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北京冬奥会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2022-02-04樊泳湄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民族和文化教研部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中华北京

文 樊泳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民族和文化教研部教授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全球性的盛大体育赛事,一方面对展示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冬奥会备受全世界各国人民关注,也成为了世界各国文明互鉴的国际人文交流大舞台,是让世界了解举办国的重要窗口,有着重要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8 月21 日至22 日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奥运精神的发展需要不断注入主办国的文化底蕴,并与人类文明互鉴成果共同成长。2022 年北京冬奥会接续这种文化互鉴交流,从开幕式到闭幕式,成为向世界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契机,成为世界了解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国之美”与“五环之美”交相辉映的一场文化盛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次冬奥会期间大放异彩,使得这场世界盛会成为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人文奥运,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魅力、中国气派、中国精神。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之为奥林匹克与中国传统文化最棒的相遇与交融。

北京冬奥会上呈现的中华传统文化

北京冬奥会从奖牌、图标、场馆的设计和名称到点燃火炬的长信灯、中国运动员队服上的山水画、奖牌里的同心圆玉璧,每一处都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和符号,都蕴藏着深厚多彩的“中国风”,成为了北京冬奥会最靓丽的风景线。

北京冬奥会文化内涵丰富,处处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辉。如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其名包含中国传统取名习惯,以“墩墩”语音叠字示其憨态可掬,强调可爱、可亲、可信,代表着健康和敦厚,象征着运动员强健体魄、坚韧意志,符合奥林匹克精神之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从第一秒钟就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以独创的“24 倒计时”引出“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用一首古诗进行诠释。“二十四节气”凝聚了中国人道法自然的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蕴含了中国人对价值观、生命观和宇宙观的独特感知。尤其是开幕式当天恰逢“立春”,由它开始寓意深远,满绿春色的舞台和绽放的“立春”焰火,寓意着万物生长、生机勃发的新一年的开始,与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主题非常吻合。

北京冬奥会的表现形式也很“中国”。如开幕式上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气贯长虹,大如席的燕山之雪美轮美奂,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奇妙袭人,用最闪亮的中国文化元素把奥林匹克体育冰雪运动特点表现得完美妥帖,尽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冬梦”会徽更是中国汉字、书法艺术形态与冬奥会运动的完美结合,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相融合。它不仅融入汉字元素,还融入飞舞的飘带、层峦起伏的长城,用充满韵律的舞动线条连接,把冰、雪运动员合而为一,形成汉字“冬”,而印鉴则尽显中国剪纸的特点。奥运场馆则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中。“如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工艺品,外形和灵芝相似,象征着顺心如意。当传统吉祥物“如意”的形象出现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首钢滑雪大跳台,设计为两条赛道倾斜而下,似中国古代文化“如意”的S 曲线,飘扬灵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达,美名“雪如意”。

北京冬奥会制服更是满满的“中国风”。选用具有传统意象的“山河映朝霞”和“河山初春霁”为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巧妙融合,实现了制服的功能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颁奖礼仪服装共有三套方案,分别为“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和“唐花飞雪”,设计灵感来自“瑞雪”“祥云”和《千里江山图》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用五方正色、千里江山图、宝相花等元素,从配色、图案到构思每个细节都呈现中国传统服饰所蕴含的艺术美和大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有多重象征意义,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风格。那么,北京冬奥会用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来表现?从开幕式上的冰墩墩、黄河、中国门、中国窗到闭幕式上的两万盏红灯笼、12 生肖冰车、中国结、红丝带、柳枝,从长信宫灯、同心圆玉璧、青铜礼器到“冰丝带”“雪飞天”“雪飞燕”“雪游龙”“雪如意”,从水墨山水画描绘出的奥运“国风”战袍、运动员赛衣背上的金色龙纹、冰球门将周嘉鹰的双龙护具、中国短道速滑队员队服胸口盘踞的金色中国龙到武大靖头盔上的“孙大圣”、任子威头盔上的“绝影”……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北京冬奥会上随处可见,美不胜收。尤其是北京冬奥会的“同心”奖牌。奖牌圆环做了打洼处理,源于传统弦纹玉璧,上面浅刻装饰纹样,其中冰雪纹表现冬奥会的特征,祥云纹传达吉祥的寓意,这些文化符号均为中国传统纹饰。而奖牌背面圆环上的24 个点及运动弧线,则源自中国古代天文图像,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意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处可见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影随形,为北京冬奥会添上浓墨重彩的华夏乐章。

北京冬奥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如果说2008 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是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首次愉快相遇的话,那么2022年北京冬奥会则是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亲密、完美的结合。北京冬奥会上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元素,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其“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情怀,团结、友爱、平等的遵循,和谐和平的追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和合共生的乐园,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传递出重要的世界意义。主要表现在礼、和、仁、健、道几个方面。

以诚相待,有礼有信。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超越种族、文化、等级、地域的人类交往平台,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渠道,需要以诚相待、有礼有信。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5000 年的文明孕育了独有的礼仪文化。睦邻友好、和平共赢的外交文化一直延续至今,中华民族历来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传统外交理念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情感链接的真实性和融通性基础上的礼文化理念,主张“修德来远”,通过完善本国的礼乐文化和礼乐道德教育去吸引他国,以实现“协和万邦”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国与国之间和平共生的理想秩序和交往规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追求的是天下大同、天下一家,这一点在北京冬奥会上得到了体现。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的情况下,中国承担起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这次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恰如阴霾中闪耀的光亮,照亮了世界,带给各国人民温暖、希望和信心,以体育盛事激发人类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进而凝聚起全人类共同战胜疫情的力量,体现了中国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也符合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同心”奖牌的寓意正是团结一致,“一起向未来”!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和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和而不同”是其精髓。它是以承认事物的多样性、事物的差别与矛盾为前提的。“和”是并存、对立的不同事物的矛盾统一而达到事物发展的平衡、协调。“不同”则是承认事物的差异和矛盾,不强迫事物的简单相加。“和而不同”强调在保持多元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努力寻求相互间的理解和共识,每一种文化都以兼容并包的气度和友好共处的心态对待其他文化。在世界范围,文化是全人类的,是不能封闭隔离的,是需要“和”的,既要追求和谐,又要承认差异,只有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北京冬奥会是世界各国多样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美妙交汇,在“和而不同”的文化引领下实现了各国文化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每个参赛国家(地区)就像一片片独具特色的雪花,飘舞在整个冬奥会,他们自带光芒和美丽,自由而潇洒,这就是“不同”;而它们又聚合成一朵冬奥会大雪花,这就是“和”。这朵大雪花既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互补的奥林匹克精神,又展示了灿烂悠久的东方文明,把中国“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传统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统一起来。北京冬奥会“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强大整合力、凝聚力,体现的是“和”与“不同”的协调统一的和谐,对当代世界体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仁爱友善,团结和平。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宗旨偏重对生命的关怀,具有仁慈为怀、怀柔远人的文化特征。“仁者,爱人也。”“仁者,生生之德。”生生便是中国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血脉。以人为本的奥运会就是要关注人、尊重人、热爱人、提升人,最终的追求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人文的盛会,除了冰雪世界的拼搏、比赛、竞争之外,还有微笑和拥抱,有温暖和温情,有仁爱友善,有团结和平。奥林匹克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特别强调“团结”:“奥林匹克运动会通过体育运动使人们聚集在一起,弘扬卓越、友谊、尊重和团结的价值观。奥运会是全人类的一次伟大团结的聚会,给全人类带来对更美好未来的期待。在今天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奥运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成为多元化世界中全人类希望、和平和团结的有力象征。”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各国运动员通过竞争达到广泛参与、互相联系和交融团结的目标,无疑与中华文化的精神相通。北京冬奥会也很好地展现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展现文明古国在人文内涵、人文关怀方面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展和贡献。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周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指的是君子效法天行健的修养内容,意为自然按照一定规律运动,刚劲强健;君子为人处世,也应法天,运行不息,修德敬业,不断进步,尤其要发愤图强,刚毅坚卓,不屈不挠,永不停息,它表现了《乾》卦的阳刚精神:强调竞争、拼搏,强调集体、团队、团结精神。作为体育赛事,要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必然有竞争,必然要拼搏,必然需要强调集体、团队、团结精神,这就是“自强不息”,这就是“顽强拼搏”的精神。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当今世界不仅面临着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冲突,还面临着人与自然更为严峻的冲突。如何在人与自然的冲突中寻找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成为此次北京冬奥会探索的目标。因此“绿色办奥”理念在战略意义上成为北京冬奥会办赛理念创新的重要内容。北京冬奥会制服装备外观设计的灵感基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将服装颜色、线条与中国水墨画的特别韵味有机结合,将中国传统美学精髓和冰雪运动的动感韵律巧妙相融,是中国式的天人和谐关系的艺术表达;在北京冬奥会火种台的设计中,创意灵感同样来自珍贵的古文物青铜礼器尊,其造型风格与火炬、火种灯和谐一致,均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也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再现;冬奥会火炬“飞扬”设计灵感是受大自然中树叶的启发,红色和银色的使用,象征着冰与火的融合,其意为冰雪世界的火炬能照亮人间,能给人们带来温暖,这也是源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体现的是超越民族、种族、国家、宗教、性别的独有的体育价值观,它特别强调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以及对不同人群的尊重。这与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相契合,与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相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致。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礼、和、仁、健、道融入奥林匹克文化,这是北京冬奥会对当代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新开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终而化成天下”的世界性阐释。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中华北京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