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存在感最弱的皇帝,却挽救了明朝
2022-02-03
朱载坖(音jì)堪称明朝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虽然存在感很低,但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举扭转了嘉靖朝衰颓混乱的局面,使得国势再度振兴。
明朝的皇帝们虽然在位时长不同、性情迥异,但绝大多数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唯有明穆宗朱载坖(音jì)是一个例外。
朱载坖堪称明朝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他在位6年,存在感很低,但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举扭转了嘉靖朝衰颓混乱的局面,使得国势再度振兴。
“极品”皇帝的执政绝招
按照《明史》记载,明穆宗名朱载垕(音hòu),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按照《明实录》的记载,明穆宗本名朱载坖,《明史》之所以失实,缘于它直接采用《皇明大政记》和《国榷》的记载,而这两本书都受明代著名文人卢翰著作《掌中宇宙》的影响,误将“朱载坖”错记为“朱载垕”。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是明朝人记忆中境况极度残酷的一年。从辽东到甘肃,鞑靼骑兵动辄十几万人,组团打砸抢烧,从江西到广东,不是民乱就是海匪。还有洪水、大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现,中央的钱粮储备,最窘时只够用3个月。但在当时明朝很多大臣眼里,最令他们绝望的却是新皇上朱载坖。
这位青年帝王,上任没多久,就展现出一个令群臣失望的形象:又懒又傻。在登基早期,朱载坖也一度努力工作。很快,他朝会去得少了,接踵而来的是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从登基之初,他就多次从民间选秀女,后宫不断壮大。大臣们入宫请示工作,常见皇帝左拥右抱、花天酒地。
朱载坖还有一些业余爱好,喜欢收藏奇珍异宝,派人到全国各地海淘。每次淘来新宝贝,他都兴致勃勃亲自鉴定,还写有鉴定报告。淘了几次,皇帝的私人口袋就被掏空了。朱載坖立刻下诏从户部搜刮来10万两白银。
类似的事情多了,臣子们也受够了,各类奏折像雪片般飞来。以刚直著称的老臣郑履淳发出怒吼:“自开辟以来,未有若是而永安者。”意思是自开天辟地以来,就没见过这样“极品”的皇帝。
但没想到,这个让大家愤懑开骂的隆庆年,非但没有成为末世,相反还被后世史家一致认定为中国著名黄金时代“隆万中兴”的开始。实际上,知人善任、外柔内刚正是朱载坖的执政绝招,又懒又傻只是他的伪装。
影响历史走向的一场京察
朱载坖之所以“又懒又傻”,是因为他明白:大明问题很多,但核心病根只有一个——吏治。吏治之中,最触目惊心的是贪腐。以前偷偷摸摸的腐败行为,比如行贿受贿、贪污公款,这时都成了台面上的规矩,官场风气堕落无底线。
要整顿吏治,就和捕鸟的道理类似,不但要张好网,关键要下好饵料,把香味散出去。朱载坖的“又懒又傻”就是在刮香风。
就在歌舞升平里,朱载坖的第一张“大网”——京察开始了。京察这件事此时已流于形式,对官员的考核基本都是走过场,经常是权钱开道,长期以来贤官越来越少,贪腐分子不断扎堆。
朱载坖整顿吏治的突破口正放在这次只针对京官的京察上。隆庆元年正月,京察结果公布:大批京官被罢黜,甚至以往有都察院保护从来没人敢惹的言官们,这次竟有一多半落马。
如此力度,正因这次主持京察的是吏部尚书杨博。这位能臣资历老、脾气倔,原本协同京察的都察院也被他架空当摆设。但是身为山西人,京察中竟一个山西人都没抓。果然,结果公布没多久,吏科给事中胡应嘉就愤怒上书,强烈抨击杨博在京察中包庇老乡的行为。类似这样的事,每一次京察都司空见惯,大多数皇帝也从不当回事。
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朱载坖听说杨博挨骂了,反应很大,竟气呼呼地写了诏书给内阁,说胡应嘉实在不像话,应该给他一个教训。诏书发到内阁,也是一片哗然。朱载坖是要以这份诏书当引线,引出那股潜藏在吏治暗流下的力量,最终效果达到了。
这场被低估的京察,对整个“隆万中兴”的走向影响非常大。吏治终于好了,但接下来就该着手医治另外两个毛病:缺钱、兵弱。要治这两个毛病,就要像朱载坖诏书里承诺的那样推行“隆庆新政”。
财力、军备两手都要硬
和整顿吏治一样,朱载坖的“新政”依然是选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自己在背后拿捏。其中很多改革更是独辟蹊径,比如开放海外贸易。
开放海外贸易其实很难把握度:不开闹海匪,开了违祖制。而朱载坖却是直接在福建月港设特区,如此打擦边球,效果十分显著。当时,中国外贸繁荣,世界1/3的白银一度涌入明朝,被欧洲尊称“银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他诸如重开海运、整顿财政等大事,都是这样不动声色办好的。大明的国库储备不断充盈起来。
接下来便是军事改革。朱载坖先是造声势,诏令百官发表意见,然后依法追责,所有涉案官员,从巡抚到总兵再到各级武将,都严格按照法律公开审理。随着这些人受到严惩,政治信号也昭示:朝廷要整顿军备,赏罚分明。
朝廷还经过内阁商议,定下了“御虏十三事”,即军事改革全盘方案,包括落实责任、选拔武将、将领战绩考核、军用器械管理、后勤补给、军费来源等方面。隆庆年间的军事进步,都是按照这些规划进行的。
这次改革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责实效、重将帅”,简单6个字,一改明朝自土木堡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明军在土木堡败于瓦剌的事变)后重文轻武的风气,放手给武将实权。明军的战绩从此有了很大改观,尤其是面对强悍的对手鞑靼,打了很多翻身仗。
正如《明书》对朱载坖的赞叹:“实施宽大之政,气量如海如天,虽享国未久,却规模宏远。”朱载坖6年表面的懒散,其实在精明地执政,留下的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帝国。
(中国新闻网2021.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