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小曲传承调查报告
2022-02-04贺亚妮
【摘要】 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依附于文化生存,通过传承人一代又一代不懈地保护与创新的结果。可见,传承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传,方能继与秉,达到续。“传承”主题研究,可为其艺术形式开展进一步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达到“续”。本文研究视野集中在笔者祖籍地,即为代表山西晋南一隅音乐特色的“河津小曲”。通过实地考察及采访的方式,研析所收集到的资料,为河津小曲的后续生存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西卫;传承;民俗;人文;小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5-0098-03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山西河津传统小曲音乐整理与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20XSY008)。
民间音乐艺术的历史大都依靠职业传承和非职业传承两种形态的延续传承谱写而成。比如戏曲、说唱艺术的发展,有门派、有行规,即便拜师学艺也有许多讲究;而民歌小曲发展,则长期出没于村社乡民的日常生活或特定节俗中,基本上由当地百姓私下自觉传承,或遇到节俗歌会之类露一小脸,少有以此为生的。
“河津小曲”属于山西河津北坡沿山一代往日流行民间的传统民歌小曲。2015年,被列入山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河津小曲的传承属于当地群众自发演唱、代代传续的非职业传承模式。然而,从河津小曲保留曲目分析,其传承作品中虽有一些顺应近现代时局需求的宣传性作品,然保留最多的却是穿越近现代时尚文化的影响,多以表达老百姓真情实感的“段子”。这在小曲文化遗产的曲目内容侧重上是较为少见的。为此,本文试从河津小曲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环境、民俗、传承对小曲传承的影响等方面来探究传承行为及理念的更新与守旧对地方民歌遗产“传统化”的影响。
一、传统河津小曲概况
河津小曲,通常以朗朗上口的曲调以及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打动听者。曲词生动,通俗易懂,全是群众化日常中的俗语。笔者通过实地走访以及整理唱家唱词,发现河津小曲的曲词内容侧重在以下三大类型:
(一)日常生活类
《打酸枣》《摘酸枣》《看瓜》《劝夫》《自本熬活》《拔葱》《闹五更》《顶嘴》《问病》《光棍哭妻寡妇哭夫》。从曲目名称以及曲目内容,这类型的歌曲主要讲述的是在家中时发生的生活琐碎事件。主要发生群体在姑嫂、老头与少女、母女等关系之间的。
比如,《摘酸枣》讲述的便是小姑与嫂嫂二人一同摘酸枣的故事。词中详细地描述了嫂嫂对于“去不去摘酸枣”整个心理变化过程。隐射当时社会的妇女地位。开篇小姑盛情邀请嫂嫂一同摘酸枣,嫂嫂以“有心和你摘酸枣,恐怕你哥哥知道了”婉拒了。在小姑不断劝说之下,“那凌花上面照一照,脸擦胭粉头包好”,二人梳妆打扮便一同出门寻酸枣去了。途中嫂嫂问“出南门,上北坡,问声妹妹哪里多”,妹妹答“前面有个杜家坡,杜家坡上酸枣多”,可见小姑是多次出门,嫂嫂是头次。摘完酸枣后嫂嫂以“咱姑嫂二人快回走,要是回家晌午偏,你家哥哥骂不闲”,匆忙回家。
短小的故事情节中嫂嫂情绪的变化可见,旧社会中妇女是处于“屋内人”的地位,即只能在家操持家务,是不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若是违背了,让人知道外出了,则视为不守本分,不贤惠,不闲,便是俗语所讲的“门风坏了”。
(二)买卖经营类
《收草帽》《货郎子担》《货郎转乡》等。这类曲目主要讲述的是货郎儿与买家小姐之间的买卖过程。比如,《货郎子担》讲述货郎儿挑担买卖“绫罗绸缎”“玛瑙豆豆”,遇到买主小姐,两人商讨商品质量、价格的买卖故事。“价钱之事能商量,任你挑选任你瞅”“只给你三吊三百钱,凑整少给你三十三”,句句道出了买卖人卖货的不易。“三吊三百两”也并非现当代社会中的计算方式。
(三)田野农作类
《锄田》《剜瓜》《卖草帽》。比如,《锄田》讲述了夫妇二人农作活动中拌嘴的故事。“有心打你两三下,恐怕旁边人笑话”“你这个奴才胆子大,今天竟敢顶咱家”。可见,封建社会中,小小金莲的妇女不仅需要照顾养育孩子,生火做饭干杂务。妇女说话做事都要看男人的脸色。现今,新旧社会可谓是两重天。“半边天”变成“一面天”,女性越发独立。
附录:
“箱子放在十字口,扁擔靠在南墙上。拨浪鼓一响卖线索,这里不见人一个。”(选自《货郎转巷》)
“小小金莲跑的欢,半边身子欠外面,双扇子门掩半扇。”(选自《货郎子担》)
“要是回的晌午偏,你家哥哥骂不贤。”(选自《摘酸枣》)
“没有柴没有水还要奴担,没有米没有面还要奴掀,没有麻角得,还要奴捣蒜,我哩哪天,我哩哪天,你看我为妻难不难。”(选自《锄田》)
河津小曲多为表达真实情感的“段子”,没有华丽的包装,切实反映当时社会最真实的状态。《货郎儿转乡》歌颂了社会生产不发达情况下,买卖人坚韧不拔,挑担徒步游走。《闹五更》诉说了男子寻花问柳,妻子独守空房还要照顾公婆、孩子的故事,恻隐道出了包办婚姻下夫妻的真实情感状态。《光棍哭妻寡妇哭夫》真实地反映了中年丧偶的苦楚和煎熬,激起人们对于寡妇改嫁和再婚的理解与支持。小曲丰富了穷苦大众的娱乐生活,同时也触及到事物的本质,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本质。无论从“货郎儿”“金莲”“不贤”“妻为奴”,这些思想更可以看出,这些是不属于当代社会现状的射影,是传统的遗留。河津小曲背后,承载的是清中后期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等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时代风貌、风俗文化,是基层生活真实的写照。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二、传承河津小曲的影响因素
如此传统、年代久远的东西为何能保留至今,承载者又是谁?这显然离不开小曲所流传的地域环境、人文风俗以及传承人的保护。
(一)地理环境对河津小曲的孕育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现今河津小曲的主要传播区域集中在“西卫村”。下文以西卫村为代表,分析河津小曲的传承原因。
西卫村,它位于吕梁山前,双峰山下。旧时代,村民便都是靠山吃山,靠煤炭吃煤炭,靠煤矿吃煤矿,家贫者用扁担担炭。具有据老人言:“河津小曲就是农民在背炭路上缓解疲劳,由大众产生的。”位于吕梁山底的西卫村民,背炭超负荷的体力劳动,自然需要小曲逗趣解闷沿途的疲惫。社会生活劳动的存在,使得能缓解劳动压力的小曲音乐得以传承下来。
其次,西卫村地理位置距离市中心十三公里,与外界沟通不方便。闭塞的环境,使得传统的东西可以停滞至此,不会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而一代又一代地更替。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即西卫村所保留的传统小曲曲目及唱家最多,村民的日常娱乐活动集中在村内的自娱自乐。小曲的演唱就成了主要的娱乐活动。因此,小曲传承较其他村落存活率更高。另外,据走访得知,在1955年入农合社时,从青年人中,找不到一个有记工员文化的人才。可见,西卫村长时间文化传播受到限制,自封状态下文化便不能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小曲保留下来。
综上所述,西卫村特殊的地理及人文,使得西卫村成为河津小曲的标杆村落。村内会演唱小曲者,呈群体化出现,小至六七岁,高致八十高龄。曲目储备量大,采集到鲜有唱家演唱的《兰桥会》《自本熬活》《收草帽》《骗银匠》《卖水》《落油馍》《劝夫》《女儿找婆家》《闹五更》《问病》《哥哥打工要远行》等传统曲目。
(二)民俗因素对河津小曲的滋养
在河津市,社火活动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娱乐活动。原艺文著作《河津民俗文化》中说:“正月十五的‘闹故事’,是乡下人的狂欢节。闹故事,又名闹社火,闹红火,闹热闹,皆指元宵节的民间娱乐活动。”
河津传统社火约定俗成的程序主要形式大致为跑“报马”——跑“鼓车”——放“锺”——伴以“帅字旗”或“牙旗”的“前行锣鼓”——踩“高跷”——跑“旱船”——花车——干板腔,小曲——打“花鼓”等。
视野只集中在音乐类的节目中,不难发现主要以唱小曲为主。传统社火表演均选自代表地方民俗以及人民日常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可见,小曲在河津音乐文化的重要性。约定俗成的一年一度社火表演也为小曲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侯海生为代表的老唱家们便活跃在年节社火热闹场所,他们在传统年节社火中演唱传统老段子《剜瓜》《锄田》等,欣赏观众达万人以上。唱词中反映了农耕社会时期的风土人情和生存状态。与此同时,为保证每一年度社火节目的新颖,唱家自发性地新编了有关歌唱翻身喜悦、反对买卖婚姻的段子。
另外,由于河津人民“争强好胜”的天性,各村落之间存在文艺比拼活动。河津小曲作为河津市年节社火的必备节目,也是日常流行于各村落文艺比拼的重要节目。各乡镇每一年度会组织邀请外村优秀的小曲唱家前来教学,以求在各乡镇文艺比拼中拔得头筹。比如,西卫村民曾奔赴僧楼镇、张吴一带教唱小曲,主要目的是帮助各乡镇完成为小曲演出。
在这样特定的地方风俗活动中,承载小曲的是河津人民约定习俗的日常活动。“一方人”为小曲的发展推波助澜,其势不可挡,动态式地融入人民生活中,得以传承是必然的。
(三)人文社会环境对河津小曲的引导
现今调查情况发现,较其他地区的传统音乐传承,河津小曲的传承特有之处在于:“城乡同步一体化”。有关河津小曲的传承,身处发源地腹地的农民熟知大量的经典曲目,以《拔葱》《剜瓜》等古曲目为主,大多数会哼唱;身处城市的居民熟知由小曲曲调依曲填词的各类曲目,以唱新词哼古调为主(例如《报一个喜》)。小曲在城乡两地域的传承几乎是同步进行。近些年,更有西卫村举办乡村专场小曲晚会以及河津电视台多次举办涉及小曲表演的晚会,百姓舞台和官方舞台,更是城市与乡村的两地域同步一体化传承。河津小曲的传承不同于其他传统小曲、小戏,只局限于乡野之间。它更多的是针对城乡之间音乐审美的差异,形成了保留古调不变,城乡分别传承新旧曲目,共同一体传承的生存状况。它是面对城乡之间的全面普及。
三、传统河津小曲的传承思考
自河津小曲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河津小曲也出现了新的生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政府大力宣扬、提高关注度固然很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回到音乐本身,滋养和发展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经过以上较为全面地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影响河津小曲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唱家群体缺乏音乐素养。地方小曲需要保持原生态状态,但同时不能故步自封。目前,面临创作曲目音乐性没有显著性地提高,文学性语言过于朴素。此等问题,唱家群体需要进行普及性的音乐专业素养培训,或使得高专业水平的人群加入辅助参与创作,提高音乐价值。这样才能从根部来润色此项目。
第二,唱家人群逐渐呈现老龄化。传承人的继承群体没有规范化地传承,没有形成一定的传承体系。小曲的传承没有保证,面临不定时的断代传承或消亡。结合河津地方具体情况,解决此等问题“村落传承”为可行性措施。
第三,传承保护与创新相结合。传承是一种保护方式,加固已有曲目的生存环境。创新同样也是另外一种保护方式,为小曲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两者相辅相成。
针对此类诸多问题的存在,现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充分利用地方现有资源。发动文化馆相关人员,组织音乐人民教师,号召当地音乐类后起之辈,成立“河津小曲音乐协会”。由政府管理,宣扬入会。三方力量为主干群体,为音乐文化注入高浓度营养,滋养小曲根部。
建立以西卫村为代表的小曲典型部落。組织西卫村文化宣传,成为河津小曲代表性村落,形成以西卫村为主体,向四周村落发散式传播。每年度组织相关艺术活动,保证现有演唱群体及宣传。策划每年演出实践活动,频繁出演可以加固传承。
小曲走进西卫校园。通过校园普及地方文化音乐,是夯实基础最有效的传播路线。将小曲引进西卫村周边校园,拓宽传承人群,培养小一代的唱家,防止唱家老龄化音乐断层问题至关重要。但河津村落较多,学校较多,周边没人唱小曲,家长不会唱等问题造成小曲的校园传播受到极大的阻碍。统一实行“小曲走进校园”难免会造成形式主义。因此,还是得以西卫为轴心开展。教育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西卫村小曲文化底蕴丰厚,学校音乐老师素质过硬,村落及家庭唱家居多。综合以上三方面优势,在西卫学习传播可获得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鼎力相助,共同发展。较孩子家庭内部而言,相对于城市儿童更具有一定的小曲素养。综合考虑,以西卫村为代表设立“小曲走进校园”具有决定性优势。
静态传承不可忽视。若传承人是动态式载体,纸质资料便是静态式的存在。据相关调查,目前河津小曲未有谱例整理辑。此项活动,可发动第一条建议的“河津小曲音乐协会”,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实地考察搜集整理,进行译谱。各音乐专业人士应当充分发挥本专业优势,共同优化小曲的静态资料。文献学专业方面,可再次查阅相关外围史料,尽力搜索有关小曲记录的蛛丝马迹。音乐专业方面,可作为局内人共同参与小曲音乐知识普及与创作,提高小曲的音乐价值。
参考文献:
[1]孔灵.湖北小曲在音乐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意义及构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李青.榆林小曲研究[D].延安大学,2017.
作者简介:
贺亚妮,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在读,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