力量优势。人类文明新形态触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赋予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形成人自身活动的规律,且它可以同历史发展规律共同作用于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既是以人民为正义力量的价值彰显,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根本上引领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走出以西方现代文明为主导的“怪圈”,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使正义力量自觉融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洪流之中,自觉承担起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历史责任。因此,“现代化”的中国必将随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而不断勃发其在世界范围的正义光芒,必将用正义力量谱写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美好未来,使“现代化”中国的力量优势充分展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
2.3 人类文明新形态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待和解决西方现代文明提出的种种问题,在新的高度助推人类文明形态变革,让世界了解现代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国价值,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自信,也是现代中国创造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文明自信,还是中国文明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行动自觉,体现了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中国“文明”的主体性要求我们以独立自主的态度看待人类文明形态变革,辩证看待西方现代文明的两面性,立足中国实际向世界展示“今日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正是对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的深刻回答与诠释,是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作出的理论指引,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和主体自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其理论魅力昭示“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不仅中国需要21世纪马克思主义来指引人类文明形态变革,而且世界需要21世纪马克思主义来彰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及其世界意义。人类文明走向何方,如何规避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陷阱,主动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航向,就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以世界眼光主动对接人类发展命运,在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中确立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成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在深刻回答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22]161,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探索一种能够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选择。
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从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高度主动设计文明进程,努力打破西方长期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评价标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开辟一条非西方现代化的文明道路,使世界人民认识到人类文明未来发展具有无尽可能性和多样选择性,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智慧。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存在剥削性、扩张性、掠夺性与霸权性,导致以资本主义文明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明难以从全人类的高度思考如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人类文明新形态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使中国价值不仅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造福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它从人类文明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角度看待人类文明进步,尊重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文明差异,主张通过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理念来重塑人类文明形态,以摆脱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狭隘眼界,转向一种具有世界胸怀的文明姿态,在对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的世界性洞察中作出符合全人类利益的文明选择。人类文明新形态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仅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现代困境,而且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利性要求,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拓展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发展途径上,为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提供了新的范本和选择。人类文明新形态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它打破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域局限,冲破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话语垄断,以世界眼光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使中国文明在世界范围得到新的呈现和发展。
3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念观照
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以西方现代文明为主导的现代化道路选择,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理念观照,需要从中国叙事的视角加以阐释,全面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自觉,将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统一纳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解框架,描绘人类文明的发展航向,深刻回答中国为什么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问题。
3.1 中国道路的文明逻辑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密码
第一,中国道路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自觉。中国道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道路探索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开始就蕴含极为深刻的理论自觉,“必然要塑造和引领一种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导向的新的文明形态”[23]。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的抽象解读上,看不到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政治勇气和创新能力,就不足以全面准确理解中国道路为什么可以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自觉这一关键问题。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创建属于中国自己的科学理论,在理论渊源、理论基础、理论风格、理论价值方面肩负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映现着中国道路的实践特色,彰显着中国道路的民族性、时代性、人类性,标志着中国道路对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社会的理论追求所达到的自觉高度;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以时代发展为己任,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基础上,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22]3,充分彰显中国道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切观照。
第二,中国道路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空间。文明形态是对人之为人以及人如何生活得更好的一种价值关怀,更加深广地把握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揭示人对世界的依赖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实践和文明追求的问题。中国道路将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追求和创造,自觉纳入人类依赖的外部世界,从全人类高度审视中国道路向世界提供具有何种价值优越性的文明选择。“改革开放就是一部从‘革命地理学’到‘发展地理学’再到‘新文明空间’的历史”[24],这实际上指出了中国道路将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需求整体置入一个不断跃进的文明框架,不仅使发展需求得以满足,而且使这一过程不断趋近于文明境界,使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不断展开于中国道路的自主探索过程,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尽可能地集中到这一过程,最终赋予其文明意义。中国道路本着对人类命运负责的态度,内在要求人们从伦理精神的高度判断自身所处的发展空间,既实现自身发展,又兼顾世界发展,在不断澄明中国道路向何处去的前提下,深刻反思中国道路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发展问题,更加自觉、理性地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第三,中国道路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境界。中国道路的实践品格是以文明的方式来完成对世界的理解与把握,每一阶段的探索都有其价值定位和文明追求,它的基本特征是始终保持自己的科学性、革命性和批判性,在自我更新、自我革命、自我发展中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强大的实践动力。哲学境界映现中国道路的自觉意识,它关注人的生存体验及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谋求人类实践在文明社会的发展进步,致力于拓展人类实践能力的文明境界。中国道路的实践主体是人,只有当人的价值得到满足和实现,人们才会积极创设必要的条件和环境,最大程度推动中国道路的自主探索。因此,人作为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是推动中国道路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境界的中坚力量。这个人“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9]13,体现在中国道路的主体实践过程中。正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和价值彰显,以及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践行,人的主体性为中国道路主动融入人类文明形态变革提供了条件,以人的价值张扬自觉推动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能动创造。
3.2 中国治理的文明场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格局
第一,中国治理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现阶段的目标任务,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人的需要、人的位置、人的地位、人的价值同国家治理充分结合,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理念。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类文明形态变革就迫切需要将中国治理的文明趋向融入人类文明发展大势,不断开辟文明场景以焕发中国治理的文明价值。文明场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时代场域的文明性描述,它在治理理念、治理原则、治理方式、治理目标、治理成效方面都具有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价值优势,这为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格局提供了契机。发展格局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方位的说明,是开启文明新篇章的生动体现。一方面,文明场景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相适应,不断将中国治理的时代使命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将党的领导同社会参与、人民主体力量结合为强大的共同体,对内坚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格局,对外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世界发展格局与建基于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文明发展大势中赋能人类文明形态变革;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在历史逻辑层面不断阐明中国治理的文明优势,向世界充分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追求。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深刻阐释中国治理为人类文明形态变革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文明形象,在尊重其他国家文明形态个性与差异的基础上积极阐明中国治理的文明主张,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格局。
第二,中国治理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效能实现。一方面,中国治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价值导向、社会价值需求、个体价值满足层面不断创设成熟、稳定、持续的制度体系,调动和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优势转换,强化中国治理在各领域的动能整合,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内在机理和实践逻辑。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效能实现是由中国治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释放的动能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吸收人类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体系和制度框架”[25]377,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了中国智慧,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进步的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治理的道路选择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实践基础,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格局,既具有道路选择的自觉性,又具有推动中国治理的文明性;既体现了中国治理的优越性,又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趋善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效能实现,说明中国治理在促进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政党引领、制度保障、价值诠释来深刻回答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治理难题,既不无视中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治理差距,又不夸大中国在迈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中的成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是中国治理文明尺度的反映,也是中国治理文明场景的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过程,有赖于中国治理对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深刻把握。正是这种自觉的、能动的系统把握,有助于全面审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由之转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动力,扎实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同时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发挥中国力量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这是中国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展现其文明力量的重要表现。
3.3 中国价值的文明内核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选择
第一,中国价值的文明意识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主题。文明意识是人们对中国价值具有何种文明性的认识,它可以在观念层面巩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基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摒弃了资本主义国家开创的西方现代文明发展道路,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全面提升中国价值的文明意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凸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精神。这既是中国价值的文明彰显,也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动力基础。
中国价值是一种发自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内心的自觉和自信,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掌握社会发展的运行规律,根据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中国价值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前提,构建了中国从发展中大国逐步迈向新型文明大国、促进人类文明形态跃迁的发展道路。这对于人们科学认识人类文明形态变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中国价值展现了它超越西方为本位的发展理念,构建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式文明发展道路,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怀。尤其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更是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向何方的问题,而中国价值的文明彰显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在目前处于大变动的世界中,中国倡导的共建共享共治的价值观念有利于推动人类普遍繁荣与建设持久和平稳定的安全世界、健康世界、美丽世界[26]。
第二,中国价值的文明旨趣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要求。中国价值的文明旨趣不是简单的价值观阐释,也不是理想主义的抽象表达,而是从中国发展大势出发对时代之问的文明性求解。从文明旨趣的价值关怀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更加注重对人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价值构成、意义存在的关注,这是基于具有共同命运的人类大家庭的相互依存的价值关怀。中国价值既从全人类得以生存的实践基础出发,阐明一种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也基于对其他民族国家的价值观照,在世界范围激发人们对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追求。中国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反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价值的文明旨趣在于以一种积极合作、平等交流、共同进步的价值观念推动国际合作和人类文明发展。不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抑或是文化交流,中国都主张并致力于通过文明对话来解决文明冲突,反对将本国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国,反对将本国文明凌驾于他国文明之上。
中国价值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在面对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时,中国人民如何成为自觉和理性的文明主体,就成为中国价值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价值的文明旨趣要在文化创造层面彰显中国人民的主体精神,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融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过程,使中国人民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展现人的创造力和本质力量,使之成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自觉的、理性的主体。中国价值的文明旨趣定位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过程,理性剖析其文明内核,尤其是它内在包含的、与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所不同的优秀文化因子,说明经由中国价值引领之下的社会共同体具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精神,这能奠定中国价值彰显其文明内核的实践基础,使中国价值在人类文明形态变革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期望值,承担起创造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文明责任。
4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表达路径
人类文明新形态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全新选择,需要立足中国语境用叙事的方式将其向世界充分展示,以增加世界人民对中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解和认同。“叙事在时间上具有久远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它与抒情、说理一样,是推动人类进行文化创造的基本动力。”[27]1就中国叙事的表达路径而言,需要考虑以何种方式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论蕴含,寻找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与国际认知的平衡点,关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如何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4.1 用世界图景映现中国故事以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论蕴含
第一,在世界变局中审视中国故事,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注入思想动力。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空前灾难,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同样给人类文明带来严重破坏,因此战争会给人类文明带来严重威胁和破坏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如何将这种共识转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成为中国故事为什么具有新的文明性的重要课题。人类文明新形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2]491,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将中国故事书写的文明形态纳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成为中国叙事的内在要求。中国故事的思想动力源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基础,它以中国叙事的方式融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因如此,人类文明新形态得以获得超越性,以中国叙事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为人类文明发展树立典范。因此,在世界变局中审视中国故事,需要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推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效能的不断提升,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和思想素材。
第二,在世界历史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国际传播。在世界历史时代,中国故事需要以世界眼光看待历史。一方面,用世界历史看待中国故事,实际上就是在世界范围理性审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什么样的人类性和文明性。从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历程来看,文明形态自始至终伴随一定的价值指向,甚至可能存在一些意识形态偏见。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没有摒弃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傲慢与文明偏见,但我们可以通过世界历史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呈现中国故事背后的文明追求、文明平等、文明交流、文明发展。另一方面,用世界历史讲述中国故事,意味着我们需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世界视野看待中国故事的文明定位。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文明融入世界文明的视野拓展,也是寻求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的真实体现,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如何独立自主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问题,在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史的比较中客观呈现中国故事的文明发展大势与世界情怀。
第三,在世界命运中书写中国故事,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发展进程。中国故事是世界命运的书写主体,代表发展中国家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道路的内在吁求,这是在世界命运中观照中国故事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世界命运为中国故事提供书写场域。中国故事对世界命运的历史性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历史前提,进而确定如何书写人类文明的中国故事。另一方面,中国故事展开于世界命运的发展过程,它既可以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融入世界命运,也可以以此为开端来考察世界命运的影响因素,从而运用中国故事尝试性地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同世界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世界命运中书写中国故事,既可以让世界全面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尤其是认识到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背后强烈的世界责任感,也可以让中国人民听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国对中国故事的评价,在文明交流和文明互鉴中增进信任、扩大共识。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发展进程,就具备了包容中西文化差异的文明性,在把握世界命运中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文明跃迁。
4.2 用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故事以增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国际认同
第一,从平民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促进国家形象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相关联,以得到国际社会更多更广的理解、支持和认同。平民视角的中国故事强调国家形象的微观建构,具有不同于官方视角的传播优势。《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题材,通过食材寻访、制作、展示,向世界传播中国普通民众独特又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价值观。这种以平民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叙事方式,增强了中国故事的可读性,具有以下优势:其一,平民化的叙事方式便于不同国家的人们从日常生活观念出发进行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传播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度,多角度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蕴含的人民性理念;其二,平民化的叙事方式象征一种强生命力和可持续的话语分析,将国家形象传播由官方塑造向民间塑造转变,建构适应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官方-民间关系,赋予中国故事以新的解读方法和传播意义;其三,平民化的叙事方式立足体验中国故事,创造性地考察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对人的生存方式与生活体验的影响,结合最大多数人的实际感受来优化国家形象的传播路径。
第二,以媒介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传递意义符号,构建符合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媒介场景。媒介可以用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将中国故事予以渲染,使处于媒介场景的中国故事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被赋予传播学意义。媒介场景在中国故事和受众之间搭建了一个塑造自我和想象现实的传播空间,不论是通过历史文化,还是借助现代生活观念来讲述中国故事,媒介场景都可以将其转换为传播符号并予以呈现,使处在不同时空的受众均可以在同一时间感受中国故事的文化魅力和价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场景起到了连贯中西的作用,它利用技术手段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进行媒介化解读,运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CR(影像现实)、XR(扩展现实)等技术引导人们进入一个超现实的感知空间。这一方面可以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强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时空优势,以快速、有效、高质的信息传输确保中国故事的意义达成,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弱化西方国家对中国故事的认知偏见,在媒介场景中不断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传播意义。
第三,在文化交流中讲述中国故事,以分众化方式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理性认知。“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是通过情感讲好中国故事,使其具有丰富的情感人文属性。”[28]因此,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在文化交流中使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理解和认可,需要针对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采取分众化传播的方式。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直接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存在截然相反的认知,因此分众化方式要根据中西文化差异采取针对性的传播策略。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中正视中西文化差异的社会根源,多维度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饱含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29]534-535,在文化交流中进一步彰显中国故事的文化渊源、价值追求和意义观照,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逐步、分级向国际社会传播;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中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故事,形成观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产业,在国际社会树立自由、平等、民主、和平、进步、富强、担当的大国形象,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实践基础。
4.3 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作品质量
第一,选好叙事作品,用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提升中国故事的学术表达能力。叙事作品质量直接影响叙事效果,选择好的叙事作品,才能生产出具有深远影响和世界意义的学术成果。中国故事可利用学术研究进行意义传递。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作品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它可以通过学术研究在国际社会表达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人民至上理念,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成就与历史经验通过学术研究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从而更好地展现“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30]。2021年香港无线电视制作出品的《无穷之路》引爆收视热潮,向国人和世界展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以脱贫攻坚为例,可以将其提升至学术层面加以研究,去解析、提炼中国脱贫攻坚的学术问题,用学术话语讲好为什么“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16]523,从历史角度和国际视野进行具有文明规律的实践探索,使之在中国叙事中得到提升和弘扬,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质量的叙事作品既可以呈现中国故事的问题逻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提供学术支持,又可以立足中国故事壮大和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学术表达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设置叙事议题,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高度推动中国故事的学术创新。议题以话题的方式吸引人们对中国故事的关注和讨论,从视觉、情感、心理、行为层面对人们产生作用。通常情况下,议题需要人为主观设置,需要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立场进行话题凝练和确立,使叙事议题与中国故事的学术创新结合起来,找出它们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实践依托。叙事议题的设置需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在学术理论层面深层触及中国故事的现实基础,作出全面系统的文明阐释;二是在学术对象层面构建中国故事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确立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关的叙事议题;三是在学术研究思路上摆脱西方叙事话语的套路,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特思路和方法;四是在学术参照系统上努力建构科学、完整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立足时代之问来研究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因此,探讨中国故事的学术创新,把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视为叙事议题的能动性建构,有利于从中国叙事的尺度进一步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激发人们进行学术创新的能力和热情。
第三,整合叙事内容,以文明互鉴的方式提升中国故事的学术说服力。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不能局限于中国实际,需要创造性地运用世界话语阐释中国故事的语境和逻辑,实现中国故事与其他国家故事相融合,在比较中凸显中国故事的文明追求。世界话语就是在世界范围能够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和认可的话语表达,它可以反映一国是否具有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只有真实全面地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必然性,才有可能对中国故事作出正确的概括和总结,进而将叙事内容转化为提升中国故事学术说服力的内在动力。整合叙事内容需要具备三种意识:一是空间意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整合叙事内容,在世界范围生发中国故事的学术意义、学术影响和学术价值;二是深化意识,不仅讲述中国故事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文明诉求,而且运用学术比较方法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植入时代内容进行考察,不断拓展叙事内容的思路和途径;三是超越意识,不仅关注中国故事的现实基础,而且关注中国故事的未来面向,自觉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发展趋向,提出能够引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体系。
5 结语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现代文明发展的一种新的选择,它在文明逻辑、文明场景、文明价值方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文明进程和文明成果。文明追求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目标,满足基本的文明需求并不足以创造出超越自我的价值活动,反而更需要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追求命运与共的价值世界。从中国叙事角度考察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可以揭示文明形态演进的内在逻辑,深刻把握文明形态与中国叙事之间的作用关系,又可以在国家视角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叙事框架,以此为目标激发人们为之进行文明的创造活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均有着不同的叙事方式和风格,尤其是中国叙事的价值指向直接影响人们采取何种途径深度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优势和意义。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必须讲好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故事,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并引领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的同时,自觉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各项实践活动纳入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建构过程,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文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