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解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
2022-02-04代贤萍
代贤萍
(天津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5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指出: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成为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又一重大战略目标。要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必须多维度、深层次搞清楚共同富裕的重大理论内涵和时代意蕴,确保共同富裕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
从共同富裕的主体即覆盖人群来看,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一)全民共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明确指出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使所有人即全体社会成员生活富裕。在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新社会里,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2]列宁在《告贫苦农民》一书中指出, “我们要争取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3]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指的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也将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认为要实现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奋斗是决定性条件,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最公正的制度。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其只能是少数人、少数垄断集团的“独享”,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的痼疾;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奠定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把共同富裕提升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全民共同致富,不会导致富的越富、穷的越穷的“马太效应”。
(二)全民共富是多层面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从“人民”的概念进行分析,人民既是整体的、抽象的,也是历史的、具体的,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从个人层面来看,共同富裕的主体是指单个的、具体的、个性意义上的现实的个人,国家的发展最终落脚于每个公民利益的实现。每个人不分民族区域、性别、阶层地位、宗教信仰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都平等享有共同富裕的权利。
从社会层面来看,共同富裕内涵着阶层之间的共同富裕。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层或者群体。阶层之间的共同富裕体现为各个阶层之间和谐融通、共同发展,而不是阶层固化、壁垒森严。如果出现了阶层固化,富人和穷人都会选择 “躺平”,富人“先天优势”不用劳动也能“躺赢”,穷人“先天劣势”,无论如何奋斗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跳出自己的圈层,社会就会陷入一种撕裂和动荡,经济循环也会陷入低效率均衡。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跳出低效率均衡,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畅通阶层流通通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从国家层面来看,共同富裕体现为民族区域之间的共同富裕。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体现,也是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征,既有先天禀赋的原因,也有由于公共政策偏好以及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不完善所形成的累积循环效应。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要努力推动各民族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
从国际层面来看,共同富裕的外延,可以拓宽至全球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富,是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会的全球共富。当前全球不平等问题愈发严峻,有些国家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导致政治极化、社会撕裂、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重要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不仅有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而且有着“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天下为公”情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会的同时实现各自的国家利益,在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推动全球共富。
二、共同富裕是全面共富
从共同富裕的客体看,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单单局限于经济层面的物质成果,而且包涵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非物质成果。
(一)全面共富是由发展的全面性决定的
推动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视角分析,从需求侧来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广泛性,不仅包括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而且包涵充分的政治权利、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对社会和谐与优美环境的需求等,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社会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人民的需求是全面的需求。发展的全面性和需求的全面性,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全面性。从发展观的角度分析,全面共富是“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的要求。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自由作为发展的目标,包括“基本的可行能力”和各种政治权益。具体来说,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是共同富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但是决不能把共同富裕的客体直接等同于“经济的、物质性的发展成果”,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容易陷入“单边物质倾向”和 “物化困境”。
(二)全面共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从事的是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工作,不仅要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福利,而且要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使他们能够自由全面发展。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内涵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要努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6]进入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内涵集中体现为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反过来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经济社会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终极价值追求,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在衡量共同富裕的实践成效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为根本的尺度和评价标准。
(三)全面共富是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
对共同富裕全面性的理解,要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进行把握。除了经济层面的物质富裕,还包括政治层面的权利富裕,主要是指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广大人民群众体会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政治优势;文化层面的精神富裕,主要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推进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层面的民生富裕,主要是指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推进乡村振兴、完善社会保障、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举措,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生态层面的环境富裕主要是指,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公共产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实现“美丽”与“富裕”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7]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出席“2017成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时的讲话中再次指出: “我们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8]
三、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
从共同富裕的具体实现途径来看,共同富裕不是无差别的、等份额的“平均主义”,更不是培育新的寄生群体“坐享其成”,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基础上具有差异性的共同富裕。
(一)共建共富是对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尊重
共同富裕是“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统一,要科学统筹好这两件事。 “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条件, “分好蛋糕”对做大蛋糕具有激励作用。 “做大蛋糕”需要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创造,实质就是共同富裕的共建性。
首先,共建共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树立社会共同体意识,努力奋斗。一些人把共同富裕完全寄希望于分配领域,这些想法是不现实的。
第二,共建共富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遵循,是对正确“劳动观”的坚持和弘扬。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正确的“劳动观”和“财富观”,鼓励人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新创业进行致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那些靠投机取巧、靠旁门左道的致富路径要坚决反对,严重的要依法严肃处理。政府要加强对促进共同富裕政策的解读和教育引导,为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第三,共建共富是对“平均主义”错误认识的摒弃。共同富裕不是消灭差别,而是缩小差别。共同富裕绝不是要走“平均主义”的回头路,僵化坚持“平均主义”只能是“共同贫穷”,这方面我们是吃过亏的。平均主义是表面的公平,实际上是最大的 “不公”,是 “不干活的人”和 “干活少的人”对“干活多的人”的剥夺,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违背。邓小平指出: “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9]合理限度的差异是调动人民群众劳动积极性和保持社会活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差异性、社会一潭死水,经济很难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先富论”,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继续坚持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在高质量发展中把蛋糕做大做好。
(二)共建共富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状况共同决定的
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富裕”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程度; “共同”是反映生产关系的,体现社会财富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创造、共同奋斗积累起来的。
首先,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目前的财力还不可能建立起和西欧国家媲美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因为我们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变,这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中国2021年人均GDP约1.2万美元,但是和美国的大约6.7万美元、北欧五国平均大约6万美元相比较,差距依然相当大。面对14亿人口的庞大体量,在新发展阶段我们依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谋发展,继续努力把蛋糕做的更大。
其次,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共同富裕不是“养懒汉”,也不是“让一部分人养活另一部分人”。共同富裕是共同奋斗出来的,不是培养新的寄生群体“坐享其成”。共同富裕也不是对“先富者”的财富瓜分进行“杀富济贫”,通过削减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来补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我们对西部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倾斜扶持,主要是通过国家发展战略、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再分配来实现的。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落后地区的帮扶,主要是在东部的支持下靠西部地区人民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全国人民一起奔向共同富裕。
四、共同富裕是渐进共富
从推进过程来看,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齐头并进。
(一)渐进共富是由共同富裕的层次性决定的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到高级依次递增的。基于人的需求的层层递进性,共同富裕也可以分为基础性共富和发展性共富。基础性共富的要求较低,主要是指对人们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刚性需求的满足;发展性共富的层次较高,主要是指较高层次的经济需求和其他精神、价值层面的非物质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的内涵、广度和深度会不断拓展,从基础性共富向发展性共富的过渡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科学规划、有步骤、有层次地逐步推进。
(二)渐进共富是由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的
共同富裕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的。首先,中国目前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划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要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长期的打算。其次,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一方面,进入新发展阶段,虽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已经完成,但是返贫和新的致贫风险依然存在,解决相对贫困的任务相当繁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疫情对经济双循环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加剧了收入与财产差距,限制了经济恢复。另一方面,城乡、区域、行业发展的不均衡问题突出。就中国劳动者的情况来看,各个群体的教育水平、行业性质、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差异性较大,这就决定各个群体的富裕有先有后;就区域之间的情况来看,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历史条件、地理位置、优势特色不尽相同,这就决定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可能同时同步同等。
(三)渐进共富是由共同富裕的过程性决定的
恩格斯指出,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0]要在14亿人口的中国实现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共同富裕,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首先,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分阶段推进。党中央已经审时度势提出了推进共同富裕的“时间表”,明确了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同频共振。共同富裕是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不是终极目标。要认真研究每一个阶段发展目标的特点,形成引导各方面预期的体制机制安排,明晰存在的问题和推进的举措,确保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推进。其次,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有一个先行示范、逐步推广的试验过程。为了确保共同富裕实现的稳健性,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各区域和部分的规划要具体分析、因地制宜,通过“先行试点”、 “逐步推广”的方式为顶层设计的全面铺开积累经验。2021年6月中央已经规定了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同时明确了示范区建设和推广的保障措施。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全国的共同富裕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推进,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过程中常见的推动方式和有效经验。第三,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统筹需要与可能,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政府要量力而行,尽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