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历程与经验

2022-02-04方凤玲

大连干部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期

刘 宇,方凤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49)

贫困问题作为全人类的“公敌”,消除贫困成为事关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自觉领导和积极开展反贫困斗争,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一部百年党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进行反贫困斗争的历史。耿静红、谭清华在《中国战胜绝对贫困:发展历程、基本经验与世界意义》[1]一文中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战胜绝对贫困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的起始阶段,具有深刻的起点意义。全面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历史背景,梳理其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不忘“反贫困”的使命,继往开来,推动相对贫困治理,实现共同富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怀着对劳苦大众的深情,开展反贫困斗争实践,改善人民生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和积累了极为重要的反贫困斗争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极端贫困,对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对内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也发生着深刻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深重苦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中国主权被外国肆意践踏,逐渐失去了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地位,备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攫取特权,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得中国经济受制于列强。在中国腐朽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经济技术下,深受压迫和剥削的民众普遍极端贫困,生活困苦。许多仁人志士,通过改良、革命等多种形式开展救国运动,以求改变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拯救深陷贫困泥潭的劳苦大众。但是,由于未能结合中国国情,未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源,最终归于失败。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资本相勾结,利用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占据中国绝大部分的土地资源,对广大人民横征暴敛,导致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生活极度赤贫化,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如毛泽东所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2]。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宣告旧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宣告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和封建统治必须走“新路”。一是不消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难以实现人民解放。为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和悲惨命运,许多爱国先驱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其中,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但是,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反动势力所窃取,在封建军阀专治统治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日益加深。辛亥革命后,中国尝试过多种形式的政治制度,仍未能使中国走向独立自主,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得到改变,占据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苦不堪言。二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必须依靠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领导。以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为代表领导的革命斗争具有软弱性、不彻底性。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面前,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没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更没有深刻认识到蕴含在广大人民中的革命力量,发动农民起来进行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宣告革命必需寻找新出路。

中国社会阶级状况深刻变化迎来新的反贫困斗争领导力量。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也发生着深刻变化。一是工人阶级成为革命运动的主力军。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逐渐成长起来,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开展经济斗争、政治斗争。这表明,工人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这股新的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创造了现实条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学习资产阶级救国方案也屡遭失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通过不同的途径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先进分子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贫困问题。而贫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以及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武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认识到中国社会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将反贫困斗争摆在突出位置上,帮助劳苦大众改善生活状况,才能赢得民心,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斗争方式,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时期,团结带领劳苦大众为摆脱侵略和阶级压迫,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贫困斗争。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的反贫困斗争。一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制度的批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针对贫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贫困问题。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指出: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中国经济政治状况,揭露出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剥削实质。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成员同情农民和工人所受的痛苦和摧残,深刻剖析了旧中国经济制度“吃人”的剥削实质,强调唯有社会各阶级联合起来,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地主阶级与买办阶级等“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4]4; “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4]8,工人阶级具有深厚的革命性和战斗力,工人阶级的利益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二是建立工农联盟,改善工农阶级的物质生活。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反贫困斗争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上对旧制度的批判,还体现在对工农的生产生活境遇的关心和爱护。中国共产党通过组织领导一系列工人运动,支持改善工农阶级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壮大工农联盟革命力量。在工人问题上,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要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提倡节制资本,制定劳工法,保障工人政治权利,改善待遇,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在最关键、最复杂的农民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日益认识到农民对于革命的重要性,逐步深入到农村,广泛开展农民运动。毛泽东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推动“耕地农有”,重视农民的经济需求来动员农民。中国共产党人在工农运动中深刻认识到团结革命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伴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制定适应农民运动发展的农业政策,反对封建式剥削,逐步发展农民运动,开展土地斗争,以湘赣鄂工农群众运动为代表的工农运动高涨。

土地革命时期的反贫困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在农民的土地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在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与经济建设,“打土豪、分田地”成效显著,制定土地政策,形成了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一是中国共产党聚焦农民土地问题,探索耕者有其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在城市革命斗争遭遇严重挫折,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八七会议强调通过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党在根据地颁布土地法,相继制定井冈山 《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广泛开展土地斗争,明确土地斗争形式、土地政策内容和土地分配方法,发动广大贫苦农民,没收所有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团结农民阶级的力量,消灭地主阶级,实现和维护农民的实际利益。二是划分阶级成分来探索土地分配问题。党的六大将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制定《土地问题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制定和实施土地革命路线,为广大农民翻身求解放,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中国共产党遵循经济建设规律与革命斗争实际,以经济标准划分农村阶级成分,在湘鄂西地区公布《耕田农有法令》,根据农民具体生活状况,严格区分中农和富农。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实际需要,为争取农村中间阶级,分配上遵循平等与利益兼顾的原则,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逐步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中国共产党在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的地区积极开展根据地建设,进行反“围剿”武装斗争,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展经济建设,打破敌人经济封锁,使得各项经济工作都有所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呈现出一片火热景象。

抗日战争时期的反贫困斗争。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战争和灾荒使数以万计的民众沦为难民,中国共产党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合理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调动全民族力量,参加革命斗争建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围绕反贫困所制定的土地政策也随之有所改变,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开展大生产运动,服务于抗日战争大局。一是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利益置于一切利益之上,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较之于蒋介石集团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团结社会各阶层参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停止针对地主、富农强硬的没收政策,政治上实行“三三制”,通过减租减息政策,平衡、调和社会阶层的利益和关系,实行为战时服务的减租减息政策,调整生产关系。二是开展大生产运动。受到薄弱的现实基础和恶劣的外部环境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着衣、食等基本生存需要无法保障的严重经济困难。中国共产党适时、适势调整了根据地建设的政策,带领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军进行英勇斗争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广泛组织力量开展生产运动,积极精兵简政、厉行节约和反对浪费,提高了战争时期农村生产力,缓解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压力,保障了农民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特别是以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代表的地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兴修水利、开展妇女纺织运动和发展工副业生产,坚持经济建设服务于革命需要的同时,坚持生产和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文化教育运动,积极改善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贫困农民的反贫困内生动力,改善工农大众生活,减轻了人民负担。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与抗日战争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有助于支持长期抗战,克服苦难、渡过难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解放战争时期的反贫困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把全国人民推向饥饿与死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改善民生,以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号召力推进革命事业的最终成功。一是兼顾互利的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实现“耕者有其田”,才能最大程度凝聚革命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制度改革,回应农民对土地的诉求,支持农民获得生产资料,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同时,为协调其他阶层与农民阶层利益关系,兼顾其他阶层的利益,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普遍实行彻底平分”的政策,保护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二是坚持以广大人民利益为中心。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区与国民党统治区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实力落差,中国共产党作为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反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将广大农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在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上,坚持为人民服务,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兼顾个人利益,人民也以巨大的热情,给予解放战争以空前的支援。三是统筹兼顾,发展生产力。毛泽东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大经济纲领,从土地作为农民最根本、最直接的利益出发,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此后,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开始逐步探索城市治理,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生产,发展新民主主义国家经济,切实改善人民生活。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经验

善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在不同阶段中有不同的侧重点,为此后扶贫事业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其一以贯之的丰富经验。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反贫困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革命和改良运动,由于主客观条件原因,都归于失败,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贫穷和苦难之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犹如高擎的一把火炬,给近代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组织和领导劳苦大众进行革命,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反贫困斗争彻底摆脱了失败的命运。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不改初心、勇担使命,在长期反贫困斗争中,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反贫困斗争的方向和目标,找到了使革命通往胜利的道路,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凝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反贫困斗争,在严峻考验中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逐渐淬炼成为反贫困斗争的坚强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赢得反贫困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反贫困斗争提供了坚强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凝心聚力,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找到了走向革命胜利的道路。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场,为反贫困提供价值目标导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对压迫和剥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到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作为反贫困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不同阶段的不同矛盾,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让贫困群众参与革命事业、分享革命胜利成果,实现人民群众吃饱饭、有衣穿。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发展物质生产,回应工农群众的利益诉求,调动人民群众投身革命斗争、根据地建设和社会革命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斗争中建立起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同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站在一起,明确革命的对象,实行独立自主、既斗争又联合的方针,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全国各族人民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在艰苦卓绝的反贫困斗争中,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劳苦大众获得了政治解放,实现了“站起来”,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三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同反贫困斗争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开展反贫困斗争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反贫困斗争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消除贫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其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制是导致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 “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6]。唯有彻底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才能彻底消除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救中国。旧中国要彻底摆脱贫困状态,真正发展起来,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理论,科学揭示出国家积贫积弱关键因素,坚持从制度层面分析贫困根源的根本立场,不断探索把变革根本制度作为反贫困手段,消除贫困的有效方式,批判和摆脱旧中国生产关系的“桎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于革命事业和反贫困斗争。其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反贫困斗争思想路线和策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之所以能领导反贫困斗争走向胜利,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反贫困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等错误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分析贫困问题和革命形势,通过改善工农生活,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的革命事业与社会革命相统一,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实践。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带领劳苦大众铲除剥削制度,使农民实现拥有土地的梦想,实现了生产关系的伟大变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反贫困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同反贫困斗争实践紧密结合,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解决中国人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问题,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和开展反贫困斗争,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受到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虽已萌芽,但未能系统化、具体化,停留在初步探索阶段。但我们应明确,无论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还是提出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发展生产力,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抑或科学分析社会矛盾,并统筹推动反贫困斗争同革命事业有机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的革命斗争,这一系列的反贫困斗争理论和实践,都是从制度根源同贫困作斗争的历程。此后,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新时代,认真研究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历程与经验,对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开拓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期
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中央委员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群沟通机制有效运行的结构分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