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故事

2022-02-04本期点评嘉宾吴飞安徽远致律师事务所律师

江淮法治 2022年12期
关键词:邓某冯某肖某

本期点评嘉宾:吴飞(安徽远致律师事务所律师)

当心诚信缺失

2010 年,冯某与丈夫邓某在上海做生意期间认识了老乡肖某。肖某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便找邓某、冯某借款23000元。出于对老乡的信任,邓某、冯某没有让肖某出具借条,且肖某承诺数月后归还这笔借款。冯某通过银行转账将钱出借给肖某后,邓某因刑事犯罪被判刑入狱。在邓某服刑期间,以及刑满释放后,冯某多次索要借款均无果。冯某于2022 年3 月16 日将肖某诉至宣城市宣州区法院。

庭审中,肖某以没有借条为由,拒不承认银行转账款项为借款。承办法官依照法律规定,对双方诉辩意见结合证据认定,运用逻辑推理耐心向肖某释法明理,并阐释诚实守信的意义。肖某在法官多次法理融合说服教育下,终于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表示对证据予以认可,承认了借款的事实,并将23000 元转至冯某银行账户。收到借款后,冯某到法院申请撤诉,双方握手言和。

(左梅 张方琪)

点评:

现如今熟人之间借钱成了考量诚信的一种方式,因为发生在熟人之间,所以没有要求对方出具借条,可到了要钱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状况。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借款都有凭证,所以还是提醒大家无论关系多好,都要让对方出具借条,明确双方借贷关系。

如今电子支付已被广泛应用,出借及还款应尽可能地选择网上银行、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手段,使支付留痕,查找便利。

当心养老陷阱

5月23日,由无为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宣某某涉嫌诈骗罪一案在无为市法院公开宣判。

2018 年至2021 年期间,从事房产中介工作的宣某某谎称能帮人办理职工养老保险,虚构其在社保局有关系,以一次性交钱投保并在到达退休年龄后可以定期领取养老保险为由,通过现金、银行转账、微信转账等方式,先后骗取15 名被害人共计151.57万元,扣除案发前已退还的部分,实际骗取资金135.44万元。骗取的钱款被宣某某购买游戏装备及玩乐等挥霍所用。

法院认为,宣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代办职工养老保险的名义诈骗多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行为构成诈骗罪。鉴于其行为给多名被害人造成重大损失,依法从严惩处。结合其自首、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对被告人宣某某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张庆松)

点评:

当今我国社保制度已较为完善,人民群众参保意识不断增强,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利用老龄群体的养老美好愿望,瞅准老年人不善操作智能手机以及维权意识不强的特点,伸出黑手“设套”坑害群众,以代办“养老保险”、提供“养老理财”、销售“养老产品”等为名骗取钱财案件时有发生。在此,我们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朋友们,在办理社保相关业务前,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有关参保政策,多和子女家人商量,保持必要的警惕心,防止落入“养老陷阱”。

当心“免费”礼品

2020 年10 月至2021 年9 月,周某先后在芜湖市弋江区外经广场、弋江区软件产业园、芜湖市湾沚区阳光半岛等地设立工作室,并组织方某、李某、梁某、强某等人编辑带有企业微信群二维码的虚假广告、海报,以免费领取礼品的“话术”吸引被害人加入指定微信群,并要求对方在朋友圈发布广告,以诱骗更多人进群。之后,周某某将企业微信群卖给上线,上线根据成功引入群内的客户人数,按照虚拟货币与人民币兑换比例,以“U”币结算报酬支付给周某某。

经查,周某某作案期间非法获利212.5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利用信息网络为实施违法犯罪设立通讯群组,情节严重,各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并属共同犯罪。根据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及个人悔罪表现,周某等5名被告人分别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处以有期徒刑2年至10个月不等的刑期。

(孙文博)

点评: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老话大家都听过,但很多时候一遇到“免费领取”“不要钱”等广告,大家就经不住诱惑从而上当受骗。所以我们还是要时刻保持着对“意外之财”的警惕之心,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切勿贪小失大。万一受到了不法侵害,也不要过于慌张,保留证据及时报案。

猜你喜欢

邓某冯某肖某
被同事殴打算工伤吗
“这二十四年,我活得好累”
男子网购饲养鹦鹉被罚四万元
逃薪老板跳窗逃走时摔死,员工应否承担赔偿责任
欠290万假死赖账 全家演戏“土葬”被公诉
外婆丢弃患病女婴 涉嫌故意杀人被判刑
男子想进监狱 只为躲老婆
强拆后政府成“摇钱树” 频闹访自导“敲诈门”
为索要赌债非法拘禁 涉嫌犯罪被批捕
姚明代言成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