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之后的反思:如何避免体育场馆赛后成为“白象”?
2022-02-04方雪默,陈元欣
体育场馆是重要的赛会遗产,其赛后维护和可持续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白象”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大型体育赛事主办国家或城市所熟知,它通常用来比喻珍贵却无用的事物。一些因赛而建的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率极低,维护成本远超其使用价值,极易成为“白象”。如何避免“白象”效应的产生是学界、业界长期探讨的话题。大阪成蹊大学的Isao Okada 和哈佛商学院的Stephen A.Greyser 在2018 年的研究报告《狂欢之后:增进奥运遗产保护并防止奥运遗址成为“白象”的关键因素》中,对避免奥运场馆赛后闲置的因素和对策进行了讨论,梳理了避免“白象”效应出现的八大关键因素:赛后特定设施(如跑道)的拆除、赛后部分看台拆除、赛后进行持续有效投资、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周边不存在同类场馆竞争、无债务负担、场馆设计独特并获得全球知名度、周边区域成功再开发所带来的奥运遗产。研究从有效再利用(文体赛事活动、展会、观光旅游的上座率与使用天数)、可持续性(赛后改造、赛后持续投资、公共交通、现有大型场馆的竞争、债务负担)和遗产价值(场馆的独特设计和全球认可、周边地区的成功再开发)三方面构建了Okada-Greyser 模型,旨在评估奥运场馆成为“白象”的风险值。对历届奥运场馆的实证分析发现,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的“白象”风险相对最高,而2000 年悉尼奥运会主体育场的“白象”风险相对偏低。研究还对场馆是否存在固定租户、地区人口或经济规模、场馆所有权属性等传统意义上被认为可以避免“白象”效应的因素进行了批判性讨论,认为影响结果并不一致,需结合不同国家或城市的实际情况分类讨论。
该研究创新性地将“白象”效应量化,为我国场馆赛后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了参考。在后续研究及应用中,应重视场馆“白象”风险评估,提前谋划赛后利用;同时,重视我国本土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在北京2022 年冬奥会上,科技创新成为一大亮点,零碳场馆、“水冰转换”等技术应用以及兼顾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的灵活设计为赛后反复、综合、持久利用创造了条件,向世界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对Okada-Greyser 模型进行适当修订,将科技创新、低碳使用、综合利用等要素融入“白象”效应的诊断标准之中,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投资规划大型体育场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