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列宁的党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2-02-05纪中强熊鑫鹏

大连干部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先锋队俄国列宁

纪中强, 熊鑫鹏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十月革命胜利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日益高涨, 机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列宁由此而作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一书。 在书中, 列宁深刻总结了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较为集中地阐述了其党建思想。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 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列宁在总结俄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论述, 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 的写作背景

(一) 俄国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

1920 年4 月, 正是十月革命胜利两年半的时候, 而俄共 (布) 的前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已经成立了22 年。 1898 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明斯克召开, 由于出席大会的代表较少, 连党纲、 党章都没有制定。 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 党的纲领、 党的章程和党的中央领导机关才被确定下来。 同时, 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 关于 “成为党员的条件” 这一问题的争论导致党内分化出了两个派别, 即拥护 “建立列宁式的、 战斗的、 革命的党” 的布尔什维克集团和拥护 “建立涣散的、 无组织的、 尾巴主义的党” 的孟什维克集团。 这样,在俄国第一次革命的前夜, 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就已经成为两个对立的政治集团。

在1905—1907 年的俄国第一次革命时期,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内两条路线即主张武装起义、 拓展革命的布尔什维克路线和主张改良、 收缩革命的孟什维克路线仍然在不断斗争, 政治路线的分歧导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实际上已分裂成了两个党。 由于以沙皇为代表的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俄国第一次革命以失败告终。 革命低潮时期, 布尔什维克改变了自已的策略, 从直接进行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到迂回斗争。 孟什维克演变成为取消派, 要求取消 “革命的秘密党”, 公开地抛弃党的纲领,企图另立一个改良主义的党, 即 “斯托雷平工党”。另一方面, 一部分布尔什维克不了解当时必须采取新的迂回的斗争方法去反对沙皇制度, 拒绝利用合法机会, 要求党召回参加国家杜马的工人代表, 他们用 “左的” 词句来掩饰自已, 其实他们也和取消派一样拒绝进行革命斗争。 取消派和召回派结合成为一个反对列宁主义的总联盟, 即由托洛茨基组织起来的 “八月联盟”。 布尔什维克在反对 “八月联盟” 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 1912 年的布拉格会议上, 孟什维克被布尔什维克驱逐出党, 两个政治集团形式上统一于一党的局面到此结束。

在1912—1914 年新的革命高涨年代, 布尔什维克党把秘密工作同合法组织结合起来, 把合法组织变成了自己革命工作的据点, 同无产阶级的敌人及其代理人的斗争使布尔什维克党扩充了自身队伍, 增强了自己同群众的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减了世界资本主义力量, 1917 年 2 月, 俄共 (布)带领俄国工人、 农民和其他中间阶级成功推翻了沙皇统治并建立起临时政权。 但是, 工农群众、 小资产阶级沉醉于革命最初的胜利, 满足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所谓 “今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的空头支票, 痴心地信任临时政府并给它以支持。

为了推翻临时政府, 在1917 年2 月至 10 月,俄共 (布) 揭露了孟什维克等党派实际上损害劳动者利益的政策, 使群众摆脱了这些政党的影响, 把俄国农民带到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上。 四月代表会议提出要实现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 俄共 (布) 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实行武装起义去推翻资产阶级及其临时政府的方针。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剥夺了资本家的财产, 及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创造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条件。

十月革命胜利后, 国内反动势力勾结协约国政府, 试图推翻苏维埃政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致使协约国加强了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 给俄共 (布) 带来了新的困难。 然而, 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给苏维埃政权造成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缓和了苏维埃俄国的困境。 俄共 (布) 带领工农群众开展了卫国战争, 抵抗住了外国侵略者和国内资产阶级地主阶段的侵袭, 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次武装进攻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卫国战争时期, 孟什维克、 无政府主义者、 民族主义者将其反动性完全暴露在人民群众面前, 导致了这些党派在政治上彻底灭亡。

1920 年, 苏维埃俄国虽然一次次击退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但国内矛盾依然有进一步激化的风险。 一方面, 俄共 (布) 和群众在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培养了革命感情、 磨炼了革命意志。 另一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仍在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 俄共 (布) 成为执政党后, 党内官僚主义之风逐渐兴起, 一批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异己分子也暴露了其本来的面目。 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 增强党的战斗力, 列宁主张通过“清党” 运动将各类落后分子清除出去。 “清党”运动中, 党在人民中的威望大幅提高, 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稳固。

就这样, 在欧洲多国的革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 俄国就处在了由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境地。 在俄国, 布尔什维克党正在解决问题; 而在西欧和其他地区, 问题才刚刚被提出。 在俄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俄共 (布)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走在了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前面。

(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形势

十月革命胜利后,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但是, 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918 年底创立德国共产党的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在1919 年 1 月被严刑拷打后杀害; 1919 年 5 月 1 日,巴伐利亚的几百名共产党人和群众遭到屠杀, 巴伐利亚苏维埃政权也被反动政府镇压下去。

早在1895 年恩格斯逝世后, 机会主义就在第二国际中大肆生长, 以伯恩斯坦、 考茨基为代表的部分第二国际领袖就认为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可以实现社会主义, 他们反对革命, 主张走改良主义的道路, 倡导议会斗争, 以期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希望, 极大地鼓舞了各国工人的革命热情。 然而, 关于十月革命的争论确并没有停息, 特别是考茨基提出了 “早产论”, 他认为俄国生产力落后, 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 无产阶级力量不足, 在这样的落后国家强行发动革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十月革命就像一个孕妇试图通过上下跳动来缩短她的怀胎周期, 而作为 “早产儿” 的苏维埃政权是活不长的, 更遑论由这样的政权来领导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 原第二国际的部分领袖试图 “重建第二国际” (即伯尔尼国际)。 1918 年12 月 24 日, 俄共 (布) 中央委员会在 《真理报》上发表了关于正式成立第三国际的建议, 各国共产党应团结在事实上已经建立起来的第三国际周围,并以这种团结为革命胜利的基础条件同第二国际的“骗子” “叛徒” 进行不妥协的斗争。

1919 年3 月2 日, 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 《共产国际宣言》 等文件, 宣告了第三国际成立。 原第二国际的工人纷纷要求坚决摒弃过去的错误, 一些属于社会民主党的中派组织也表示赞同第三国际的原则, 愿意加入第三国际。 但实际上, 很多国家共产党的理论水准和政治工作能力仍然停留在第二国际水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仍然充斥着民主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革命性的右倾机会主义问题。

除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问题, 共产党人还面临着“左派” 幼稚病的问题。 当第二国际的改良主义本性逐渐暴露出来后, 一部分工人怀着满腔愤恨退出了第二国际,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加入了第三国际。与右倾机会主义者不同, 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但是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不足; 他们有着饱满的革命热情, 但是缺乏斗争本领和革命策略; 他们想效法十月革命, 但不懂得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各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他们反对 “工人贵族”, 却得出了 “退出工会” 的结论; 他们反对“领袖专政”, 却把 “领袖” 与 “群众” 对立起来;他们反对右倾机会主义, 但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左” 倾机会主义, 但又和右倾机会主义者一样, “左” 倾机会主义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把自己变成了脱离群众的小团体, 不仅影响到了共产国际内部的团结统一, 直接阻碍着国际共运的发展, 而且这种情绪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左” 倾机会主义者往往用革命的词句来伪装自己, 与右倾机会主义相比, 当时 “左派” 幼稚病造成的危害还不大, 但这只是由于 “左派” 幼稚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刚刚萌生的缘故, 如果放任“左” 的错误进一步扩大, 革命事业将遭受巨大损失。 革命运动的挫折和两种错误思潮紧紧萦绕在列宁心中, 现实要求他从理论上总结俄国革命的经验, 分析和解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各国共产党人提供正确的革命方向。

二、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 中列宁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 一书中, 列宁在批判 “‘群众’ 的党还是 ‘领袖’ 的党”的错误观点时, 阐明了群众、 阶级、 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 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 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 政党是由领袖集团来主持的。 在这一规定下, 列宁通过对无产阶级政党要发挥好先锋队作用、 密切联系群众、 注重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构成了其党建思想的系统框架。

(一) 无产阶级政党要发挥好先锋队作用

首先, 发挥好先锋队作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内在要求。 德国的 “左派” 共产党人认为工会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具有 “落后性” 和 “反动性”, 并且这种 “落后性” 和 “反动性” 会危及革命政权, 进而得出了 “真正的共产党人” 不能和工会有任何联系, 否则就会丧失无产阶级革命性和纯洁性的错误结论。 显然, 因为群众 “落后” 就同群众相脱离是“左派” 幼稚病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列宁在批判“左派” 革命家这一谬论和 “拒绝在反动工会里工作” 的政策时指出: “共产党人的全部任务, 就是要善于说服落后分子, 善于在他们中间进行工作,而不是臆想出一些幼稚的 ‘左’ 的口号, 把自己同他们隔离开来。 ”[1]34

其次, 发挥好先锋队作用要团结好广大群众。德国共产党人认为议会制度在政治上和历史上都“已经过时”, 因而参与议会斗争是没有必要的, 结果失去了群众的拥护。 列宁在对德国共产党人的失利进行分析时阐明了议会制度只是在 “历史上过时” 而非在 “政治上过时”、 对于无产阶级先锋队来说已经过时而对群众来说没有过时、 要根据整个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思想状况而非根据共产主义先锋队的思想状况来开展工作的观点。 列宁要求各国共产党人既要反对右倾又要反对 “左” 倾, 只有这样才能在把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争取到正确的思想路线上来, 但这只是第一步, 因为 “单靠先锋队是不能胜利的”。 列宁强调: “当整个阶级, 当广大群众还没有采取直接支持先锋队的立场, 或者还没有对先锋队采取至少是善意的中立并且完全不会去支持先锋队的敌人时, 叫先锋队独自去进行决战, 那就不仅是愚蠢, 而且是犯罪。 ”[1]72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要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并提出正确的政治路线; 二是原来的资本主义社会遭遇到全面危机,不但 “上层” 统治阶级的原有水平难以为继, 而且“下层” 的群众也要卷入到这种斗争中去。 广大群众要在政治运动中受到教育, 经由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成为真正强大的革命力量, 没有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政治运动, 注定只能是失败的。

最后, 列宁在本书的结论部分指出了各国先锋队的任务: “不仅要善于领导自己的党, 而且要善于在这些群众走向和转向新立场的过程中领导他们。 ”[1]72在列宁看来, “把觉悟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争取到苏维埃政权和工人阶级专政方面”[1]73是第一个阶段性任务, “善于引导群众采取能够保证先锋队取得革命胜利的新立场”[1]73是第二个阶段性任务, 反对机会主义、 社会沙文主义是为完成第一个任务, 反对 “左” 倾学理主义是为了完成第二个任务。 无产阶级政党既要反右又要反 “左” 归根结底是为了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好先锋队作用服务的。

(二) 无产阶级政党要密切联系群众

首先, 密切联系群众是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基础。 在第二章, 列宁把布尔什维克党的执政地位归功于两点: 一是铁的纪律; 二是人民拥护。 而铁的纪律和人民拥护都是要靠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来维持和巩固的。 列宁指出: “正确的革命理论——而理论并不是教条——会使这些条件容易造成, 但只有同真正群众性的和真正革命的运动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 这些条件才能最终形成。 ”[1]5所谓 “条件” 指的正是铁的纪律, 在列宁看来 “密切联系群众” 是无产阶级政党形成 “铁的纪律” 的前提。 在1920 年7—8 月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 列宁更是明确指出, “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首要任务。

其次, 要把党和群众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在列宁看来, 政党、 阶级、 领袖和群众是不可分割的,“什么 ‘从上面’ 还是 ‘从下面’, 什么领袖专政还是群众专政……犹如争辩究竟是左脚还是右手对人更有用处一样。”[1]29无产阶级政党是从劳动群众中产生的, 服务于最广大群众的利益, 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无产阶级政党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而没有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群众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乌合之众。 一方面,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 “走在时代前列” 的组织或个人, 政治上成熟的政党是革命事业胜利的保证; 另一方面, 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只有 “人民衷心拥护”, 党和群众才能心往一处想, 力往一处使。

再次, 无产阶级政党要代表群众的利益, 哪里有群众就要到哪里去工作。 德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主观认知取代群众的真实想法, 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革命策略, 导致群众纷纷转而支持摇摆于民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 “独立党”。 列宁批评这种做法并指出: “我们同 ‘工人贵族’ 作斗争, 是代表工人群众进行的, 是为了把工人群众争取过来; 我们同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的领袖们作斗争, 是为了把工人阶级争取过来。 ”[1]32无产阶级政党不是躲在 “共产主义修道院” 里的经院哲学家,而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先进代表, 不深入群众开展工作, 就会有沦为空谈家的风险。

最后, 要充分信任群众。 列宁结合当时英国国内的基本状况, 就如何通过政治斗争来争取群众为英国共产党人制定了灵活机动的策略, 简而言之,就是在政治运动中让群众认清民主社会主义者和资本主义者的真实面目, 从而坚定地支持共产党。 针对 “左派” 共产党人一向脱离群众的特点, 列宁提醒道: “如果有人反驳我, 说这种策略太 ‘难以捉摸’, 太复杂, 不能为群众所了解, 它会分散和分裂我们的力量, 妨碍我们集中力量去进行苏维埃革命等等, 那我便要回答这些 ‘左派’ 反驳者说: 请不要把自己的学理主义强加给群众吧。”[1]68列宁认为俄国群众并不比英国群众更高明, 但在十月革命前后的立宪会议斗争中都能看清形势并帮助和支持布尔什维克。 英国共产党人只要摒弃掉自己的 “左派” 幼稚病, 接近并有效开展群众工作, 就能达到“投票支持韩德逊” 却又像 “用绳索吊住被吊者”的效果。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 无产阶级政党要注重思想建设。 列宁指出, 俄共 (布) 之所以能够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紧张局势下始终保持铁的纪律性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最坚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在总结俄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时, 列宁指出, 俄共 (布) 之所以能够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就在于它不仅以 “坚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为指导思想, 而且在于能够结合俄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运用和发展这个理论。 他指出,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考茨基等人不懂结合各国实际来灵活机动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于是就脱离了群众, 走上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道路。

其次, 无产阶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建立并执行极严格的纪律。 列宁在批判西欧的 “左派” 共产党人否定党的领导地位、 否定党的纪律的谬论时, 阐述了纪律建设的必要性: 不仅被革命推翻的大资产阶级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革命队伍中还存在着小资产阶级涣散性,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要靠严明党的纪律来解决。 列宁指出: “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 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 ”[1]4列宁认为, 俄共 (布) 之所以能够在俄国革命中得到俄国群众的支持并不断壮大, 主要来自于两点: 一是党的先进性, 二是党始终代表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 而这两点都是党注重纪律建设的成果。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 国际资本主义和小商品生产者 “使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复活和再生”, 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涣散性和个人主义等病症从各方面包围和腐蚀无产阶级, 要想免遭“糖衣炮弹” 的侵害、 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得到群众的长期拥护就必须实行 “极严格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

最后, 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是无产阶级政党成功的关键。 在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中, 列宁指出: “除了进攻以外, 还必须学会正确地退却。 ”[1]8早在 1874 年, 恩格斯就揭示了布朗基主义者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性本质, 巴黎公社革命中的布朗基主义者坚决反对各种性质的妥协, 他们认为只要抱着一腔热情, 共产主义不过几天就能实现。 “左派” 共产党人同样如此。 列宁在批判 “左派” 共产党人 “原则上否认一切妥协” 的观点时对妥协的必要性做了阐述: 一是敌人比较强大, 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主要敌人, 而由于中间阶层的 “两面性”, 要想同他们达成一个较为稳固的同盟需要适当的妥协; 二是有时在严峻的形势下, 要保存实力, 就必须和敌人妥协。 列宁还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妥协作了区分: 一种是机会主义性质叛变革命理想的妥协; 另一种是为了革命长远利益不得不进行的妥协。 “左派” 共产党人却事先就拒绝了一切妥协, 列宁引证俄国革命的历史指出: “革命阶级的政治家如果不善于实行‘机动、 通融、 妥协’, 以避免显然不利的战斗, 这样的政治家是毫无用处的。 ”[1]57列宁认为, 只有依据革命实际需要来运用政策和策略, 才能团结广大群众, 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 并用铁的纪律予以保障。

三、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 中列宁党建思想的当代价值

处于新的时代背景下, 通过回顾与总结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 中列宁党建思想的内容, 学习和体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过的“左倾” 错误的经验教训, 有助于我们坚定 “四个自信”, 做到 “两个维护”,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一) 有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列宁在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第二章里形象地描述了俄国人寻求革命理论的经过: “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 ”[1]6正是因为有了 “坚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指导, 俄共 (布) 才能带领俄国人民走出一条跨越资本主义 “卡夫丁峡谷” 的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同志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文中论述了中国人民与俄国人民 “找到马克思主义” 的相似性: “俄国人曾经在几十个年头内, 经历艰难困苦, 方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有许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相同, 或者近似。 ”[2]近代中国和俄国一样饱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摧残, 经济落后、 政治腐败、 文化腐朽、 军事孱弱, 为了实现民族复兴, 无数仁人志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 中国人民历经了各种 “主义” 的兴衰。 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为当今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供了条件。

今天有些人认为 “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列宁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论述, 恰恰可以为反击这一错误思潮提供借鉴。 在庆祝建党100 周年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4]简而言之,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

(二) 有助于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

在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 中,列宁虽然指出俄国革命具有国际意义, 但他多次强调这个 “国际意义” 是 “限于我国革命的基本特点”。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 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 《新民主主义论》 中,毛泽东同志鲜明地强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统一, 二者统一为一个整体后要与中国的民族特点相结合。 这个结合 “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 才有用处, 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3]。 正是在这样的正确方向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 邓小平同志指出: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5]以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年来, 社会上存在着两种表面上截然对立的思潮: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 改革开放造成了社会贫富分化、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是 “事实上的资本主义”,主张 “回到前三十年”; 另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富强都是由于放开和引入资本, 不如一鼓作气 “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两种思潮事实上都是脱离客观实际看待问题, 意识不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经验的国际意义的论述无疑可以对这两种观点进行驳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社会主义, 又有中国特色。 正是在不断推动 “两个相结合” 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三) 有助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列宁在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中对 “左派” 共产党人进行的批判落脚点都在于“左派” 共产党人脱离了群众, 在党和群众之间竖起了高墙。 “左派” 共产党人一百年前犯的错误今天仍然值得且必须引以为鉴, 列宁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谆谆教诲今天仍有强大的穿透力。 我们党历来重视群众工作,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一文中就曾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 必须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6], 指明了基于群众观点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了题为 《论联合政府》 的政治报告, 指出中国共产党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密切联系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7], 进一步凸显了党群关系这一历史性课题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第三个历史决议” 指出: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8]坚定党的群众路线, 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 “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 还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 中为西欧和美国共产党群众工作提供的科学指南对于今天我们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 有助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左派” 共产党人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否定政党和否定党的纪律, 列宁对 “无条件地集中和严格的纪律” 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持铁的纪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在 《论整顿三风》 一文中, 毛泽东同志就引证了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左派” 幼稚病》 中关于 “铁的纪律” 的论述: “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 列宁论共产党的纪律说纪律是铁的, 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 还硬。 ”[9]416延安时期, 参加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和长征的干部黄克功犯了错误,他承认错误并请求戴罪立功。 因涉案人员级别较高,负责审判黄克功案件的雷经天也给毛泽东同志写信询问意见。 在给雷经天的回信中, 毛泽东同志指出: “共产党与红军, 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9]39中国共产党历来对党员干部要求非常严格, 对党员干部违法乱纪的犯罪行为严惩不贷, “三反五反” 运动中的刘青山、 张子善案件,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远华案、 胡长清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 “打虎” “拍蝇” “猎狐” 行动, 都是中国共产党 “刀刃向内”决心的体现。

当前, “四大考验” “四大危险” 仍然摆在全党面前, 不良风气时有出现: 有人做政治上的 “两面派”, 对中央政策阳奉阴违; 有人认为管得太紧、要求太严, 对党的纪律 “颇有微词”; 有人甚至鼓吹拿抽象的 “人性论” 来管党治党。 如果不打击这些破坏党的纪律性和组织性的行为, 势必会对建成“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造成危害。 列宁关于党的纪律的论述, 可以帮助我们坚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 发展党的纪律建设基本理论。 今年3 月5 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在党、 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10]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宣言。

猜你喜欢

先锋队俄国列宁
大同市文联、市文艺创研中心党员先锋队下沉社区疫情防控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彰显高校师生党员先锋队特性的路径探析
中央苏区时期少年先锋队组织研究
主动适变,积极进取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