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文学在“第三次浪潮”中的发展
——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例
2022-02-05范斯明王新萍
范斯明 王新萍
辽宁大学 沈 阳 110136 中国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 130020 中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文学的发展影响着苏联文学发展的方向。苏联的卫国战争曾使苏联文坛掀起过战争文学的三次浪潮,其中“第三次浪潮”标志着苏联的战争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阶段(张文焕,2003:84-86)。
一、苏联“战争文学”的第三次浪潮
瓦西里耶夫是苏联战争文学“第三次浪潮”的主力军。这一时期的战争文学将战前无比幸福美好的生活穿插在战场战斗的进程中来描写,既表现了军人们的高尚品质和爱国精神,又展现了他们充满人性的一面。虽然作家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但是却不渲染,而是通过展示军人的人性美来反衬战争,揭示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而且在人物形象上,“第三次浪潮”的作家更注重对笔下主人公道德的探索,他们笔下的人物既不同于“第一次浪潮”时的“理想化”人物,也异于“战壕真实派”小说里的“胆小鬼”形象,作家们塑造了普通人,描绘了他们人性的高尚和纯洁,使得人物形象既立体又丰满,给读者们展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第三次浪潮”中对战争文学不断向前探索,把战争中的战斗场面和人的精神道德价值结合在一起,更加重视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观念。
二、苏联战争文学“第三次浪潮”的特点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苏联的战争文学在三次浪潮中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都有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性,这使得每位作家在进行创作时都会在借鉴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全新的观点,由此使得文学创作获得更加深远的发展。因此,苏联战争文学的“第三次浪潮”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塑造平凡而崇高的军人形象
战争是文学创作永恒的话题。“族类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对他族施以暴力,同样地为了自我生存以暴力对抗暴力,就这样先天地决定了战争与人将永远作为一个难题伴随着人类,困扰着人类”(何云波,1995:101)。在创作的过程中,作家们为了表现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对带给人的苦难会着重描写战争中冲突与对峙的场面。对苏联战争文学“第一次浪潮”中的作家们来说,战争场景的描写对渲染战争文学的残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善于描写气势恢宏的战斗场面和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但是,作为苏联战争文学“第三次浪潮”领军人物的瓦西里耶夫却另辟蹊径。
瓦西里耶夫的战争题材小说没有全然描写激烈紧张的战斗场面,而是将战前宁静幸福的日常生活和战场上的战斗硝烟穿插交替来写,于细微的生活场景中塑造平凡而崇高的军人形象。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作家在描写瓦斯科夫准尉带领五名女兵进入森林寻找德国法西斯的过程中,穿插的描写了女兵们战前的生活经历。丽达·奥夏宁娜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却精明干练,勇敢顽强。在德军派飞机侦察的时候,她用高射炮亲手打下了德国人的飞机;在战场上她勇敢地阻击敌人,腹部受伤后,为了不连累准尉,她毫不犹豫地开枪自杀,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死之前,受了重伤的丽达在听了瓦斯科夫的自白后,劝慰他说:“不必这样,我们在保卫祖国。首先是祖国,而后才是运河。”这体现了她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祖国的忠诚。在死前她深情地要准尉吻她一下,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无限眷恋,对和平幸福的无限向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丽达也只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的女人,她会因为放心不下家里的孩子而擅自离开部队;会因为用高架炮击毙敌人而浑身发抖整整一夜;会因为伙伴们的牺牲而痛苦。这是一个集母性与爱国情怀于一体的女人。在战争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亲人,每个人都身不由己的加入到战争中,丽达也不是个例。
这样的描写在书中还有很多,从这些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联战争文学“第三次浪潮”的作家们并没有大规模的描写战争场面如何宏伟,战争情景多么激烈,而是善于从微小的细节出发,发掘士兵身上平凡而崇高的特质。
2.拓展战争时空与表现内涵
苏联“第三次浪潮”中的战争文学在审美方式上具有新的特征,即拓展战场的时空,拓宽战争文学表现的内涵。战争题材中饱含人类的温情,展现他们对未来美好人生的期盼。小说时空领域的拓展,大大地增强了战场文学的思想表现力,使读者思考战争,思考与战争有联系的社会生活和个人境遇(韩捷进,2013:194)。在描写残酷的战斗场面时,作家穿插描写主人公战前平凡普通的生活画面,在突出战争的悲剧性的同时,展示主人公的人道美与人性美。
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丽莎·勃利奇金娜出身于农民家庭,美丽善良,淳朴可爱。她这一生整整十九年的岁月都在期待着明天的降临,她期待并幻想着爱情。在战争中她是第一个牺牲的,她没有死在与德国法西斯的直接战斗中,而是为了完成瓦斯科夫准尉交给她的使命,在回驻地汇报敌情并请求援兵的路上,不幸陷入泥潭,抱憾而死。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瞬,她望着五月一望无垠的碧空,还坚信着她的明天必然到来。丽莎的死是可悲的,她对无法预知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待。她的死让读者们思考战争,战争带给人的痛苦和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作者呼唤和平,希望广大读者们能守护住来之不易的和平。这部小说中没有太多美式作品的英雄主义,而是通篇刻画准尉以及女兵们鲜明的人物特点,以及他们每个人参军背后的来龙去脉与酸甜苦辣。这也是该作品的一个重要的人文主义价值标签:聚焦个体关怀。
苏联战争小说时空领域的拓展,从关注主人公的家庭境遇出发,呼唤读者们关注人的本能欲望,人的个体意识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呈现出向人性深度迈进的态势,表现出人类的未来忧患意识(韩捷进,2013:195)。
3.渲染战争的残酷性与悲剧性
“第三次浪潮”中的战争小说加强了战争悲剧性的表现,使小说的悲剧艺术得以张扬。苏联战争小说以强烈的人道力量唤起人们构建和谐的人类世界,通过独具特色的悲剧性的战争描写,呼唤建立和谐的生存世界。
在小说中,最有争议的主人公当属嘉莉娅·切特维尔达克。当瓦斯科夫准尉带领女兵们与德国法西斯第一次正面交锋,别人都在奋力的狙击敌人的时候,只有她吓得浑身发抖,连枪都不敢开。甚至于最后她的死亡也可以归咎于她自己的“懦弱胆小”。很多人可能思考作家为什么要在作品中塑造一个这样的形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她的死可以说是一种懦弱的象征,而她本人也被认为是个“胆小鬼”形象。但是作者仍然把她列入英雄的行列。在战场中,她一直都害怕战争的残酷,但是她一次也没有提议过离开战场,独自逃生。从侧面讲,她是为了保卫祖国而死的。而且嘉莉娅进入战场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未成年人,她还不会使用机枪,对战争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然而就是这样形象的陨落,更能体现战争的残酷性和人物的悲剧性。未成年人上战场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作者用嘉莉娅的死来谴责战争对少女的无情摧残。
苏联作家们不仅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与悲剧性,同时以沉痛的心情发掘人们渴望和平的强烈感情,使人们产生对和平生活的深深眷恋与向往。
三、“第三次浪潮”中战争文学的价值意义
“第三次浪潮”中的战争文学具有新的特点,既不同于重在表现理想激情、塑造英雄形象的第一次浪潮,也与第二次浪潮文学关注战场的纪实性、描写普通军人形象有所区别,作家的艺术视野更宽广,对战争的思考更深沉,战争文学呈现出人类思维的倾向。
1.对人类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
“第三次浪潮”中的作家们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对苏联卫国战争的历史做出深沉的反思,通过对人物命运的细致描写与深刻剖析,旨在呼吁人们要高度重视人类的生命价值。
瓦西里耶夫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了五名年轻淳朴善良的苏联少女在战时的经历。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国土后,这几位女兵与兽性的法西斯德国士兵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相继付出了自己生命。战争和女性,本应是格格不入的两个概念,而作者偏偏要在作品中,把战争的残酷巧妙地嫁接到这些女兵身上,与此同时,还要细致入微地刻画着每个女兵背后的故事。通过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衬托更加形象道出了战争的悲剧性与残酷性。战争摧残了母亲,战争带走了孩子,战争让无数的家庭为之牺牲,战争让太多灵魂无处安放。战争对女人命运的摧残也就是对人类母亲、对人类生命的摧残。瓦西里耶夫以其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告诉人们战争不仅是苏联人民的灾难,更是全人类的灾难。
瓦西里耶夫以五位女战士的死亡象征俄罗斯民族不幸的命运,对读者的冲击力十分强大,也更突出了她们的人性之美。瓦西里耶夫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对人的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表现他们身上的人性美。
2.对世界和平的热切呼唤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从未间断过,它破坏了人们的幸福生活,使无数个完整家庭支离破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痛苦,使人们的心灵遭受了无法愈合的创伤。所以反对战争、反对侵略,期望和平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瓦西里耶夫通过对历史战争惨痛性的悲剧的描述,告诫现如今的人们,今天的和平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更加懂得珍惜。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80万名苏联妇女参加了这场伟大的自卫战争,她们在前方同男人并肩战斗,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战斗,执行了各种危险的任务,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其中40万名女兵战死疆场,用自己青春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抒写了一首首苏联妇女和姑娘们为消灭德国法西斯,保卫苏维埃祖国而英勇献身的空前悲壮的诗篇。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五名女兵的故事才能更加使人感同身受,因为它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高度升华。瓦西里耶夫的战争题材小说不但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军人在战场上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同时更是想通过对战争的描写来探索人在战争中的命运,人的生命价值的追求等问题。瓦西里耶夫从人的本性入手,描写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寻常需求,对爱情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以此思考人的个体生命价值,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恶与痛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时至今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已不再是一部单纯关于战争的小说,这本小说也被认为是宣扬反战的小说之一。它充分体现出当时瓦西里耶夫反对战争的个人原则,作家站在全人类思维的角度下,告诫人们反思战争、反对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告诫人们珍惜眼前的和平世界,居安思危。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Chen,X.M.2016.An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Death of the Five Female Soldiers in"The Dawn Here is Quiet...".Russian Learning,No.3.
(陈学貌.2016.浅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五位女战士之死的审美价值,《俄语学习》,第3期,第45-47.)
[2]Han,J.J.2013.Soviet Literature under the Care of Human Vision,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韩捷进.2013.《人类视野关照下的苏联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Han,J.J.2006.Humanity Scroll and Peace Melody in War Literature—A Probe into Vasilyev's War Novels.Social Science Journal,No.6.
(韩捷进.2006.战争文学中的人性画卷与和平旋律——瓦西里耶夫战争题材小说探微,《社会科学辑刊》,第六期,第247-250页.)
[4]]Han,J.J.2009.The Different Scenery of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Comparison of "The Third Wave" and "New Era" Battlefield Novels.Fujian Forum·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2.
(韩捷进.2009.人性美画面的别样风景——“第三次浪潮”与“新时期”战场小说之比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二期,第101-104页.)
[5]He,Y.B.1995.War and People:The Confusion of Cultural Choice—"The Dawn Here is Quiet",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No.1.
(何云波.1995.战争与人:文化选择的困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外国文学研究》,第1期,第101页.)
[6]Shao,X.R.2015.An Analysis of the Humanitarian Spirit in Vasilyev's War Novel "The Dawn Here is Quiet",Educational Science.No.2.
(邵小芮.2015.浅析瓦西里耶夫的战争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科学》,第二期,第251-252页.)
[7]Sun,Z.X.2004.On Vasilyev's Female Literary Works,Journal of Mudanji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6.
(孙忠霞.2004.试论瓦西里耶夫的女性文学作品,《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六期,第14-16页.)
[8]Wang,S.2006.The Humanitarian Spirit in The Dawn Here is Quiet.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5.
(王素.2006.《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版,第146-147页.)
[9]Zhao,W.C.2013.On Vasilyev's War Novels.Hainan: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赵婉晨.2013.《论瓦西里耶夫的战争题材小说》.海南:海南师范大学.)
[10]Zhang,W.H.2003.The Three Waves of Soviet War Literature,Russian Literature and Art,No.6.
(张文焕.2003.苏联战争文学的三次浪潮,《俄罗斯文艺》,第六版,第84-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