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魔法少女动画中符号化的女性主义隐喻

2022-02-03王宇凌

今古文创 2022年3期
关键词:解构主义女性主义

【摘要】“魔法少女”是日本动漫的重要分支题材之一,已形成了成熟稳定的艺术范式。但在该题材的模式日益僵化之时,出现了一类对其传统的元素和结构展开反叛的动漫作品。《魔法少女小圆》作为一部颠覆性的“反魔法少女动画”,从少女的秘密、魔法生物的传统角色、魔女与魔法少女的的二元对立关系、理想的女性形象等文类范式上对传统魔法少女题材进行了解构,相较于传统魔法少女动画,《魔法少女小圆》这种解构的实质乃是对传统父权话语逻辑和女性性别规训更深层次的反抗。

【关键词】女性主义;解构主义;日本动漫;反魔法少女动画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3-0099-03

日本电视动画《魔法少女小圆》在2011年首播后便于ACGN①受众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大众震动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该动画对传统魔法少女动画的元素进行了彻底的颠覆,误导性的标题背后,却是一部魔法少女题材的解构之作——它将魔法少女题材动画的固有范式打破分解,并运用旧范式中的符号重构了一个意义体系,实际上造成了讽刺传统魔法少女动画的效果。因此,用“反魔法少女动画”一词来形容《魔法少女小圆》更加恰当,“反”意味着祛魅,它对传统魔法少女动画内原本为大众无意识接受的意义体系提出质疑,并加以消解。在它之后的十年,“反魔法少女动画”的浪潮持续翻涌,《魔法少女网站》《魔法少女育成计划》等作品纷纷上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后现代文化景观。

值得注意的是,魔法少女动画是一类带有显著的性别指向的动画,它是日本第一类真正针对女性观众,以女性为故事主角,有大量女性作者参与创作的动画。因此,这类动画必然反映着女性在社会现实中的处境、情感与诉求。那么,解构传统魔法少女动画范式的作品为何出现?除了一种文类本身发展成熟至极点后,必然会对自身的规范进行颠覆与创新外,是否还因为传统文类蕴含的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发生了巨大的裂隙,以至于需要用“反讽”的方式来进行弥合?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解析《魔法少女小圆》对传统魔法少女动画的拆解与重构,透视女性意识的挣扎与崛起,以及女性社会处境的变迁。下面主要从作品对三个魔法少女动画经典符号的解构入手展开分析,分别是少女保守魔法的秘密、吉祥物角色和作为反派的魔女。

一、魔法的不可公开性:赋权表象下的性别压制

(一)“赋权”之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

传统魔法少女动漫的叙事范式之一,就是一个普通女孩意外获得了超自然力量,这与机器人动画让平凡男孩得以驾驶巨型机器人一样,都是一种由弱变强的“赋权”行为。不论性别,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都是青少年在自我意识崛起时所强烈渴望的。

但这两种赋权在权力的公开方面截然不同。机器人动画的男主角借助机器人,活跃于众多关乎国家和人类存亡的重大事件中,在成人社会夺得一席之地,少年对于其力量并不需要隐瞒;然而,魔法少女这一身份自其诞生起,就同时肩负了守护魔法少女的秘密的任务,魔法力量的暴露往往意味着危机的到来。少女在脱离现实的异时空中,才能施展魔法,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只能恢复成普通女孩的身份。简而言之,魔法少女实际上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其价值在虚幻的异时空中获得了肯定,却不敢奢求世俗的承认。

在《魔法少女小圆》中,少女与现实的此种隔离被推向了极致。动画通过珂拉琪(collage)风格的超现实拼贴画构筑了一个诡异的异度空间—— “结界”,魔法少女只有在结界内才能施展魔法,并且一旦在结界内战死,人便会从现实世界消失。巴麻美长期独自忍受着恐惧和忧虑直至战死,纱耶香想做无私奉献的理想英雄却最终自我毁灭......每个魔法少女都是这样悄然死去,没有人知道她们为他人和世界的付出,她们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保守秘密”的钳制造成的。

(二)“秘密”是女性失声传统的延续

动画中有一个不常为人注意的设定,从远古时期开始,“孵化者”就已经介入了人类文明,从古至今无数的魔法少女暗中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圣女贞德、埃及艳后,如果没有这些女性,人类文明也许仍停留在茹毛饮血的时代,然而这些魔法少女却都因这种战斗的秘密性而不为人所知。学者西苏在分析父权制社会的二元对立关系时,认为女性在二元对立中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她们的一切应有的权利都被压抑或者剥夺了,她們被迫保持沉默,她们一直处在黑暗之中,她们的历史就是黑暗的历史。在大多数人类文明的典籍中,女性或者缺席,或者失声,或者被作为“妖妇”“女巫”记载。魔法少女的“秘密”,折射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历史中的失声,是女性沉默的传统在现代社会文化中的延续。

另外,从心理角度看,这种“结界”或许是女性的自我保护机制,即女性主动地认可且维持着这种封闭性。这是因为女性拥有超越男性的力量不被传统接纳,女性在幻想自我被赋权的同时混杂着对突破父权规训的胆怯,这种心理来自内心对传统性别规范的无意识认同。所以,女性在异时空中释放对力量的渴望,然后默默回归性别规训下的现实。

《魔法少女小圆》用抽象的几何形状、诡异的拼贴风格打破常规的表现形式带来的自动化效应,使人们重新“发现”曾经熟视无睹的秘密模式,促使观者反思其合理性。“结界”影射着女性渴望权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却由于受到社会普遍观念的压制而自我压抑,在沉默中排解的境遇。

二、魔女形象的重新定义:从被否定者到受压迫者

在魔法少女题材的传统范式中,魔女与魔法少女始终处于二元对立的框架下,但《魔法少女小圆》却将二者直接联结,揭露二者潜在的联系——魔女是魔法少女的成年形态,这种联系在传统魔法少女题材中已然存在,却一直被掩盖在非黑即白的伦理观下。而且,动画还赋予了魔女新的象征意义,魔法少女和魔女都受父权压迫,而魔女是由魔法少女变成的,按照这一逻辑,魔女其实是受到父权压迫以至于扭曲后的女性。

(一)否定魔女意味着否定女性的成熟权利

《魔法少女小圆》通过打破魔法少女与魔女,即“天使”与“怪物”之间的对立关系,解构了传统魔法少女动漫中正义魔法少女战胜邪恶魔女的叙事惯例。

传统魔法少女动漫里,与可爱、单纯、善良的青少年女英雄相比,敌方女性都是化着浓妆,沉迷追求名利的成年妇女,二者正邪分明,截然对立。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中指明了男性作者笔下的女性角色无非两种——“天使”或“怪物”,男性希望女性作为无私地奉献于男性的快乐的“屋子里的天使”,被封锁于家庭事务中,不思考也不創造,而富有力量的女性则被男性视为威胁男权的“怪物”。在这里,魔法少女就对应着天使,而魔女就对应着怪物,其本质是基于性别和年龄的双重歧视,即对于女性,年轻和纯洁是值得赞颂的,而年长者的智慧和经验就不是女性应该追求的。因为年轻美丽使少女成为理想的性对象,而单纯使她们易于操控,这些标准皆折射着男性的眼光和欲望。

事实上,魔法少女变相地引导着青春期女性追求时尚、情感和消费,而邪恶的魔女则印证了社会对于事业型成年女性的否定性态度。正因如此,尽管女性在魔法少女漫中拥有了力量,但传统魔法少女的女权主义属性尚且存在争议,学者Saito Kumiko便持批判性的观点,认为“魔法少女类型中的女主人公再次确认了女性气质的价值,教会女孩一旦过了青春期,就把婚姻和家庭生活视为理想目标。”可见,这类魔法少女动画实质上仍带有社会性别规训的意味,仍然无法摆脱父权制下对女性的价值判定标准。

相反,《魔法少女小圆》却将魔女和魔法少女直接联结,魔法少女终将变成魔女,作为魔法少女时所行之善将以同等体量的恶奉还世界。魔法少女与魔女同根同源,都是丘比所设圈套的一环,也都是丘比所代表的父权话语逻辑的受压迫者。魔女不再是纯粹的“邪恶方”,而更近于值得同情的悲剧女性。这一逻辑就揭示出了传统魔法少女动漫中一直被忽略的事实——少女终将成长为女人,获得智慧、经验和力量是女性成长的必然结果与合法权利,女性不应被纯洁、无知、牺牲的规训束缚。

(二)反抗“成魔”意味着反抗传统性别规范

魔女这一符号的意涵也不再与传统相同,她们是被男权社会的性别规制彻底驯化,受到男性霸权压迫而扭曲后的女性。杏子为不成为魔女而自杀,小圆不惜自我牺牲以颠覆世界原理,少女这样竭力地反抗变成魔女的悲剧命运,实质上是在反抗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不平等境遇。

这一点可以在动画中找到证据:沙耶香在黑化成人鱼魔女之前曾在电车上听到两名男子的对话,她愤怒地驳斥了二人将女性视为“狗”“非人”的男权主义发言 ②;此外,魔女结界中的图像符号其实充满隐喻,第十集出现了一个水手服魔女,异空间中挂满了彩旗般的水手服,魔女的武器从巨大的百褶裙底下掉出来,而这些武器竟是无数穿着制服裙子的少女的下半身,裙子都被风掀起,最后晓美焰将炸弹扔进裙底,水手服灰飞烟灭。众所周知,由于受风俗产业影响,水手服在日本社会文化语境中带有一定的情色意味,今敏导演的《红辣椒》中就出现了一排身穿水手服的少女掀起裙摆,而成排的男性跪伏在裙底下拍摄的场景,过去的日本少年漫画中通常都会出现偷窥女同学裙底的桥段。据此合理推断,水手服魔女暗示着女性在社会中所受的众多隐性的性侵害以及不平等待遇,而《魔法少女小圆》中魔法少女以富有雄性色彩的炮弹轰炸这一色情符号,恰恰代表了女性的爆发,象征女性反抗性别压迫的立场。

既然魔女是魔法少女的成熟形态,她们受到父权压迫,以至于将社会规训内化为了自己的价值观,那么魔法少女竭力反抗成为魔女的命运就表明:与传统魔法少女变相的性别规训不同,《魔法少女小圆》有着更进一步的反叛传统性别规范、反抗父权等级秩序的态度。

三、吉祥物的身份反转:父权话语逻辑的制定者

魔法少女动画中从不缺席的角色就是陪伴少女的魔法生物,它们与少女订立契约并陪伴魔法少女作战,并充当吉祥物的角色。但《魔法少女小圆》对这一角色类型进行了颠覆和重构。

丘比是一只长相可爱的白色不明生物,它在故事中发生了一次身份的反转。最初,丘比和传统吉祥物别无二致,是一个亦师亦友的角色,但随剧情发展,丘比逐步露出真面目,原来一切都是它设下的陷阱:丘比的真实身份是来自外星文明的“孵化者”,它们诱导少女成为魔法少女,当魔法少女不可避免地陷入绝望时,就注定变成女巫,孵化者利用少女从希望转向绝望时的情感力量作为一种能源,以阻止宇宙走向灭亡。就像一条循环生产链,孵化魔法少女正是为了让她们成长为魔女,魔女进而成为新的魔法少女的饲料。总之,丘比作为剧中唯一的主要男性角色,掌控整个结构,设计了一套逻辑自洽的话语体系欺骗并利用少女,取代魔女成为魔法少女真正要反抗的幕后黑手。

丘比代表了文明或秩序本身,用宗教语言来解释是虚构的“上帝”,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则是“资本家”。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指明了意识形态发挥政治作用的机制,即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手段,将符合自己利益的价值观念以一种“常识”的状态确立下来,致使被统治阶级以一种近乎无意识的、自发同意的状态接受其价值观,进而达到统治者的支配目的。统治阶层通过掌控话语权,对每个人进行意识形态询唤,从而构建人们对于社会结构的认知。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相,殊不知人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被建构出来的“象”。丘比与魔法少女的关系正如同现实生活中统治阶层与普通个人的关系一般,少女们被丘比编造的逻辑体系蒙蔽,恰似女性在父权制下,将父权建构的各种性别规范无意识地内化,受到控制却浑然不觉。

丘比所秉持的是绝对理性的立场,面对女孩失去挚友的崩溃无动于衷,它没有情感,无法理解数量庞大的人类为何要为区区一个个体的死亡骚动到如此地步,认为魔法少女为宇宙整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是理所应当的。丘比的理性与少女的感性构成对立,这也是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对立。可见,丘比代表了一种父权话语逻辑,而魔法少女以自身的存在置换成保护她们自身的宇宙定理“圆环之理”,颠覆丘比所倚仗的宇宙运行秩序,无疑是对父权理念的大胆反叛。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魔法少女小圆》还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女性主义的立场。例如,动画建构了一个“女性伊甸园”,以女性为主体视角,女性主导世界的一切;故事中小圆的家庭是一个“女主外男主内”的反父权制传统的家庭;班主任每堂课的抱怨全部聚焦于大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遭遇的偏见;少女之间以同性情谊挣脱传统的异性恋规制,女性在自身的群体中寻找自由平等的亲密关系,而抛弃男性中心的义务婚姻……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魔法少女小圆》是一部关怀女性的、为女性正名的动画作品。

但不可否认的是,《魔法少女小圆》仍然传递了矛盾的信息,其反叛父权的立场并不彻底。故事的终末,小圆作为一个毁灭魔女的概念,永远被固定在了宇宙中,每一位魔法少女死后,灵魂都被带往“圆环之理”,得到安息,而不会再变成魔女,少女们的战斗至少确实消灭了一些黑暗,她们不用再为绝望折磨。但“圆环之理”改造后的世界里,魔法少女依然存在,她们与丘比缔结传统的契约,与“魔兽”战斗直至死去,永远保持少女的形态,永远不会成长、成熟。如果彻底反叛父权制的价值标准,那么年轻、可爱、纯洁的“少女”价值标准应该被解构,少女不用成为魔女之后,就应该正常地成长为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女人。女性应该获得成熟的权利,可惜这一点在《魔法少女小圆》中仍然未能实现,事实上,故事最终使少女们永远地逃离了成长和成熟。艺术作品的伦理内涵存在矛盾是正常的,但无论如何,《魔法少女小圆》的女性主义色彩是无法被掩盖的。

四、结语

《魔法少女小圆》蕴藏了深刻的社会隐喻,在女性意识方面,它比传统魔法少女动画走得更远。它不仅仅为女性赋权,更揭露出了这一“赋权”背后未被彻底推翻的父权逻辑,为“魔女”正名,归还女性成熟的权利,从而彻底地颠覆父权制对女性之主体性的束缚。由此可见,反魔法少女动漫反映出了社会女性独立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通过解构的方式,弥合了落伍的传统魔法少女动漫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从而为陈旧的类型动画增添了时代性和现实性,重新为观众接纳。

注释:

①ACGN为英文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的合并缩写,指这四类青少年文化娱乐领域。

②电视动画《魔法少女小圆》第八话,纱耶香在电车上听到的贬低女性的对话据说是编剧虚渊玄在电车上亲耳听到过的。

参考文献:

[1]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88.

[2]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上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85-101.

[3]Saito, Kumiko:Magic, shōjo, and metamorphosis: magical girl anime and the challenges of changing gender identities in Japanese society[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014,Vol.73,No.1.

[4]王文慧,秦书生.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逻辑理路、理论贡献及启示[J].学术探索,2017,(12).

[5]Butler,Catherine: Shoujo Versus Seinen?Address and Reception in Puella Magi Madoka Magica[J].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2019, Vol.50, No.4.

[6]陆嘉宁,譚宇钦.日本动画中的魔法少女形象分析[J].中国电视,2019,(10).

作者简介:

王宇凌,女,浙江台州人,本科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解构主义女性主义
解构主义对现代园林与景观设计的影响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中国从女性主义到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践
重塑与解构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疯癫亦梦幻
具象诗:文字的张力或诗性的缺失?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