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刚柔相济:学校立德树人的位育之道

2022-02-03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学校

王 立

(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乃人之价值基础,以真善美为取向;“树人”乃做人之行动基础,以时代社会规范为要求,二者统一于学生身心、素质、能力之健全发展中。所以,学校教育实践有必要走“刚柔相济”的位育之道。“位”者,学校教育的过程兼顾“知、情、意”;“育”者,学校教育的价值功能体现“智、仁、勇”,促使教育对象在新时代的学习和生活中创建共生和谐的天人关系。

一、锤炼意志:重视教育的非确定性,立志克难中勇于奋进

从历史和现实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会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然充满着各种艰难困苦和不可预测的偶然变化。19世纪末,德国的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理论指出,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这种文化的历史便是历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如存在形式的过去式、认知结构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求异性和灵活性。此外,文化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教育作为历史文化的存在,无法摆脱此种历史的规律性、偶然性对其产生的各种影响。学校作为集讲学、著述、育才于一体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群体性组织机构,在教育历史中出现的时间并不算晚,甚至可以说自中国古代出现了教育之后,学校便应运而生了。自此,学校这一组织机构也就逐渐成为学生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进行反思总结以及教师以德育人、团结同学、教学相长的重要场所。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人,人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正视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转变以往单一和标准化的“确定性”知识授受模式,让学生明了在漫长且充满挑战的人生历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种挫折与风险,要使其有经历“苦”与“难”的体验,具有辩证分析事物“两面性”的意识以及忍耐寂寥困苦的自制力,通过不断的修习来锤炼意志,培育其独立自主、敢于挑战和勇于超越的人格品质。正如孟子所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说,学校不是充满鲜花和掌声的温室,而是能够让学生拼搏和进取的场所,因为在学校这一场域有着许许多多的竞争对手和学识渊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内容、新事物来提升自己,虽然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不论如何奋斗,坚韧是其求学之路上应有的底蕴。

虽理应如此,但与长期以来人人笃信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以及师生、家长为了赢得“应试教育”“分数教育”的胜出而劳心劳力的“艰辛”不同,学校教育的最初目的不单单是完成对学生的知识授受和功利谋求,更重要的在于学生身心能力和品质的提升,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认同和践行真善美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骄纵、浪费、懒惰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学校要给予及时的批评和纠正,通过树立正确的榜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言传身教、集体实践活动以及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等多种方法,使学生自省、自立、自强,而不是采取漠视、迁就、纵容等消极过激的教育方法,更不能以成绩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类,从而突出或掩盖学生身上存在和发生的功劳与错误,否则,学校就会异化成知识的贩运机构,背离其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宗旨。尤其是在物质经济日益向好、科学技术产品充斥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当下,普遍存在的青少年儿童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用金钱、玩具、零食来满足或滋长其不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的风气,如过度的饮食、不规律的作息、攀比自负等,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单纯的外部激励或许在短期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裨益,但长此以往,在缺少内在动力的情况下,一旦经历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就极易导致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孱弱和病态。所以,学校不仅要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价值原则,而且还要定期举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或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借助集体的力量实现师生互助、生生互助、自我疏导,及时全面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情感上也要心系和关爱学生,关注其成长变化的过程,在学生学业取得进步或有着良好表现时,理应给予合理且适当的赞赏与鼓励。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认为,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据此,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他认为能够增强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和事件就是强化,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正强化和负强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反,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不当言行和错误要给予及时的批评指正,督促其内省反思和行为的改变,使其在明白自身错误的同时引以为戒,提升自我。“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发展其进化的能动性;经由此一过程,他将自身塑造成具有人性的人——以知识、判断力和美德武装起来的人。同时,教育又将他生活在其中的民族和文化遗产传授给他,并以这种方式保存世世代代所创造的、历史悠久的成就。教育实用性的那一方面——使年轻人谋到一份职业并维持生计的那一方面——也断然不可漠视,因为人类的后代并不是天生要过贵族式的闲暇生活。然而,以人类已经形成的一般能力,便可以使这种实用目的得到最充分的实现了;儿童所需要的这种外部的专业化训练,应该永远不要危及教育的根本目的。”[1](P.13)

总之,学校于青少年儿童的培养不应止于认知观念和智力的培育,更不应该以升学率为根本指标,要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理念,深入落实“双减”政策的核心内容,如全面缩减作业总量和课业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整合用好校内外资源,强化配套治理和支撑保障。学校在教育教学动机上虽不能完全摆脱利益、名誉等功利考量,但这些因素在价值上却不具有优先性,要充分发挥教师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影响作用,合理应对社会“楷模”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的实况冲突、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冲突、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做到正视每一位青少年儿童,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教书育人。学校要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将真善美的人格品质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导向和主要目的,结合综合劳动、体育锻炼、文艺活动等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运动、实践、交往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二、规范认同:彰显教育的伦理精神,生存绵延中坚守正义

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系统可粗略地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自然科学及技术已然成为引领各行各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无它则人们难以融入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放眼过去,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无视和逆此而行都是非理性的,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但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虽然科学技术越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帮助就越全面,但技术所体现出来的威胁也会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人身安全越来越没有保障,新的病菌不断出现,人们的生活因被技术主宰、控制而缺失了主体生命之间的交流、对话和温情。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2]。当下,社会人文的发展日益趋向于自由、平等和法治,在物质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个体权益和个性的展现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但社会发展与个体诉求之间的矛盾关系仍旧现实地存在着,伦理道德与经济利益、法治规范与价值信仰、亲情友谊与个性独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相持不下。随着全球科技、经济、文化的互联互通,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命题,人类共享一个地球,大写的人类与小写的个体命运相关联,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共同存在于地球这一大家园中。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疾病卫生、战争冲突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国际大环境的整体走向和未来发展,凡此诸者都与人类的生存绵延密不可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将人类“活着”的生存问题得以普遍性解决,并在“活得怎样”的层面让人类过上衣食住行丰富便捷、文娱闲暇多元、疾病卫生体健有保障、时空通信沟通畅达的幸福生活。但是,人类的生存发展不止于“活着”和“活得怎样”的满足,伴随其中和紧随其后的“为何而活”的价值追问时常涌现,独善其身、心忧天下、逍遥自然、遁入空门、寄托神灵,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我们去留念、去追逐?价值观念的取舍完全要看个人的选择,因此,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也就决定了他的生活样态。人生价值各有不同,相同的是追逐心中最具价值、最有意义和最契合自己人生的生活方式,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获得圆满和欣喜,实现自己存于世间的价值。

伦理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的角度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的行为规范,而且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可以说,培养学生求真向善的能力和品质是学校教育要坚守的伦理立场,如此才能担负起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使命。科学教育是“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自然科学学科教育为主要内容,并涉及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整体教育。以期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并通过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良社会文化,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3](P.36)。因而,学校积极推进科学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科学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科学课程、科学实验、自然生物和宇宙现象观察、生产生活科学常识运用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学校科学教育还要以图片展示、演讲辩论、故事叙述、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明了和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培育其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人文情怀和志向。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物质经济、文化多元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个体独立性的不断增强,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社会交往规范和认同越来越重要,必须人人遵守。“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如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民主法治等却具有着普遍性,现代社会中大部分文化发展都会注重社会成员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秩序的法治保障,守法、诚信等社会公德在新时代人们是要共同去遵循的。”[4]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心灵,发展能力,挖掘潜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青少年来讲,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于此,学校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结合法制警示宣讲进校园活动,通过对社会道德与法治典型案例和人物事迹的学习讲解,经由师生民主调查、主题班会商讨等构建激励型奖惩机制,将校纪校规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其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和为世界增添生命的温度,在光亮中绽放生命的意义。这便是学校教育坚守伦理立场的深远意义,让受教育者一步步成为完整的人,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法治基础上建立规范认同,遵纪守法。

三、情感助力:凸显教育的实践趣味,游戏想象中开启创新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校教育如何实现知识理论与道德规范的有效转化,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与品质,避免出现“说而不做”“明知故犯”的情形?“情动于中”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人不仅仅有认识的能力,解决对象是什么的问题,即“知”;人还有情感和意志,意志是使“知”得以执行的动力,而情感是“知”得以发动的催化剂。康德说过,许多人天生就是如此地富有同情心。沙甫慈伯利和哈奇森也认为,人天生地具有一种能够感悟道德善恶的“内在器官”——“道德感”。[5]人的道德感与美感是相通的,而且都是人类先天具有的本性。基于此,人们对于喜爱的对象往往怀有积极主动与其交往的心向,且可以“忘乎所以”,在认知和行动中能够将自身融入到对象中。可见,要深化道德教育引导,除了提升道德认知外,还要有道德情感的助力。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要重视发挥道德情感的作用,一方面,要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式“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6]而道德情感的助力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情感是影响道德认知的必要条件,因为不同的情感体验会影响信息的输入,从而强化或弱化各认知环节,促进或阻碍道德认知与推理过程,使得个体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道德认知的发展。比如,在人们践行了某一道德行为,受到周围人的表扬和鼓励,或是获得了某些既定利益时,个人会受到正强化的激励,加深对这一道德观念或道德认知的认同,从而激励他在遇到相似情形时采取符合道德规范的行动。而且,这种源于本性的道德情感是形成道德判断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此情此景激发的情感帮助个体做出正确的判断;另一方面,对以往情感经验的分类总结能力也影响着个体的道德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影响着我们的道德行为。当我们看到身边的朋友、家人甚至是街边的陌生人深陷痛苦时,会不自觉地帮助他走出困境。

此外,道德情感的养成是品格塑造的重要环节,是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道德情感不仅为道德自律提供重要支撑,而且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基于此,学校要积极培养学生对科学、法治和道德规范的喜好之情,使其明了是非善恶,明确爱与憎、好与恶的情感心理,将“是”与“善”视为“应当”和“必须”,进而积极学习和践行,对“非”与“恶”加以回避和抵制。

首先,学校要遵从学生的天性,教育教学任务不能单纯地依靠认知分析和意志强力,还必须注重形式方法和游戏趣味。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体会不同的职位、地位、情感和性格,进而学会换位思考,提升自己移情的能力,因为移情也是提升道德情感的重要一环,角色扮演活动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极具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天性。其次,模仿不同场景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等。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对他人也有了更充分的认识。[7]模仿让学生在自由的交往互动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为其好动、好问和好玩的身心提供充满信赖、关切、欣赏的环境空间。再次,还可以将情感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的主题,将学生的道德情感表现在美术作品中,让学生在自由创作中表达情感、升华情感,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此外,还可以在榜样人物的引领和实践操作示范下,让学生的“知”在“做”中完成。榜样是人们竞相学习的对象,各行各业的榜样、典型不仅体现着时代的价值取向,彰显着社会道德的高度,而且从不同角度激发人们向善行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道德情感的培育注入了具体内容和丰富内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树立榜样、典型,以事迹宣传、专题报道、宣讲报告、文艺作品和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增进学生对道德模范及其突出贡献的了解,激发学生向善、学善、行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最后,通过与学习内容或对象的接触,生发情感,在师生相互激励、相互欣赏的教学相长中培育学生对科学、法治和道德的认同,促使其在学习生活中对美好的人和事、社会的公平正义、法治民主、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怀崇尚之心,并自觉地将其付诸实践。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最内在的方面的体现。真、善、美的人本学基础在于人的知、情、意,其中情感又更集中表现了人性的全部内涵。”[8]无论是情感还是意志,它们都不是纯粹的,其中都有着“知”的渗透,“知情意”三者互为一体,“知”是观念认知(明辨是非)、“意”是勇于行动(实践动力)、“情”是好恶心境(知行统一的助力)。首先,道德认知是指人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主观反映。它是人在与其他道德角色和社会道德生活现象的接触交往中,通过对二者的感知,判断其他道德角色的动机、兴趣个性和心理状态是否出于“善”以及道德生活现象的是非、美丑等,从而形成人们对于社会道德生活现象的认识、评价和理解。因此,道德认知是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是一种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指明了个体的行为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对善恶的区分与人的道德认知有关。因此,道德认知即观念认知,道德认知的水平决定了我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意识、道德经验,从人生观和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出发,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道德关系、道德现象所产生的爱与恨、赞成与反对等情绪或态度。道德情感受道德认知的引导,使主体的情绪情怀趋于向善,所以道德情感在道德内化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个体在践行了某种社会道德后,如果得到了利益,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多会产生愉悦、欣慰或幸福等积极情绪。当个体不作为或违背了某种社会道德时,就会带来利益与价值的沦丧,进而产生失望、焦虑或内疚等消极情绪。这些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过来作用于道德内化,继而使主体能够主动地调节知、情、意等心理状态的一致性。所以,道德情感是一种好恶心境,是知行统一的助力。最后,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或决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自觉地做出抉择、克服困难的顽强力量和坚持精神。强劲的道德意志可以帮助我们勇于行动,是实践的动力。

因此,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者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共同构筑了人的道德心理。在进行德育教学时,道德认知是前提,道德情感是核心,道德意志是关键。首先,道德认知是个体进行道德认识的开始,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产生和变化奠定了基础。其次,道德情感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起着“发动机”和“润滑剂”的作用。道德情感以道德认知为基础,以道德意志为后盾,并受它们的作用与影响,而且这种作用与影响反过来赋予道德认知和道德意志以动力,使整个道德内化过程形成一个循环互动的有机系统。再次,道德意志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最终归宿,是整个道德内化过程的关键。道德意志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为基础,保障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意向目标畅达的主观效果。[9]当然,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三者的关系极为复杂。如果“知”是错误的,主体一意孤行,就会导致恶行;如果“知”是正确或理想的,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志,有时还要牺牲亲情、爱情、友情等。英雄为了正义和理想不计利益得失甚至献出生命,这一道德品质充分彰显了人性的光辉,所以英雄往往受到人们的敬仰。

当然,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而言,学习、工作和创业要有所成绩,肯定离不开艰苦奋斗的意志。在物质经济、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教育供给质量不断提升的当下,人们有着根据兴趣、基础选择适合自身职业的机会和条件,而且认知、意志、情感的和谐统一也是有现实基础的,所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能够自由想象和创新展演,以美的方式促进和表达真与善。

综上所述,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必须走“位育”之路,教育的过程兼顾“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价值功能体现“智、仁、勇”的达成,在“刚柔相济”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追求真善美,从容自信、乐学志坚地推动新时代和谐共生的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学校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学校推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