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东北石油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为例

2022-02-03张佳贺韩天澍张瑞杰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石油大学大庆课程思政

张佳贺,韩天澍,张瑞杰

(1.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2.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迫切需要。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教高[2020]3号),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件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讲授知识与道德培养相结合的价值旨归。当前,高校课程教育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很好地发挥育人合力,欠缺课程育人功能。东北石油大学自1960年办学以来,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办学”两个鲜明特色。深化教学设计改革,发挥每一堂课的思政育人作用,以课程思政的专业性渗透式思政教育来补充思政课程的主干思政内容,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无缝对接。工业设计专业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课程在1983年首次进入高校,在近40年的发展中各学校基本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东北石油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创办于2000年,立足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校院两级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不断融入大庆精神教学元素,围绕立德树人使命,探索“在新设计中寻找老传统,用老传统来教育新一代”的模式,从大一的新生引导课,到大二、大三的专业基础课,再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逐一融入大庆精神理念,以物质、精神、信息等形式提取大庆精神中的教育教学元素,融入课堂,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新生引导课”传递大庆精神文化内涵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是育德与育才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思政课程的独有功能,育人应当是思政老师应有的责任,专业课教师参与度不高,很多专业课老师甚至缺乏育人意识,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号召下,广大专业课教师越来越重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多种形式引入思政育人理念。

为了帮助刚入学新生尽快了解课程目标、专业性质、未来从业方向,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大一新生设置了“新生引导课”。“新生引导课”由专业课教师介绍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还将学校育人理念——大庆精神传递给学生。首先,介绍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大庆精神的专业培养目标;其次,提炼主要课程对认知大庆精神的指标要求;第三,介绍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大庆精神特色实践活动;最后,介绍未来就业方向与石油石化企业和油化产业的密切关系,明确弘扬大庆精神的重要意义。“新生引导课”还在新生中广泛开展“认识铁人,认识大庆”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铁人故事,参观各类展馆,引导新生认识了解大庆精神,促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的种子在广大新生中生根萌芽。

东北石油大学工业设计“新生引导课”是课程思政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学校特色、地方特色的重要举措。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每位任课教师都是播种大庆精神的园丁。增加了对专业知识服务导向和技术服务目标以及对未来所服务区域的经济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的介绍,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在未来学习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关注大庆及周边环境的经济结构特点、文化特征和精神理念特色,对石油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产生认同感与自豪感。

二、“专业基础课”提炼大庆精神设计元素

社会造型形态的提炼、把握和应用是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重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单纯讲究造型理论和方法,将课程局限于专业技术领域视野之内,使得课程内容枯燥无味,导致学生所做的造型设计仅有外观美而缺乏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致使产品生命力不强,无法给人深刻的印象。任何专业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也都有可被挖掘的思政元素[4]。大庆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底蕴、精神实质和文化特质决定其具有凝聚精神力量、增强使命感,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育人功能[5]。对此,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应提高认识、注重挖掘、善于讲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将地方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育人资源融入课程建设,达到良好的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双育”效果。

工业设计专业特色为将工业技术与美学艺术相结合,以技术承载功能,以造型承载艺术。这样的专业特色使得其一方面内容丰富,另一方面则没有重点和专业特色。然而东北石油大学因油而生因油而建,依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最具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探索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育人理念和地方特色育人资源的契合点,具象化、生动化教学载体,将精神元素提炼为物质设计元素,在造型设计中加以体现。以专业基础课 《产品设计 (I)》 课程为例,教师根据产品设计要素进行创新教学解析设计,引导学生调研并深入学习大庆精神价值观。要求设计要素视角从大庆精神、大庆印象进行调研,从而提取最具大庆代表性的视觉物化形象,同时以造型中的结构要素来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承载,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凸显大庆精神元素。经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程要求自主创新设计出作品——“抽油机外形U盘”。学生在进行这项设计之初,先进行了广泛的市民调研:如果提到“大庆精神”“大庆印象”,您首先会想到什么?90%受访者的回答中包括“抽油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抽油机形象进行抽象,并将抽油机工作过程中“驴头”上下往复的动作与U盘盖开合的动作形象相结合,实现了其开盖的功能,在设计上体现了大庆元素和精神特质。除此之外,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对大庆精神进行精神元素抽象迭代,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创产品二度创作。“石油之光”为大庆市标志性雕塑,由基座、塔身、塔徽组成,周围由 6只飞翔的海燕构成了奔腾的波浪,表现出石油油流奔腾不息,组成了代表大庆的造型艺术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石油之光”为设计蓝本,遵循其造型艺术和整体构造形成彩色铅笔包装盒。盒身外观以塔身为主体,塔徽按比例设计在包装表面,用飞翔的海燕线条勾勒出波浪图纹,展现出“石油之光”的代表性特征。在设计探索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石油之光”一次创作的造型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依循其原有造型,保留人们心中原有的“石油之光”形象,在形态的应用上寻找共同点,将其功能化。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调研能力、观察能力和物化凝练设计元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弘扬了大庆精神,增强地域性文化自信。

三、“创新实践课”贯穿大庆精神育人理念

实践课是学科理论外化为实践活动的课程类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双向发展,是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实现过程。创新实践课重点突出“创新”,创新课程育人理念、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目前,东北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工业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没有发达城市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那样多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和设计企业与之相对接,难以形成行之有效“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这使得本就以“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为根本的工业设计专业需求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急需得到补充。大庆精神根植于大庆油田,为工业设计专业提供了相对较多的油化产业素材,是优化创新实践课育人资源的重要来源。东北石油大学依托地域优势,在“创新实践课”育人过程中深刻融入大庆精神育人理念。

东北石油大学工业设计课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实践拓展课堂,由本专业学生设立“大庆市未来创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设计课程、产品设计服务、大庆精神文化内涵为主要宣传理念实现创意文化输出式运营。学生创新实践团队以当代青年石油工人为原型,创作了微信表情包,在外观形象上穿着石油工人工作服,表情坚毅硬朗又不失活泼,配以“干就完了”“克服困难”“安全第一”等语言,既表现出时代风貌,又体现出大庆精神中的艰苦创业理念。此表情包一经上线获得广大用户的欢迎,纷纷下载转发。此外,通过与大庆市心成长亲子国学俱乐部、天天向上幼小衔接、幸福泉幼儿园、幸福阳光国际幼儿园、东城领秀小学、让北第二小学、王镇少儿运动馆、大庆机器人科技馆等8家学校和机构进行积极合作及网络平台授课,实现“一中心两拓展一平台”的教育教学网络,形成对不同受众学员的“分餐制”设课模式。一是突破传统教学目标,提供设计训练课程服务,培养创新性思维;二是创新授课内容,根据年龄段从设计理念和设计要点中提取课堂主旨;三是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即向学员输出设计原理、设计方法、通过在“大庆精神”中提炼设计元素,讲授“大庆精神”载体的设计产品方案,在实践拓展课堂上,学生们将大庆精神融入到创意课程中。带小学员们制作抽油机模型,利用大庆标志性建筑造型制作立体书,参观铁人纪念馆后手绘明信片等,使同学们和小学员们更加深刻理解“大庆精神”,也传递了“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作为企业精神、城市精神、国家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精神来源。2021年,《人民日报》 刊发“大力弘扬大庆精神”评论员文章指出:“展望光明前景,大力弘扬大庆精神,保持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我们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业绩、铸就新辉煌!”[6]“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不同的专业特色有其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好课程思政全方位教学设计,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相结合不仅丰富教学内容的精神引领,也可时刻保持思政育人的时效性,助力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石油大学大庆课程思政
李大庆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任大庆作品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东北石油大学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7卷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