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研究
——以“八个相统一”原则为视角

2022-02-03牛媛媛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统一思政政治

牛媛媛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0)

“八个相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来的。即:“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坚持“八个相统一”原则,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实效性。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填鸭式”与纠错思想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导致教师与学生缺少一定的交流与沟通,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心理诉求,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就会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具有抽象的特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环境,导致一部分学生难以将思政教育内容转为内在修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政教育效果呈下降趋势[1]。

2.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创新力度。高校需要及时调整与优化之前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创新与发展学生的现实需求。虽然高校一直强调改革与创新思政教育以及多元化发展,但始终未加大其工作创新力度。此外,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创新研究大部分为理论研究,实践成果相对较少,实践应用效果不明显。特别是,解决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研究所占比例,比学生发展规划研究的成果要少,这给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八个相统一”原则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积极的乐观心态。“八个相统一”原则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心态的培养,防止负面心态的干扰。如今,高校学生处于比较复杂的生活成长环境,一些外来的因素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2]。例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都可能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峻的就业环境,使大学生增加了压力,部分学生会产生自卑与消极的心理。运用“八个相统一”原则可以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关注,既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乐观思想的培养,还可以防止受到消极思想的影响。可为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学习与生活。

2.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八个相统一”原则,不仅可以创新与发展思政课的教学理念,促进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发展,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还可以推动思政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进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力度。“八个相统一”原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型,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3]。“八个相统一”原则能够积极主导大学生的心理,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注重肯定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促使学生以积极的视角全方面位地关注生活。因此,“八个相统一”原则通过乐观的状态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消除与矫正,以此来实现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与培养。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习惯于纠错改正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管理者与服从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此种师生关系极易让学生出现抵触情绪以及产生厌恶心理,无法顺利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现代化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还存在朋友关系,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交流与互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而思政教师则扮演指导者与引导者的重要角色。“八个相统一”原则的有效运用,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大学生优质品行的培养与开发,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学生也可以欣赏到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与成长。

三、“八个相统一”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将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最终目的。“八个相统一”原则比较重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不断挖掘与发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自我发展的优良品质[4]。因此,“八个相统一”原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并将二者渗透在思政教育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真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创新与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关注与积极指导学生的学习。例如,对“问题学生”进行管理时,教师可以通过面对面“谈心”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多给予学生一些关怀,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拒绝单纯说教或批评教育的方式。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增强自信心。

2.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多元化发展时期,高校应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并积极作出有效调整,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品质的养成。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高校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只是单纯的改变形式,缺少深度改变,无法从根本上作出真正的调整。“八个相统一”原则的运用,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激发,能够有效地改变高校思政教育的模式。因此,可以在“八个相统一”原则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教师可以将语言鼓励法、心理暗示法等方法融入思政教育教学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基本的情绪调节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丰富积极情绪体验。另外,还可以通过对传统思政教育观念进行转变与完善,使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良好的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愉悦的环境氛围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消极、悲观等情绪的干扰[5]。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并且将其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与综合素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将思政教学课堂与“八个相统一”原则进行紧密的联系,给予学生展示自我以及挑战自我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班风氛围中学习,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八个相统一”原则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竟赛等活动,奖励与激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通过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可以传播积极的思想,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协助学生树立“我想学,我需要学”的信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应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以及来自各个方面压力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提高抗挫折能力,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乐趣。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逐渐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与观点,为自己的行为与思想进行指引。学生只要充分理解“八个相统一”原则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就会积极地塑造自身的优秀品格与健康心理,进而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自觉意识,利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的发展,将自己内心世界的积极因素进行挖掘。当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时,就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5.发挥高校思政课程评价体系作用。“八个相统一”原则,要把握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必须全面贯彻,全面落实,但又要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些重点,就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做好。高校思政课程学生评价需要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将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一套完整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高校思政课程评价体系。使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充分发挥学生价值引领的作用,为知识传授提供多层次的信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以及价值理念,并对相关的评价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促进高校思政课程评价效应辐射的有效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对教师评价理论培训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对高校思政课程学生评价理念进行不断的更新,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综合评价素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思政课程教师需要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恪尽职守,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应有的作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其次,加强理论引导,促进学生评价意识的提升。教师可以在学校建立的网站、公众号以及课堂上宣传高校思政课程评价理论知识,将线上宣传与线下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评价意识的增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内容等深入了解,高校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一个与高校思政课程有关的学生评价交流区,不断收集一些与高校思政课程评价工作有关的建议或者意见,并及时调整,使高校思政课程价值引领功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将“八个相统一”原则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支撑,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八个相统一”原则的融入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价值,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与学习中夯实基础。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统一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统一数量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