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提出“历史自信”的五重依据
2022-02-04王学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国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文 王学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国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在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这次全会《决议》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之后“历史自信”这一论断被不断提及。仔细研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我们不难感受到其思想含量、知识含量之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毫无疑问,作为最新提出的理论命题,“历史自信”值得深入阐释,从而更清晰透彻地展示百年大党那一份独有的清醒与成熟,彰显其强大的底气与志气。
那么,首先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郑重提出“历史自信”?概而言之,惟有历经百年的光阴,方能将这种自信孕育而成,也惟有贯穿百年的求索,方能将这种自信和盘托出,其间蕴含着五重深沉的依据。
中国共产党传承了中华文明深邃的历史精神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记录与探究历史是人类理解自身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历史是一种经验,是一种生命。既是生命,自然不能被拦腰截断,我们不能宣称今天、明天与昨天毫无关联。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进而申言,中华民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特别重视自身历史的传承与借鉴,具有浓厚深沉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即人类在绵延的历史过程中,将自身的存在依赖于历史,且自身受到历史委托的一种自觉,并在这一过程中追问人类存在的意义,甚至追问历史过程中本身的意义。
愈是久远厚重的历史积淀,愈能激发强烈高远的历史意识。中国历史的特质,一来持久,从未断裂;二来变化,流动不居。所以我们历代前贤讨论本国史,都善于在持久中触摸其变化的脉搏,在变化中紧盯其持久的痕迹。易言之,贵在“求其久”,重在“察其变”。因此西汉史家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便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悬结为心中至高之目标。自此历代王朝但凡定鼎中原,都不忘编修前朝之史,二千多年来前后接力,终形成蔚为大观的二十四史。同时中华民族又深切理解“鉴古知今”之要义所在,如北宋名臣司马光发奋沉潜十九载,“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编纂成皇皇巨制《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故中华文明五千年不绝向前,中国人一贯重视历史、借鉴历史,且敬畏历史。
孟子曾言:“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回顾历史,过往的一切都化入典籍、遗迹与记忆之中,有的隐而不彰,有的成为今天的一部分。可以预见的是,今天正在发生的一切,还要继续融入未来的“历史”与“现实”里面。我们关注历史,除却具体的人、事与制外,更要注重把握历史背后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传统中最为内核的层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创立起,就特别注重对自身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与比较,秉持着文明思维看待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传承与弘扬中国历史精神,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这是把握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为何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关键理据。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孔子曾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考察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追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见之盛世承平之际,不若见之危难困厄时,则更显得雄壮慷慨,坚韧有力。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旋起旋灭,戊戌变法百日而夭,义和团运动可歌可泣,辛亥革命功败垂成,数代国人前赴后继,却一再无疾而终。
自粤海炮响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须知道,走向复兴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从林则徐倡导“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坚持故有之纲常伦理,追慕西方之器物技艺,再到孙中山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推翻清王朝,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一次次的救国方案无不涂抹着模仿西方、改变传统的底色。然而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单纯复制资本主义文明的既有发展模式,并不足以拯救中国于水火。即使是辛亥革命,也没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旧的已破,新的未立,一部近代史,中华民族歧路彷徨,失却了曾经拥有的自身历史信心。
柳暗花明,峰回路转。1921年,中国共产党甫一创立,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历史使命。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近代以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赢得人民信任、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在坚持初心使命上矢志不渝、坚定如磐。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纵然有不同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但这些目标和任务总体上都服从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经浴血奋战而百折不挠,敢自力更生且发愤图强,从解放思想到锐意进取,既自信自强又守正创新,中华民族对自身历史的信心,终于在中国共产党持续践行初心使命的历程中重新拾回。
中国共产党身处在新的赶考之路的历史阶段
历史从未远去,且始终照进未来。《决议》中指出:“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这是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的一个重大判断。新的赶考之路的提出,包含着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深远谋划,对于全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不懈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论断需置于宏阔的历史与时代背景中来把握。
放眼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伴随世界经济重心的逐步多元,国际力量对比趋均衡的态势更加明显,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波及面甚广,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这势必给我们带来长期的挑战与困难,我们要做好进行持久斗争的准备,甚至可能要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揆诸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弱项。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须牢记风风雨雨来时路,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更深入地明白未来怎样继续成功,从而不断用历史自信提振每位先锋队成员的士气与信心。我们坚信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更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就一定满怀自信永不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开拓出更广阔的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积淀下丰富有机宝贵的历史经验
在现实中发现问题,从历史里追寻答案。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历史精神的最佳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决议》概括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整体:“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至上”是宗旨,“理论创新”是指南,“独立自主”是立场,“中国道路”是方向,“胸怀天下”是格局,“开拓创新”是动力,“敢于斗争”是决心,“统一战线”是法宝,“自我革命”是特质。这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必须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
历史经验的可贵之处在于环环相扣,前后相连。要把这“十个坚持”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九个必须”等结合起来,一体学习理解、一体贯彻落实。如此,方能更好地理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之深意,善于运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历史自信、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
历史经验是历史自信形成与生效的标志与证明。具体而言,立足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善于以党的历史经验观察时势,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从而更好地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善于以党的历史经验谋篇布局,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增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定力、魄力、能力;要善于以党的历史经验科学决策,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自觉对标对表;要善于以党的历史经验修德补钙,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
中国共产党内生出高度敏感强烈的历史自觉
在深沉历史精神滋养下,中国共产党及时自我反省,善于积极总结经验,这恰恰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着高度敏感强烈的历史自觉,这是养成历史自信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在于能够始终自觉学习党的历史知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历史镜鉴,充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实践的能动性,善于在危机中抓先机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避免盲目性、自发性和被动性,从而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引领历史潮流。
正基于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是一种久经锤炼的自觉。回望百年,我们党什么样的困难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挑战没有遇到过?但是,我们党几度遭遇山重水复,几度实现绝处逢生,在人民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修正错误、走向光明,正是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中,我们党的历史自觉愈益强大和成熟起来。
同时,中国共产党于百年历程中内生的历史自觉,又是继往开来、持续奋斗的法宝。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主题,《决议》概括为“三个需要”,即这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可见中国共产党提出历史自信这一重要论断,是正逢其时、应运而生,深深内嵌于百年华诞的历史契机当中。中华文明的历史精神是其源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动力,新的赶考之路是其境遇,宝贵历史经验是其标志,高度历史自觉是其特质。由此,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就要从历史维度和自信高度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