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合力

2022-02-04本刊编辑部

江淮法治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实事惠民民意

文/本刊编辑部

今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印发通知,决定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通知号召在皖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省、市、县(市、区)、乡(镇)人大代表,分别围绕原选举单位或原选区所在行政区域内的社情民意、群众诉求,每月至少提出一条意见建议,推动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知印发以来,全省各地人大纷纷结合实际出台具体举措,及时组织开展活动。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提出意见建议,在履职尽责的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办好民生实事。

民生之事无小事。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是省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具体举措,也是常态化开展人大代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省委“暖民心行动”的创新做法。行动的主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地在开展行动中,虽然具体方法不同,但都构建了代表建议收集、研处、办理、反馈、评价“工作闭环流程图”,从制度设计上保证代表建议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人大代表带着满腔为民情怀深入基层一线与人民群众亲密互动,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让大量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得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让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切实办好,保障群众根本利益。

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要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突出“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的鲜明特征,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发挥人大代表根植群众的优势和履职尽责的主体作用,及时将群众呼声和意愿转化为建议,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人大力量。

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要坚持高位组织策划,搭建平台载体,丰富参与形式,抓住营造氛围、调研走访、提出建议、督促落实、反馈测评、宣传评优等环节,高质量启动、全覆盖开展。令人欣喜的是,各地人大纷纷出台措施、创新形式,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宿州市专门绘制了实施“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流程示意图,滁州市建立了从“宣传发动”到“结果反馈”的十项制度,泾县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在10 天时间里“遍访”基层县人大代表,肥东县人大代表在志愿服务中了解社情民意……这些方式方法既拓宽代表履职途径,又有效落实民生实事,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值得借鉴推广。

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要积极作为,及时总结经验,有效促进工作的开展,真正惠及群众。通过开展专题调研、视察等方式,了解“聚民意,惠民生”行动的开展情况,挖掘特色做法、先进经验,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注重查找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扎实、持续开展,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真正做到代表履职“热起来”,民生实事“办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实事惠民民意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实事”怎能都贴上“为民”的标签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
维c维B并非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