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那些年那些事
2022-02-04航空工业沈阳所
文&图/ 航空工业沈阳所
2022年11月25日,航空工业沈阳所举办了“歼15着舰十周年”媒体见面会活动,沈阳所党委副书记王东石致辞。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高级工程师王晓艳、航空摄影师卢刚、“罗阳青年突击队”队长班瑞阳,4位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航空人,讲述了他们与歼15飞机共同成长的那些年里发生的故事。
摄影 沈熙然
王永庆 摄影/沈熙然
我们在开创历史
“2012年11月23日,中国战斗机迈出历史性关键一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歼15带着亿万人的期待,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中国战斗机实现了从陆地向海洋的跨越。从这一天起,中国海上没有舰载机的时代成为过去。歼15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飞跃、每一项探索,几乎每一步都是第一次,都是从0开始。”
王永庆回顾了我国舰载机从关键技术预研,到初步方案,再到关键技术突破和近10年发展的全过程。从着舰到现在,歼15又经历了10年发展,接受了更多考验,具备了全任务能力。王永庆自豪地说:“歼15研制突破了近300项关键技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舰载机研发人员、试飞员和飞行员。歼15总设计师孙聪在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肩负起更多国家重任;我们锻炼出了一支敢打硬仗的科研队伍,尤其是一批年轻的设计员与歼15一起成长,把青春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歼15飞机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奖。
“这十年,歼15随着中国航母挺进深蓝,我们有了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形成了规模力量和快速作战能力,捍卫了祖国的领海和海洋权益,舰载机的技术体系和装备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这十年,我们不断提升装备能力水平,就是为了当我们的装备面对敌人的时候,我们不怕他!”
王晓艳
先进的装备、先进的技术、先进的作战理念,对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沈阳所和各相关单位的同志们,大家都憋着一口气,没日没夜地干,硬是把国外几十年走的路,用最短的时间走完了。国外需要2~3年才能实现上舰,我们2个多月就实现了。这支敢打硬仗的科研队伍与歼15一起成长,一批舰载机研发人员、试飞员和飞行员把青春奉献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都是航空人 我自豪
歼15飞机2012年首次着舰的历史时刻,很多人都记住了“辽宁舰”甲板上的“生死十三秒”,而王晓艳却记住了歼15首席试飞员戴明盟那一身橙黄亮丽的联合服。
那一天,5名飞行员驾驶着歼15飞机相继稳稳地落在了16舰的甲板上,出于专业的敏感,王晓艳观察到,只有戴明盟着装的是歼15飞机配套的高空海上联合救生服,而另外4名飞行员的救生服是从其他飞机上临时调用的。
王晓艳深情回忆了在歼15试飞过程中研制高空海上联合服、飞行员氧气系统遇到的种种难题与他们应对的过程。“当时高空海上联合服暴露出了过于臃肿的问题,影响了飞行员着舰精密动作。在需要攻关的关键期,调用其他同类服装保飞行是常规方法。而戴明盟用他的行动,给我们研发设计团队传递了信任和期待,给了我们无限前进的动力与信心。在他的鼓舞下,适合舰载机的新型高空海上联合服很快就完成攻关,送到了每一个飞行员的手上。
试想一下,从空中俯视,航母在茫茫大海上就如同一张小小的邮票,飞机要降落在甲板上,飞行员就要排除风浪的干扰,将飞机稳稳地落在一张“邮票”上,仿佛在“刀尖上跳舞”。
“氧气系统就像是我们大家的孩子,我当然希望在万众瞩目的时刻它能好好表现。没想到仍然是在飞行前准备上电的时候,氧气系统出现了故障,我需要跟飞行员们交底。当时我真是有点恨铁不成钢。虽然说有没有氧气,以首飞时的飞行高度来看并不是非它不可,影响不大。但跟飞行员的近距离接触,让我感受到了飞行员们对氧气系统的高度重视和新技术应用的隐隐担忧。交底很快结束了,首飞也很成功,但我的担忧却更多了。我知道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从研制到试制到试验步履维艰,而试飞是氧气系统交答卷的大考,还在前面等着我们。”
2009年9月歼15首飞成功,接着开始了多地试飞。2011年3月起,飞行员相继反映飞行之后会干咳、嗓子发痒、吸气阻力大。而国际上,美国也爆出了“缺氧门”。一时间,大家对飞机氧气系统的信心滑落。没有让人信得过的氧气系统,飞机就要限高飞行,到底该怎么办?
“我们只能迎难而上,解决问题,夺回时间,让飞行员放心、安心。方案调整,产品调整,试验验证,一次次,一步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更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终于飞行员不咳了,嗓子不干了,分子筛机上产氧供氧让飞行员呼吸舒畅了。氧气系统一点一点赢回了飞行员的信任,飞机也重新飞向高空。
“‘你能行!’这是我专业路上的领路人贾哥斩钉截铁告诉我的话。他是我们设计室的主任,2005年我从试验室调到设计室,就是他找我谈话,让我承担起了歼15飞机氧气系统的设计工作。我既兴奋又忐忑,氧气专业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际,接下这个任务让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在歼15飞机的一次次论证中,又对氧气系统给予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解决氧气瓶舰面维护的难题摆在面前,机载制氧技术的应用突破也迫在眉睫。
“从贾哥坚定的声音中,我感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嘱托。在随后的工作开展中,我们所的众多领导和同事,都给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最终我们在歼15飞机上突破了氧气系统的很多个第一,开创了氧气系统新的篇章。但让人扼腕和伤心的是,我的老主任贾玉东倒在了工作第一线,永远地告别了我们。他用生命谱写了航空人之歌,而我们也一直在沿着他的足迹继续着他未完的事业。”
王晓艳的同事宋浩伟也是航母上的常客。她说初识“小宋”时,他还是个头发乌黑的小伙儿,刚转试飞,就负责了歼15飞机的机舰适配性验证项目。
机舰适配性验证可是个硬骨头,在我们国家属于从零起步的空白项目,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试想一下,从空中俯视,航母在茫茫大海上就如同一张小小的邮票,飞机要降落在甲板上,飞行员就要排除风浪的干扰,将飞机稳稳地落在一张“邮票”上,仿佛在“刀尖上跳舞”。更别提,舰上跑道长度仅为陆基机场的十分之一。要在如此短距离的跑道上完成飞机起降,这可是舰载机设计的一大难点。机舰适配性验证,也成了舰载机试飞验证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既要从技术上攻克,又要现场调度、协调保障。宋浩伟和他的试飞同伴们,坚定地承担了艰巨任务。从零开始,制定方案、任务分工,到现场技术支持,细致规划着每一个工作环节,千万百计地做好保障工作。现在,王晓艳总听见人们喊他“老宋”,因为他的满头白发,已经掩盖了他的真实年龄。
在沈阳所、在工作中,大家并没有将“飞鲨精神”挂在口头,但每个人都散发着光和热,点亮了自己,也温暖着别人。“做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沈阳所人的一举一动、日日夜夜,质朴地诠释着航空人对祖国的热爱。
“十年前,儿子4岁。在他的心里,爸爸就是那个一直工作在外面、偶尔回家一趟的人。有一次我听见孩子偷偷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因为常年出差的爸爸,终于难得有空陪他在外面玩了一个周末。他意犹未尽,所以在回家路上这样问爸爸。孩子的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在心头。
“像孩子爸爸这样的人,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还有很多很多。‘飞鲨’惊艳亮相的背后,有着无数个默默付出的身影。我有一个小遗憾,虽然我参研歼15飞机这么多年,但还从没有上过舰。曾经有一次,我正在外场感慨的时候,有个现场维护歼15飞机的士兵也凑过来对我说,他好希望在退役前能有机会亲眼见到歼15在舰面上起降。因为硕大的航母,只有指挥室是暴露在舰面上的。大多数官兵和我的同事们随舰出航,都是住在二甲、三甲、四甲……那里没有窗户,更不见阳光,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话,房间狭小逼仄,开门要手脚并用。他们每一个都是‘工作在外面、偶尔回家’的人。
“我无数次的庆幸,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其中的一员。不仅因为我们志同道合,彼此懂得,我们可以无数次地‘偶遇’在飞机保障的前线;更是因为当‘飞鲨’翱翔海天,划破长空,祖国的海域将更加波澜壮阔。
“十年后,孩子经常跟我们说的话是:我自己在家行,你们去吧。一晃10年过去了,儿子也已经14岁了,我们放心地出了门。”王晓艳讲起丈夫和儿子,是温暖,也是释然。
在沈阳所、在工作中,大家并没有将“飞鲨精神”挂在口头,但每个人都散发着光和热,点亮了自己,也温暖着别人。“做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沈阳所人的一举一动、日日夜夜,质朴地诠释着航空人对祖国的热爱。
追忆我的好兄弟罗阳
今年11月23日,是纪念中国歼15飞机在辽宁舰首次成功着舰十周年纪念日。回忆当年成功着舰激动人心的场景,让卢刚想起为中国舰载机事业牺牲的战友罗阳……
卢刚
罗阳入沈阳所工作的第一张照片、罗阳在辽宁舰上的最后一张照片,都是卢刚拍摄的。他与同在一起工作而且热爱摄影的罗阳,有着许许多多的共同记忆。
“罗阳是我的好兄弟,论年龄我与罗阳同龄,他比我小一个月。他出身革命军人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他后天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罗阳把这良好素质也带到了他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他为政清廉,尊敬老人,在父母面前是个大孝子,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是我们党的优秀干部。
“在航空母舰上,罗阳总是随身带着小本,上塔台、下机库,边走边问边记录,还经常向军方领导、集团领导详细介绍歼15飞机性能,特别是在飞机库,他为飞机的后续保障工作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因为摄影这一共同的爱好,卢刚和罗阳在一起时,经常都有说不完的话。“和我谈起摄影,罗阳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他是那么热爱生活。其实罗阳年轻的时候还喜欢打排球、下棋,后来工作繁忙都放弃了,只有摄影还是他的最爱。我还记得沈阳所庆祝建所40周年的时候,所里举办职工摄影展。我找到罗阳,请他参加,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还把我请到家里帮他挑选照片。
“对摄影器材的使用、对摄影作品的理解,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经研究摄影器材比我还透彻。他做事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拍摄歼15飞机在辽宁舰试训过程中,他时常打开我的相机显示屏,和我一起分享拍片的快乐。当他看到精彩画面时,高兴得就像个孩子,不时问我这张照片是怎么拍的,那张照片的光环色彩是怎样产生的,还一直强调回到沈阳后,好的舰载飞机照片一定要给他一套。
“有一次我从航母甲板拍完照片刚回到航空会议室,罗阳正好也在,他说想看看新拍的片子。我正要把相机递给他看,舰上广播歼15马上就要飞临航母空域。我只好对他说要马上去飞行甲板拍飞机,罗阳非常理解地说赶紧去吧,别把任务给耽误了。可谁又能预想到下航母后发生的一切,这已经成为我们最大的遗憾。我多想再让罗总看看我拍摄的好照片和他深爱的歼15舰载飞机。
歼15 成功着舰那一刻的画面深深印刻在班瑞阳的脑海里,罗阳同志的事迹与精神时时刻刻敲打在他的心上,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在回荡,那就是选择航空,循着罗阳同志的足迹,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尽一份力量。
“罗阳是一位从不爱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在舰上,他曾向集团重大项目办领导说有点心脏不适。领导要给他找医生看看,罗阳说没有事,一会儿可能会好一些,没想到后来发生的这一切……”说起与罗阳最后相处时光的点点滴滴,卢刚眼中泪花闪烁。
卢刚还讲述了在辽宁舰上,看到试飞员的勇敢与无畏,看到航空人的敬业与担当,看到共产党员的忠诚和奉献。“我从事航空科研摄影工作41年,用镜头记录着飞行员叱咤蓝天威武的场面,同时,也见证着航空人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壮志情怀。
“2012年11月,我在辽宁舰拍摄歼15飞机首次着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辽宁舰上的每一天,我随时都能看到科研保障人员各尽其责忙碌的身影,身边的共产党员忘我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型号研制的关键节点,党组织把我安排在最前线拍摄,这本身就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还记得歼15飞机首次着舰前,党委书记褚晓文召集沈阳所舰上工作人员开会,他说:是党员的请举手,第一次上舰的请举手,要求每位员工发言。大家的发言与经历让我的心灵再一次深受触动,我也要加入党组织,成为忠诚奉献的一分子。于是我在辽宁舰上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两年后,我终于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那一刻我热泪盈眶……”
循着罗阳的足迹前进
2012年,班瑞阳还是一名大二的在校学生。他清楚地记得,在11月24日当天中午,学校餐厅电视上滚动播报着歼15飞机首次着舰的相关新闻。整个餐厅一下子喧闹了起来,包括他在内的同学们都热血沸腾,“航母style”也成为他们当时最热衷模仿的动作。然而,11月25日播报罗阳同志不幸牺牲的突发新闻,又让大家瞬间肃穆。
那是他第一次目睹这位与航空事业、歼15飞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英雄面容。当新闻画面播报到灵车最后一次载着罗阳同志回到他所奋斗和牵挂的地方,航空人以及沈阳市民冒着严寒自发在道路两侧为罗阳同志鸣笛送行的时候,他的内心五味杂陈,泪水不由自主地浸湿了眼眶。
从罗阳的事迹报道中,班瑞阳逐渐了解到罗阳同志平凡又伟大的一生。看到罗阳故居中陈旧而又简朴的装修时,他也感受到罗阳同志的舍小我而为大我、淡泊名利的情怀。在2012年,罗阳同志当之无愧地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罗阳颁奖词中的一句话让他一直难忘,那就是: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
班瑞阳
歼15成功着舰那一刻的画面深深印刻在班瑞阳的脑海里,罗阳同志的事迹与精神时时刻刻敲打在他的心上,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在回荡,那就是选择航空,循着罗阳同志的足迹,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尽一份力量。
入所五年,班瑞阳亲身经历了飞控系统向飞管架构的技术跨越。正值所团委号召组建“罗阳青年突击队”,他决心要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以罗阳同志为榜样,坚定信念、航空报国,恪尽职守、忘我奉献,为实现新时代航空强国梦想、建军百年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班瑞阳讲述了他作为队长带领“罗阳青年突击队”的小伙伴们在重点型号、重点项目的研制中承担“飞管系统开发验证试验”等关键任务的成长历程。作为航空新青年,他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罗阳精神的践行者,也是罗阳精神的受益者。他相信只要循着罗阳的足迹,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