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戏剧评论的特征、问题与戏剧评论的转机
——以“北小京看话剧”为例

2022-02-03

社会科学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戏剧

彭 涛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文学系,北京 102209)

从戏剧批评的现状来看,自媒体形式的戏剧评论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以受众多、传播广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的剧评为例,早在2012年2月,微博上就先后出现了“押沙龙在1966”(以下简称“押沙龙”)与“北小京看话剧”(以下简称“北小京”)两位独立剧评人,他们的微博戏剧评论在网络空间“打破了学院派戏剧批评的失语状态”[1],成为自媒体剧评最早的两个代表。微信问世后,越来越多新媒体剧评人选择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传播平台,同时在微博等其他平台同步推出剧评文章。“押沙龙”“北小京”之外较有影响的自媒体剧评主体还有“成都青年剧评团”“广州青年剧评团”“疯剧场”“有染”“申邃目光”“安妮看戏wowtheatre”等。此类自媒体剧评虽然在网络平台上“粉丝”众多,但在学术领域却是无人问津,这是文章展开研究的现实前提。

自媒体剧评作为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环境下的戏剧评论新形态,标志着人们对戏剧艺术的理解与认知在传播方面变得趣味化、多元化、分众化。自媒体剧评不受学院派学术规范的约束,在观点表达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更契合绝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艺术理论教育与批评专业训练的普通网民的阅读需要,因而更能引起网民的阅读兴趣。自媒体剧评的文章标题及谈论话题一般都很注重吸引力、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其读者数量因而比专业读者数量大得多,直接影响并改变着新时代中国戏剧艺术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的状况,其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觑。如何对待“流量受众”“流量评论”这种“体制外”的网络戏剧评论类型,是摆在学院派学者面前现实的也是前沿性的课题。

一、自媒体剧评的写作特征

在自媒体剧评主体中,“北小京”最有代表性也最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其在自媒体剧评中起步最早、持之以恒①与“北小京”同期起步的“押沙龙”在2016年停止了剧评更新,微博上“南有押沙龙,北有北小京”的格局便成了“北小京”一枝独秀。、平台多元(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且在剧评中风格独特、语言犀利、见解独到,较之其他自媒体剧评者,其文章数量最多(超过200篇)、影响最大(粉丝数超2.2万)。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从“北小京”的剧评中寻找审美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一些专业戏剧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其博文并与之互动,“北小京”因而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博主。

“北小京看话剧”微博账号于2012年2月23日注册,注册当天就发布一篇戏剧评论,该文以老北京的方言语调、戏谑的口吻、辛辣的笔触,对《北京我爱你》这部话剧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从整体上看,该文只是偏重于批评主体不满情绪的表达,既缺乏批评上的学理性,又没有对如何改进舞台表演提出任何实质性的建议。

“北小京”的第一篇剧评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和只说好话不说缺点的批评文章相比,还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该文作为“北小京”戏剧评论的起点,标志着北小京的独立剧评写作的立场与追求真实态度的确立,奠定了北小京戏剧评论的写作模式。此后,经过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北小京在戏剧评论写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特征。

近乎“三段论”式的思维套路与写作模式,是“北小京”戏剧评论的第一个风格特征,这一评论风格在网络独立剧评中相当具有代表性。“北小京”的剧评通常以剧目简介为开端,并以幽默的语言表明其认同或不满的立场,随后对表导演进行分析,最后对戏剧界生态以及戏剧批评界进行批评。这种模式的形式特征在行文时的具体表现就是开宗明义地直陈义旨、铺陈式的质疑与反问、俯瞰全局加之以金句频出的总结。“北小京”在剧情分析过程中,如果对剧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满,就会用一连串的排比句式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质疑。排比句的特点是逻辑连环、语气紧凑、语义递进,在气势上先声夺人,使读者感觉笔锋犀利、感染力强;这种语言风格在政论类文章中并不鲜见,但在当下批评界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的学术论文中却基本上难以见到。“北小京”也喜欢在评论结尾提出具有“画龙点睛”意义上的观点,其剧评网文中最富有洞见和思想性的文字也多半在结语之中,这类结尾性文字一般都是对戏剧评论生态的怪现象提出质疑与批评。敢

于直面戏剧艺术的实际问题,甚至敢于质疑挑战戏剧界的权威———这是“北小京”为广大剧评读者喜爱并认可的重要原因。

直率真实是“北小京”和其他网络剧评者共同追求的写作风格。“北小京”剧评早期的出发点就是真实地表达观感。2012年3月1日,“北小京”发表剧评声称“想看夸赞的麻烦您绕行。想听实话的您来对了地方。实话不好听,真实更重要!”“大麦戏剧”在当天回应,称赞这篇文章是“观众真诚的意见”。在当下的批评界,戏剧批评乃至整个艺术批评都存在的一个不良现象就是:商业利益与人情关系交错,各种批评文章充斥虚假的表扬与赞美,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几乎见不到,“批评被扭曲,造成了没有真正批评的戏剧批评”[2],“北小京”对此现象十分不满。2017年1月4日,“北小京”发布了《依然期盼——写在剧评第六年》,指责所谓的学者专家与传播媒体对戏剧表演只知一味地吹捧,不知质疑与反省,充满了“虚头巴脑的戏剧评论”,认为“没有真实评论的戏剧演出,就是一场盲人摸象”。“北小京”的核心立场是希望表导演者能够听到真实的批评声音,从而改进戏剧艺术的创作实践,使戏剧艺术良性发展,而不是使其在褒奖之中停滞。凭借自媒体与匿名性的优势,“北小京”有着比传统纸媒更自由的言论空间。就戏论戏说真话的态度不仅成为“北小京”剧评的一大特色,也是“北小京”剧评受读者认可的另一重要原因。

以匿名评论的方式保持批评的独立性,是“北小京”和其他自媒体剧评者共有的另一风格特征。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匿名性存在的公共领域,匿名性可以保护隐私、隐匿个人真实身份,这是批评主体得以畅所欲言而无心理顾忌,并表达自己真实看法的社会基础。[3]通过匿名发表言论可以避免因实名发表言论所带来的关系纠葛与舆论风险,这是批评主体真实表达自己看法的现实考量因素。曾有一个典型的事例:2017年5月,一名学生身份的剧评人以实名的形式在社交网络发布批评态度的剧评,因遭被批评者的行政投诉,这位学生被迫公开道歉。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实名身份的戏剧评论当中,剧评人因受限于职业、身份、社交等诸多因素,不敢对戏剧演出持过多的批评意见,甚至违背剧评人应有的职业道德,一味地吹捧与称赞,这几乎是当下戏剧批评生态中的常态。

“北小京”对匿名写作的原因做出了解释,认为只有在匿名状态下,批评主体才能保持批评的独立性。“北小京”对批评独立作出了如下解释:“独立不仅仅是不与任何人、任何组织结盟,独立的重要性是,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方式,摒弃目的型写作。”“北小京”对匿名评论具体的经验考量则是当下社会“环境的恶劣,以及人心的脆弱”。他所说的“环境的恶劣”是指中国艺术批评“尚未形成一种良性的批评环境”[4],“人心的脆弱”则是指当代人心理脆弱、缺乏承受批评的心胸,以致批评主体以实名身份指出相关对象的不足,就可能会遭受类似那位被迫公开道歉的学生的结果。由于匿名写作,“北小京”剧评才能够做到普通批评者所不能做到的批评尖锐性,既不会因为一部戏广受观众喜爱而去吹捧,也不会因为剧院、导演、主演名声在外而刻意去贬损,以求标新立异。“北小京”的剧评在艺术审美层面有其独到的认知。

在专业剧评逐渐丧失客观性、大众需要听到真实戏剧评论声音的情况下,以“北小京看话剧”为代表的自媒体剧评无疑起到了久旱降甘雨的作用。网络独立剧评文章率真的态度、犀利的文笔,彰显了新媒体环境下非学术化批评的“野性”意味与“杂语”风格,给只表扬不批评的剧评界注入了新鲜的评论血液,促进了戏剧评论的多元化、大众化。

二、自媒体剧评的话语特征

在传播效果方面,网络自媒体有着不同于主流传统媒体的优势:自媒体平台可以匿名发言,批评主体可以畅所欲言,“人人在网络中都享有话语权,而且批评的形式也是十分自由的”[5],一般情况下,在网络自媒体剧评中比在主流媒体的专业剧评中更能听到普通观众的真实声音、更能看到戏剧表导演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惟如此,主流媒体承载的学术信息在传播上单向输出,作者、编者与读者之间无法展开互动;自媒体平台一般都希望并鼓励网民互动参与,且其在传播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开放性、可参与性、互动性。网络自媒体的开放通道有留言、跟帖、私信、打赏等多种类型,这些类型不一的互动方式使新媒体环境下戏剧评论的“交互性”特质得到充分彰显。

“交互性是新媒介理论中常用到的概念之一”[6],“交互性”是电信时代人们通过人机交互进而达到人与人趋零距离来往的常态社交特征。戏剧评论的交互性特征在“北小京看话剧”中的评论文章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北小京”微博及公众号下参与评论回应的主体构成非常复杂,有职业戏剧导演、影视编剧、主创团队、高校教师、学生、普通戏剧观众等社会各界人士。集导演、演员、制片人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孟京辉多次通过微博、微信与“北小京”互动且相互引为“同类”,导演班赞在“北小京”2016年评论其执导话剧《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的公众号文章下留言:“谢谢支持与评论,反思中。”网络“大V”史航等在微博上转发“北小京”的一些剧评,从而引起很多人对“北小京”剧评的关注。网民与“北小京”的互动更是复杂多样,其间可以看出交互主体间的差异化视角、多元化观念:他们对“北小京”既有赞同,也有质疑。在互动过程中,“北小京”的粉丝常常会因为自己在戏剧表演观念上与之相左,从而与其激烈争论。

自媒体剧评文章下网民的匿名评论通常五花八门:既有主创团队对“北小京”剧评作出的回应,也有观众对“北小京”剧评的赞同或批评,还有观众与观众因看法相佐互相批评,呈现出多音齐鸣的错综复杂的交互性,其批评语言有时比剧评者的语言更为激进。以“北小京”的一篇戏剧评论及其交互反应为例,2017年8月10日,“北小京”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剧评《自我感动的明天——看话剧〈明天〉》,网名“老雨”的用户连发6条评论批驳“北小京”,对“北小京”的剧评进行了彻底否定,认为“北小京”故作惊人之语、夸夸其谈,是一种哗众取众、不着边际的议论。“北小京”没有做出任何回复,但一位名为“杨楠”的用户挺身而出,为“北小京”辩护道:“编剧老雨的留言暴露了自己的水平,和北小京的剧评高下立现”。

自媒体剧评对戏剧表导演的评论与评论区网民对戏剧表导演的评论及对自媒体剧评自身的评论、自媒体剧评人与评论区留言者的互动、评论区评论者之间的互动等,充分体现了戏剧接受场域中的话语生产与再生产的对话特质:在自媒体戏剧评论以及对这种评论文字本身的正反留言评论中,人们可以看到多元言论空间中的不同话语主体,他们各具自身的审美意识与艺术立场,对同一个演出对象认识相异、理解不一、人言人殊,却又人人平等,谁都可以反驳别人,也都必须接受别人的反驳,在这个空间中anything goes(怎么都行),谁都不能用某一意识去统一别人的意识。在这样的虚拟空间中,人们的审美意识与艺术立场可以实现自由地表达与阐述。

之所以称自媒体剧评空间是一个话语生产和再生产的空间,是因为这一空间中的言论主体并非单一纯粹的接受主体,有时候戏剧生产主体比如个别表导演甚至某个主创团队都会介入,因此对自媒体剧评的批评和驳诘就不纯粹是认识的冲突,也不一定“事关‘网络’话语权、典论权和文化领导权之争”[7],而很可能夹杂着利益的考量,比如相关演出团队考虑到社会影响、经济效益等因素对自媒体上的否定性剧评作出的回应。以微信公众号“申邃目光”(青年剧评人杨申注册)在2021年4月15日推出的剧评《〈抄袭吧!契诃夫〉,之后你会变得更庸俗》剧评及其反应为例,该文批评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戏剧作品《恋爱吧!契诃夫》涉嫌抄袭俄罗斯青年模范剧院“Чехов-GALA”(《契诃夫盛宴》)一剧,微信圈和“豆瓣读书”一时舆情汹涌,出现不少关于该剧的负面评论,直接影响了国家话剧院的演出及收益。国家话剧院及时进行舆情“救火”,以官微“中国国家话剧院”为平台,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褒奖的剧评,化解了杨申先后两次的网络批评可能引发的票房危机。

自媒体戏剧评论的话语生产与再生产特质凸显了该言论区域的公共领域性质,在此区域中,不同社会身份的实名或匿名评论主体针对戏剧存在的问题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与剧评人或其他跟帖发言者意见相左,可以及时性地发表异议,这是一个不同观点可以充分交流、不同认识可以激烈碰撞的公共思想空间。剧评属于个人的审美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与经验性,再加上参与批评的主体文化背景与鉴赏水平各不相同,同一批评场域内的认识和评价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虽然如此,这种氛围仍然难能可贵,因为这种不同评论层次的多主体交互性评论和再评论营造了一种良性的阅读与接受伦理。在这种氛围下,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产生良性互动,戏剧主创人员会通过这种精神空间的思想对话反思和改进自己在创作暨表导演方面的质量。

在自媒体戏剧评论平台的运营过程中,一些自媒体剧评人还十分自觉地追求戏剧评论话语生产与再生产的多样化与多元性。例如微信公众号“观剧评审团”(新媒体剧评人奚牧凉于2016年注册)在公众号平台中设置分级打分功能,广邀剧评人以及各类戏剧从业者参与剧目打分评论,希图以之实现多维度探讨;再如微信公众号“北戏随缘更”,该账号不但发布原创剧评文章,而且接受其他人投稿,经账号管理者筛选审核后在平台上推送,俨然一个自媒体形式的私营杂志,属于典型的“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8]。从话语生产和话语领导权的角度看,这种私人艺术话语空间的存在冲击着“体制内”艺术话语空间的生存,倒逼“体制内”艺术生产部门改进新媒体语境下的工作方法。

三、自媒体剧评存在的问题

以“北小京”为代表的自媒体剧评因其“票友”性质以及匿名身份下无所顾忌的“辣评”产生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自媒体剧评引导网民的艺术接受、艺术认知,艺术批评与艺术市场、艺术受众关系,以及“体制内”专业剧评与“体制外”业余剧评间的互动等诸多方面。如果不对之加以研究分析并找到引导其科学发展的方法,那么戏剧评论工作就无法得到改进,戏剧评论的“中国特色”“中国学派”就会流于空谈。

自媒体剧评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学术规范方面的问题。自媒体剧评人撰写剧评仅仅是想表达自己对戏剧演出的看法,发布后虽任由网民评论却不需要学术体制内的专业评估,因而他们在写作时率性而为,丝豪不用考虑学术规范方面的要求和限制。“北小京”在2019年1月31日所发的《笨拙的剧评》博文中坦陈自己不是职业批评家,而“只是一位对舞台有热爱,有敬畏的观众”,声称“在写作中,我不喜欢引用任何大家的金句名言来定义我的文字,烘托我的阅读量或所谓的专业性。这些断章取义的,借鉴式立论的文章写法我认为缺少写作的真诚”。

自媒体剧评因不受体制规范的约束,在语言表达上自然率直,这类文章在文字上除了欠缺学术语言的规范与雕琢,还存在情绪化过强、批评时分寸失当的情况,其具体表现就是评论文字中常常会有激愤怨怼之词,如“北小京”在2021年发表的博文《〈杂拌,折罗或沙拉〉——高校女生的日记本》中的表述:“难道我们花钱是为了来看你们输出的个人道德观吗?”对于主创人员而言,这种情绪化的冷嘲热讽无疑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惟如此,由此匿名评述的原因,批评主体没有面子或人情方面的顾忌,用语有时失之于尖酸刻薄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戾气,这种文风既是网络独立剧评文章的特色,同时也是其缺陷所在。

自媒体剧评在专业层面还存在学理乏弱的问题。该类剧评者并非职业研究者,他们对戏剧的评论只是出于个人爱好,其语言表述难脱“业余”印迹,行文中间虽然也会出现一些专业术语,比如“北小京看话剧”微博文章中时不时出现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戏剧剧场”等专业术语,但这并不能改变其文章缺乏专业学术批评应有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不管自媒体剧评者明不明白“欣赏和评论有很大区别,尤其是作为专业评论需要有专业知识”,[9]其新媒体剧评所呈现的“平民化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不惟如此,自媒体剧评的“业余”性质导致批评主体在思想深度层面裹足不前:以“北小京看话剧”为例,“北小京”虽然凭海量戏剧观摩培养出了一般戏剧观众所没有的艺术鉴赏力,且在文字水平上日趋成熟,但在理论理解与认识方面依然达不到专业水平。这是自媒体剧评人只注重戏剧观摩的积学酌理,而忽视学理上的研阅驯致之故。

自媒体剧评尤其是匿名性评论,在批评伦理正当性方面一直遭受质疑,“北小京”亦常因匿名性的问题陷入争执的漩涡。在匿名状态下,虚拟空间中的戏剧评论者无论发表正面或负面评价,都不用承担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评论者出言无忌,在评论剧情或演出时不必拿捏用语的分寸,可以情绪化地“逞口舌之快”,这种情形极易伤害导演或演员,这是匿名评论的正当性引发争议和伦理质疑的根本原因。戏剧匿名评论的负面效应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戏剧制作的周期长、成本高、投入产出比低,在此情况下,情绪化的极端批评不仅会挫伤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还会通过粉丝传播影响观众购票的意愿甚至影响剧目的再度上演。

当然人们对此也不必过度担心,大多数戏剧工作者能够正视网络自媒体方面的批评。以“北小京”的戏剧批评而论,凡“北小京”批评中的合理之处,相关剧目的主创人员以及导演、演员还是能够虚心接受的,并据之重新修改演出方案;对其批评中的不合理之处,他们也会明确反对,并通过网络留言与之交流。观众方面的态度亦然:观众中既有因附和“北小京”的批评而不愿去看戏的声音,也有看过之后发表针锋相对的反批评评论。自媒体剧评人的评论毕竟只是一家之言,纵使会影响一部分观众的购票意愿,也远不会达到危及戏剧生态的地步。更何况自媒体剧评之中的文章对于戏剧演出并非只有指责、“挑刺式”的批评,以“北小京”而论,其对于自己认可的剧目,写过不少褒奖的文字。

匿名评论的剧评方式在当下的戏剧活动领域一时还难以消除。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环境中,人情和人际关系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现实利益乃至生存状况,在言论表达方面,“体制内”的学者和批评家出于现实的人际关系与体制利益考量,在实际的批评活动中一般都会采取“全此交情,惟默而已”的“鸵鸟批评策略”。即使像“北小京”这样拥有众多剧评粉丝的“网红”,一旦公开自己的职业身份、实名进行戏剧评论,其能否在剧评中表达真实的看法和感受,对演出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不虚美、不隐恶?直面问题,尖锐批评会给批评者本人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后果与伦理困境?这些都是摆在剧评人面前的极为现实而又难以解决的难题。

四、当代剧评的问题与转机

以“北小京看话剧”为代表的自媒体戏剧评论平台的存在暴露了当下学界和批评界存在的问题,给新时代的戏剧评论提出了新的课题,也给戏剧评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历史转机。

自媒体戏剧评论占据了网络空间剧评主要场域。这一情形表明,自媒体场域对主流媒体来说还是一个空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10]。从目前艺术评论的情况来看,各类主流媒体存在的通病就是把艺术评论文本搬到线上、挪移到虚拟空间就算了事;主流媒体的电子传播平台由于缺少作者、编者、创作主体与观众之间的互动空间,就使自身硬生生变成了变相的印刷版报纸、杂志,单向输出艺术、学术信息,冷媒介的天然优势沦为热媒介的“人为”劣势。

主流媒体电子传播平台由冷媒介沦为热媒介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戏剧批评越来越学院化、圈子化,疏离了普通民众日常审美需求,忽略了普通观众的艺术接受,淡忘了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初心。“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概念,人民就是老百姓,在网络空间中就是无数的网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11]。因此,各类学术、艺术部门应当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提供专职人员负责传播平台的运营,通过平台互动及时了解民众的认识和诉求、改进创作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自媒体戏剧评论大量存在,充分说明戏剧评论中“批评”声音的缺失。“知政失者在草野”,由于人们从主流媒体中的职业戏剧评论中看不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批评家对戏剧表导演水平的真实看法,只好诉诸具有民间性质的自媒体戏剧评论,这种情形说明当下的中国学术界缺乏良好的批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早已提出了批评,他在2014年10月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12]。要履行这一要求,批评主体就要在批评中匡正评论风气,杜绝人情评论、商业化评论,如实指出戏剧演出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要使戏剧评论中真正的批评声音“在场”,就必须探索体制内营造正常、健康的文艺批评环境的途径和出路,给剧评人提供一个健康、健全的言论表达环境。客观方面,要给剧评人提供一个让其自由地表达真实看法却又不致其遭受困扰或利益受损的评论环境,在此情形下剧评人才会走出匿名状态,以真实身份面向戏剧创作者,否则缺乏“真实批评”的戏剧评论的现状就无从改变。主观层面,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戏剧创作者对批评秉持宽容态度,坦然接受批评,评者褒优贬劣、编剧与表导演者察纳雅言,如此良性互动,才是健康的批评生态,我国的戏剧艺术才会取得进步。

文艺界除了对主流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缺陷和不足加以反思和改进之外,对以“北小京看话剧”为代表的自媒体戏剧评论的存在也应该从理论上加以反思并给予正确的回应。

首先,自媒体剧评作为一种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戏剧评论,是普通民众在工作之外的业余参与行为,是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们在接受层面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要,如同我国经济领域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一样,自媒体剧评这种戏剧传播形式也会与主流学术及批评长期共存。职业剧评人可以通过实名方式介入自媒体剧评空间,在戏剧理解、戏剧认识、审美趣味等方面加以思想引领,从而改变自媒体剧评“野生野长”的自然格局,甚至可以通过和自媒体剧评者们交朋友的方式,在日常交往中从理论、规范、学理等方面影响自媒体剧评者和戏剧爱好者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野性”的自媒体剧评整体品位和水平。

其次,学术界、批评界应当从话语接受的层面反思当下学术研究与批评中存在的接受短板。主流戏剧批评话语过于西方化、科学化、概念化、抽象化,没有受过专业学术训练的网民对之难以卒读,即使读了也不知所云,这是当下专业剧评读者少的根本原因。专业剧评人应当努力摆脱西方批评话语的思维习惯与表达方式,充分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的评论风格和语言长处,重塑戏剧批评话语,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批评话语,使专业剧评文章能够走进观众心里,从而在戏剧创作与接受方面发挥沟通和引领作用,推动戏剧艺术走向进步和繁荣。

猜你喜欢

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2020年《戏剧艺术》总目录
罗周戏剧创作观察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基于戏剧表演中的“隔离”与“开放”研究
《在华十二年》所载戏剧资料及其戏剧史价值
清代新疆查禁戏剧演出考
戏剧类
《土》的情景反讽与戏剧反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