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林语堂与罗经国《兰亭集序》译本比较研究

2022-02-05

东北亚外语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罗经兰亭集序林语堂

邓 颖

吉林外国语大学 长春 130117 中国

崔 丹②

吉林外国语大学 长春 130117 中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100089 中国

延边大学 延吉 133002 中国

一、研究背景

林语堂与罗经国皆致力于中西文学与文化比较,二者在翻译思想与实践上颇有成就,其中《兰亭集序》即为代表。二者译文各有千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研究者从思维模式差异化、文化负载、语言应用等视角对其考察,收获颇丰。目前就二人英译比较研究而言,已有学者从语料库分析学,功能对等语言学,以及严复的翻译美学等角度进行研究。鉴于《兰亭集序》所彰显的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思想价值,反映的中国地理风貌与建筑风格以及文人气质与求知精神,如何在译文中突显上述特征,成为翻译的难度与价值所在。二者译文各有侧重,若以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细察可见一斑。

胡庚申提出生态翻译学理论在于考察译者在适应生态翻译环境条件下的翻译选择,进而将翻译方法细化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分别侧重于语言形式、文化传递以及交际目的。译者需从实践、理论、逻辑三方面充分理解译入语内涵,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林语堂与罗经国学养深厚,二者英译实践的适应性选择与选择差异,使译作对中华文化传播效果各具特色。本文以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两位译者英译,期冀为中华古典文学外译的相关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与路径。

二、语言维视角下林语堂与罗经国《兰亭集序》译本比较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8:2)。基于语言的差异性,生搬硬套易违反句法规范,或使语句读来晦涩难懂。汉语为表意文字,凝练性高,信息承载量大,如若不经断句拆分、省略等处理直译为英语,将会使译文句式冗余,篇幅较长,影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译者需要针对语言翻译环境酌情处理,进行句式,体裁,篇幅等层面的适应与选择。而《兰亭集序》译文在题目上,便得以看出二者采用不同翻译策略及达到的不同效果:

(1)例:《兰亭集序》

"Prologue to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Composed at the Orchid Pavilion"

(罗译,2005)

"At the Orchid Pavilion"

(林译,2012)

作为文章的标题,“兰亭”为山阴(今浙江绍兴)一处景点,而“集”则是王羲之与多位才人名士在此处借景生情创作出的作品合集,“序”顾名思义为此合集的序章。基于该作品创作初衷即王羲之为众多佳作所提的合集序文,罗译完整反映了原标题的创作地点(Orchid Pavilion)以及文类(Prologue),在保留忠实度的同时,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把握。但作为题目而言,语言则略显繁琐冗长,原标题中“集序”二字虽为事件背景,但仅在开篇用一句笔墨寥寥带过,原文更多侧重于作者身处兰亭的畅感而发。林语堂将标题简译为地点(At the Orchid Pavilion),词汇长度与原标题汉语单音词大致吻合,语义凝练,短小精悍,地点突出。

汉语作为单音节的表意文字,一字便可囊括多层含义,标题中简短四字便可传递出完整的信息。然英语为多音节的表音文字,单词长短不一且须附以多种词类满足语法结构,因而更倾向以精炼的表达方式重点概括标题。林译提取“兰亭”点明地点,保证关键信息传递。作为标题,突出地点,而隐去人物、事件,保持读者阅读兴趣。罗译在文类细节虽交代完整清晰,但阅读中的冗长信息会为读者输入负担,而林译更能体现在目的语读者语言习惯以及语句篇幅上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对语言生态环境的整体适应选择度更高。

三、文化维视角下林语堂与罗经国《兰亭集序》译本比较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胡庚申,2008:2)。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汉、英的文化传递存有语境障碍,因此译者不仅需要注重保留源语用词的文化特性,还要注意目的语用词选择过程中的准确性,避免迎合目的语文化观念曲解原文。

(1)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a group of learned scholars,old and young are gathered at the Orchid Pavilion in the Shanyin County of Kuaiji Prefecture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of Xi."

(罗译,2005)

"The attendees of the gathering are all virtuous intellectuals,varying from young to old."

(林译,2012)

源语表意为聚会参席者多为德才兼备之人,老少皆有,年龄不限。

此处“贤”作为文化负载词,用以形容地位、德行、才学三者兼备的社会名流。罗译为“learned scholars”,“scholar”一词在柯林斯字典释义为:“A scholar is a person who studies an academic subject and knows a lot about it.”(Harper Collins,2011:2350),突出“才学”特性,“learned”也强化此意,以此传达中国传统对饱学之士的敬重,并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八斗才学展现出来,符合西方人对中国文人的仰慕趣味。

林译为“virtuous intellectuals”,“virtuous”字面意思为“有道德的”,突出“德”字,由此彰显中国古代对读书人品行高的肯定,同时也符合西方对中国文人与先哲德行之高的仰慕之情。“intellectual”表层含义为“知识分子”,其柯林斯词典释义为:“An intellectual is someone who spends a lot of time studying and thinking about complicated ideas.”(Harper Collins,2011:1379),无论是从中文释义或是词典释义中“complicated ideas”所涵盖的知识广度下手,都能饱和传递“才学”之意。细究“复杂思想”(complicated ideas),则突出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参与性与反思性。“intellectual”在西方最早起源于1894年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当时用以形容左拉、雨果等具有正义感与社会良知的人士。此词在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中被解释主要与人的心智与头脑有关,泛指17、18与19世纪初期的保守派,具有负面意义,后其逐渐发展为对社会深入反思,具有治理国家智慧的人,体现出一定的积极性。就中文释义“知识分子”而言,后期美籍文化批评家艾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在其2002年出版作品《知识分子论》(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中将知识分子界定为具有能力“向”公众以及“为”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信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由此可见,“intellectual”一词本身极具社会参与度以及公众影响力。并且,《兰亭集序》中收录的中国文人墨客篇章皆关注国家与社会,凸显百家争鸣的深刻思考,并也对国家治理抒发其真知灼见,此点与西方想契合,也符合西方读者的对中国的期待(expectation)。因此就文化内涵传递层面看,林译深入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才高八斗的意境,同时也突出其德行与社会参与度。

四、交际维视角下林语堂与罗经国《兰亭集序》译本比较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8:3)。译者需要以目的语易于理解的方式使读者一目了然,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意图,实现二者在思想理解上的共鸣。

基于中西历史文化差异,各地文化习俗,社会风情各有千秋。单凭其名,读者无法理解其中所在的内涵与特色。因此译者可针对翻译环境,选择适当的补充说明以完善句意,达到交际目的。

(1)例:“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a group of learned scholars,old and young are gathered at the Orchid Pavilion in the Shanyin County of Kuaiji Prefecture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of Xi.”

(罗译,2005)

“On one of those late spring days,we gather at the Orchid Pavilion,which is located in Shanyin County,Kuaiji Prefecture,for dispelling bad luck and praying for good fortune.”

(林译,2012)

源语中的“禊事”,是中华典型的传统民俗现象,指中国古代人民在春季来临之时,通过嬉戏、洗濯、祭祀、吟诗等活动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祈愿。基于文化差异,英语语境中并不能找到与“修禊”完全对应的词汇,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首先需要理解源语确切涵义,再在目的语受众范围内选择整合度最高的翻译方式,考虑如何贴切地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目的。

罗译此处单纯处理为:“the festival of xi”,如实传达源语涵盖事件,忠实传递作者表意,但对“修禊事”无阐释,缺乏信息传递。林译采取意译的方式翻译成“dispelling bad luck and praying for good fortune”,以此将事件以解释内涵与意义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不仅使受众面得以知晓兰亭聚会缘由,也能够更加直观地通过民俗内涵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效构建了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交流与衔接。

五、结语

《兰亭集序》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因而林语堂与罗经国皆以中国文化传递为翻译实践的核心与宗旨,就语言维而言,罗译侧重于对源语词汇的忠实传达,林译则关注句式贴合目的语读者的用语习惯;就文化维而言,罗译倾向于在广义角度以凝练简词弘扬中华富饶文化,林译则从狭义角度切入,贴合中西背景具象化中华传统文化;就交际维而言,罗译贴切实现了源语语意再现,林译则以细化阐释的形式有效构建作者与读者的衔接。二者不同翻译风格下的译作皆为中华文化典籍英译的典范,各具特色。在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理论指导下,罗经国对原意传达的高度忠实原则以及林语堂贴合读者的灵活转换风格得以显现,期翼以此为相关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Collins,H.2011.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379.2350.

(哈珀·柯林斯.2011.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379页.第2350页)

[2]Hu,G.S.2006.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Presented and Exemplified for th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Foreign Language and Their Teaching,No.3,49-53.

(胡庚申.2006.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外语与外语教学》,第三期,第49-53页.)

[3]Hu,G.S.2008.Eco-translatology:A Primer.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No.6,11-16.

(胡庚申.2008.生态翻译学解读,《中国翻译》,第六期,第11-16页.)

[4]Hu,G.S.2008.From Terminology to Translation Theory—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No.2,1-5.

(胡庚申.2008.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上海翻译》,第二期,第1-5页.)

[5]Hu,G.S.2011.Eco-translatology:Research Foci and Theoretical Tenets.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No.2,5-9.

(胡庚申.2011.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中国翻译》,第二期,第5-9页.)

[6]Lin,Y.T.2012.The Concubine Market of Yangchow.Hefei:Anhui Science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林语堂.2012.林语堂英译精品:扬州瘦马(英汉对照),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7]Luo,J.G.2005.A Selec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Essays from GUWENGUANZHI.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罗经国.2005.古文观止精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欢

罗经兰亭集序林语堂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磁罗经北极高纬海区航向误差分析与补偿
船上磁罗经自差表相关要求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探访林语堂故里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随机游走对罗经方位对准的精度影响分析
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