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作春温
2022-02-04张玉侠
文/张玉侠
在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颗特别闪耀的星子——苏轼,以其惊才绝艳的诗词文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豁达自由的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所推崇。品读他,就如走入盛大繁茂的百花园,多姿多彩又深邃幽远。
四季在他的笔下绽放诗意与烂漫。他写春日的情思:多情却被无情恼;他写夏日的明艳: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他写秋日的愿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写冬日的雪色: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他写世间的无边风月,山水草木都被他赋予独特的解读,这何尝不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正是他诗词中的浓妍与清丽,珍惜与释然,淳朴与哲思,构成了他万花筒般的复杂、立体、多面的精神世界,深深吸引着人们一探究竟。
人生经历的起落不断触动着苏轼内在的变化更新,“乌台诗案”之后的他,走向了更加纵深的思索。贬居黄州后,面对寒食时节的寥落荒索,触景生情的他写下“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的诗句,其中的悲恸与绝望令人不忍卒读。人生逆旅,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但苏轼却绝地重生了。其后不久,前后赤壁赋的横空出世,举世皆惊,然而这对苏轼来讲已经不再重要,风雨过后,他痛苦的心灵在自然的天地里找到了归宿,到达了新的人生境界。此后再贬惠州、儋州,位置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他的心却越来越自由旷达。在“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异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他获得了内心的圆融自在。所到之处,他勤政爱民,开化民智,在儋州开办学堂,培养出了当地第一位进士。一直到现在,儋州人仍深深感念着他的贡献。
从黄州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到惠州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再到儋州的“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历经坎坷磨难后,他内心深藏的这份淡然与天真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他诗词中的世界,婉约中挺立风骨,豪迈中氤氲轻盈,诉不尽的千般风致,道不尽的万种斑斓,从中能见洒然物外的超脱,见随遇而安的豁达,见幽微人性,见至苦至乐。
为什么喜欢苏轼?因为他写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用文字天才地表述了我们内在都曾经历的困境与突围,在跌入谷底的时候,也能有雁穿云霄般的自由心。靠近他,就如靠近光华灿烂的星子,自己也会身沐光辉,心生温暖。苏轼,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精神坐标之一,读了他,懂了他,无论我们经历过什么,回首来路,亦能够“依然一笑作春温”,迎着山头斜照,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