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打造高质量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2022-02-04文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业链园区工业

文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产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近年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大抓产业、主攻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2021 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6500 亿元,跃上新的千亿元台阶,工业占GDP 比重提升至24.15%,较上年提高1.9 个百分点。

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呈现出良好的产业格局发展势头。

一是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建立了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涵盖41 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9 个。“十三五”期间,石化、信创、新能源乘用车3个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烟草、电力、有色、黑色金属、食品、化工、装备制造、信息、建材、绿色铝硅10 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 亿元。二是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烟草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015 年的35.9%下降到2020 年的25.8%,非烟工业占比提高至74.2%。2021 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9%,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6.1 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3%,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7%。三是绿色产业加速推进。能源产业历史性跃居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力装机突破1 亿千瓦大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绿色铝硅产业2021 年产值突破1100亿元,成长为新的千亿产业,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正在加快打造。“10 强企业”“20 佳创新企业”成 为 龙 头,“云 茶”“云 酒”“云 油”“云 咖”等“云 品”蜚声海内外。四是产业发展平台不断优化。全省产业园区布局不断优化,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和“多规合一”快速推进,全省158 个开发区优化提升为64 个,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园区达5 家,百亿元园区达41 家,累计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9 个、省级示范基地21 个、国家级绿色园区8 个。预计2021 年园区营业收入将突破1.9 万亿元。五是产业发展主体持续壮大。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大关,2021 年达到12759.39 亿元,占GDP 比重达47%,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6 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8%。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96.95 万户,增长12.7%。新增17户中小企业入围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总数达到52 户,位居西部中上水平。

工业产业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云南省工业产业体系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

一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不畅。传统产业“天花板”与新兴产业支撑不足并存,烟草产业已处于发展的下行通道,随着控烟力度加大,产业规模正在逐渐萎缩;电力行业的发展取决于电力需求,由于受制于制造业等下游行业的发展情况,加之大中型电站建设相继收尾,水电装机容量已基本达到峰值;有色行业仍旧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同时,新兴产业发展较慢,远没有形成较大规模,新旧动能接续不畅,战略性新兴产业仅占14%。二是产业发展链条短。大部分传统产业以粗加工为主,产业链条短,水电铝材生产加工规模长期偏低,近两年从电解铝到铝材的省内转化率约为17%;水电硅以光伏电池初级原料为主,硅光伏全产业链产品和硅电子产业产品发展滞后;农产品加工业主要集中在甘蔗、茶叶、核桃等领域,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仍以鲜活农产品加工为主,初级加工企业弱、小、散,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1.68: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产业结构单一。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工业的资源密集型特征突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烟二电三有色”的产业结构,以煤炭、电力等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基本化学工业等为主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初级加工业成为云南工业的主体,烟草、电力、有色三大行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55%上下,产业发展面临一定程度上的转型升级困难。

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高质量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推进产业强省建设,2022 年省两会明确要大抓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云南省绿色能源、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分类推进一批重点产业,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加快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高质量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一是发挥云南绿色能源、资源比较优势,以电力、有色、生物等资源禀赋为基础,抓好产业招商。二是积极争取综合性支持政策,加大差异化政策研究争取力度。三是坚持延链固链补链,着力提升“链主”牵引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核心产业链。四是巩固存量、发展增量、把握变量,做好存量巩固,聚焦增量做大,抓好变量做活,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增长极。五是立足国家对云南战略定位,准确把握“三个定位”,立足“四个突出特点”,在双循环中实现大发展。

具体实施措施有以下方面。

一是切实转变工作角色和思路。转变角色和思路,在当好省委、省政府参谋,指导好州(市)发展上下功夫,变“统计员”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实施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制造业、新能源电池、生物制品等产业政策,争取国家差别化政策,推动云南自然地理优势向经济地理优势转变。二是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立高规格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打造一系列产业链、出台一系列政策、形成一套机制,着重打造具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重点产业链,加快制定出台推动制造业、新能源电池、疫苗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适合云南产业发展的经验,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个行动计划等一套机制,保障工作高效推进。三是聚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分类分批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重点围绕有绿色能源优势、有一定发展基础、有自然资源优势、处于较好赛道、落实重大决策部署、有独特区位优势的产业方向,打造重点标志性的产业。绿色能源重点推进绿色铝、绿色硅等产业。推进烟草、炼化一体化、精细磷化工等产业重塑,探索烟草、有色新优势。打造新能源电池、生物制品(疫苗)等处于较好赛道产业,打造纺织服装、智能终端等有独特区位优势产业,打造咖啡、坚果、橡胶等落实决策部署的产业。围绕“链区”、找准“链谱”、绘制“链图”,着力锻长板补短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核心产业链。四是优化提升产业集聚发展载体。加快开展规划提升、标准研制、机制创新等专项行动,试点开展标准化园区建设。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推动园区布局优化提升。加快基础设施“七通一平”和公共服务配套,实行与“亩均效益”紧密挂钩的财政资金和土地资源配置激励政策。大力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区,探索建设零碳园区。力争2022 年新增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园区2 家、超500 亿元园区2 家,建成1 至2 个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五是大力激发产业发展主体活力。以培育支柱产业潜在龙头企业为目标,大力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培育200 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抓好“小升规”工业企业培育库建设。抓好《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宣传贯彻,继续推进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六是抓实抓好产业发展项目支撑。按照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工作要求,围绕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产业链招商、重点招商、精准招商,精准补齐产业短板,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3 个100”、工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智能化升级重点项目。抓好服务,按服务推进项目立项、土地、能评等要素标准,以“链条式”运转机制集中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推动项目落地。

猜你喜欢

产业链园区工业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