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2022-02-03唐林林
□ 唐林林
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考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但是,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改革难度较大,寻找符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的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策略,是很多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多元化思潮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实现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创新,可以使社会各方面资源实现高水平的整合与应用,共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运行水平对思想政治工作有诸多影响,唯有实现对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构建,才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并保证为党建工作方法和理念的创新提供经验借鉴。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可以使党组织与群众构建起更加紧密的联系,保证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以便党组织可以在获得群众广泛支持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存在不足。目前,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虽然尝试了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创新,但缺乏对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联系紧密性的关注,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无法获得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支持,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无法更加精准地代表人民群众利益,难以在改良党组织形象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紧密度。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创新的过程中,对于深层次落实党建工作精神的作用认知存在不足,未能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深度。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探索创新过程中,缺乏对新时期先进技术应用价值的关注,导致各类型的信息沟通平台价值无法获得有效开发,难以在提高信息交流与思想互动质量的情况下,提高思想政治理念的贯彻水平,也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无法借此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基层党组织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缺乏有效改良。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途径过程中,对于传统思想政治理念的局限性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各类指导思想合理性的评估,导致思想政治方法的创新无法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战略相符合,难以在积累思政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传统理念的调整。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影响党建工作有效性的各类因素掌握不充分,缺乏对先进思政工作理念重要价值的总结,导致党建思政工作体制无法得到高水平的构建,难以在思政工作理念得到调整优化的同时为基层党组织的优化组建提供有力支持。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进行了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探索调整,但对于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情况缺乏足够重视,未能结合民主制度的建设需要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理念做出调整,无法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调整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化建设策略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水平。在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过程中,一定要将联系群众作为主要工作目标,根据基层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创新策略,使党建工作可以得到更加顺利的实施,为基层党组织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帮助。在探索调整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紧密围绕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进行思想政治手段的创新,尤其要将构建和谐党组织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使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显现,并保证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在设计业绩考核策略的过程中,需要将加强人民群众联系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以此作为提高党建工作落实深度的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可以具备联系基层群众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各类先进平台进行思想政治理念的传播,在提高信息互动效率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思想政治传播手段的创新水平,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切实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将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要对党建工作的相关指导思想进行调整创新,使党建工作的运行可以与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改革需求相符合,并保证在新思想的指引下实现对党建工作理念和体制的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人员要加强对民主制度的重视,以此为目标进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局限性的分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的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案例
山东能源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三十七处党委秉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精神,构筑党建“星火工程”,创新实施“党委顶层设计建体系、部门创新机制上规范、支部项目建设堡垒创过硬、党员干部擦亮身份争先锋、职工群众兴业成才做工匠”五级联创,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形成上下团结一致、步调一致、目标一致的创业洪流,助推“双入双创”党建模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委顶层设计建体系。把年度党建重点工作全部纳入考评范围,建立党委、部室、支部、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五级”过硬指数体系。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体系、党建重点工作课题化运行体系、党政一体化考核评价体系、重大典型培养选树体系“四个体系”,开展党务达标竞赛,以重大典型选树平台为依托,形成品牌激励效应。
部门创新机制上规范。立足“管理、考核、协调、服务”职能发挥,建立部门过硬指数,以绩效评价小指标创优保大指标争先。推行“日常管理纪实”“季督查、季排名、定期通报”“政工例会”三项制度,念好党建工作“紧箍咒”。组建党建联络员、指导员队伍,实行党群部门和基层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共建。
支部项目建设堡垒创过硬。建立“服务改革发展、凝聚职工群众、建设项目文化、创造一流业绩”党支部过硬指数。推行“一簿两单”管理,即党支部书记工作写实簿、支委委员责任清单、党支部工作清单。对标“省属企业过硬党支部示范点”经验做法,促进基础工作标准化、特色工作品牌化、内外协同联建共建,形成“繁星闪亮”格局。
党员干部擦亮身份争先锋。建立“生产经营能手、创新创业模范、提高效益标兵、服务群众先锋、综合素质表率”5 个过硬指数,定岗定责定标定效,搭建“一区两岗三队”、承诺践诺等务实平台,做实“评星定级”积分制管理,实现差异化分配,引导党员亮身份、显模范,促其思想到位、行动对标、责任落地。
职工群众兴业成才做工匠。立足构建人才梯队培养模式,建立“理想信念、技术创新、担当奉献、作为业绩”工匠过硬指数,细化考核评价标准,全面提升队伍形象。
唯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并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策略进行合理构建,才可以保证党建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优化。因此,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制定具体问题的应对策略,对提升党建工作的综合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