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代王公守凤城

2022-02-04甘肃省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李砚

中国公路 2022年21期
关键词:王公定西甘肃省

文 甘肃省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李砚

第一代简易土夯王公桥(原名永济桥)遗址 傅顺 摄

定西,古代“丝绸之路”重镇,北宋神宗时期因宋军大败西夏而得名,含有“安定西边”之意;后又因一则关于凤凰的传说而被称作“凤城”。从经历朝代更迭千余载的风雨飘摇、到见证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成就,如今的定西正如涅槃后的金凤凰,摇身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重要节点城市,位于定西市安定区东60里宋家沟的王公桥作为时代亲历者,正记录着400多年来这座从战火硝烟中走出的历史名城所发生的“换了人间”般的变化。

沿历史长河回溯,定西古有“天下富庶无如陇右”之美誉,然而自北宋以后,连年战乱与乱砍滥伐导致土地被破坏,曾令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在此发出了“陇中苦瘠甲天下”的悲叹。

王公桥是丝绸之路著名驿站西巩驿的所在之处,这里曾因一道约70米深的沟壑令人们“夏阻于山洪,冬困于冰雪”,交通辄止于此。明万历年间,地方官府在此修筑了一座土桥,连通了兰州去往西安的官道,人们也因此富裕起来,于是为土桥起名为永济,取永远济民之意。明清时期,永济桥曾历经数次改建,相传清乾隆时期巩昌知府王廷赞重修此桥,后人为纪念他将永济桥改名王公桥。

1958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王公桥,将土桥改为了一座长44米、宽6米、高18.47米的永久式八字撑立木架桥。虽然是用简陋的粗大木材搭建而成,当时的建设者们却良好运用了“三角稳定性”原理,令其在饱经多年风雨侵蚀后,雄姿依然如故。在“不知现代路网为何物”的年代里,二代王公桥不仅成为了陕甘两地居民不可或缺的交通要道,更接续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翻开甘肃省地图会发现,定西市域的形状恰如一个挽弓搭箭的猎人,在专注守护着祖国西北。而定西公路人也是如此,从未放弃家乡热土,辛苦劳作、植树造林、修路架桥……

第二代“八”字式撑木架王公桥 傅顺 摄

第三代钢筋混凝土T型王公桥 傅顺 摄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部建设步伐的加快,甘肃交通建设迎来大发展。运输量的激增造成木制的二代王公桥不堪重负。年久失修的二代王公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并被定西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点。今天,当人们重新走近饱经沧桑的二代王公桥,仔细观摩其木制工艺和搭建技法时,无不赞叹其对于“匠心精神”的完美诠释。

1983年,定西公路人历时15个月,在第二代王公桥上游2.5公里处,建成了当时甘肃最高的桥梁——第三代王公桥,即高32.6米、全长60米的钢筋混凝土“T”形梁公路桥。此后,国道312线穿越定西境内,绕过第二代王公桥“另辟新径”,公路工程建设在西部地区全线铺开,20多年的时间内,一座现代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的新定西正在迅速崛起。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年轻的第四代王公大桥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书写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美丽篇章。2007年,G22平定高速最大的控制性工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T形王公大桥在年逾古稀的第二代王公桥旁落成,成为当时甘肃省定西公路总段有史以来修建的跨度最大(50米)、高度最高(54米)的一座大桥。第四代王公大桥全长308.724米,桥宽24.5米,桥梁上部结构为6跨50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T梁,下部构造主要为空心薄壁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不仅拉近了兰州通往红色革命圣地会宁的距离,将两地通行时长从3.5小时缩短到1小时,更加速打造了甘肃兰州1小时经济圈。“我们家世代都是菜农,这也是我们唯一的经济来源。以前因为交通不便,造成路上损耗严重,没有人愿意来我们这里收菜。现在交通方便了,蔬菜运输基本实现了全国一日达,蔬菜供应量大了,菜价也长势喜人,这两年我们家已经盖了新房,买了新车。”一位西巩驿镇村民感叹道。

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四代王公大桥的建成承载着不同的使命,但四座大桥的建设者却薪火相传,见证了甘肃公路交通的日益连通,奏响了甘肃公路人接续奋斗的时代最强音,让定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贯通“一带一路”,在兰西城市群、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腹地战略地位更加显著,“座中联七、八通十六达”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草长莺飞间,太平盛世下,车水马龙中,是先辈起名“凤城”的初衷,如今这一初衷得以真正实现。2020年,甘肃定西一举撕掉“陇中苦瘠甲天下”的历史标签,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小康社会,并创造了“四好农村路”的定西样本,迈向了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交通新目标。

2020年9月,出于对文物保护和对工匠精神的传承,甘肃省定西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地方有关部门对已成文物的第二代王公桥进行了维护。为避免桥面被气候环境腐蚀,不仅在桥梁顶部加设了保护顶棚,在不变动桥梁主体的情况下,补充完善桥梁防排水设施,还在桥下增设了踏步通道,并在桥头设置了简介碑,让古老“匠心”在今朝保护中得以更好展示。

第四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T型王公桥 傅顺 摄

定西公路人传承好工匠精神 段卫东 摄

土桥、木桥、混凝土桥、现代高速预应力桥……四代王公桥并肩而立,守望定西。在它们的凝视下,定西公路人接过了老一辈交通工匠手中的接力棒,正全力守护在定西境内1922公里的国省干线公路、925座桥梁上,以及23座隧道中。树立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坚持修复性养护与预防性养护并举,科学制定“一桥一隧一方案”,配备无人机、多功能混凝土钢筋检测仪、激光隧道断面检测仪等桥隧检测设备,先后对100多座危旧桥、10多座隧道实施了加固改造和预防性养护;研发运行“预警卫士”,对危旧桥梁,避险车道和隧道进出口异常事件进行自动报警;开展桥隧提质升级工程,引进先进材料和工艺,积极探索应用梁板碳纤维板加固、桥面防水封涂层、铰缝注浆等先进工艺,在隧道养护中采用纳米硅涂料,RPC盖板、轻轨套衬加固技术等,让“云上”精准智眼监护和“线下”硬核全面养护“强强联手”,共同守护公路桥隧安全畅通,为“悦其行、畅其流”的交通高质量发展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甘肃省实现交通大提速、大升级、大畅通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王公定西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柯立夫藏书室蒙古文文献《哲里木盟长报王公等履历》的内容与价值
相约定西
咱们定西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千古名臣王十朋
“洋芋”成定西农民脱贫致富“金蛋蛋”
牙仙仙后涂莎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