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紧急状态下社会伦理心态的德行实验研究
2022-02-03刘海明
刘 海 明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人的美德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与个体的性格、情感和智慧相关,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在卫生紧急状态这个特殊情境下多数人的德行及其可能如何行动,是观察社会伦理心态的一种方法。卫生紧急状态现实空间的社会伦理心态德行实验,我们选择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本科生的新闻伦理课堂进行。该年级由新闻学专业和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组成,两个专业的学生整体性格有较为明显的不同,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喜欢安静,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普遍比较活泼。为保证实验效果,我们分别采用QQ群的匿名和实名两种形式让两个专业的学生回答同一实验问题。
根据卫生紧急状态防疫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共设计两个实验内容,将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设为A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设为B组。
一、关于口罩难题的德行实验研究
实验内容:学校复课后,老师在教室给学生上课。教室第一排的课桌距离讲台不足1米。老师在教室要连续上三节课。老师长时间戴着口罩讲课很不舒服。如果偶尔摘下口罩透气将违反教学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上课的老师该怎么办?
(一)A组的德行实验
按照我们的设计,德行实验的口罩难题属于建设性的思想实验。参与实验的学生为广播电视学专业2018级的50名学生,实验开展时间为2020年11月19日19:00—20:30。
在实名发言的讨论结果中,总计25条有效发言,25条发言一致反对老师摘口罩,占比100%。大致态度为:坚持戴口罩既是为学生和老师的生命安全考虑,也是为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老师,应以防疫大局为重,从整体判断自身合乎道德的行为选择。其中有附带观点表示,如果老师不能做到坚持戴口罩,也无可厚非,可以选择在远离学生的场地透气,持此类观点的发言共计3条,占比12%。
与实名讨论不同,匿名发言的学生数量更多,态度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匿名发言的讨论结果中,总计38条有效发言,其中有23条发言明确反对老师摘口罩,占比60.53%;有15条发言表示可以接受老师摘口罩,认为他可以用其他方式解决此问题,占比39.47%。匿名发言中,认为老师应戴口罩的学生,其基本观点是老师为人师表,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要以身作则,戴口罩带来的不适属于暂时现象,应该可以忍受;认为老师可以不戴口罩的学生,其基本态度为老师可以选择在远离学生的地方暂时性取下口罩休息,采用灵活化方式来处理。
以上是道德实验中的具体数据分析与观点概述。此组实验参与者在实名与匿名两种身份背景下,同一组参与者也有着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在于:从整体上看,在此次道德实验中,在匿名和实名两种情况下,大部分观点倾向于老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职业德行应高于普通群体,因此多数人选择反对老师摘口罩应坚持戴口罩的选项;且在匿名、实名两种情况下均有观点表明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解决难题。不同点在于:在匿名情况下,与主流意见不同的学生(即认为可以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难题的学生)多有表态,而实名状态下转为在主要观点上一致选择老师应坚持戴口罩;在行为选择方面,从匿名到实名有的学生其观点发生了转变,或进一步明确了新观点(由于此为第一实验组,在最开始的匿名状态下的发言,参与者尚未明确表述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实名状态下的发言活跃度略逊色于匿名状态;在实名状态下,参与者更倾向于从专业角度对自己做出选择的缘由加以分析,且思考角度更加多元化,从个体内部及外部对选择结果进行客观评价。
在参与者的基本认知里,老师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在大学校园这个社会特殊环境下,老师更应遵守职业规范及道德要求,顾及全局,以身作则。在参与者匿名制和实名制发言中,有观点表示:“老师应一直戴着口罩上课,一方面是要遵守校规,另一方面是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老师身为表率,应该以身作则,如果老师摘下口罩其他同学可能会效仿。”这实际上都是对教师这一身份有着预设和社会期许,即这是符合德性论的选择。
疫情期间,关于是否佩戴口罩一直存在争议。德性论思考我们该如何生活,美好生活需要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意味着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卫生紧急状态下,并非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病毒传播的途径,意识到佩戴口罩对于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的重要性。口罩难题是个人德行的问题。在德性论者看来,人们的道德评价依据的是内在的道德品质。德行要求人们克服来自人性和外部压力的阻力,以坚强的力量约束自己。德性论对人们提出的要求是,我们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一个具有德行的人,需要将道德嵌入个人的灵魂,使其成为我们基本的内在品质。在课堂上,老师的德行是通过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来影响学生遵守相关防疫规定。
另外,参与者在表明观点时,不乏如下观点:“从德性论分析,问题主要聚焦于道德主体,我们不能用单一标准去判断该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而应从整体判断。老师摘下口罩确实违反规定,但一直戴口罩造成身体不适也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选择坚持戴口罩,那他无疑是高尚的。如果老师不能做到也可以理解。”
(二)B组的德行实验
参与实验的学生为新闻学专业2018级的33名学生,实验开展时间为2020年11月20日16:30—18:00。
在实名发言的讨论结果中,总计32条有效发言,其中明确反对老师摘口罩的32条,占比100%;其中有21条发言除反对老师摘口罩外,同时表明老师可以选择在远离学生的地方暂时性取下口罩休息,占比65.63%。实名发言中,全体学生都认为老师应戴口罩。
实名情况下的意见完全一致,参与实验的学生从德性论角度分析口罩难题。有学生写道:“我们要看老师的行为是否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格,是否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内在品质。从这个方面考量,老师坚持戴口罩上课,把安全距离的分寸把握好,是人的内在道德品质的体现,所以在本次实验中,从德性论出发应该选择坚持戴口罩上课。”德性论的基本问题是我们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德性论关注的是人的内在品质,以人的道德品质作为道德评价的中心,是实质主义的[1]95。对于该实验,学生认识到行为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认同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有道德的行为。如“我坚持戴口罩,这是对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负责,这是我的职责。同时也会征求学生意见是否能稍做休息。”“戴口罩是防疫规定要求的。摘口罩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增加了自身感染的可能性。”
德性论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中心主题是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如何实现自我完善。从理论上讲,德性论的中心主题有目的和方法两个方面:首先是追问和回答人的内在目的是什么,然后才是根据这一内在目的实现自我完善的方法。一个人实践自我完善的修养方法在自身所实现了的人的内在目的,就表现为道德品质[1]96。
在匿名发言的讨论结果中,总计32条有效发言,其中有30条发言明确表明老师不应该摘口罩,占比93.75%;有两条发言表明接受老师摘口罩,可以不需要戴口罩,占比6.25%。
匿名环境下的意见倾向和实名环境下的意见倾向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学生都建议老师上课应该坚持戴口罩。不过,在匿名条件下也有两条意见表明不必戴口罩——“摘下口罩。既然学生全部戴了口罩,那老师不戴也无妨。给学生解释戴口罩连讲三节课的难处,学生同意老师摘下口罩。”这个观点从不能违背人的正常需求出发,认为在人的正常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德性品质应让位于人的正常需求;持“学生可以不坐在第一排,保持安全距离即可”观点的学生建议,学生可以通过保持更远的距离保证安全,从而也允许老师讲课不必戴口罩。
德性伦理学把焦点放在道德主体上,也就是行为的推动者,进而得出道德主体的性格是伦理行为的推动力。对于该实验中老师是否坚持戴口罩上课,实名环境和匿名环境的意见倾向基本保持一致。这一实验对比说明德性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以及人的内在德性会促使外在的行为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能够看出坚持戴口罩上课的意见提出者其性格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实验中,不论在匿名环境还是在实名环境下,学生除表明老师上课是否应该戴口罩的态度,还对老师如何呼吸更有利于工作提出了建议,建议老师去走廊或者窗边呼吸新鲜空气。“戴口罩。首先要对所有人的健康负责,作为老师不能违反规定。但是如果觉得不舒服可以和学生商量一下,出去透气,不违反学校的规定,对所有人都负责。”“戴口罩。第一,作为教师有责任,出了事担不起责任。第二,可以适当开窗,自我调解。”参与实验的学生的这些建议表明,德性论侧重于人的内在品质的善,道德上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善的品质或德性,善的品质带来善的行为,道德的行为就是有道德的人所做出的行为,侧重于突出人的德性[1]98。
(三)A、B两组口罩难题德行实验的对比分析
两组实验不同参与者的相同点:在实名环境下,针对老师上课是否戴口罩的选项,A组和B组的学生选择戴口罩的比例均为100%,由此可见两个专业的学生在支持老师戴口罩的态度上完全一致。这表明,学生在卫生紧急状态这一特殊环境下防护意识很强,尊重生命和保持安全距离的意识很强,体现出他们对他者德行的态度,希望他们的老师应具备内在品质的善,善的品质带来善的行为(坚持上课佩戴口罩),彰显德行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在匿名环境下,针对支持老师上课戴口罩的意见,A组学生和B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60.53%和93.75%。这表明两组学生对于让老师戴口罩的态度是大体一致的。从两组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匿名环境下参与实验者对老师德行的认可依然体现为内在品质的善。在两组实验中,有学生提出老师不必戴口罩,A组持这种观点的学生为39.47%,B组持这种观点的学生为6.25%。这表明,在匿名环境下会有不同于主流意见的意见出现,但是占比较小。
综上,两组实验的相同点:两个班级的学生都主张老师应具备良好的德行,这反映出年轻群体对待德行问题的普遍心态。
对比发现,两组实验的参与者因专业不同而呈现出德行观念方面的差异:首先,在观点的选择方面,尽管两组参与者均认为“老师应该戴口罩”,但B组参与者在匿名情况下出现相反的意见表达,A组参与者并未发现出现相反的观点。观点选择的异同和参与者的德行评判标准、参与班级所属专业的类别相关。其次,在参与讨论的活跃度方面,B组参与者在总人数相对少的情况下,发言活跃度略高于A组,A组参与者在匿名和实名两种情况下发言活跃度差异较大,B组参与者在两种情况下发言活跃度几乎同步。再者,从参与讨论发表看法的文字篇幅看,B组参与者的单条发言字数整体上明显多于A组参与者。在发表各自看法时,B组参与者的观点更加趋于完整,在陈述选择的同时,对选择理由加以解释,进而表达的思考角度更加多元和完整。此外,从语言特点看,两组参与者大多以跟帖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A组参与者中,较为突出的是有个别学生能够从德性论的专业化角度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明,其余学生的观点其德性角度需要进一步提炼。
从整体上看,两组不同的参与者由于参与人数、专业班级、参与氛围、德行评判标准以及匿名与实名等方面的不同,在大体上趋向于一致选择“老师不应该摘口罩”的情况下,体现出不同的思想特征和观点表达结果。
二、关于门卫难题的德行实验
实验内容:老马在自己所住的社区当门卫。按照防疫要求,居民必须凭出入证进出社区。他的邻居没有出入证,如果老马放行就违背了防疫规定,违反了职业操守;不放行的话将得罪人。在这种情况下,老马应该如何做?
(一)A组的德行实验
按照我们的设计,德行实验的门卫难题属于破坏性的思想实验。参与实验的学生为广播电视学专业2018级的50名学生,实验开展时间为2020年11月19日19:00—20:30。
在实名讨论中,共有16名学生发表有效看法16条,其一致认为老马应遵守防疫规定,不允许邻居随意进出。判断的依据主要为德性论和义务论。
其中,德性论的观点主要有:“人们的正确行为必须遵循适度和中道的理性原则,人们的心灵中融渗着这种理性就是具备了德性。作为一名门卫,应该为整个社区的安全考虑,不应为了维护人情关系失去最基本的理性判断,去违反防疫相关规定。”“从德性论角度分析,亲近的人提出的要求会违反自己的职业道德。而且对于遵守规则的其他人来说也是不道德的,有可能会给其他人带来危害,所以不能因为在意关系而让他出去。”“德性论把人品格的判断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判断的理论。从德性论的角度来说,不允许邻居通行,既遵守了工作要求、履行了责任义务,同时也是对他人负责的体现。”
在这个德行实验中,出现了部分从义务论角度分析问题的发言:“不让他通行,因为他是门卫,他的义务和职责就是把关无通行证的人,不能考虑到日后可能产生邻里矛盾而放邻居出入。”“义务论认为判断人们行为的道德与否,不必看行为的结果,只要看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则,动机是否善良,是否出于义务心等等。老马作为社区的门卫,最重要的是应该管控好社区人员的进出,并且遵守好规则,不开先例,所以,老马不应该让其出去。”“社区门卫的职责是坚守自身岗位保护社区居民的安全,因此他并不应当考虑与邻居的人情关系而区别对待。”
在A组的匿名讨论中,29名学生发表有效看法共计30条。其中,28条观点认为老马作为社区门卫,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防疫的相关要求,不能因为熟人关系而违反了职业操守,持这个看法的占比93.33%。参与者的判断依据是:防疫工作重于泰山,门卫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的看法包括:“不让出去,于情于理都不让,不仅是职业要求和制度规定,而且是为了邻居和他人的安全。”“开了先例后面的防疫工作更难进行。”“人情和原则问题孰轻孰重作为门卫心里应该有数,作为门卫就要尽到门卫的职责。”“罗素说爱是明智的,不能为了维护邻里关系放弃理智。”“万一出事了门卫还得负责,丢了工作咋整。”等等。但匿名评论中也有两条违反防疫规定的选择,认为可以让邻居出入,占比6.67%。其依据是人的态度动机有疲软的一面,可能会允许邻居出入的特例发生。他们的看法包括:“人品好就心软了,所以就让人出去。”“特殊情况应该可以打报告,不需要门卫做决定。”
对比匿名和实名发言,多数学生都认为老马应自觉遵守防疫规定,不应因互认关系而放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合乎德性的活动就包含着德性”[2]。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德与德性密不可分,善好的生活不仅是人世间的结果,也是行为主体内在品质的展现。亚里士多德还将德性分为两类: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简而言之,理智德性是人的灵魂自身具有的优秀品质。他在这里把德性概念基本界定为人的一种品质。关于疫情出行这一问题,无论是匿名发言还是实名发言,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多数人都会选择遵守防疫要求,不予放行。这也体现出在面对生命安危,尤其是关乎公众利益问题时,大多数人都会基于以公共利益为主的善好做出选择[3]。针对疫情出入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公众德行提升对于社会治理的特殊意义。
(二)B组的德行实验
参与实验的学生为新闻学专业2018级的33名学生,实验时间为2020年11月20日16:30—18:00。
在实名讨论中,共有25名学生发表了25条有效观点,其中有24条观点认为应该遵守防疫规定,不让邻居出门;只有1条观点认为能让邻居出门,这表明对防疫规定的违反和漠视态度。其中,认为应自觉遵守防疫规定,不让邻居出门的主要观点有:“作为门卫,我承担着守护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责任。只有一视同仁,才能更好地管理。一旦开先例,秩序就会崩溃。”“作为门卫,履行检查义务是其责任。如果随便放他出去,万一他得了病会传染很多人,到时候门卫自己的工作也会搞丢,而且不能助长不良风气的形成。”认为应该同意熟人出去的理由是:“毕竟通行证对社区内的居民来说只是一个凭证,门卫和他已经认识,就排除了居民感染病毒的可能。但是应要求该邻居下不为例,仅此一次。”
在匿名讨论中,共有30名学生发表了33条有效观点,其中有29条观点认为应遵守防疫的相关规定,不能让邻居出门,占比87.88%;有4条观点表达了违反防疫规定,让邻居出门的看法,占比12.12%。其中,认为应遵守防疫规定,不能让邻居出门的判断指向依据为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遵守防疫规则、按照规定办事。主要观点为:“作为社区门卫应按照规定办事,保证社区的防疫秩序和安全。”“虽然关系比较熟,但是出去就会破坏社区的规则,也影响国家防疫政策和工作,对人对己都不是好事。如果自己家里存储足量的生活用品,可以借给他,并告诫他出去的危害,保持邻里和谐关系。”“核查出入证是门卫的本职工作,特殊时期更不能因为是熟人而区别对待。但可以帮他联系社区物业或有出入证的邻居,帮他购买必需用品。”“按规定严格管理人员进出是门卫的责任,况且社区有出入证供人出入购买生活品,邻居想要通过人情出门是不符合规定的,可以让他取得出入证之后再来。”
匿名讨论中有4人采取回避及通融的态度,违反了防疫规定。其观点包括:“可以采取折中办法回避跟熟人接触。防疫期间社区通常有多名门卫共同执勤,当邻居走近时可以假装接电话走开,让其他门卫对邻居进行阻拦和劝告。”“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毕竟是熟人实在不好搞得太僵,但是如果以后还这样,这邻居不值得深交。”“如果去的地方不远,比如在门口,通融一下并无不可。”
社区是熟人社会,“在以熟人乃至亲人为主体的私人生活领域,就不能只讲原则与规范,而必须更多地诉诸内在的道德品德和丰富细腻的道德情感”[4]。在这个实验中,居民就应该遵守道德原则,门卫也应当遵守防疫相关规定,履行检查义务。康德在界定人的德性时说它是“意志的道德力量”,同时指出这并非德性的准确界定,因为一个超人的神圣存在者也具有这类道德力量,但在他身上没有任何冲动来抵制其意志的法则,他也很乐意使一切行动都遵循法则[5]。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门卫有保障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安全的职责和义务,而作为公民,也有遵循疫情特殊时期通行规定的义务。
德行是不为情所动的尊重德性法则的力量,是理性积极地执行德性法则的力量,它含有积极地对自己加以控制的力量,即:人应该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和偏好都置于自己理性的支配之下[6]。在疫情特殊时期强调道德规范与原则是有必要的,在强制性约束力和制裁措施下,人们需要理性地对自身和其他人的道德行为规范进行审视与修正,依据契约精神把道德共识固化为适用于周围所有人都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从而保障了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门卫与社区居民都遵守和顾及疫情特殊时期的道德行为要求会使大多数人都获得健康保障。
(三)A、B两组门卫难题德行实验的对比分析
根据两组不同参与者的讨论结果,通过实验对照分析发现,在实名环境下,针对是否遵守防疫规定让邻居出门的问题,B组学生中认为应遵守防疫规定,不让邻居出门的占比96%,A组中学生持有相同观点的占比100%。A、B两组学生认为应自觉遵守防疫规定,不让邻居出门的观点明显多于违反防疫规定并让邻居出门的观点,其占比超过95%。由此可见A组学生和B组学生支持防疫规定的观点基本一致。这体现了参与实验的学生在疫情环境下的规则意识比较强,在公共领域倾向于遵守规则维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
在匿名环境下的意见倾向和实名环境下的两组意见倾向基本一致:B组学生中遵守防疫规定,认为不应该让邻居出门的占比87.88%;A组学生遵守防疫规定的人数占比93.33%。大部分学生表示应当自觉遵守防疫相关规定,不应该让邻居出门。但是在匿名条件下违反防疫规定,同意让邻居出门的意见倾向相对于实名条件下的意见倾向更加明显。
基于实验结果可以判定,对待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无论何种环境下,多数人能够基于共同体的原则做出符合多数人利益的选择。但是对于个人利益等特殊情况我们也不能选择无视,如何应对和处理个人利益便是德性论无法回避的难题。