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锡都转型升级之路探索
——个旧市以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2-04胡庆忠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文 胡庆忠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县域发展不容忽视。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全产业链重塑云南烟草产业、有色产业新优势。百年锡都——个旧,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从“悬崖”爬到“平地”,再从“平地”攀登“高峰”的发展历程中,所依靠和秉持的主要是“个旧创新举措”、“个旧创新成效”和“个旧创新经验”所凝结的“创新精神”,这成为了资源枯竭城市新时代再发展、再启程的成功转型案例。
2020年,个旧市工业经济体量和有色金属经济体量保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339.1亿元,增长6.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4.3、2.6和1.4个百分点;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10强县前列,2019年排名第三位,是云南省3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唯一一家连续4年进入10强县行列的县(市)。2021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州第一,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州第一,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树立了云南省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榜样。
“个旧创新”采取的举措
个旧锡业开发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直接缴纳国家财税超过百亿元,为国家建设和边疆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随着锡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个旧市长期依靠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拉动经济发展,资源约束紧张、生态功能退化、环境承载力降低、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技术和制度保守落后等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国务院批准将个旧市纳入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实施专项转移支付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个旧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时至今日,个旧市通过高位推动、优势再造、科技领先等举措,实现了华丽转身。
高位推动,负重攀爬。按照《个旧市转型方案》和《转型规划》,个旧市委、市政府把有色金属产业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开放导向型和科技导向型转变作为战略方向,高位推进战略转型,通过结构调整建立新型产业格局,打破了资源依赖的路径,解决了产业结构单一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优势再造,阔步前行。个旧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有色金属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和以打造有色金属、稀贵金属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优势再造,实现转型振兴,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县(市)前列。“十三五”以来,个旧市连续多年进入了全省113个县(市)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多项经济指标水平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科技领先,蝶变起飞。个旧市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0.6%增加到2020年的12.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由2016年的0.7个百分点提升到2020年的4.9个百分点,贡献率由2016年的4.8%提升到2020年的30.8%,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贡献率达14%。
“个旧创新”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期间,个旧市工业总产值由2016年的270.3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06亿元,年均增长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49.39亿元增加到380.64亿元,年均增长9.4%。工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由2016年的49.4%提高到2020年85.5%,提高了36.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最大。个旧市工业总量占全州工业经济的比重为20.4%,除烟草以外,个旧市工业经济体量和有色金属经济体量仍居全州第一位。“个旧速度”不再是“黑、大、粗”的代名词,而是“1+3”的现代产业。
有色金属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引领发展。云铝润鑫智慧工厂建设以生产可视化智能监控中心、生产智能过程控制中心和IT支持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标准管理体系和知识管理体系为支撑,搭建“三中心、两体系”智能制造总体架构,夯实了底层数据的自动采集能力,实现关键生产装备、仪表仪器、核心工艺数据传感器、生产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云锡冶炼数字工厂以锡冶炼生产过程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统一生产管理过程的数据源,对生产管理进行规范和优化,实现从原料选择、采购、进厂、计量、加工到出厂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数字孪生和机器学习,云锡冶炼数字工厂实现了工艺参数精准控制、消除波动、持续改进、循环提升的目标。能源消耗优于国家锡冶炼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先进值20%,能源利用率提高5%,各项环保指标远优于国家标准,备品备件库存降低30%,设备运行周期延长30%,主要设备开动率达98%,劳动生产率提高34%,是云南工业互联网和5G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的典范。
有色金属行业转型、提档、升级创新发展。个旧市始终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企业搬迁等方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代表世界锡冶炼一流技术和装备水平的云锡锡冶炼退城入园搬迁改造项目稳定达产,一批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建成投产。2016—2020年全市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56.11万吨,年均实现71.22万吨。虽然有色金属采选冶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降低,由2016年的78.1%降低为2020年的68.8%,但占比下降,规模不减,有色金属产量仍然稳定维持在70万吨以上,为下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个旧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副产金、银、铟等稀贵金属,形成了锡产业、稀贵金属、铜铅锌铝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等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压延加工及相关配套行业对工业的贡献率最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占比年均超过80%,2018年最高达96.6%,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236.3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72.01亿元,利润总额从2016年亏损18.98亿元开始,逐年改善,2018年开始扭亏为盈,实现利润总额8.7亿元,2020年利润总额增长速度持续加快,实现利润总额12.68亿元。2020年,个旧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1户,位列全州第一。全球精锡生产前10位的大型公司中,个旧市占了3席。
有色金属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协调发展。2016年以来,依托充足的有色金属原材料,个旧市工业产业链逐步向下游延伸,云南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开发了全套废槽衬无害化处置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装备,建成了5000吨/年铝电解废槽衬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示范项目;云南华鼎科技研发试验基地100万吨/年冶炼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云南戊电高性能靶材制备等项目开工建设;惠丰铜业年产4万吨铜杆、惠铜新材料年产1万吨高档电解铜箔等项目相继投产……个旧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稳步推进,惠铜新材料、锦海电器填补了全州电子信息制造业空白,2020年实现年产值41.13亿元;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投入运营,探索出“互联网+有色金属”模式;个旧成为阿里巴巴、云南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授权“村播”试点县……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0.6%增加到2020年的12.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0.7个百分点提升到2020年的4.9个百分点,贡献率由2016年的4.8%提升到2020年的30.8%,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补充。
“个旧创新”获取的经验
政企结合,职责与创新并举。个旧资源整合的最大特征是“双向划转、资源整合、培育龙头”。一是坚持政企职能相结合。根据矿产资源及开发综合状况,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则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实施国有资产整体划转、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划转。二是坚持统放发展相结合。以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原则,把矿产资源整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解决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多、散、小、乱”与长远的矿产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合理利用、保护环境、有效调控相结合。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手段,在现有矿山企业间实施各种要素重组,实现矿业权的兼并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大一统”的开发格局,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坚持大小优势相结合。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优势作用,对小矿小点实施整合,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集中度,增强龙头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内外结合,内强与外拓并举。围绕有色金属产业链,利用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延伸产业链长度和提升产业链层次两个方向发力。一是深化改革和技术创新相结合。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改造和上云、用数、赋能,全面提升有色金属产业。二是产业转型和扩大开放相结合。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三是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既实现了本地传统产业的原料就地转化,也健全了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体制机制,扩大了资源配置空间,提高了对矿产资源等上游产业的控制能力,增强矿产资源保障水平。通过对产业空间布局作创新性构建,逐步破除“资源陷阱”“资源依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负面效应,转传统发展之“危”为现代发展之“机”。
产城融合,双轮驱动发展。个旧市因锡而生、因锡而兴,城市建设始终与产业发展进程密不可分。一是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转型。个旧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因地制宜,立足于个旧城市化水平较高而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的现状,通过城市转型来带动产业转型,通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资源要素重组,以城市功能分区体现产业配套和差异化发展。二是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根据产业定位来打造城市片区布局,提升和彰显城市品位,两者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助推新一轮深层次、高质量的城市转型,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加快个旧转型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