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富民的逻辑理路及其中国经验

2022-02-05贾若梅

大连干部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富民绿水青山生态

贾若梅

(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要实现 “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的发展目标, 离不开生态富民理念与实践的支撑。 乡村要振兴, 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基础, 实现农民富裕是价值目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 实现生态富民是必然选择。 所以, 在新时代, 深入研究 “生态富民” 理念及其实践, 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就人类当前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环境危机、 发展危机而言, 实现生态富民, 继而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下逐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不仅是当前我国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同时也是现代世界亟须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 生态富民的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关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研究由来已久, 虽没有直接提出明确的 “生态富民” 的概念, 但在研究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生态” 与 “富民” 的辩证关系, 并对此作了初步探索。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提出了 “生态经济” 的观点, 并形成了欧美生态社会主义学派且建树颇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受 《增长的极限》 和 《为了生存的蓝图》 这两份研究报告的影响, 欧美生态社会主义学派开始了对于 “生态经济” 的讨论, 威廉·莱斯在1976 年出版了 《满足的极限》, 默里·布克金在1982 年出版了 《自由生态学: 等级制的出现和消解》。 世纪之交, 安德烈·高兹的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生态》 (1991)、 戴维·佩珀的 《生态社会主义: 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 (1993)、 保罗·柏克特的 《马克思与自然: 一种红绿观点》 (1999)、萨拉·萨卡的 《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1999)、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的 《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 (2002) 相继出版, 国外学者对于 “生态经济” 的研究达到高潮。 2010 年以后, “以乌尔里希·布兰德等人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学者的 ‘社会生态转型理论’ 和拉美学者的 ‘超越发展理论’ 等,则更多从全球化视域拓展了欧美生态社会主义学派话语体系下的关于 ‘生态经济’ 的讨论”[1]。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较少对 “生态富民” 做系统性的研究, 既有研究多为 “生态经济” 的相关研究, 并且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理论和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话语体系。 20 世纪末, 中国出现关于 “生态富民” 的相关表述, 当时对于 “生态富民” 的相关表述主要集中于 “生态富民” 的实践报道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宣传上, 还没有上升到学术研究的层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 “两山” 理论, 提出了“生态富民” 理念并开展了初步的实践探索。 理论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随着一些地区 “生态富民” 实践的开展, “生态富民” 理念逐渐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并开始了初步研究。 目前, 国内对于 “生态富民” 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研究, 更多地关注生态富民的典型成功案列方面, 将生态富民整体作为独立对象进行原理性研究的少。 相较于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理论而言, 目前, 我国对 “生态富民” 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 生态富民理念及其实践模式

生态富民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人民富裕的共赢之举, 是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创新之举, 是人民群众已经在生态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具体实践的可行之举。

(一) 生态富民的内涵

中国古代哲人说: “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 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2]。 富民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富民不仅要使贫困人口摆脱物质上的贫困, 更要满足全体人民对于丰富的精神文化、 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求。

生态与富民具有辩证统一性, 一方面, 表现在概念上, 两者的着重点显然是不同的, 生态建设着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致力于创造 “天蓝、 地绿、 山青、 水秀” 的生存环境, 而富民则主要是指实现每个人的富裕, 人民的富裕不仅指物质富裕、精神富裕, 还指环境富裕。 另一方面, 两者可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互进共赢, 从而实现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 关键在人, 关键在思路。 ”[3]23只要人对了、 思路对了就能实现生态保护与富民之路的互进共赢。 保护生态与实现人民富裕的最终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真正实现人的解放。

所谓生态富民, 是指通过绿色发展手段使生态富裕地区的人民获得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以及生态财富, 从而建设集经济家园、 精神家园、 生态家园为一体的富民家园。 生态富民包含两大核心思想:第一, 在生态资源丰富地区可以实施可持续型、 环境友好型富民工程。 富民工程的落地与发展, 必须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与自然禀赋相契合, 同时又不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损害。 第二, 生态富民将生态环境看成一种可利用的持续型富民资源加以开发, 从而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和谐统一。 生态富民实践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使当地人们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环境福利和经济红利。

(二) 生态富民的特点

生态富民可以促进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 具体来说, 生态富民坚持生态保护、 生态建设和实现人民的富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共进。 富民的方式、 方法有很多种, 着眼于眼前利益, 罔顾他人和子孙后代的环境福祉, 以牺牲生态环境而发展经济, 从而增加当时当地人民的物质财富的粗放式做法是不可取的。 简单来说, 为了增加人民的收入, 片面地发展生产力, 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 可能无关其他地区人民的利益, 但实际上来看, 产生的严重后果不仅要自己承担, 受影响的他人和子孙后代也要承受。 生态富民可以有效规避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弊端, 不仅富裕了自己, 还能为增进他人和后代的福祉提供支撑。

(三) 生态富民与生态扶贫的辩证关系

生态富民与生态扶贫具有差异性。 “生态扶贫是指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 将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统筹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以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一种绿色扶贫理念和方式。 ”[4]生态扶贫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把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 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5]。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 生态富民不仅要解决人民的相对贫困问题, 也要努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平均生活水平而言, 有一部分人处于社会生活水准的最下层。 相对贫困说明的是财富和收入在不同社会阶层、 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问题[6]。 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要经历一个从脱贫到致富的发展过程。 生态扶贫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脱贫资源的问题。 生态富民则是在巩固生态扶贫的成果之上,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致富资源, 从而使生态系统不仅满足人民生存的需求, 而且进一步使生态系统不断满足人民对富裕的向往。

生态富民与生态扶贫具有必然性。 李周在 《中国的生态扶贫评估和生态富民展望》 一文中分析了生态富民的必然逻辑, “随着消除绝对贫困历史使命的完成, 我国生态扶贫跃迁到生态富民”, “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农民生产行为 (从轮歇烧荒转为退耕还林, 从伐木砍柴转为看山护林) 的调整, 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 文明制度体系的健全, 为生态扶贫迈向生态富民提供了可能性”[7]。 生态扶贫与生态富民的必然性联系体现在生态富民是生态扶贫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扶贫是生态富民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富民是生态扶贫的目标和方向。 要想实现人民的富裕,第一步要做到的是使人民摆脱贫困, 如果连贫困都解决不了, 谈何人民的富裕。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8]中国的绝对贫困已经完全消除, 生态扶贫的成效显著, 如何从绝对贫困的消除转向相对贫困的治理, 生态富民理念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 摆脱贫困不是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生态环境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民富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要发展, 社会要进步, 生态要保护,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生态富民理念,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 生态富民的实践模式

产业帮扶模式。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梁家庄村依山而傍, 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 北科建集团依托梁家庄村所拥有的独特地貌, 帮扶梁家庄村发展特色民宿产业、 农业观光产业、 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等, 为助力实现梁家庄村振兴添砖加瓦。

闭环合作模式。 如安徽省黄山区乌石镇根据自身生态优势, 积极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摸索出 “村委会牵头、 合作社运营、 村干部管理、 村民参与” 的闭环合作模式。 村委会牵头的闭环合作模式有效地将集体生态资源转化为集体生态资产, 将集体生态资产转化成村民个人收入,实现了当地经济的创新性发展。

返乡创业模式。 如福建省长汀县积极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吸引了大学生纷纷返乡创业, 返乡大学生成为 “新农人”。 “新农人” 通过发展生态农场、 共享田园等生态产业,吸纳了当地村民就业, 不仅自己享受着生态环境带来的红利, 也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返乡创业者在自己的家乡续写着 “生态富民” 的华美篇章。

三、 生态富民的逻辑理路

生态富民是在生态环境仍面临巨大危机的背景下,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 “两山” 理论为理论基础, 并在深刻总结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生态保护之路与富裕于民之道的历史经验和充分汲取生态扶贫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 生态富民的理论逻辑

生态富民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在科技的进步之下, 废物也可以重新变得有用, 从而实现可持续生产, “机器的改良, 使那些在原有的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 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 科学的进步, 特别是化学的进步, 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的性质”[9]。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相反, 在坚持可持续理念的基础之上, 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能实现共赢。 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社会可以持续地、 不间断地、 代际地发展, 这样的发展不会因缺乏自然资源而停止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 生态富民实践突破了原有的 “社会发展必须毁灭自然资源” 的限制, 着力将现有的自然资源保护起来,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点,即在发展中求保护, 在保护中求发展, 实现环境与发展、 经济与民生的平衡。 就满足人们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和保护身体健康而言, 每个人都需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保障。 生态富民正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生态富民对于满足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两个要求, 对于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富民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自然本身蕴涵着巨大的生产力, 只要对自然合理利用, 人类与自然就可以实现和谐共生。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就表明了生产需要遵循生态原则, 即人的生产 (这里的生产不仅指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 还指人自身的生产和生态生产) 具有全面性。 也就是说,任何生产活动都要顺应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 实现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生态富民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为基础, 在发展经济、 富裕于民的同时, 还坚持生态生产、 保护环境。

在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经济思想的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创新性地提出了 “两山” 理论, 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2013 年9 月, 习近平总书记用 “绿水青山” 和 “金山银山” 形象且科学地阐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21。 绿水青山是指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金山银山是指宝贵的财富。 “两山” 理论科学地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立统一、 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破解了生态贫困治理与经济贫困治理的难题, 夯实了生态富民的理论基础。

(二) 生态富民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的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不断探索使人民摆脱贫困、逐步实现富裕的道路。 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土地, 使农民摆脱了地主对于农民的剥削与压迫。 新中国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展工业、 农业、工商业、 国防、 科技等, 使中国摆脱了一穷二白的局面。 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建设时期, 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富民的理念, 但他提出的兴修水利、 植树造林、 节约生产举措为生态富民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同志提出 “大力发展生产力” 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 江泽民同志提出环境保护很重要, 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这些绿色发展理念对生态富民理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两山” 理论, 形象地表述了生态富民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是强调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优美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它带给人类的生态福利是多少金钱都无法衡量的。 二是强调 “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 生态优势可以转换为经济优势, 发展生态产业可以实现人民增收、 产业增值。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本身就是宝贵的生态财富, 而且可以将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 三是强调 “绿水青山重于金山银山”, 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能兼得时, 我们应该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这是因为绿水青山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 一旦绿水青山遭到破坏, 人类的生产、 生活、 健康都难以保障。在 “两山” 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要努力将绿水青山的保护与金山银山的创造衔接起来。 生态富民理念是富民观、 发展观、 生态观的有机结合,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富民观、 发展观、 生态观的不懈探索, 推动着生态富民实践不断向前。

(三) 生态富民的现实逻辑

当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进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里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仅指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还指生态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不仅指经济建设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还涉及到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 环境污染问题久治不绝, 不同地区、 不同人群、 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社会问题仍然存在,这就构成了当前探索生态富民路径的现实逻辑。

生态扶贫的成功实践为推广生态富民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现实经验, 例如福建对口帮扶的宁夏西海固地区闽宁镇的成功以现实的生动案例向我们展现了生态扶贫的优越性、 生态富民的可能性。 2020 年4 月, 福建省委、 省政府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 为从生态扶贫走向生态富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类似于闽宁镇等生态扶贫的成功案例为下一步走 “生态富民” 之路, 走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共赢” 的发展新路子提供了重要启示。 “生态” 是保障, “脱贫” 是目标, 生态扶贫把帮助人民摆脱贫困当做发展目标, 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助推剂, 在绿水青山的环境中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带动了数千万贫困户增收脱贫, 也为下一步实现生态富民积累了现实经验。

四、 生态富民实践的中国经验

根据生态富民具体实践中的具体举措, 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富民的中国经验: 以龙头企业为牵引, 拉动生态富民实践向前发展; 以生态产业为发展动力, 带动生态富民实践向前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依托, 驱动生态富民实践向前发展;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推动生态富民实践向前发展。 生态富民取得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人民富裕 “一个战场、 两场战役” 的胜利, 为世界积累了生态富民的中国经验。

(一) 牵引: 龙头企业

对我国生态富民实践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发现龙头企业在发展生态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就业机会、 推动建立生态富民产业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龙头企业是整个行业里的优质企业, 对于提高生态产品的质量, 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生态产品的市场化。 龙头企业的迅速崛起, 探索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态产业的新途径。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头作用, 以龙头企业拉动高端生态产业链的发展, 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力和牵引力。 江西省崇义县发展南酸枣产业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强力拉动。 崇义县通过贷款贴息、 规模基地补贴等方式, 建立了龙头企业数据库和农户档案, 有效地发挥了龙头企业对于当地特色生态产业的牵引作用。

(二) 动力: 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核心是运用产业生态学方法, 通过横向联合、 纵向闭合、 区域耦合、 社会整合、 功能导向、 结构柔化、 能力组合、 增加就业和人性化生产等手段促进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 变产品经济为功能经济, 促进生态资产与经济资产、 生态基础设施与生产基础设施、 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发展[10]。 生态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 生态服务业等类型。 生态富民具体实践以发展生态产业为主, 努力实现特色农产品、 特色中药材、 特色林木花卉、 生态旅游、 森林康养、 碳汇交易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其中生态旅游业在生态富民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态旅游业以当地特色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为依托, 通过打造 “生态+农家乐/民宿/康养” 等模式, 不断开创生态经济的致富路径。 生态产业发展是生态富民实践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 对于改善当地就业环境而言, 通过发展生态产业, 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不仅给闲置的人力资源提供了就业岗位、 增加了收入, 还提高了劳动力的职业技能。 对于调整地方产业结构而言,生态产业的发展不仅优化了当地的产业结构, 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 驱动: 互联网创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科技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科技创新不但能带动科技产业的发展, 也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生态富民实践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创新发展方式, 短视频和电商等平台为生态富民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物流、 电商和自媒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特色农产品。 生态富民实践通过充分利用网上购物、 电商平台、 短视频APP、 直播媒介等形式来推介和销售相关产品, 进一步拓宽了销售与传播渠道。 生态富民产业以生态资源为基础, 以互联网创新为依托, 坚持生态资源、 人文资源与科技创新的多向互动, 培育了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 目标: 共同富裕

生态富民实践是中国共产党践行自己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举措。 生态富民的最终目标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为之追求的事业相一致, 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在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社会关系异常紧张的今天, 生态富民可以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长期以来, 人们都是从物质财富观的角度来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 往往忽视了生态财富观的存在。 生态富民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发展或某些人的发展, 而是为了人人的发展、 人人的富裕。 坚持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生态富民实践的内在价值旨归, 也是生态富民 “为了谁, 依靠谁, 由谁来检验” 的根本立场。 一是坚持生态富民为了人民。 生态富民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不仅追求丰富的物质需要, 还对优美的生态环境充满向往。 二是坚持生态富民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因此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 尊重并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生态富民发轫于人民的具体实践, 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塞罕坝正是因为 “人民” 才创造了荒原变林场的奇迹,在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实现了 “生态富民” “绿色兴民”。 现在的塞罕坝每年提供着超过120 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 亿元,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 亿多元。 三是坚持生态富民成效由人民来检验。 生态富民这一举措好不好,要由人民说了算, 人民的所期、 所盼、 所想、 所忧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积极总结我国生态富民实践的探索经验,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时代中国逐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发展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产业的振兴、 人才的振兴、 文化的振兴、 生态的振兴、 组织的振兴, 这与生态富民要实现生态产业的振兴、 生态文化的振兴、 生态环境的振兴、 人民群众的富裕和幸福理念一致。 生态富民创造性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实现人民富裕联系起来, 既解决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又帮助人民摆脱了贫困、 实现了富裕。 生态富民实践是中国富民工程中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坚持富裕于民与生态保护并行, 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和稳定的经济效益, 实现了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 取得了生态保护和脱贫致富 “一个战场、 两场战役” 的胜利。 中国探索形成的生态富民发展模式和主要经验为世界生态贫困治理与国际富民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富民绿水青山生态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生态养生”娱晚年
绿水青山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