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河森工公司三年国企改革工作纪实

2022-02-03栾维敬

内蒙古林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森林

文/图 栾维敬

内蒙古阿里河森工公司党委宣传部

兴安岭云雾

发展,从实践探索中走来。在近三年国企改革中,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阿里河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踏着改革的步伐,深化“改”的力度、激发“改”的活力、释放“改”的效能,公司用执行力和实干精神跑出了改革创新“加速度”,在改革中以重塑生态建设新模式、重建森工管理新体系、重聚产业发展新动能、重构公司治理新机制的责任担当,让职工各尽其才,使企业经营管理发展力越来越强。

科学规划建立更高效的企业管理制度

在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公司建章立制、废旧立新,以制度建设“系统性、操作性、成效性”为工作目标,制订《中共阿里河森工公司委员会工作规则》《公司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公司董事会工作规则》《公司总经理工作规则》等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工作规则,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行权履职,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领导—决策—执行的主线。把公司党委作为企业的领导核心,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形成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体系。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一系列立足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新理念,让企业发展产生了快捷高效的效应。重新组建6个机关部门、11个二级单位和10个林场,开展了规范性管理制度文件清理,推进“立改废释”工作,梳理了行政和党群系统原制度体系240项、修订140项、废止33项、修订后继续沿用67项。目前,公司各单位、部门工作管控更规范,有力夯实了公司规章制度的管理根基。

公司对账销案存资产和存货资产进行了分类梳理、残值预测,对应收款按年限做了减值准备,单独建立台账。与2户改制企业签订了资产代管协议,对20个基层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建立国有资产台账,定期对本单位、部门的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推行资产调拨、转让、报废等报批管理方式。各单位、部门固定资产需阳光采购,资产由计划、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共同验收,对收到资产的数量和质量等进行检验,促进公司国有资产合理调动和优化配置。

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与公司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相衔接,与领导人员任免、奖惩相挂钩,各基层党组织将年度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优化整合释放更好的人力动力资源效能

改革的关键在于人,把涉及“人”的问题改出动力、改出效率,是改革的真正目的所在。公司进一步健全完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各层级部门全面深入实施制度改革,加大对关键岗位核心人才、突出贡献员工和优秀职工等的激励力度,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破“铁职务”立“活板凳”。实施契约化管理,推行“上岗靠竞争、任职凭能力”的用人机制。公司对机构编制调整后,在岗职工1671人,新成立部门3个,撤销机构1个,划转职能部门2个,归口管理部门3个,合署办公部门4个。将原有43个科级机构调整至37个,减少14%,将原机关总部22个职能部门调整至16个,减少27%。与公司及子公司7人全部签订岗位聘任协议,确定经营业绩任期,实施“一岗一契约”“一人一考核”差异化考核。三年来,提拔使用35周岁及以下副科级领导人员30名,10名管理人员参加竞争上岗,打破了传统行政级别界限和“阶梯式”选拔任用机制。

破“铁工资”立“活薪酬”。从2021年开始,公司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对各单位、各部室委科级人员依据绩效考核办法,考核评定ABCD四个档次,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考核评出优秀、称职、一般称职和不合格,按不同比例发放绩效工资,采取薪酬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薪酬分配办法,进行企业分类划级,合理拉开薪酬分配差距,引导员工从 “等着看”变为“抢着干”。

2021年,对被授予森工集团(厅局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初、中级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高定一档岗位工资;对被授予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人员,高定两档岗位工资。2021年,公司分别对被授予厅局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30名干部职工进行岗位工资调升。对获得2021年度公司“首席工人”荣誉的职工,每月给予100元岗位津贴奖励,有效推动薪酬分配向突出贡献人才和一线苦脏累险岗位倾斜。

公司对5户营业执照完成注销处置;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职能全部移交完成,移交人员5893人、移交565平方米活动室;完成了城镇消防和“两供一业”的职能移交,“两供一业”移交人员110人、移交资产42.7万元,企业改革重组迈出新步伐。

筑牢根基坚定守护好生态资源主阵地

三年国企改革,公司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之基,坚守职能定位“主阵地”,对生态资源保护梳理出短板弱项,确定对标方法、进度、提升目标,落实追标清单,做好“建、护、管、造”,将森林资源转化为生态红利,切实担当起对森林、草原、湿地、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地等的监督管理职责。

改革前,因历史原因形成的违规违法占用、开垦、污染林地及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每年约100起左右。在之后的多轮改革中,通过制定管理措施,提升了任务目标。2021年以来,重大涉林违法案件为零;复垦复种案件为零;保持湿地面积不缩减,湿地保护完成率达95%以上。公司进一步细化落实林地管护责任,对已审批的建设项目施工作业进行跟踪监督管理,推进常态化巡护稽查,严抓细查。

2022年4月,公司与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检察院会签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与森林公安机关保持密切沟通,全面实行林长制,构建完备的公司、林场两级林长制,加大森林资源、林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森林资源管理处林政稽查大队联合各林场不定期开展清理整顿,结合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彻底倒查以往十年侵占国有林地行为,进行清查和打击、整改销号,全面整顿林地管理秩序,对历史形成的破坏林地行为,建立林地回收台账,依法坚决收回并进行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加强临时用地监管,对已到期的临时占地按时收回,并监督用地单位恢复林业生产条件,防止林地流失现象发生。

公司把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作为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增强企业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在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公司对生态脆弱区苗木栽植点全部设置了围堰,保证苗木不受水土流失的影响,为降低围堰成本,用废弃彩钢瓦自制围堰。2019年以来,阿里河森林面积持续扩大,森林蓄积持续增长。活立木蓄积增长2037635.8立方米,森林蓄积增长1821712.2立方米,森林面积增加12.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9.09%。

为巩固拓展公司绿化成果,地企共同抓防火,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针对阿里河村屯多、闲散人员复杂的情况,创新“企业+社会、传统+创新、人防+技防”工作模式,进行森林管护工作,森林火灾防控效果显著,实现连续十二年无较大人为森林火灾的目标。

发展产业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公司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育苗、生态旅游、蓝莓、食用菌擎起大产业,打破了困于山、贫于地的资源瓶颈,蹚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致富的新路子。2021年,公司整合优化产业结构、生态与经济效益稳定增长。

为适应造林绿化新形势,满足植被恢复造林和林区援外退化林修复对绿化种苗的需要,公司制定育苗、造林对标管理提升行动目标和具体办法,时间节点追标清单进度如期完成。三年来,公司着重培育苗木新品种,采用大棚和大地育苗相结合,开展营养袋育苗、扦插育苗和移栽培育绿化大苗,大棚育苗引进全自动自走式喷灌苗木先进设备系统。共培育落叶松1267万株、西伯利亚红松415万株、云杉766万株、樟子松66万株,义务植树21826株、本土造林54156.5亩,植被恢复造林2387.4亩,补植补造49056.9亩,退耕还林1882.1亩,占地恢复560.9亩,重点区域绿化269.2亩,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造林2.5万亩,三年造林保存率达91%以上,比国家规程要求提高1%以上,育苗质量逐年提高。2021年,公司荣获内蒙古森工集团森林抚育先进单位。2022年3月,公司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些数字和荣誉的背后是数千名职工守护绿色的责任担当,是林业职工对森林资源管护付出的不懈努力。

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公司大力推进“原始森林、青山绿水”产业发展。以原始大森林自然风光为依托,以森林蒸汽机小火车旅游兴业,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开发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森工文化旅游项目。重点规划了亿年冰石河、远古彩绘岩画、距今200万至300万年第四纪冰川遗迹、冰川瀑布、火山岩、国际生态马拉松、森林山地自行车运动赛等生态旅游产业。并与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布苏里军事文化教育基地联合,建立景区联票通游合作机制,与周边旅行社和各大中城市开展旅游联盟合作。依托生态资源,打造最具特色的综合康养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公司积极发展富民产业,推行“企业+基地+林户”产业经营模式,鼓励职工发展滑子菇、蜂蜜、蓝莓等产业。齐奇岭林场引导职工和村民发展食用菌产业。2022年,辖区职工年培植滑子菇达600万盘,培植户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山上林场利用林下资源优势,集中连片区划种植野生榛子、金莲花、白芍等林下物种,拓展职工增收致富渠道,职工种植白芍户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一项项扎实的企业制度、一组组改革成效数据,彰显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坚实步伐,公司职工将继续为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森林蒸汽机小火车

猜你喜欢

森林
哈Q森林
森林里的超市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迷失在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